伊核问题

搜索文档
哈梅内伊称“战胜”美以 浓缩铀哪去了再出“罗生门”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6 23:49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讲话 - 哈梅内伊在26日下午的第三次公开讲话中宣称伊朗"战胜"美国和以色列 [2][3] - 伊朗军队突破以色列多层防御并成功打击以色列 使其"付出惨重代价" [3] - 伊朗袭击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 哈梅内伊称这是"给美国一记耳光" [4] - 哈梅内伊强调伊朗国内团结 批评美国试图用各种借口迫使伊朗屈服 [4] 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关系 - 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26日正式批准法律 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 [5] - 伊朗议会议长卡利巴夫表示 在确保核设施安全前将停止一切合作 [7] - 国际原子能机构将无法通过摄像头或专家组检查伊朗核设施 [7] 伊朗核设施受损情况各方说法 - 哈梅内伊称美国攻击伊朗核设施未造成重大影响 [9]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核设施损失重大且严重 但未披露具体细节 [9] - 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称伊朗核计划遭受"系统性损害" 倒退数年 [11][13]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伊朗核计划已倒退数十年 [13] - 美防长赫格塞思表示伊朗核设施遭到严重破坏 [16] 浓缩铀转移问题 - 伊朗方面未明确更新浓缩铀转移情况 但高级顾问称浓缩铀材料"依然存在" [11] -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美防长赫格塞思均否认伊朗转移浓缩铀 [16]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表示不清楚浓缩铀转移位置 [16][18] 美伊核谈判前景 - 美国总统特朗普透露美伊将于下周举行会谈 [18] -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表示当前没有重启核谈判的计划 [18] - 专家认为伊朗有意模糊核能力 将其作为谈判筹码 [18][20] - 伊朗可能采取两种策略:重建核能力或保持核能力模糊 [19][20]
美称下周将与伊朗举行会谈 能否达成协议仍然未知
央视新闻· 2025-06-26 19:26
美伊核谈判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于下周与伊朗进行会谈 可能签署协议 但未透露具体细节[1] - 特朗普强调美国核心诉求是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 但认为协议并非"必要"[1] - 伊朗外长表示美以袭击增强了伊朗推进核计划的决心 无人愿意放弃核技术[6][3] 伊朗核立场 - 伊朗总统表示支持建立无核武器区 但强调伊朗从未寻求核武器 只追求合法权利[5] - 伊朗外交部称核设施因美以多次袭击被"严重破坏"[3] - 伊朗表示不寻求发展核武但不会放弃核技术[3] 谈判前景分析 - 专家认为美国将利用军事胜利提高谈判要价 可能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 限制导弹发展等[7][9] - 伊朗可能采取两种应对方式:恢复核能力或保持核能力模糊以争取谈判筹码[11] - 谈判面临三大障碍:伊朗是否愿实质性让步 缺乏可靠技术评估 伊朗对美西方不信任加剧[13][14] 军事影响 - 特朗普称美军空袭已"彻底摧毁"伊朗核设施[3] - 专家指出以色列可能对伊朗重建核能力发动军事打击[11]
特朗普:伊朗袭击美军基地经过我批准
中国基金报· 2025-06-26 14:04
美伊军事冲突事件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伊朗在袭击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前提前发出警告并获其批准 称赞伊朗此举"非常友好" [1] - 伊朗武装部队宣布对美军驻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实施导弹打击 称行动是对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的回应 [2] - 美军基地提前疏散人员 伊朗发射的14枚导弹被全数拦截 [1] - 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军事基地 [3] 伊朗核设施相关动态 - 特朗普否认伊朗转移浓缩铀 称伊朗核设施内没有任何东西被搬走 [4] -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表示不知晓伊朗浓缩铀被转移的位置 纳坦兹和伊斯法罕核设施遭受损失 [4] - 伊朗方面称已提前疏散并转移核设施材料 美方袭击未造成重大损失 [5] - 特朗普称美国已完成对伊朗福尔多 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的袭击 [5] 美伊关系表态 - 特朗普表示"非常确信"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军事冲突已经结束 但又称冲突可能很快再次爆发 [1] - 特朗普称不认为伊朗会重新进行核计划 [1] - 伊朗强调导弹打击行动不会对卡塔尔构成威胁 仍致力于维护与卡塔尔友好关系 [2]
铅:偏强运行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6-26 02: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铅:偏强运行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铅趋势强度为1,处于偏强状态,取值范围在【-2,2】区间整数,-2表示最看空,2表示最看多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沪铅主力收盘价17190元/吨,较前日上涨1.36%;伦铅3M电子盘收2012美元/吨,较前日上涨0.25% [1] - 沪铅主力成交量56352手,较前日增加23555手;伦铅成交量8788手,较前日增加3488手 [1] - 沪铅主力持仓量48344手,较前日增加4060手;伦铅持仓量152973手,较前日减少51手 [1] - 上海1铅升贴水-35元/吨,较前日减少10元/吨;LME CASH - 3M升贴水-23.5美元/吨,较前日增加4.5美元/吨 [1] - PB00 - PB01为-25元/吨,较前日减少20元/吨;进口升贴水105美元/吨,较前日无变动 [1] - 铅锭现货进口盈亏-680.97元/吨,较前日增加15.46元/吨;沪铅连三进口盈亏-595.45元/吨,较前日增加20.71元/吨 [1] - 沪铅期货库存44667吨,较前日增加427吨;LME铅库存275250吨,较前日减少2125吨 [1] - 废电动车电池10250元/吨,较前日增加25元/吨;LME铅注销仓单70900吨,较前日减少2125吨 [1] - 再生精铅16875元/吨,较前日增加175元/吨;再生铅综合盈亏-361元/吨,较前日增加128元/吨 [1] 新闻 - 特朗普称以伊冲突或许很快再爆发,以伊停火进展“非常顺利”,不会容忍伊朗继续推进核活动,重申伊核设施被美“摧毁”,下周美国将与伊朗会谈,不放弃对伊施压但暗示制裁或可调整 [1]
以军称将重返加沙地带 中东局势何去何从?
