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沈阳“政企金”协同发力 共绘高端科技制造新图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1 07:44
公司战略与区域发展 - 软通动力与辽宁省政府签署正式合作协议 采用一总部三基地模式落地沈河区[2] - 企业选择沈阳基于三重考量:东北绿色能源转型市场空间广阔 高校云集满足多层次人才需求 自贸区政策支持硬件产品出口[2] - 公司年内将完成辽东辽南辽西二级节点布局 形成全省覆盖网络 并加速推动辽宁模式向华南华东华北西南及中部地区复制[5] 金融支持与创新服务 - 工商银行构建科技支行+金融科技+场景创新的五专体系 提供科股贷基信贷科创贷及知识产权质押等产品[3] - 沈河区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方案 支持虚拟电厂设备并实现无门槛融资[3] - 建议由政府科技工信部门牵头建立科技专家库 为银行评估高技术项目提供专业咨询[5] 产业协同与生态建设 - 软通动力联合国网辽宁综能上线全国产化全栈AI虚拟电厂平台 深度融合本地规划设计节能降碳绿电供应等资源[4] - 企业自主组团具备完整自盈利能力商业模式的绿色发展辽宁模式成为产业链生态合作有效范例[4] - 政企金三方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项目资金共同监管及信息实时反馈共享[4] 区域经济与营商环境 - 沈阳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打破投资不过山海关固有认知[2] - 作为东北地区金融产业最聚集城市之一 沈阳提供务实精准政策支持及高效政企金协同机制[5]
张玉卓到石油石化企业调研强调:强化提质增效加速转型升级 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基石
新华财经· 2025-08-21 01:02
核心观点 - 国资委调研强调能源央企需提升供应能力、加大油气勘探开发、优化海外布局并加快绿色转型 [1] - 要求企业聚焦主业、突破关键技术、实现高质量稳增长并深化国企改革 [1] 能源供应与勘探开发 - 持续提升能源供应能力 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1] - 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建设 优化海外油气资源布局 [1] - 拓宽能源保供大通道 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1] 产业转型与技术突破 - 加大转型发展力度 增产高效油品和高附加值化工品 [1] - 突破深水深层及新区新领域勘探技术 开发高端新材料 [1] - 加快推进绿色能源转型 打造高端化工品及新材料产业链 [1] 企业经营与改革 - 实现高质量稳增长 把握宏观经济形势与市场趋势 [1] - 抓好降本增效 扩大有效投资 确保有利润收入和现金流 [1] - 深化国企改革 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和人才发展体制 [1]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强化提质增效加速转型升级 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基石
新浪财经· 2025-08-21 00:52
能源供应能力提升 - 持续提升能源供应能力,聚焦主责主业锻长补短 [1] - 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 [1] - 积极参与国家战略储备体系建设 [1] - 积极优化海外油气资源布局,拓宽能源保供大通道 [1] 转型发展 - 加大转型发展力度,增产高效油品和高附加值化工品 [1] - 构筑自主创新硬核能力 [1] - 集中力量突破深水深层、新区新领域勘探及高端新材料开发等关键核心技术 [1] - 加快推进绿色能源转型 [1] - 打造高端化工品及化工新材料产业链 [1]
募资20亿元!603906看好正极材料市场需求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16:00
公司定增募资计划 - 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20亿元,用于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投资总额10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8亿元)、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投资总额7.9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6亿元)及补充流动资金(6亿元)[4][1] - 合计项目投资总额23.9亿元,拟投入募集资金20亿元[1] 2025年半年度业绩 - 营业收入36.22亿元,同比增长1.49%[3][5] - 归母净利润-8515.34万元,较上年同期-2.22亿元大幅减亏[3][5] - 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2亿元,较上年同期-2.98亿元大幅减亏[3][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6.81万元,同比下降90.32%[3] - 总资产178.4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1.14%[3] 行业市场情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5] - 正极材料出货量210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磷酸铁锂材料出货161万吨,同比增长68%,占比达77%[5] - 新能源汽车对高速充电、超长续航的需求以及储能对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需求持续推动高性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5] 公司战略布局 - 计划建设优先满足第四代超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生产的产线,同时兼容各类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产品生产[5] - 通过募投项目就近配套电池厂商新增产能,提升高性能磷酸盐正极材料供应能力和市场占有率[6] - 已与宁德时代、LG新能源、瑞浦兰均、欣旺达、楚能新能源、Blue Oval等锂离子电池厂商建立业务往来[5] 研发实力支撑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15.85亿元,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1.9亿元[7] - 拥有授权有效专利474项,其中发明专利138项[7]
