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政贴息
icon
搜索文档
两项贴息政策发布 多家金融机构积极响应
搜狐财经· 2025-08-13 06:58
央广网北京8月13日消息(记者 宓迪)8月12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 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发布,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两项贴息政策是财政金融协同支持提振消费的又一次创新探索。"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13日的发布会 上表示。记者关注到,目前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多家金融机构已发布公告积极响应。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利率为年化1% 政策实施期限1年 对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的主要内容,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介绍,贴息的支持对象为居民 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 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 领域消费,基本可覆盖普通居民各类日常生活性消费以及相对支出规模较大的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 5万元以上的重点领域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 在贴息利率方面,此次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利率为年化1%,大体相当于目前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 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贴息计算基数为借款人在政策执行期内使用个人消费贷款支付的符合条件的消费 汇总金额。 在政策期限方面 ...
国泰海通:贴息政策协同发力 提振零售信贷修复斜率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06:45
核心观点 - 财政贴息政策通过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提振零售和小微信贷需求 缓释信用风险 中期推动经济正向循环 [1] - 国有行和股份行直接受益于政策 零售产品竞争力增强 城农商行虽不在全国政策范围内但已有地方性支持且地方可制定辖内政策 [1] - 经营贷贴息对银行息差无影响 消费贷贴息银行需短期垫资 政策实施前4个月息差或有微扰 [1] - 板块中期资金增加配置趋势不变 但短期预计以震荡为主 [1] 政策内容与范围 - 服务业经营贷贴息政策针对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21家全国性银行向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 年贴息比例1%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贴息补助上限1万元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2] - 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针对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国有行 股份行及5家消金公司发放的可识别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 年贴息率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50% [3] - 个人消费贷贴息单人单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贷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单笔5万元及以上需用于指定重点领域且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3] 财政分担与实施流程 - 服务业经营贷贴息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银行先正常收息 2026年经办行申请财政拨款后向经营主体返还贴息资金 [2] - 个人消费贷贴息资金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按90%和10%分担 银行收息时直接扣减贴息资金 再按季申领资金拨付 [3] 政策背景与目标 - 2025年财政支持消费安排包括组织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新增个人消费贷和部分民生服务领域经营贷贴息政策 [1] - 个人消费贷贴息旨在通过减轻当期支出压力激发消费动力 服务业经营贷贴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优质服务供给增加 [1]
个人消费贷贴息新政城农商行集体缺席,行业格局或生变?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3 06:23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自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实施,对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提供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的财政补贴,贴息金额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 - 政策到期后将开展效果评估,研究视情况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或调整贷款经办机构范围 [2] 经办机构名单 - 首批财政贴息银行名单仅纳入六大国有银行和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性银行集体缺席 [1][4] - 尽管宁波银行(3575亿元)、江苏银行(3229亿元)、北京银行(2068亿元)等城商行2024年末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仍未进入名单 [1][3] 市场格局影响 - 邮储银行以6139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位居全国第一,建设银行(5449亿元)、农业银行(4914亿元)、平安银行(4746亿元)紧随其后 [3][4] - 财政贴息导致客户流向名单内银行,优质客群可能向大型银行集中,市场集中度预计加速向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倾斜 [6] - 以年化利率4%计算,1个百分点的贴息相当于客户成本下降25%,对利率敏感型优质借款人吸引力极大 [6] 地方银行应对策略 - 地方中小银行可通过与名单内银行开展联合贷款合作间接触达政策红利 [8] - 本地银行可在财政贴息未覆盖的细分市场、产业链金融领域发挥优势,并依托审批速度、额度灵活性和本地化服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8] - 政策鼓励地方财政对其他金融机构给予贴息支持,但在当前地方财政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下,除少数经济发达地区外,大部分地方性银行很难获得这类补贴 [7] 风控要求与挑战 - 政策要求贷款资金须实际用于消费,不得流入房地产、股市、理财等领域,银行需通过交易流水核查、商户回单留存等方式确保资金用途合规 [9] - 预计将建立跨行信息共享机制,防止客户在多家银行重复享受贴息 [9] - 一旦贷款出现违约且本息无法足额收回,银行可能需要按比例退还已领取的贴息,这可能导致银行对高风险客户的投放意愿下降,抬高审批门槛 [10] - 部分入选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较高,如工商银行(2.39%)、浦发银行(2.28%) [10][11]
消费贷贴息新政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8-13 05:33
2025.08. 13 本文字数:2664,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8月12日公布的《方案》明确了这项创新政策的细节。《方案》提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 日期间,居民使用指定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实际用于消费且可追溯交易信息的部 分可享贴息。支持范围涵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 等七大重点领域消费,其中大额消费按5万元上限贴息,政策到期后可视效果调整。 贴息标准与资金来源同步明确: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实际消费贷款本金计算),最高不超过合 同利率的50%,由中央财政承担90%、省级财政承担10%。为防范过度负债,每名借款人在一家机构 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消费30万元),其中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消费10万 元)。 经办机构阵容也浮出水面,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机构,合计23 家。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这些机构消费贷款规模大、管理规范,利于政策短期内快速落地见效。 作者 | 第一财经 杜川 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细则明确。 8月12日,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部 ...
