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宇宙
icon
搜索文档
黄光裕不肯下桌
创业家· 2025-06-23 10:01
黄光裕与国美的复兴之路 - 黄光裕出狱后提出"18个月复兴国美"计划,但四年累计净亏损高达388亿[6][7][37] - 国美股价曾从1港元跃升至2.5港元,显示市场对其回归的期待[17][18] - 黄光裕采取激进策略追赶错过的风口,包括电商、直播、元宇宙等[19][38] 线上业务拓展 - 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APP,经营范围扩展至全商品范畴并重点押注家装[22] - "真快乐"APP日活仅300万,双十一直播仅1500人观看[31][34] - 国美购入VR家装公司"打扮家"80%股权,计划开设10000家元宇宙超级店[27][28] - 2023年"真快乐"APP改回国美APP,线上战略宣告失败[43] 线下业务转型 - 国美零售营收从2017年787.5亿暴跌至2023年9.22亿[48][49] - 关闭86%门店,保留核心门店并探索新零售模式[52] - 推出"即时零售"业务,提出"6311N"配送模式[54] - 计划3年内开设10000家"国美超市"门店[56] 新能源汽车布局 - 2025年开设4.5万平方米国美智能汽车体验馆[60] - 以低于传统4S店60%运营成本吸引车企入驻[60] - 已入驻小米、问界等新势力和宝马等传统品牌[62] - 打造集直播、换电、试驾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迪士尼"[61] 管理挑战与资金压力 - 黄光裕与元老团队理念冲突,新人因管理模式离职[76][78] - 2022年爆发员工集体讨薪事件[81] - 黄光裕曾套现20多亿但未退出,继续推进新项目[84][85] - 公司面临美团、京东等巨头的激烈竞争[57]
行进中国丨千年石刻“潮”起来
人民网· 2025-06-23 06:53
大足石刻旅游集团创新文旅体验 - 推出4K宽银幕电影《天下大足》和8K球幕电影《大足石刻》,分别讲述石刻开凿历程并提供沉浸式视听体验 [1] - 8K球幕电影采用全球首部12K鱼眼摄影机与球幕CG技术,结合杜比全景声实现360度全景展示 [3][4] - 上线"云游·大足石刻"元宇宙景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1:1复刻宝顶山石刻,支持PC/移动端远程游览 [3] 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 - 运用VR与LBE大空间技术打造"无面之神"体验区,以第一视角还原南宋石刻匠人创作场景 [6][8] - 与游戏公司合作:2021年杭州游科互动实景扫描千手观音建模,2022年联合腾讯《英雄杀》推出14幅石刻主题手绘图景 [11] - 《黑神话:悟空》游戏带动现实打卡热潮,实现数字IP与文化遗产的跨界联动 [11][15] 文创产品开发与市场表现 - 成立文化创意研究和产业发展中心,开发"菩提树"雪糕、花冠书签、十二生肖手伴等系列文创 [14][17] - 大足彩塑文创《大足狮》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金奖,节假日文创销售额显著提升 [14][17] - 舞剧《天下大足》全国巡演37场均爆满,粉丝自发制作周边衍生品形成二次传播 [9][11][13] 游客体验升级策略 - 通过4K/8K影片、VR体验、元宇宙游览构建"现场+虚拟"多层次体验矩阵 [1][3][6] - 文创产品设计注重情绪价值,如呆萌大足狮形象广受年轻游客喜爱 [14][17] - 跨界融合游戏、舞剧等年轻化载体,扩大文化影响力并引流线下游客 [11][12]
这项铁人三项企业挑战赛,如何成为都市白领新热点
新浪财经· 2025-06-23 06:12
赛事发展 - 长三角首个国际级铁人三项赛事落户上海后,城市"打铁"热情被激发,从十几支企业队伍发展到吸引150家企业参与 [2] - 赛事从单一城市扩展到多城市联动,并引入团队接力竞技和元宇宙元素,形成"破圈"效应 [2] - 2025年赛事在浦发银行东方体育中心举办,线下竞速赛总里程51.5公里,每队5-10名运动员需4小时内完成游泳、虚拟骑行和跑步三项 [4] 赛事创新 - 新增"双线积分赛"模式,通过"元上东体"元宇宙平台融合线下成绩、线上虚拟运动、企业人气等多维元素 [6] - 首次增设奥运距离半程个人组,要求2小时内完成25.75公里(游泳750米+自行车20公里+跑步5公里) [6] - 自行车赛段升级为城市道路,覆盖前滩大道等世博前滩主干道,强化赛事与城市联动 [6] 商业融合 - 推出"赛事名额+酒店+特许产品"组合产品,延长参赛者停留时间,带动"体旅"消费 [8] - 赛事现场联动ISPO上海体育展,设置铁三市集涵盖户外运动、露营等品类,参赛者可获展会入场券 [8] - 联动陆家嘴、前滩太古里等五大商圈发放消费券,将赛事效应延长至5个月 [10] 社会影响 - 赛事通过团队接力模式打造"以竞技会友"的城市生活标杆,强化白领社交属性 [4][6] - 浦发银行东方体育中心作为上海地标场馆,推动赛事成为城市流行趋势 [10] - 赛事精英运动员将参与9月环上海自行车赛,持续释放城市运动活力 [10]