中国驻冰岛大使何儒龙会见冰岛极地绿源公司董事长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8-20 03:40
哈德森表示,中冰现有合作项目成效显著,惠及两国发展与民生。这一成功模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示范效应,正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拓展,使绿 色、可持续的实践惠及更广阔区域。 中国驻冰岛大使何儒龙会见冰岛极地绿源公司董事长哈德森。中国驻冰岛大使馆供图 人民网斯德哥尔摩8月20日电 (记者殷淼)当地时间8月19日,中国驻冰岛大使何儒龙会见冰岛极地绿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哈德森先生,双方就地 热开发与绿色能源转型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何儒龙表示,中冰地热合作基础坚实、潜力巨大。深化该领域合作,不仅有助于推动两国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更能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全球 环境作出积极贡献。中方愿与冰方一道,密切沟通,挖掘新潜力,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
中国宏桥(01378.HK):电解铝+氧化铝量价齐升 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格隆汇· 2025-08-19 10:48
业绩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810.4亿元同比增加10.1%净利润135.5亿元同比增加35.4%归母净利123.6亿元同比增加35.0% [1] - 电解铝业务25H1营收518.8亿元同比增加5.2%销量290.6万吨同比增加2.4%售价17853元/吨同比增加2.7%单吨毛利4505元毛利率25.2%同比增加0.6pct [1] - 氧化铝业务25H1营收206.6亿元同比增加27.5%销量636.8万吨同比增加15.6%售价3243元/吨同比增加10.3%单吨毛利934元毛利率28.8%同比增加3.4pct [1] - 铝加工业务25H1营收80.7亿元同比增加6.5%销量39.2万吨同比增加3.5%售价20615元/吨同比增加2.9%毛利率23.3%同比增加2.3pct [1] 股东回报 - 25H1公司斥资26.1亿港元回购股份2025年中报指引规划不低于30亿港元进行回购 [2] - 2025年将维持稳定的高分红率回馈股东24年分红率63.4% [2] 业务布局 - 电解铝合规产能645.9万吨山东产能497.1万吨云南产能148.8万吨 [3] - 氧化铝产能2100万吨其中国内1900万吨印尼200万吨 [3] - 联营几内亚铝土矿项目产能5000万吨公司持股22.5%折算权益产能1125万吨 [3] - 参股几内亚铁矿石项目子公司魏桥铝电及Winning Logistics各自持有WCH的50%股权WCH间接拥有几内亚西芒杜铁矿石项目1号及2号区块权益 [3] 成本与转型 - 山东电解铝电力主要来自自备电成本受动力煤价格影响较大2025年动力煤价格下行7月底5500大卡动力煤价跌至652元/吨附近 [3] - 电解铝产能向云南转移云南宏泰新材料逐步投产云南电源以水电为主绿色铝溢价提升 [3]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49.3亿元258.9亿元272.4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8倍8倍7倍 [4]
实现航运可持续转型需要想象力——访华光海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赵式庆
搜狐财经· 2025-08-16 03:02
全球海事论坛董事会任命 - 华光海运执行董事长赵式庆于2025年4月底被委任为全球海事论坛董事会成员 彰显中国航运领袖在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提升及海事价值链协作的国际延展 [1] - 赵式庆在香港的领导力及绿色能源领域的前瞻视野被全球海事论坛首席执行官特别强调 [1] 华光海运业务转型与多元化布局 - 公司从单一船东发展为横跨多业务领域的综合航运集团 涵盖四大核心运营板块:船东业务、船舶管理、散货经营及华光能源 [7][8] - 船舶管理业务自2018/2019年起持续稳健增长 每年新增10-15艘船 2025年船队规模有望突破100艘 [8] - 未来多元化布局聚焦六大方向:业务专业化、资本多元化(全球合作与融资)、地理全球化(香港、深圳、伦敦、热那亚办事处)、新业务拓展(收购意大利船管公司)、全产业链合作(如LNG船项目)、与知识中心(研究机构)合作 [8][9] 国际海事合作与行业倡议 - 中国航运界在国际活动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全球参与主动性 国际相关方强烈期望与中国全产业链增进交流合作 [3] - 全球海事论坛的核心工作聚焦绿色燃料转型(零排放联盟)及可持续人才培养(人力可持续发展计划) 与中国航运界关注点高度契合 [6][7] - 计划推动全球海事论坛年度峰会在中国内地举办 并建立中长期合作机制 将中国业界意见融入行业倡议(如波塞冬原则、零排放联盟) [4][5] 行业转型与战略方向 - 航运业需以"智慧加想象力"平衡历史经验与颠覆性技术 智慧指通过经验洞察底层逻辑 想象力指应对科技(如低碳、数字化)及地缘政治的新挑战 [10] - 绿色转型需拥抱变化并兼顾经济效益 通过跨行业协作(与科技企业、船厂、能源企业合作)及人才知识落地执行 [10][11] - 2030年行业愿景取决于全球协作程度:理想图景为清洁能源过渡与全球合作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悲观图景为贸易保护主义与供应链中断 [12][13] - 建议改进经济模型 将可持续发展真正植入全球范式 否则能源转型难以成功 [14][15]
险资再出手!垃圾焚烧成长性陆续兑现!
