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

搜索文档
青岛造芯新势力突击“联动”无锡国资,21亿巧取长龄液压控制权
钛媒体APP· 2025-07-11 10:18
长龄液压易主案核心要点 - 公司复牌首日一字涨停 股价强势反弹源于年内二度易主事项落地 收购方为青岛造芯新势力"核芯互联"主导 交易总金额21.1亿元 实控人将变更为清华背景的胡康桥 [2] - 无锡国资与核芯互联形成"突击联动" 不仅助力股权变现和资金筹措 还直接参与收购 合计投入资金超8亿元 [2] - 收购方案设计巧妙 通过"协议转让+部分要约收购"组合 精准避开30%全面要约红线 最终控制41.99%股权 [3][4] 收购方案设计细节 - 分两步实施:第一步协议转让29.99%股权(34.39元/股) 第二步部分要约收购12%股权(36.24元/股) 总代价21.1亿元 [3][4] - 方案优势在于可自主控制后续收购比例 降低收购成本 且通过预受要约安排确保成功率 [3] - 收购完成后 原实控人持股比例降至28.94% 新实控方合计持股41.99% [4] 资金结构与杠杆分析 - 总资金21.1亿元中 6亿元来自股权转让款 9.5亿元为自筹资金(含7.5亿元并购贷款和2亿元借款) [5] - 若剔除临时变现的6亿元股权转让款 实际收购本金仅5.6亿元 杠杆倍数达3.77倍 [5] - 江阴国资通过新澄核芯突击收购核芯互联青岛部分股权 投入6亿元 并在收购环节直接出资2.47亿元 [6] 收购方背景与战略动机 - 核芯互联青岛成立于2018年 专注数模混合信号链芯片设计 产品型号达1600多种 在电力领域与上海贝岭竞争 [7][8] -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团队均为清华电子工程专业出身 曾计划2022年冲击科创板 [7][8] - 江阴高新区正打造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芯片设计是其重点发展板块 这解释了国资联动的战略意图 [10] 区域产业布局特征 - 核芯互联总部设在青岛崂山区("青岛芯谷") 看重当地政策支持与产业集聚度 [8] - 公司成立至今完成4轮融资 总额超6亿元 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同创伟业等知名机构 [10]
华鹏飞(300350) - 2025年7月1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11 09:36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300350,证券简称为华鹏飞 [1]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特定对象调研,形式为现场,参与单位有必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红筹投资有限公司等,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10 日 15:00 - 16:3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程渝淇等 [2] 现金流与资产情况 - 为构建跨境运力体系,公司于今年上半年采购 28 台 TIR 车辆,截至今年 3 月 31 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1.11 亿元,资产负债率 19.98%,现金充裕,购置固定资产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 [2][3] 外汇风险管理 - 公司制定《期货和衍生品交易管理制度》,主要采取即期锁汇方式管理外汇,可根据业务情况适度开展其他套期保值业务并披露信息 [4] 并购重组计划 - 公司认为企业发展需内生式与外延式生长并存,秉持开放合作态度,关注有协同或互补性的优质资源 [5] 应收账款情况 - 剔除宏图创展影响后,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26%,应收账款同比增长 14.46%,客户结算账期普遍在 3 - 6 个月 [5] 2023 年营收与利润变动原因 - 2023 年 9 月出售宏图创展部分股权后不再纳入合并范围,营业收入下降;处置 2%股权使剩余 49%股权核算方式转变并确认投资收益,归母净利润提升 [5][6] 国际业务资金投入 - 针对不同客户需求组建运力,换装运输依赖海外供应商资源,TIR 运输购置重资产车辆,均需提前支付相关费用 [7] 服务客户群体 - 主要服务制造业客户,聚焦高端制造业与高科技产业细分行业,国际物流服务还可服务进出口贸易主体企业 [8] 运输线路规划 - 目前依托客户需求在中亚、中欧和中俄线路打造能力、积累经验,积极探索新运输路向 [9]
高活跃度叠加虚拟资产题材,打开估值向上空间,关注券商板块投资机会
搜狐财经· 2025-07-11 07:12