摩尔线程与沐曦集成相继完成上市辅导 很快将冲刺A股
搜狐财经· 2025-06-23 05:34
公司上市进展 - 沐曦集成电路完成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 [2] - 摩尔线程已完成上市辅导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3] - 两家公司即将递交A股招股书 [4] 摩尔线程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全功能GPU芯片研发 支持AI计算加速/3D渲染/视频编解码/科学计算等多元负载 [4] - 构建芯片-显卡-集群产品线 服务大模型训练/推理/AIGC/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场景 [4] - 创始人张建中持股44.07% 强调未来算力需求将随AI应用场景扩展持续增长 [4] 沐曦集成业务与技术 - 提供异构计算全栈GPU解决方案 覆盖智算/智慧城市/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 [5] - 产品矩阵包括:曦思N系列(智算推理)、曦云C系列(通用计算)、曦彩G系列(图形渲染) [5] - 2020年9月成立后快速扩张 在7个城市设立研发中心 [4][5] 融资与研发里程碑 - 沐曦获多轮融资:2021年Pre-A轮(红杉/真格)、Pre-A+轮(经纬/光速)、A轮(国调/中网投)、2022年Pre-B轮(混沌/央视) [5] - 关键技术突破:2022年1月曦思N100完成流片交付 [5] 行业前景 - GPU芯片被视为AI技术发展基石 具有极高战略价值 [6] - 全功能GPU的多元计算能力将支撑大模型/科学计算/元宇宙等前沿应用 [4][5]
黄光裕不肯下桌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6-23 04:29
核心观点 - 黄光裕出狱后试图通过多元化战略复兴国美,但四年累计净亏损388亿元,线上转型失败后转向线下新零售和新能源汽车领域[7][27][42] - 公司战略从"18个月复兴计划"调整为"1+1+1"战略,线上业务APP从"真快乐"改回"国美",线下关店86%并探索无人零售、即时零售等新模式[31][32][38][39] - 最新布局是打造4.5万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体验馆,目标是以低于传统4S店60%成本吸引车企入驻,已有小米、问界等品牌入驻[42][43] 战略转型 - 2021年将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转型综合电商平台并涉足家装、元宇宙、直播带货,但日活仅300万最终失败[19][22][24][26] - 元宇宙领域投入包括收购VR家装公司80%股权、计划开设10000家元宇宙超级店[22] - 直播业务升级为Channel F频道,但双十一直播间仅1500人观看,总裁亲自出镜仍无起色[25][26] 财务表现 - 2022年零售业务营收179.2亿元,较2017年787.5亿元暴跌77%,2023年进一步缩水至9.22亿元[35][36] - 四年转型期间累计净亏损388亿元,超过黄光裕入狱期间的亏损规模[7][28] 线下业务 - 关闭86%门店保留核心门店,放弃传统家电业务转向无人零售、硬折扣超市和即时零售[38][39] - 推出"6311N"即时零售模式(6公里覆盖/3小时送达/1仓1社区/N渠道),但配送时效远落后竞品[39][41] - 2024年开设4.5万平米新能源汽车体验馆,整合直播、换电站等设施,目标打造"新能源Costco"[42] 管理挑战 - 战略执行受团队动荡影响,元老不理解新战略而新人难以适应传统管理模式[53][55] - 2022年爆发员工集体讨薪事件,黄光裕曾套现20多亿但继续坚持业务拓展[58][61][62]
黄光裕不肯下桌
凤凰网财经· 2025-06-22 12:36
