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架构调整

搜索文档
向一线项目要业绩 多家房企启动组织架构调整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19:30
房企组织架构调整趋势 - 金地集团将管理模式从3级调整为2.5级,总部直接管理地区公司,新设大区公司负责督导[1] - 万科计划取消区域公司,华润置地弱化大区平台职能,强化总部对城市公司的直管模式[1] - 招商蛇口取消5个区域公司,由总部直接管理城市公司,从3级管控精简为2级管控[5] - 行业普遍趋势是集团直接对城市公司负责,向一线项目要业绩[2] 金地集团具体调整措施 - 合并工程管理中心与成本管理中心,撤销监事会办公室,新设供应链管理中心和综合审议工作小组[3] - 设立4个大区和10个地区公司,大区公司职能精简为业务督导和审计监察[3] - 伴随高管人事变动,如杜宏调任华东大区总经理兼上海地区公司总经理[4] - 调整后总部为经营决策中心,大区为业务督导中心,地区公司为一线经营主体[4] 行业背景与动因 - 上半年65家重点房企中有31家进行了47起高管变动,多集中在二季度[6] - 房企面临销售规模下降、营业收入下滑等经营压力,金地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4-42亿元[6] - 房企需通过组织架构扁平化应对市场挑战、提升管理效率,向管理要效益[6] - 销售及利润压力、投资聚焦成为组织变革的深层动因[8] 投资策略变化 - 金地集团重启前端投资,在杭州和上海获取宅地,因债务压力缓解和市场回暖[7] - 金地集团总土地储备2916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占比77%[7] - 招商蛇口去年在"核心10城"投资金额占比达90%,一线城市投资占59%[8] - 房企普遍聚焦核心城市住宅开发,确保项目盈利并提升市占率[8]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8-01 19:10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事项自查及整改情况 - 公司实际控制人马学军通过员工借款方式在2021年10月至2022年期间占用资金408.23万元(其中2021年115万元、2022年293.23万元),本金已于当期期末归还,利息2.70万元于2025年7月24日清偿 [1] - 公司通过提前支付供应商轻松联益货款形成资金占用800万元(2021年12月300万元、2022年4月500万元),本金于2022年末前归还,利息22.98万元于2025年7月24日清偿 [2] - 整改措施包括:1)修订《内部借款流程》,禁止非经营性借款并加强审批;2)预付账款需基于合同条款并附凭证;3)组织管理层学习《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 [3][4][5] 公司治理结构调整 - 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通过取消监事会议案,相关职权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承接,同步修订《公司章程》及废止监事相关制度 [7][8] - 组织架构调整方案经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机构但未对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15] 募集资金使用规划 - 信息化升级建设项目节余募集资金使用方案获监事会通过,符合监管要求且有利于研发创新 [11]
澄星股份: 江苏澄星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调整公司组织架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30 16:24
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召开第十一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议案 [1] - 调整目的为落实战略规划 强化专业化分工与集团化管控优势 提升整体竞争力和经营绩效 [1] - 调整后组织架构图详见公告下页 [1]
金地集团,有大动作!
中国经营报· 2025-07-29 21:04
组织架构调整 - 金地集团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涉及总部、区域、城市公司层面,由原来的"总部—区域—城市公司"3级管理模式调整为"总部—大区—地区公司"的2.5级管理模式 [4] - 总部层面合并原工程管理中心与成本管理中心为"工程与成本管理中心",新设供应链管理中心,新增"综合审议工作小组" [4][5] - 原管理层下设的5个工作小组中保留"投资管理工作小组"和"绩效管理工作小组",取消"战略管控工作小组""运营管控工作小组""风险管理工作小组" [5] - 设立华南大区、北方大区、华东大区、中西部大区,以及多个地区公司 [5] - 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大区公司为业务督导中心,地区公司为一线经营主体 [5] 高管职责调整 - 总裁李荣辉分管集团供应链管理中心、财务资金中心、产业管理中心 [5] - 高级副总裁陈长春卸任北方大区公司董事长职务,回归集团分管投资管理中心、开发管理公司 [5] - 杜宏由华东区域负责人调任新职务 [5] 业务战略调整 - 公司调整逻辑是由于业务开发量及体量下降,需要更加深耕重点城市 [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34亿元到-42亿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为-32亿元到-40亿元,主要原因是销售规模下降和可结转面积减少 [6] - 2025年年初重启前端投资,在杭州临平老区与上海松江各获取一宗宅地 [6] - 拿地主要目的是通过投资获取新项目,恢复正常经营周转,前提是现金流安全和稳定 [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约193.8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82% [6] 历史调整背景 - 公司在去年年底已将7个区域公司合并为5个 [5]