事件及点评 - 上海国资委围绕加密货币及稳定币开展学习,中资券商在香港积极升级虚拟货币交易牌照,行业将从同质化通道向"跨境清算+资产代币化"枢纽升级 [1] - 券商股因加密货币交易乐观情绪大涨,市场博弈券商板块行情 [1] - 稳定币带来金融IT行情,银行/保险等上涨拔高金融方向整体估值水平,券商板块补涨空间充足 [1] - 更多券商获得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将显著提升盈利能力 [1] 核心观点 - 市场交投活跃,日均股基交易额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近60%,两融保持1.8万亿元同比增长近20%,券商费类业务盈利预期显著改善 [2] - 科创板投融资改革推进,落实"并购六条",6月单月IPO集中受理134个项目,投行业务边际改善,H股IPO上半年发行规模超千亿元利好头部券商 [2] - 中资券商在香港升级虚拟货币交易牌照,行业向"跨境清算+资产代币化"升级 [2] - 2023年行业公布多项重大并购重组事件,并购主题持续发酵 [3] - 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非银是显著低配行业,未来有望成为主动基金增配方向 [3] 交易策略 - 过去牛市预期形成时券商指数PB估值可快速修复至2倍以上,2018年底-2021年PB从1.02倍修复至2.25倍 [4] - 当前证券公司指数PB为1.47倍处于历史26.8%分位,券商板块弹性较大 [4] - 券商ETF基金(515010)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管理费托管费合计费率0.2%为场内最低 [4]
“并购热潮”来袭,券商掘金并购业务!前三名业务量遥遥领先
券商中国· 2025-07-11 06:59
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2024年9月至2025年6月A股重大资产重组(含定增并购)共计196起,同比增幅达172%,月均案例数量增长12个[5] - 券商在并购业务领域占据全市场份额60%以上,44家券商参与服务并购重组项目[3] - 政策持续优化,包括2024年"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及2025年修订《重组办法》,建立绿色通道、分期支付机制等[6][7][8] 券商并购业务竞争格局 - 交易数量前三:中金公司(32单)、中信证券(30单)、华泰证券(23单),头部集中效应显著[3] - 交易金额前三:中信证券(2024.64亿元)、中金公司(1457.36亿元)、中邮证券(1163.67亿元),华泰证券以402.19亿元居第四[3] - 申万宏源、国泰海通等6家券商年内并购项目数超5单,交易金额均超百亿元[3] 标杆并购案例与行业趋势 -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规模达1159.69亿元,为国内算力产业最大吸并案[4] - 科创板并购活跃度提升:事件占比从2023年4%升至2025年上半年18%,电子、计算机领域案例显著增加[10] - 证券行业整合加速,国泰君安合并海通证券、国信证券收购万和证券等案例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11][12] 政策驱动与产业整合 - 政策重点支持科创资产并购,如奥浦迈收购澎立生物应用"反向挂钩"机制[10] - 半导体领域案例频发,如北方华创控股芯源微,推动产业链技术协同[10] - 并购重组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工具,助力上市公司补链强链、提升技术水平[9][10]
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重组市场回顾
搜狐财经· 2025-07-11 05:43
来源:市场资讯 2025年已过半,距离"并购六条"颁布也过了9个月,这期间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焕然一新、持续 向好。4月,我们曾以"并购六条"半年度为维度对A股上市公司重组进行了回顾(详见《"并购六条"半年 度上市公司重组市场回顾》)。时间又过去三个月,在这期间涵盖了"年报季"、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新规 修订等重要事项,并购重组市场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许可类项目审核加速,预计全年审核数量将"触底反弹"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三大交易所受理的许可类重组项目共计60家次。其中,2025年以前受理的案例18 家次,2025年上半年受理的案例42家次。 按受理时间排序如下图所示: 自5月开始,交易所受理项目数量大幅提升,尤其是6月份,单月受理达23家次项目。5月和6月累计受理 数量30家次,占截至6月30日在会项目的50%。 "并购六条"后首次公告的许可类重组案例,有不少在各自年报数据更新后纷纷披露重组草案,直接推动 了五六月份的受理高峰。此外,五六月份受理的30家次案例中,有27家次是在《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管理办法(2025年修正)》颁布(即5月16日)之后受理的,不排除其中有重组新规正式落地的影响。 就审 ...