央视新闻· 2025-06-25 18:33
以色列与伊朗停火的影响 - 以色列国防军将把注意力转回加沙地带 致力于解救被扣押人员和终结哈马斯统治 [1] - 以色列与伊朗停火具有脆弱性 伊核问题未彻底解决 未来美伊协议存在不确定性 [1] - 伊朗决定重建国力和核能力 以色列可能定期打击伊朗目标 类似去年黎以停火后的情况 [1] 加沙地带冲突持续 - 以伊停火对加沙战场无直接正面影响 冲突仍将持续 [1] - 以色列坚持彻底消灭哈马斯 加沙冲突短期内不会降级或停火 [2] 中东地区安全结构变化 - 新一轮巴以冲突后 以色列军事强势 打破原有地区大国平衡 [4] - 中东地区从相对平衡发展为以色列一家独大 蕴含更大冲突风险 [4] - 地区动荡和不稳定局面将持续 [4]
伊核问题未获解决 以伊停火能否持续存变数
央视新闻· 2025-06-25 03:07
伊朗以色列停火现状 - 尽管伊朗和以色列双方24日均表示接受停火 但专家分析认为伊朗核问题在持续12天的冲突中并未得到解决 双方停火能维持多久仍是未知数 [1] - 以伊双方在过去10多天的冲突中均遭受重大损失 难以支撑长期作战 直接介入的美国也不愿陷入战事泥潭 停火成为符合三方考量的选择 [1] 伊朗核问题复杂性 - 虽然达成停火 但伊朗核问题未解决 冲突或令其前景更加复杂 [1] - 特朗普第一任期退出伊核协议 第二任期曾寻求与伊朗谈判 现又协同以色列打击伊朗 导致伊朗认为美国丧失信誉 伊美谈判将更加艰难 [1] - 伊朗为维护自身权利不会轻易彻底放弃核项目 以色列伊朗敌对关系仍将持续 [1] 外交谈判的必要性 - 对以色列和美国而言 伊朗核设施是否被彻底破坏 核材料处理 浓缩铀生产能力及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等问题尚无定论 需通过谈判解决 [2] - 宁夏大学教授指出 即便美以宣称摧毁伊朗核设施 但伊朗仍持有高丰度浓缩铀 未来可恢复生产 相关问题必须通过谈判解决 [2] - 此前已进行五轮谈判未果 未来若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将是最佳解决方案 [2] 谈判失败的风险 - 若谈判无果 伊朗可能继续发展核能力 以色列或再次袭击伊朗核设施 导致中东地区进入更动荡时期 [3]
设下豪华晚宴,简化会议议程,北约峰会费尽心思“取悦美总统”
环球时报· 2025-06-24 22:49
北约峰会安排与特朗普行程 - 北约峰会在荷兰海牙举行为期两天 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出席其第二任期内的北约峰会 [1] - 峰会日程经过精心设计 仅包含欢迎晚宴和一场2 5小时正式会议 议程比以往更紧凑以避免特朗普不满 [3] - 特朗普计划跳过24日多场会议 仅参加荷兰国王主持的晚宴 原定48小时的访问缩短至24小时 [3] 北约军费支出议题 - 峰会核心议题为成员国国防开支比例 特朗普长期要求盟友增加军费支出至GDP的5% [4] - 北约秘书长吕特主要任务是让特朗普满意 通过承诺提高军费支出来维护联盟团结 [4] - 比利时媒体分析称吕特需用模糊让步争取欧洲国家支持 但修补美欧裂痕难度增大 [4] 美欧在俄乌问题上的分歧 - 北约声明将简短处理俄乌问题分歧 重点突出新军费支出协议 [4] - 除美国外 北约盟友普遍将俄罗斯视为主要威胁 而特朗普视其为机会 双方立场分歧显著 [5]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计划与特朗普会晤 但未被邀请参加北约主要工作会议 [5] 俄罗斯对北约的回应 - 俄方批评北约提高军费至GDP5%的决定 指责该联盟走军事化道路并以对抗俄罗斯为目标 [5]
从“蜜月”到决裂 一文详解美伊以“同盟三角”瓦解史
央视新闻· 2025-06-24 02:44
美伊以冲突升级与历史背景 - 伊朗对美国驻卡塔尔军事基地发动导弹袭击作为对美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报复 [1] - 特朗普称伊朗回应"非常软弱"并宣布双方同意全面停火但官方表态仍不明确 [1] - 美军摧毁伊朗三处关键铀浓缩设施包括福尔多、纳坦兹和伊斯法罕 [3][4] - 伊朗国家电视台评论员称中东美军基地所有美国公民和军人成为合法攻击目标 [4]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称准备对伊朗进行"持久战" [6][8] 伊以历史合作关系 - 1948年伊朗成为第二个承认以色列的穆斯林国家双方建立"天然盟友"关系 [10] - 以色列协助伊朗建立情报网络伊朗为以色列提供石油资源形成安全与能源联系 [10][12] - 两国在巴列维王朝时期开展军事、农业、商业等多领域深度合作 [12] - 1957年以色列摩萨德与伊朗情报机构萨瓦克建立工作关系共享情报 [19] - 两国联合研发代号"鲜花工程"的导弹项目计划开发可携带核弹头导弹 [32] 美伊军事技术合作历史 - 1976年美国向伊朗交付首批F-14战斗机使其成为除美国外唯一装备该战机的国家 [24] - 1967年美国向伊朗出售研究用核反应堆安装在德黑兰核研究中心 [30] - 