如何理解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13 05:25
核心观点 - 年内降息概率进一步下降 财政贴息政策相当于定向降息 央行总量工具必要性降低 结构性政策抑制全面降息空间 通胀预期升温使央行更加谨慎 [1][7][8] - 反内卷政策强化通胀预期 供给收缩推动价格上涨 需求端政策为涨价提供支撑 权益市场走强压制债市情绪 [12][18] - 债市做多窗口后移 贴息政策压缩货币政策宽松空间 降息或推迟至2026年一季度 曲线陡峭化概率提升 [2][21]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范围包括5万元以下消费及重点领域消费 每名借款人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 对应消费金额30万元 [3][4] - 贴息标准为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50% 中央财政承担90% 省级财政承担10% [4]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行 12家股份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公司 政策执行期至2026年8月31日 [4] 政策影响分析 - 财政贴息相当于定向降息1个百分点 国有大行消费贷利率最低可达1.75% 相当于LPR下调100bp [7] - 政策强化消费用途监督 防止资金空转 与全面降息形成对比 为货币政策留出空间 [7] - 通胀预期升温使央行谨慎 需观察财政刺激对核心CPI拉动效果 降息或推迟至2026年 [8] 反内卷与通胀预期 - 玻璃 光伏 煤炭等行业隐性减产推高价格 焦煤期货连续涨停 南华工业品指数6-7月上涨11% [12] - 需求端政策如育儿补贴和消费贴息强化通胀预期 权益市场走强 上证指数站上3650点 [18] - 利率互换曲线结束倒挂 FR007 IRS 5Y-1Y利差走扩至5.25bp 显示再通胀押注 [18] 债市影响 - 贴息政策压缩总量宽松空间 降息窗口后移至2026年一季度 年内或有防御式降息 [21] - 10年国债收益率突破1.73% 上方无阻力位 权益市场压制债市 曲线陡峭化概率提升 [21] - 超长债受权益压制更明显 短端在资金宽松下相对稳定 [21]
9月起,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
搜狐财经· 2025-08-13 04:25
支持范围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重点领域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7大领域 [1] - 适用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 家用汽车领域涵盖汽车购置、车辆保险及维修 [1] - 养老生育领域包括适老化改造服务、养老机构服务、托育及辅助生育消费 [1] - 教育培训领域覆盖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1] - 文化旅游领域支持通过资质旅行机构购买国内旅游出行服务 [1] - 家居家装领域包含家庭装修、家电、厨卫用品及家具 [1] - 电子产品领域涉及手机、平板、个人电脑及智能穿戴设备 [1] - 健康医疗领域包含牙齿矫治、视力矫正和健康管理 [1] 贴息标准 - 贴息范围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政策到期后可能延长期限或扩大范围 [3]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按实际消费贷款本金计算 最高不超过合同利率50% [4]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4] - 每名借款人在单一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4]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在单一机构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 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4] 贷款经办机构 -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 [4] - 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光大、华夏、民生、招商、兴业、广发、平安、浦发、恒丰、浙商、渤海银行 [4] - 5家其他机构包括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中银消金 [4]
促消费、惠民生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将可享财政贴息
央视网· 2025-08-13 03:37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为期一年 [3]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3]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3]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上限1000元) [3]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及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3] - 地方财政部门可对其他金融机构给予贴息支持以扩大覆盖面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 [4] - 贷款资金须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4] -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4] -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上限100万元 [4] - 贷款主要由21家全国性银行发放 [4] 政策影响分析 - 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民生支出 [4] - 支持服务业经营者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供给能力 [4] - 首次将财政贴息应用于个人消费贷款,体现财政与货币政策协同 [4] - 政策从供需两端发力,有助于提振消费和内循环 [4]
贴息政策协同发力,提振零售信贷修复斜率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13 03:32