牛市早报|商务部回应中美是否会在8月初进行谈判,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2%
搜狐财经· 2025-07-11 00:19
市场数据 - 上证综指涨0.48%报3509.68点,深证成指涨0.47%报10631.13点,创业板指涨0.22%报2189.58点,科创50指数跌0.32%报979.99点 [1] - 美国三大股指小幅收涨,道指涨0.43%报44650.64点,标普500指数涨0.27%报6280.46点,纳指涨0.09%报20630.66点,标普500指数和纳指均创历史新高 [1] - 国际油价下跌,纽约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65%至每桶66.57美元,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21%至每桶68.64美元 [1] 财经要闻 - 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会见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强调中美应加强合作,发展互利稳定的经贸关系,欢迎美国企业来华开展合作 [2] - 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2025年1月1日起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 [2] - 商务部表示中美经贸团队已达成日内瓦共识和伦敦框架,双方在多个层级保持密切沟通,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3] - 外交部反对美国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认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滥施关税不符合任何一方利益 [3] - 财政部明确4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疗器械政府采购项目中,非欧盟企业提供的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占比不得超过50% [4]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澄清"医保个人账户将全部取消"为谣言 [4] - 证监会强调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活跃度明显上升 [5] -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5天,连续5年突破千亿件 [6]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均超150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6] - 北京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提出"既提又贷"及研究"带押过户"等政策,今年以来各地已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超150次 [7] - 上海市国资委强调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探索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运用 [7] - 良品铺子公告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股票自7月11日起停牌 [8] -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度敦促美联储降息,批评美联储利率政策偏高3个百分点,考虑任命"影子主席"向美联储施压 [8]
从财务投资者向产业整合者转型 私募基金收购上市公司激活产业生态一池春水
证券日报· 2025-07-10 16:17
政策导向与市场反应 - 中国证监会强调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为市场注入强劲信心 [1] - 2024年9月发布的"并购六条"推动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股权收购活跃度明显上升,天迈科技、鸿合科技等多家公司披露私募基金收购方案 [1] - 私募基金从财务投资向产业赋能转型,通过收购实控权整合技术、渠道等资源,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产业升级 [1] 政策红利与并购重组发展 - "并购六条"明确支持私募投资基金以促进产业整合为目的收购上市公司,配套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简化审核程序和创新交易工具 [2] - 2024年上市公司首次披露的并购重组案例数同比增长15%,"并购六条"发布后重大并购交易数量激增460% [2] - 私募基金投资逻辑从Pre-IPO模式向二级市场深度介入转变,通过获取上市公司控制权实现"投资—并购—退出"闭环运作 [2] 并购重组案例与交易架构 - 私募基金主要通过设立并购基金收购上市公司,采用"协议收购+原控股股东让渡表决权"方式取得实控权,如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26.1%股份并获原控股股东放弃10%表决权 [4] - 启明创投采用"GP先投、基金后募"模式,快速锁定优质标的并吸引产业资本战略跟投,形成"产融互动" [4] - 科技、消费领域的中小市值民营企业(市值低于100亿元)成为私募基金重点对象,因其产业价值、发展潜力及交易可操作性 [5] 产业整合与商业价值重构 - 私募基金通过战略调整、组织重整、业务剥离等方式实现收购后赋能,精准对接上下游资源促成业务协同与技术融合 [6] - 启明创投收购天迈科技后可在智能交通、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形成产业协同,瑞丞基金收购鸿合科技推动教育智能交互与汽车智能座舱跨界融合 [6] - 私募基金对传统企业采取"短期救急+长期造血"模式,如上海启烁睿行拟化解棒杰控股债务问题并优化主营业务结构 [7] 行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并购基金面临资金期限错配问题,平均存续期5-7年但多数LP要求5年内退出,另有并购贷款受限、机构经验不足等挑战 [7] - 建议建立投贷联动机制、发展S基金市场解决期限错配,参照创投税收优惠对并购退出给予激励,明确实物分配股票税收细则 [8] - 私募基金作为产业整合者角色愈发重要,拓展退出渠道并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式 [8]