深圳市杰恩创意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17:41
董事会及监事会决议 - 第四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7月29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董事7人全部实际出席,会议由董事长高汴京主持[2] - 第四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7月29日以现场方式召开,应出席监事3人全部实际出席,会议由监事会主席马艳主持[12] 日常关联交易 - 新增2025年度与深圳市杰上创意设计有限公司、深圳市杰艺设计有限公司的日常关联交易预计,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16,360,000元[2] - 关联交易内容包括采购服务、提供租赁服务及出售资产,定价依据市场公允价格,结算方式按合同约定[32] - 该议案已获董事会及监事会全票通过(同意7票/3票,反对0票,弃权0票),尚需提交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2][5][13][14] 组织架构调整 - 为适应发展需求及优化运作流程,公司增设设计合同部,调整后的组织架构详见附件[6][18][19] - 此次组织架构调整不会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20] 现金管理进展 - 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总额度不超过人民币15,000万元,有效期自2024年9月18日起12个月内[22] - 截至公告日,未到期现金管理金额共计11,000万元,未超过股东大会审批额度[28] - 近期购买的理财产品与受托方无关联关系,不构成关联交易[23] 股东会安排 - 定于2025年8月14日15:00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审议新增日常关联交易预计议案[8][40] - 会议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8月11日,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系统进行[41][42][45] - 会议地点为深圳市南山区乌石头路8号天明科技大厦11楼综合会议室[48]
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完成81宗并购交易;景瑞控股清盘呈请聆讯再次延期 | 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0:18
房地产行业并购交易动态 - 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完成81宗并购交易 较2024年同期增加2宗 [1] - 其中60宗交易披露金额 总交易规模约291亿元 同比下降58% [1] - 头部房企加速剥离非核心资产 AMC与地方专项债入场提供纾困与去库存新路径 [1] 地方政府土地回收举措 - 重庆四区计划回收25宗闲置土地 总面积2161亩 回收总价33.9亿元 [2] - 重庆市累计计划回购土地419宗 总面积2.95万亩 回购金额约482亿元 [2] - 通过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回收闲置土地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并缓解企业财务压力 [2] 房企组织架构调整 - 金地集团调整组织架构 设立四大区公司及十个地区公司 [3] - 管理模式由三级调整为"总部-大区-地区公司"的2.5级结构 [3] - 调整旨在提升管理效率 集中资源聚焦核心市场与业务 [3] 房企债务风险处置 - 景瑞控股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5年10月16日 [4] - 若达成重组协议可提供"协商展期+资产处置+战略转型"模板 [4] - 清盘结果将影响行业风险出清速度及政策风险隔离措施细化 [4] 上市公司股份变动 - 大悦城解除限售2.83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比例6.61% [5] - 限售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8月4日 涉及股东为太平人寿保险 [5] - 本次解除限售基于证监会核准 募集配套资金总额24.26亿元 总股本由39.26亿股增至42.86亿股 [5]
金地集团调整组织架构:总部“强管控” 城市公司大合并
中国经营报· 2025-07-28 22:13
组织架构调整 - 公司进行总部、区域及城市公司层面的组织架构调整,将原有的5个区域公司精简为4个大区公司,城市公司整合为10个地区公司 [2] - 总部层面合并工程管理中心与成本管理中心为"工程与成本管理中心",新设供应链管理中心及"综合审议工作小组" [2][3] - 管理模式从"总部—区域—城市公司"3级调整为"总部—大区—地区公司"2.5级,大区公司职能精简,主要负责业务督导、审计监察等 [2] - 总部作为经营决策中心直接管理地区公司,大区公司为业务督导中心,地区公司为一线经营主体 [5] 人事变动 - 高管职责分工调整,总裁李荣辉分管供应链管理中心等,高级副总裁陈长春回归集团分管投资管理中心,郝一斌任北方大区公司董事长 [3] - 原华南区域董事长杜宏调任华东大区总经理兼上海地区公司总经理,原北京公司总经理遇绣峰调任华中地区公司总经理 [3][4] 战略与业务聚焦 - 公司战略导向仍以地产开发为主业,但需深耕重点城市,战略性放弃边缘城市 [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为-34亿元到-42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2亿元到-40亿元,主要因销售规模下降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6] - 2025年初重启前端投资,在杭州临平老区与上海松江各获取一宗宅地,主要因债务压力缓解及市场回暖 [7] 财务与经营状况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约193.81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4.82% [7] - 公司强调投资前提是现金流安全稳定,旨在恢复正常经营周转 [7]
