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禁酒令
icon
搜索文档
“禁酒令”升级!白酒还行不行?
搜狐财经· 2025-05-19 19:09
白酒板块震荡 - 5月19日A股白酒板块整体下跌,贵州茅台股价下跌2.18%至1578.98元/股,总市值跌破2万亿元 [3] - 多只白酒股跟随下跌:迎驾贡酒(-2.73%)、泸州老窖(-2.62%)、山西汾酒(-2.39%)、今世缘(-2.06%)、五粮液(-1.36%)等 [4][5] - 白酒板块指数下跌0.42%至3598.00点 [4] 政策影响 - 新修订《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要求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 [5] - 贵州茅台股东大会取消传统晚宴改为自助餐,未提供茅台酒,改用蓝莓复合果汁(售价210元/10瓶) [6][8] - 2023年股东大会每桌配2瓶飞天茅台并赠送股东茅台酒,2024年形式大幅简化 [8] 行业业绩放缓 - 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放缓,2023年半数酒企保持两位数营收增长,7家增速超20%,2024年能保持两位数增长已属优秀 [8] - 2025年一季度6家酒企归母净利润跌幅超30% [8] - 2024年一季度部分企业业绩:贵州茅台(268.47亿/+11.56%)、五粮液(148.60亿/+5.80%)、洋河股份(36.37亿/-39.93%)、金种子酒(-0.39亿/-320.62%) [9] 禁酒令历史影响 - 2023年人保财险发布"禁酒令"后白酒板块市值蒸发超1300亿元 [15] - 2012年"八项规定"后茅台股价13个月跌68%,飞天茅台价格从2300元/瓶跌至850元/瓶 [16] - 茅台公务消费占比从30%以上降至不足1%,完成向大众消费转型 [16] 行业现状 - 2024年春季糖酒会人气明显下降,核心酒店展位价格从27万降至3万 [17] - 2024年超20家酒企发生近80项高层人事变动 [19]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渠道供需失衡、产业结构矛盾等问题 [19] 复苏路径 - 白酒销量与经济回暖正相关,2016年复苏与房地产涨价去库存相关 [23] - 2023年末19家白酒上市公司存货总额1485亿元,2024年三季度增至1527亿元,年底达1678.63亿元(同比+13%) [24] - 白酒企业海外收入占比仅约3%,远低于帝亚吉欧30%的全球市场份额,出海是重要发展方向 [25][26]
财经观察|茅台股东大会撤酒换果汁!董事长张德芹:发自内心赞成公务接待不供酒新规
搜狐财经· 2025-05-19 13:31
禁酒令影响 - 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酒类 包括高档菜肴和香烟 [1] - 贵州茅台股东大会欢迎晚宴取消飞天茅台供应 改用子公司开发的"悠蜜"蓝莓复合果汁 并改为自助餐形式 [1][3] - 公司董事长张德芹公开表示支持新规 强调让白酒行业回归初心 [1] 股东大会动态 - 2024年股东大会期间 股东可原价购买多款茅台产品 包括珍品茅台 精品茅台 陈年茅台(15年) 公斤装茅台及蛇年生肖酒 其中生肖酒限购1瓶 [5] - 股东购买热情高涨 出现整箱采购现象 [5] - 相比2023年赠送50ml小飞天伴手礼 2024年福利升级为原价购买特权 [5] 公司战略与财务 - 2025年营收目标设定为同比增长9% 重点聚焦主业发展 ESG建设 数字化转型 品牌文化强化及风险管控 [7] - 提出构建"T"型多元化产品矩阵 从市场 渠道 服务 品牌四端发力 [7] - 通过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 每10股派现276.24元 合计派发346.71亿元 [7] 产品营销调整 - 股东大会期间推广"悠蜜"蓝莓汁产品 提供235ml*10整箱装并附赠雨伞 电商平台显示活动价210元/箱 [4] - 营销策略转向非酒精类产品 应对政策环境变化 [1][4]
“新禁酒令”又来了?白酒个股闻风下跌,业内认为“无实质影响”| 焦点
钛媒体APP· 2025-05-19 11:45
政策影响分析 - 中共中央国务院修订发布《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规定公务接待工作餐不得提供香烟和酒类[2] - 市场将新规视为"新禁酒令"并引发白酒股集体走低 头部企业领跌[2] - 业内认为政策主要催化短期市场情绪波动 长期对白酒行业无实质影响[5] 历史政策演变 - 2012年底中央八项规定和"禁酒令"导致高端白酒股价与产品价格双双暴跌 企业业绩大幅下滑[3] - 近年来各地"禁酒令"已常态化 多省出台升级版措施包括全天候禁酒和含酒精饮料禁止[3] - 公务接待禁酒措施从初始禁止工作日中午饮酒扩大到所有公务活动不分餐别[3] 消费结构转型 - 政务消费在白酒市场占比已极低 2013年后行业成功向商务和个人消费转型[5] - 高端白酒消费主体由公款消费转变为高净值人群和民营企业家[5] - 贵州茅台董事长公开支持新规 认为应让白酒回归"成礼、养老、成欢"的初心[6] 行业现状挑战 - 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普遍放缓 除头部企业外多家酒企营收出现倒退[5] - 2024年一季报显示近半数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倒退 8家企业营收两位数下滑 最大跌幅达80%[6] - 6家企业归母净利润跌幅超30% 2家上市公司因业绩不佳被披星戴帽[6] 未来发展路径 - 行业仍处于探底阶段 2024年二季度预计持续低迷[6] - 破局关键在于年轻化转型 但目前年轻人对白酒接受度仍不高[6] - 能否连接年轻消费群体将决定行业能否走出调整期并重塑新一轮周期格局[6]
“禁酒令”新规又来了?白酒板块跌幅居前
南方都市报· 2025-05-19 08:20
5月18日,新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正式印发,其中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 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在该消息刺激下,白酒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5月19日收盘,迎驾贡酒(603198.SH)、山西汾酒(600809.SH)等多家白酒上市公司跌幅超过 2%,其中今世缘(603369.SH)盘中一度跌超3.5%,此外,古井贡酒(000596.SZ)等多家白酒上市公司 也呈不同程度的下跌。 但随着上述"中央八项规定"的推行,政府消费高端白酒的比例已经明显减少。肖竹青告诉南都湾财社记 者,此前"中央八项规定"引发白酒行业恐慌,主要是彼时政务消费占比较高,目前拉动高端、中高端白 酒消费的主要是商务用酒及居民需求,因此影响有限。 上述观点也可从此前的"禁酒令"中得到论证。2017年8月21日,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自2017 年9月1日起,贵州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一律禁止提供任何酒类,一律不得饮用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的 任何酒类,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同时明确,全省范围内的公务活动,一律禁止公款赠送任何酒类,在 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日午间一律不许饮酒。重大外事活动和招商引资活动,确需提供酒类和饮酒的,须 ...