核心观点 - 黄光裕出狱后试图通过多元化战略复兴国美,但四年累计净亏损高达388亿,线上转型"真快乐"APP失败后转向线下新能源汽车销售等新业务 [5][23][28][38] - 公司战略从"18个月复兴计划"调整为"1+1+1"战略,反映出对执行困难的重新评估 [26][27] - 线下零售业务急剧萎缩,营收从2017年787.5亿降至2023年9.22亿,关店86% [31][32][34] 业务转型尝试 线上业务 - 2021年将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APP,转型全品类电商平台并重点布局家装行业 [16] - 投入VR家装公司"打扮家"80%股权,计划开设10000家元宇宙超级店 [19] - 直播业务升级为Channel F频道,但双十一直播间仅1500人观看,日活仅300万 [21][22][23] - 2023年将APP名称改回国美,宣告线上转型失败 [28] 线下业务 - 2023年推出"即时零售"业务,提出"6311N"配送模式(6公里覆盖/3小时送达) [35] - 计划3年内开设超10000家"国美超市"门店 [35] - 2024年4月开设4.5万平方米新能源汽车体验馆,目标打造"新能源Costco",已入驻小米、问界等品牌 [38] 财务状况 - 2017-2023年线下零售营收从787.5亿暴跌至9.22亿 [31][32] - 转型期间四年累计净亏损388亿,超过黄光裕入狱期间的亏损规模 [5][24] - 2022年出现员工集体讨薪事件,黄光裕曾套现20多亿股票 [54][57] 管理挑战 - 战略执行存在团队断层,老员工难以理解新战略,新员工不适应传统管理模式 [49][50][51] - 黄光裕保持激进投资风格,但面临美团、京东等巨头的碾压性竞争 [36] -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最新转型方向,但行业竞争激烈且需重资产投入 [38][39]
2025中国游戏科技发展白皮书
艾瑞咨询· 2025-06-22 02:15
游戏科技核心观点 - 游戏科技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超越传统娱乐范畴,与科技创新深度共振[1] - 游戏科技具有双重属性:既是科技创新的压力测试场,也是跨领域赋能的通用接口[1] - 游戏产业与科技创新形成"技术突破-效应外溢-产业重构"的循环机制,实现共生共荣[1][20] 中国游戏产业发展规模 - 2024年产业收入达4550.6亿元,近二十年复合增长率26.8%[3] - 用户规模突破7.5亿人,近二十年复合增长率18.6%[3] - 自研游戏国内市场收入占比从六成提升至八成以上,体现自主创新能力显著进步[5] - 2024年出海收入突破千亿元,美日韩核心市场合计占比57.3%[8] 游戏科技关键技术 游戏引擎 - 虚幻引擎5技术支持《黑神话:悟空》实现东方美学数字重生[1][24] - 国内厂商如腾讯、网易、三七互娱加速自研引擎布局,提升底层技术自主可控性[24] 人工智能 - 生成式AI已覆盖游戏开发全流程:NPC行为管理(决策树技术)、场景生成(GANs)、剧情设计(NLP)等[25] - 三七互娱构建40余种AI能力底座,通过"小七"大模型赋能立项策划到运营服务的全业务链路[26][28] 虚拟数字人 - 融合计算机图形学与AI技术,实现高精度建模与多模态智能交互[31] - 在游戏设计中可缩短30%项目周期,降低制作成本并创新社交模式[34] 动作捕捉 - 光学式捕捉精度达★★★级,适用于细微表情还原;惯性捕捉抗遮挡性最优[42] - 技术成本下降使应用场景从影视(《阿凡达》)扩展至游戏角色动画制作[37][41] 云游戏 - START ENGINE解决方案实现《EVOLUTION·进化》DEMO的实时流体动态仿真,降低本地硬件依赖[47] - 原生云游戏利用分布式计算特性,较传统方案提升50%渲染效率[47] 游戏科技外溢效应 - 文保领域:通过游戏引擎精准复刻文化遗产,扩展现实技术提升传播效率300%[51] - 医疗健康:AI+XR技术使手术定位精度提升2倍,康复训练依从性提高40%[56] - 智慧交通:游戏引擎构建自动驾驶仿真系统,降低实车验证成本60%[59] - 航空航天:腾讯游戏引擎技术为8万民航飞行员提供高拟真训练场景,风险降低75%[64] 未来发展趋势 - 游戏科技与通用技术重合度将提升至80%,成为元宇宙基建核心驱动力[67][72] - 在文化产业中从工具赋能进阶至系统重构阶段,推动生产流程再造[70]
Token Pocket钱包的未来展望:技术与市场的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6-21 09:55