从三种裁员,透视微软云中国当下「大变阵」
雷峰网· 2025-07-16 10:29
微软云中国组织架构调整 - 部门拆分重组引发员工流动,PS团队(政府公共事业部)被拆分,教育线划归DN部门,政企和孵化器客户被打散划归其他部门 [6][7][8][9] - 解决方案类团队(ATU、STU、CSU等)因职能重叠进行重组,部分售前团队被推到一线支持销售,CSU部门规模增加几十人 [11][12] - 2026财年起微软云中国将不再有PS团队 [10] 绩效与裁员情况 - 因绩效不达标引发的PIP裁员涉及约10%员工,裁员在六七月份持续多波 [15] - 负责SHEIN的团队销售指标2亿美元仅完成6000万,若7月无法补齐可能面临裁员 [15] - 微软云港澳地区负责人更换,原因为业绩不够突出且面临谷歌云和火山引擎的竞争 [16] 全球裁员与战略重心转移 - 微软全球裁员约9000人(占员工总数4%),中国区销售部门和CSS部门受影响,上海和无锡办公室裁员约六七百人 [20] - 微软中国缩编明显,校招人数从疫情前数百人降至去年仅十几人,同时澳洲等地扩招 [20] - AI团队向海外转移,已有几百人搬到澳新美加等地,海外新设工程研发中心承接转移的工程师 [20][21] 管理层变动与业务调整 - 微软云大中华区副总裁田灼调任亚太区数字原生线负责人,同时继续负责大中华区业务 [22] - 数字原生部门作为主力营收部门,其核心业务可能被上收到亚太区 [23] - 微软云中国一号位侯阳可能调往美国总部的传闻尚未证实 [23] 业务表现与市场动态 - 微软云借AI大模型势能拿下大单,包括某互联网云巨头约2亿美元订单 [18] - 微软云OpenAI大模型业务中国营收占全球25%,客户包括大模型公司、互联网巨头和出海中企 [18] - 港澳市场面临谷歌云和火山引擎竞争,火山引擎推广的豆包大模型增速超过微软云AI [16]
拆解深蓝汽车,一次没有说清的组织架构调整
36氪· 2025-07-09 06:09
组织架构调整 - 深蓝汽车经历大范围组织调整后,内部制衡一把手的声音减少,尤其是营销体系专业声音缺失[1][2] - 2023年11月组织架构调整将产品线分为产品开发、产品GTM和用户发展三部分,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7][9] - 调整后VP级别负责人权力收窄,研发副总李宗华调离,研发部门被拆小合并[9][10] 管理层与人才结构 - 公司研发人员占比高达85%,远高于新势力30%-40%的水平,显示人才结构严重偏科[3] - 现有研发团队近2000人,规模超过母公司长安核心研发机构(3000人)和阿维塔(不足1000人)[3] - 营销体系直到2022年才开始系统搭建,经验浅人员少导致品牌传播能力薄弱[3] 营销与品牌问题 - 2024年上半年至少发生三次由高层决策引发的舆情危机,包括向48万老用户弹窗推送广告事件[2] - CEO邓承浩承认营销存在问题,认为部分源于企业基因导致"有好产品讲不出故事"[3] - 目前仅有一位VP级别负责人来自销售体系,营销领域缺乏高管级专业人才[10] 研发与技术能力 - CEO邓承浩为技术派高管,主导开发EPA平台架构和多项专利技术[5] - 公司获得中国知识产权发明专利金奖,为汽车行业20年来第二次获此殊荣[5] - 研发体系暂未并入母公司长安的整合架构,仍保持独立运作[17][19] 市场表现与定位 - 2025年前6个月交付19.7万辆,同比增长79%,但仅完成年度50万辆目标的不到40%[12] - 现有6款车型无一月销过万,主力车型S05定价11.99-14.99万元,低于品牌核心15-30万定位[13] - 品牌定位高于启源低于阿维塔,面向新能源核心价格带但面临效率提升挑战[13][14] 母公司动态与行业趋势 - 长安汽车增设产品CEO职位,启源和引力品牌由营销背景高管担任[15] - 行业趋势显示大型车企集团正在收拢研发资源,如广汽埃安和吉利极氪的研发整合案例[19] - 长安研发体系正在进行整合,但深蓝研发团队尚未并入母公司体系[17][18]
北京凯文德信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04 22:46
董事会决议 -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25年7月4日召开 应出席董事7人 实际出席7人 会议合法有效 [1] - 审议通过《关于子公司签署〈餐饮服务协议〉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4票同意 关联董事王腾、姜骞、司徒智博回避表决 [1][14] - 审议通过《关于调整公司组织架构的议案》 表决结果为7票同意 旨在适应战略发展需求并提升组织能效 [5][33] 关联交易 - 子公司凯誉鑫德与关联方贝仑健康签署餐饮服务协议 服务总额不超过780万元 服务内容包括日常餐饮及额外VIP服务 [12][20][22] - 贝仑健康为公司关联法人 因间接控股股东海淀区国有资产投资集团持有其92.5357%股权 [13][15] - 交易定价依据为运营费用(实际成本)加管理费(按日平均收入计算) 协议期限2年9个月(2025年7月11日至2028年4月10日) [19][22][26] 关联方信息 - 贝仑健康注册资本54033.18万元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4497.10万元 净利润328.10万元 净资产42388.40万元 [15][16] - 主要业务为产业园区租赁 非失信被执行人 经营范围含餐饮服务及物业管理等 [15][17] 组织架构调整 - 调整涉及部门职能合并与名称变更 如董事长办公室更名为党群工作部 资产部职能并入运营管理部 [34] - 部门名称标准化 如IT部改为信息技术部 法务部改为法务管理部 调整后架构图见公告附件 [34] - 调整旨在明晰权责关系 预计不会对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34] 交易影响 - 关联交易有助于子公司拓展餐饮业务 实现资源互补 定价公允且符合市场原则 [28] - 当年累计与关联方交易金额445万元 本次交易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