公务接待工作餐明确“不上酒”,白酒股集体下跌!
第一财经· 2025-05-19 02:47
5月18日,新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印发,其中明确工 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今日(19日)开盘后白酒股股价集体走低,但较 几年前"禁酒令"时波动有限。业内看来,中国白酒消费中政务消费的比例已经很低。 《条例》显示,在第四章公务接待部分,明确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 协助安排用餐、用车的按照标准收取伙食费、交通费。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 上酒。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 隐匿接待费开支。 2025.05. 19 本文字数:804,阅读时长大约1.5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栾立 今日开盘后,白酒股股价集体走低,截至记者发稿时,贵州茅台下跌1.93%、五粮液下跌1.42%、泸 州老窖下跌2.49%,其他白酒股跌幅大多在1%到3%之间,整体波动幅度较此前几年公布相关"禁酒 令"消息时更小。 近两年来,白酒股多次受到"禁酒令"影响,2022年10月,由于传言公务员将执行更严格的"禁酒 令",当日贵州茅台大跌超过5%,泸州老窖跌幅超过8%,多支白酒股跌幅超过5%。 ...
公务接待工作餐明确“不上酒”!对白酒股价影响如何
第一财经· 2025-05-19 02:40
近两年来,白酒股多次受到"禁酒令"影响,2022年10月,由于传言公务员将执行更严格的"禁酒令",当 日贵州茅台大跌超过5%,泸州老窖跌幅超过8%,多支白酒股跌幅超过5%。 酒类分析师蔡学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2年八项规定出台后,白酒行业受到重挫,第二轮白酒牛市结 束,进入深度调整期,因此市场对禁酒令有一定的恐慌。实际上类似文件每年都会颁布,而且目前中国 白酒消费中政务消费的比例已经很低。 中国白酒消费中政务消费的比例已经很低。 5月18日,新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印发,其中明确工作 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今日(19日)开盘后白酒股股价集体走低,但较几年 前"禁酒令"时波动有限。业内看来,中国白酒消费中政务消费的比例已经很低。 《条例》显示,在第四章公务接待部分,明确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安排接待对象的住宿用房,协 助安排用餐、用车的按照标准收取伙食费、交通费。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 酒。不得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不得以举办会议、培训等名义列支、转移、隐匿 接待费开支。 今日开盘后,白酒股股价集体走低,截至记 ...
100年前「禁酒令」是如何拖垮美国的 | 氪金·大事件
36氪· 2025-04-23 06:23
禁酒令政策背景与实施 - 1920年美国推行宪法第18号修正案 禁止制造、售卖、运输酒精含量超0.5%的饮料及聚众饮酒 [6] - 禁酒令推行前美国年均酒类消耗量达5000万加仑(约1.89亿升) [7] - 政策推动者包括企业家、女权组织和宗教团体 形成超6000个民间禁酒组织 [5] 黑帮产业崛起与资本积累 - 禁酒令催生私酒走私产业 主要渠道包括加拿大威士忌经五大湖、墨西哥龙舌兰进入加州、古巴朗姆酒经佛罗里达 [15] - 黑帮头目阿尔·卡彭通过私酒产业年收入达1亿美元 掌握加拿大走私通道和酿造产业 [15] - 私酒产业形成完整供应链:收购农场提供原料 建立工艺质量标准 组建900辆卡车的运输系统 [16] - 黑帮通过开设洗衣房进行洗钱操作 将非法收入转为合法收入 [16] 经济影响与财政损失 - 禁酒令导致美国政府损失15%税收 酿酒业原为第五大制造业 [20] - 禁酒局年度预算从440万美元增至1340万美元 海岸警卫队年度开销达1300万美元 [20][21] - 私酒产业暴利促使黑帮广泛入股各大产业 1960年美国黑手党年利润达70-100亿美元 相当于十大工业巨头总和 [18] 市场供需与价格变化 - 禁酒期间美国年均酒类消耗量增加50% 从5000万加仑升至7600万加仑 [21] - 啤酒价格上涨700% 白兰地上涨433% 白酒上涨270% [21] - 私酒酿造缺乏监管导致工业酒精兑水等操作 1929年酒精中毒死亡人数比10年前增加35倍 [21] 社会矛盾与政策废除 - 禁酒令未能实现提升道德健康目标 反而导致犯罪率上升和社会矛盾激化 [2][4] - 1933年罗斯福以废除禁酒令为竞选纲领获胜 第二十一号宪法修正案正式生效 [23] - 政策废除动力来自企业家期望重振经济、工人缓解失业问题、农民拓展粮食销路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