行业投资评级 - 评级:增持 [1] 核心观点 - 8月12日公布的个人消费贷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利好激发消费潜力、提振市场活力 [4] - 财政与金融政策联动,提振消费改善民生,2025年财政支持消费的重点工作包括组织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000亿元(较2024年翻番)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新增重点领域个人消费贷和部分民生服务领域经营贷贴息政策 [5]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贷款本金的1%,单户享受贴息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即单户享受贴息补助最高1万元) [5]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对国有行、股份行及5家消金公司发放的消费贷进行贴息,年贴息率为1pct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单人在单家机构可享受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 [5] 投资建议 - 两项贴息政策协同《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其他部署,从需求端和供给端协同发力,激发消费潜能、提升市场活性 [5] - 财政贴息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有利于提振零售小微信贷需求并一定程度缓释信用风险,中期随着经济向好开启正向循环 [5] - 国有行和股份行直接受益于此次政策,零售产品竞争力加强,城农商行虽不在政策范围内,但地方财政可结合实际制定辖内消费贷贴息政策 [5] - 推荐盈利稳健的优质地区城商行,例如杭州银行、成都银行、重庆银行、青岛银行、齐鲁银行,以及兼具修复弹性和股息率性价比的股份行,例如招商银行、兴业银行 [5] 重点银行盈利预测与估值 - 招商银行2025年EPS预测为5.80元,BVPS为44.78元,市净率PB为0.98,市盈率PE为7.59,评级为增持 [6] - 浦发银行2025年EPS预测为1.58元,BVPS为22.97元,市净率PB为0.60,市盈率PE为8.79,评级为增持 [6] - 兴业银行2025年EPS预测为3.66元,BVPS为39.29元,市净率PB为0.59,市盈率PE为6.28,评级为增持 [6] - 平安银行2025年EPS预测为2.17元,BVPS为23.35元,市净率PB为0.53,市盈率PE为5.68,评级为增持 [6] - 宁波银行2025年EPS预测为4.19元,BVPS为34.05元,市净率PB为0.84,市盈率PE为6.79,评级为增持 [6]
A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2025-08-13)
金十数据· 2025-08-13 02:47
财政贴息政策 - 财政部等九部门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提供贴息支持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达100万元 [1]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明确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以上重点领域消费 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等 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增值税政策 - 快递服务收入按"收派服务"缴纳增值税 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此前未处理事项按新规执行 [1] 锂电池隔膜行业 - 干法锂电池隔膜骨干企业闭门会达成价格自律、暂停扩产等共识 旨在应对恶性低价竞争、产能供大于求等行业痛点 [2] 反倾销措施 - 加拿大进口油菜籽被裁定存在倾销 自2025年8月14日起实施保证金形式的临时反倾销措施 [3] 贵州茅台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0% 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销售费用32.6亿元同比增长24.56% [3] 寒武纪澄清公告 - 公司否认网传载板订单及收入预测等不实信息 提醒投资者以官方披露信息为准 [4] 股东减持及股份变动 - 金风投控减持上纬新材158.44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5% 另拟协议转让4.40%股份 [5] - 四方精创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2.25%股份 合计1193.95万股 [11] 现金选择权安排 - 中国重工异议股东现金选择权行权价格为4.03元/股 较市价5.10元/股低26.55% [5] - 中国船舶异议股东收购请求权行权价格为30.02元/股 较市价38.50元/股低28.25% [6] 立案调查及风险警示变动 - 恒信东方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2022年年报存在会计差错已调整 [7] - ST盛屯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盛屯矿业" 日涨跌幅限制恢复至10% [9] 重大资产重组及收购 - 衢州发展拟发行股份购买先导电科95.46%股份 标的估值不超过120亿元 拓展先进材料业务 [8] - 陕西华达拟发行股份购买华经微电子100%股权 股票停牌 [12] - 海兰信拟10.51亿元收购海兰寰宇100%股权 标的专注对海监测雷达产品及服务 [12] - 广立微收购LUCEDA NV 100%股权 布局硅光芯片设计自动化软件领域 [10] 锂资源开发项目 - 赣锋锂业与LAR整合阿根廷PPGS锂盐湖项目 规划建设年产15万吨LCE锂产品产线 赣锋国际持有整合后项目67%股权 [13] 股价波动说明 - 玉禾田说明智元创新对子公司玉树智能持股比例较小 对公司经营无重大影响 [13]
工商银行: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财政贴息工作
格隆汇· 2025-08-13 01:45
工商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公告 - 公司发布公告称正在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的财政贴息工作 [1] - 该举措旨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决策部署 [1] - 政策目标包括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1] 政策依据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依据《关于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金[2025]80号) [1] -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依据《关于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财金[2025]81号) [1] 执行细节 - 公司表示正在依法依规、积极有序推进财政贴息工作 [1] - 工商银行对办理上述贷款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1] - 公司强调没有委托官方渠道以外的任何机构、人员代为办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