1973年伊朗启动核计划巴列维王朝派遣数十名学生赴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核技术 [30] - 两国曾联合研制导弹以色列与伊朗签订多份石油换武器合同 [24][32] 同盟关系瓦解与对立形成 - 1979年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新政权采取反西方和反以色列立场 [36] - 伊朗将美国称为"大撒旦"以色列为"小撒旦"切断与以色列所有联系 [36][38] - 1979年11月爆发人质危机美国冻结伊朗超过110亿美元资产 [36] - 1980年美伊断交伊朗将消灭以色列作为基本国策 [38] - 1993年伊朗拒绝接受《奥斯陆和平协议》称其为"不公正和荒谬的" [43]
中方代表:美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性质恶劣、史无前例
快讯· 2025-06-23 16:32
中方立场 - 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大使强烈谴责美国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打击,认为性质恶劣、史无前例 [1] - 美方行动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及国际法,加剧中东紧张局势,造成严重消极影响 [1] - 中方坚决反对侵犯伊朗主权和安全、武装攻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保障监督核设施的行为 [1] 伊核问题政治解决 - 各方应继续坚持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大方向,谈判合作是根本出路 [2] - 特朗普政府单方面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并悍然对伊动武,破坏伊核问题政治外交进程 [2] - 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必须为推动局势降温、推动对话谈判作出努力 [2] 国际社会反应 - 许多国家对当前事态发展表示严重关切,指出攻击和平核设施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 [2] - 各方重申政治外交途径是解决伊核问题唯一正确选项,呼吁有关方尽快停火,开启对话谈判 [2] -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和成员国须就伊核问题严重事态发展表明立场,凝聚合力、主持公道 [2] 国际原子能机构作用 - 国际原子能机构是维护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履行保障监督职能、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国际组织 [2] - 中方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公正履职,为伊核问题政治外交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2]
违宪、背叛、反噬 特朗普政府空袭伊朗遭国内谴责
新华社· 2025-06-23 13:31
新华财经北京6月23日电 题:违宪、背叛、反噬特朗普政府空袭伊朗遭国内谴责 新华社记者阚静文席玥 美国特朗普政府下令空袭伊朗核设施,震惊世界,同时引发美国国内强烈批评。两党议员指责这次军事 行动未经国会授权,涉嫌违反宪法;部分共和党人以及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批评特朗普政府背离此前 承诺、背叛选民;美国舆论警告,空袭或将美国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危及美国在海外的人员和设 施。 未经授权动武 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后,来自美国两党的多名国会议员指责特朗普政府未经国会授权发动军事行动,违 反宪法规定,呼吁追究其法律与政治责任。 民主党议员的指责尤其强烈。众议院少数党领袖、民主党人哈基姆·杰弗里斯说,特朗普政府发动军事 袭击未寻求国会授权,并将美国置于一场灾难性中东战争的风险之中,特朗普应对其单方面发起军事行 动造成的任何不利后果负有完全责任。民主党籍众议员亚历山德里娅·奥卡西奥-科尔特斯认为,特朗普 介入以色列和伊朗冲突的行为违反宪法,构成可弹劾的罪行。 美国国会独立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在近日的一场演讲中抨击特朗普下令空袭伊朗"严重违宪","唯一能让 美国开战的是国会,总统没有这个权利"。 美军空袭伊朗还引发共和党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