技术趋势 - 多链支持的扩展:随着公链和Layer 2解决方案增多,公司可能继续扩展支持的链,吸引更多用户 [3][5] - 去中心化金融(D e F i)和助记词安全标准:公司需对接更多D e F i协议,确保用户无缝参与流动性挖矿、借贷等活动 [3][5] - 智能合约与自动化功能:智能合约技术演进使公司有潜力提供更多自定义和自动化功能,如合约生成器、自动化交易等 [5] - 安全性增强:用户对数字资产安全需求上升,公司可能通过提升多重签名技术、硬件钱包兼容性及生物识别认证来增强安全性 [5] 市场趋势 - 用户群体的增长:加密货币进入大众意识,公司可通过营销和教育活动扩展用户群,特别是在新兴市场 [4][5] - 监管合规:监管机构对加密市场关注增加,公司需积极应对政策迭代,开发合规功能如K Y C机制 [5] - N F T和元宇宙的崛起:N F T市场快速增长,公司可提供更便捷的N F T交易、铸造及展示功能,支持元宇宙相关资产管理 [4][5] - 教育和社区发展的重视:新用户加入使教育资源和社区建设重要,公司可通过线上直播、研讨会等活动提高社区活跃度 [4][5] 未来发展 - 公司未来充满机遇与挑战,技术层面需增强功能、多链支持和安全性以提升用户体验 [6] - 市场层面结合D e F i、N F T及用户教育,公司有潜力扩大用户基础 [6] - 作为多链资产管理先行者,公司需适应市场趋势,巩固在数字资产管理领域的领导地位 [6]
一篇文章说懂区块链
搜狐财经· 2025-06-21 08:03
区块链技术 - 区块链是加密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包含密码学、网络学和金融学三个复杂学科概念 [6] - 中心化记账由单一机构维护数据库,效率高但存在信任风险和单点故障问题 [8][10][11] - 分布式记账通过全网广播交易数据,实现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特性 [15][16][18] - 区块链通过工作量证明机制激励节点参与记账,比特币是首个成功应用的奖励代币 [21][22][24] Web3 - Web1以门户网站为主,特点是只读(Read) [41] - Web2允许用户生成内容,但数据所有权归属平台(Read+Write) [41] - Web3核心是用户拥有数据所有权和收益权(Read+Write+Own),依赖区块链技术实现 [43][44] NFT应用 - NFT是非同质化代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 [49] - 主要功能包括数字资产确权和交易溯源 [51][53][54] - 当前局限在于无法有效防止盗版和侵权行为 [59] 元宇宙发展 - 元宇宙需突破三道门槛:时间投入超过现实世界、多感官体验技术成熟、用户主动选择虚拟生活 [66][71][76] - 现阶段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形态尚未明确 [61][78] 技术成熟度曲线 - 新技术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技术萌芽期、期望膨胀期、泡沫破裂期、复苏期和成熟期 [83][92] - Web3/NFT/元宇宙目前处于第1-2阶段之间,存在炒作成分 [93] 市场参与者类型 - 早期参与者包括理想主义者、骗子、冒险家、韭菜和尚未入场的成功者 [95][96][98][99][105] - 当前发展阶段相当于30集连续剧的前5集,行业仍处早期 [106]
“前店后厂”,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成果落地798园区
新京报· 2025-06-20 14:56
产业发展模式 - 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与798·751园区采用"前店后厂"联动模式,产业园负责科技创新,798·751园区负责示范应用[3] - 该模式加速了新技术落地,让市民第一时间体验高科技成果[1] 企业入驻与产业集聚 - 中关村互联网3.0产业园已吸引270余家企业入驻,产业集聚度高达97%[1][4] - 入驻企业包括1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 - 企业覆盖从底层技术研发到上层应用创新的完整产业链,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4] 技术创新与应用 - 园区每年开展"XR加速器"活动,帮助AR、VR企业对接场景应用需求单位,促进创新成果落地[3] - "XR加速器"邀请技术专家、教授指导企业研发项目,以贴近市场需求[3] - 2025年园区将建成算力集群、云算力平台、AI数据治理大模型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降低企业研发成本[4][5] 文旅项目表现 - "798超维视界·VR院线"项目自5月1日开放以来,客流量已突破1万人次[3] - 项目团队从全国200多个VR项目中精选8部影片,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