搜狐网· 2025-08-12 13:29
险资入市趋势 - 险资作为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在低利率时代和政策引导下入市空间进一步打开,具体表现为监管部门落实长考核周期、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会计处理变化及长期投资试点扩容等因素推动 [1] - 险资举牌次数显著增加,2023年举牌A股及H股上市公司9次,2024年增至20次,2025年前7个月已达21次,显示加速入市态势 [1] - 举牌标的集中在银行、公用事业、环保等盈利稳定、分红率高的资产,其中垃圾焚烧行业因刚需属性、特许经营权模式锁定长期收益等特点备受青睐,2025年7月中邮人寿举牌绿色动力H股72.6万股,行业此前已被中国太保、长城人寿等险资3次举牌 [1] 垃圾焚烧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加速拓展供热业务,头部企业通过供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业绩确定性;并购整合提速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资金与技术优势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扩张 [2] - 政策环境利好行业现金流改善,包括与数据中心协同、碳市场配额扩容、绿证强制消费、化债推进等;分析师指出行业ROE提升将推动分红长期增长趋势 [2] - 瀚蓝环境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增9%至9.67亿元,主要因并购粤丰环保贡献5000万元及降本增效;中科环保同期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83%至1.96亿元,扣非净利润增23.03%至2.27亿元,得益于产能释放及海城项目纳入国补清单 [2][3] 企业业绩与运营亮点 - 中科环保2025年上半年处理生活垃圾213.63万吨(同比+10.07%),供热87.75万吨(同比+12.01%),供热比达41.08%行业领先,上网电量5.29亿度(同比+6.44%),其绿色热能模式(含工业供热、移动供热等)推动2010-2024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22.79%,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年均复合增长27.23% [3] - 中科环保通过并购衡阳、石家庄、晋州等项目显著增厚业绩,其中石家庄项目并购后首年净利润增5000万元,晋州项目交割首月即扭亏;当前枣阳、贵港、平南项目并购推进中,全部落地后总产能将突破2万吨/日 [4] - 瀚蓝环境在完成粤丰环保百亿并购后,重点整合供热业务资源,强化多维度融合;行业整体通过并购与绿色能源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投资回报水平持续向好 [3][4]
阿曼联手中国,剑指全球硅料霸主
搜狐财经· 2025-08-08 10:51
阿曼苏丹国正通过与中国企业的深度合作,加速布局全球光伏产业供应链。 位于苏哈尔港及自贸区的联合太阳能多晶硅项目(United Solar Polysilicon)总投资16亿美元,计划于2025年底前投产,年 产10万吨高纯多晶硅,将使阿曼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硅料生产国。 同年2月,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标400千伏变电站EPC项目,确保工厂电力供应。 这一项目不仅标志着中东地区首个硅料工厂的诞生,更彰显了阿曼借助中国技术与资本抢占全球新能源市场战略地位的雄 心。 本文是阿中产业研究院"阿曼生意经"系列第53篇,深度介绍中阿投资、贸易和工程建设领域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产业 趋势、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潜在交易机会。 根据《Zawya》报道,联合太阳能多晶硅项目是中东地区首个多晶硅生产设施,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正式投产,设计年产 能10万吨,占全球硅料市场约4.4%的份额,仅次于中国(93%,约210万吨)。 这一项目由阿曼投资局(OIA)通过其未来基金(FFO)投资1.56亿美元,旨在推动阿曼"2040愿景"下的经济多元化战略, 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多晶硅是太阳能光伏板制 ...
国富氢能(02582)与德国Hemtron签署液氢战略合作协议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00:51
公司合作动态 - 国富氢能与德国Hemtron GmbH达成深度合作 聚焦液氢产业链关键环节协作[1] - 合作由国富氢能董事长邬品芳与Hemtron CEO Dirk Graszt共同推进[1] 合作方背景 - 德国Hemtron为Oilinvest B.V旗下液氢产业链平台企业 具备氢液化工厂建设 加氢站布局及低温储运领域技术积累[3] - 国富氢能作为国内氢能领军企业 以核心技术创新为驱动 在氢能装备制造与供应链解决方案方面实力突出 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3] 合作内容规划 - 双方将围绕液氢供应链展开深度合作 构建灵活高效的"非管道段"液氢解决方案[3] - 通过整合全球优质氢能技术资源推动欧洲液氢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3] - 项目聚焦全链条协同优化 联合推进氢液化 液氢罐箱运输及加氢站等关键环节项目实施[3] - 通过与新能源发电 电解水制氢等上游环节直接对接 实现依托绿色可再生能源的低碳制氢路径[3] 行业影响与意义 - 全球绿色能源转型背景下液氢市场需求持续攀升[4] - 合作标志着国富氢能在国际合作与氢能规模化应用中迈出关键一步[4] - 为中德绿色能源合作注入新活力 双方将加快项目节奏深化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构建合作[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