仕佳光子拟购买福可喜玛通讯科技股权;赛力斯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超66%|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5:09
并购重组 - 仕佳光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东莞福可喜玛通讯科技有限公司股权 交易价格尚未确定[1] - 吉峰科技拟以716万元自有资金收购聚力实业5.29%股权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将达100%[2] - 精测电子以1.83亿元受让上海精测4.83%股权 转让方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3] 业绩披露 - 赛力斯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7亿元至32亿元 同比增长66.20%至96.98%[4] - 药明康德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20.64%) 经调整净利润63.15亿元(同比+44.43%)[5] - 国盛金控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2.2亿元 同比增长236.85%至394.05%[6] 增减持 - 保税科技股东胜帮凯米拟减持不超过1200万股(占总股本1%) 减持期间为8月4日至11月3日[7] - 万通发展股东北京复远拟减持不超过5750万股(占总股本3%) 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8] - 兴森科技控股股东邱醒亚拟减持不超过2534万股(占总股本1.5%) 减持期为公告披露后15个交易日起3个月内[9]
并购重组跟踪半月报-20250710
中银国际· 2025-07-10 12:43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6月23日至7月6日,中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整体活跃度减弱,呈现“频率高、主体多、领域广”特点,重大并购重组事件数量与交易金额环比均下降,但在监管政策优化驱动下,结构性重组升级呈上升趋势,后续在经济修复、政策鼓励与资本市场改革共振支撑下,有望进一步释放产业整合与价值重塑空间 [1] 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本期A股并购市场发生重大并购事件68起,环比降17.07%;累计披露交易金额1610.13亿元,环比降77.21%,企业在宏观环境不确定下加速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在多行业重点领域频繁布局,推动跨领域、跨主体并购升温,政策驱动与企业主动调整促使A股并购市场进入新阶段,预计后续维持高频运行态势 [2] - 本期28家上市公司停牌筹划/宣布重组预案,股价双周平均涨跌幅5.03%;29家上市预案后取得重大进展,股价双周平均涨跌幅5.90%;重大重组事件数量环比降17.07%,投研热度环比降26.32%,重组指数上两周涨跌幅为 -0.77% [2] 上市公司停牌筹划/宣布重预案 - 涉及万向钱潮、国科微、邵阳液压等多家公司,重组事件包括定增收购股权、吸收合并等,重组目的有战略合作、横向整合、垂直整合等,进度均为董事会预案 [3][4] - 展示了各公司当前市值、当前PE(TTM)及双周涨跌幅情况,如万向钱潮当前市值268.93亿元,双周涨跌幅12.43% [5] 上市公司预案后取得重大进展 - 涉及*ST宝实、安孚科技、纳思达等多家公司,重组事件包括收购股权、出售股权等,重组目的有横向整合、战略合作、多元化战略等,进度包括国资委批准、上交所/深交所受理、完成、达成转让意向等 [7][9] - 展示了各公司当前市值、当前PE(TTM)及双周涨跌幅情况,如*ST宝实当前市值55.57亿元,双周涨跌幅3.17% [10] 重大重组事件数及投研热度情况 - 展示双周首次披露重大重组事件个数和双周并购重组研报数量相关图表 [11] 重组指数情况 - 展示重组指数变动情况图表 [15] 监管动态 - 《2025年证券公司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能力专项评价标准》出台,典型案例权重占比50%,经营业绩权重占比30%,专业力量权重占比20%,各部分有具体评价指标和计分方式 [16]
秦安股份: 秦安股份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
证券之星· 2025-07-10 12:17
交易方案概述 - 秦安股份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亦高光电99%股权,交易对方包括饶亦然等12名股东[1][6] - 交易价格将以评估结果为基础协商确定,目前审计评估工作尚未完成[9][10] - 支付方式为股份与现金组合,向管理层股东支付比例为65%股份+35%现金,向远致星火支付比例为50%股份+50%现金[11][12] 标的公司情况 - 亦高光电主营业务为真空镀膜产品研发生产,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智能汽车领域[6][10] - 核心技术包括超硬镀膜、AR镀膜、电致变色镀膜等技术,已进入头部消费电子品牌供应链[17][18]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占比超40%,为标的公司产品创造广阔应用空间[34][35] 战略协同效应 - 交易将形成"汽车零部件+真空镀膜"双主业格局,拓展产品矩阵和服务品类[17][20] - 双方将在客户资源、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实现协同,上市公司可借助汽车行业客户资源推广标的公司产品[19][20] - 标的公司技术可应用于智能汽车天幕玻璃、车窗等场景,与上市公司主业形成互补[18][19] 交易实施安排 - 股份发行价格为12.74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80%[14][15] - 交易对方股份锁定期为12-36个月不等,管理层股东锁定期与业绩承诺挂钩[12][13] - 配套募集资金不超过交易金额100%,用于支付现金对价、项目建设等用途[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