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态修复
icon
搜索文档
绿茵生态(002887) - 002887绿茵生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8-29 09: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30.8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88万元,同比增长42.91% [1] - 毛利率提升至48.43%,同比增长12.42% [1] - 资产负债率38.3%,同比下降1.82% [1] 业务板块发展 生态修复 - 紧抓国家"三北"工程六期机遇,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巴彦淖尔等区域落地多个项目 [1][6] - 与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土地沙化、荒漠化修复技术 [1][2] - 已提前布局西藏及新疆市场,针对高海拔环境引入先进机械设备 [13] 绿地养护 - 承接超6000万平方米绿地养护项目,2025年上半年养护收入同比增长20% [3] - 投入超2000台现代化养护机械,推进机械化与智慧化转型 [3] - 集成智能灌溉、环境监测、可视化监管等功能实现全过程智能化管理 [3] 文旅运营 - 全资子公司森氧文旅打造"嚒嚒兽"IP,推出"嚒嚒兽·梦幻森林""森氧梦·秘密花园""嚒嚒兽·梦幻山海"等项目 [4] - 联合地方文旅国企以"投、建、运"一体化模式参与总投资超10亿元的三清山项目 [4][8] - 基础设施投资约2.4亿元采用政府EPC模式,产业投资采用社会资本运营模式 [8] - 当前收入占比很小,预计培育期不少于三年 [10] 林业经济 - 探索林业碳汇开发、林下经济种植、林业与旅游融合等多元模式 [5] - 通过产业导入和绿色资产金融属性开发提升资产价值 [5] 战略规划 - 生态修复板块聚焦国家生态建设及双碳战略 [12] - 绿地养护作为"基本盘"推进机械化+智能化升级 [12] - 文旅板块承担与养护业务协同、拓展ToB/ToC客户双重使命 [12] - 强化板块间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12] 资金管理 - 成立高管专项小组对接地方政府化解存量应收账款 [15] - 利用专项债、一般债券政策化解存量PPP项目政府债务 [15]
德林海:中报大幅亏损 因23年未单独评估信用风险财务总监季乐华被警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9 04: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大幅下滑至1.08亿元 同比减少47.35% [1] - 净利润亏损309万元 同比下降112.49% [1] - 业绩下滑主因大额订单未完成验收导致收入确认延迟 包括通海县杞麓湖项目(待验收金额7082.52万元)和新沂市骆马湖项目(待验收金额4250.03万元) [1] 订单与运营 - 新增订单达4.02亿元 累计在手订单约5.27亿元 [1] - 项目转化率不足拖累短期表现 [1] - 期末存货激增至7719万元 同比增长368.98% 其中合同履约成本占比达97.6% [1] - 存货增长主因项目前期投入增加及云南异龙湖高压控藻试验等在建工程推进缓慢 [1] 应收账款风险 - 应收账款总额7.38亿元 其中三年以上账龄占比高达46.1% [1] - 4至5年账龄金额达1.99亿元 [1] - 部分客户如江苏天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已计提100%坏账准备 [1] - 公司因2023年年报未对信用风险显著变化客户单独评估坏账遭江苏证监局警示 时任财务负责人被追责 [1] 战略调整 - 募投项目发生变更 将原计划投向"湖库富营养化监控预警建设"和"蓝藻处置研发中心建设"的3.27亿元募集资金转向"湖泊生态医院项目" [2] - 变更原因为市场环境变化及公司战略转型至整体湖泊治理模式 [2] - 新项目聚焦数字孪生技术和生态修复 [2]
绿茵生态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四大业务板块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16:09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5亿元 同比增长30.87%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888.23万元 同比增长42.91% [1] - 研发投入1120万元 同比增长58.72% [1] 业务战略布局 - 以生态修复 绿地养护 文旅运营和林业经济四大业务板块为核心战略 [1] - 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1] 生态修复业务 - 积极响应国家"三北"工程六期等重大战略 在内蒙古多地实施生态修复项目 [2] - 依托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体系 生态大数据平台及智能监测系统实现精准化管控 [2] - 与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 研发推广荒漠化 草原等核心场景修复技术 [2] 绿地养护业务 - 承接绿地养护面积达6000万平方米 [3] - 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约1.3亿元 同比增长20% [3] - 投入各类现代化养护机械超2000台 构建智慧养护管理体系 [3] 文旅运营业务 - 通过上海森氧文旅盘活城市公园与郊野公园 打造原创IP"嚒嚒兽"系列项目 [4] - 天津滨海新区"嚒嚒兽.梦幻山海"项目占地6万平方米 成为网红打卡地 [4] - 与地方国企合作三清山文旅项目 总投资超10亿元 打造数字科幻演艺公园等业态 [4] 林业经济业务 - 开展林下种植 林业碳汇等多种业态试点 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 [5][6] - 与中林集团 天津碳排放权交易所等建立战略合作推动碳汇业务 [6] - 通过产业导入提升林地综合利用效率 实现绿色资产价值化与金融化 [6]
秦巴焕绿 碧水长流
陕西日报· 2025-08-27 23:07
治理工程进展 - 陕南硫铁矿治理主矿区白河县14处废弃矿点治理工程全部完工 累计封堵矿硐213个 安全处置废渣175万立方米 生态修复3.6万平方米[1] - 商洛市镇安县月西沟项目完成废渣清理与资源化处置 汉中市略阳县硖口驿镇彻底封堵36个矿硐 安全处置5万余立方米废渣 完成生态修复2.3万平方米[5] 环境改善成效 - 白河县硫铁矿区已完成治理区域铁浓度降幅99% 锰浓度降幅78% 流域浮游植物多样性提升为"较丰富" 底栖动物多样性改善明显[3] - "磺水"河段总距离由56公里缩短至11.6公里 2023年1月至今年7月5个预警监测断面总体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水质[3] - 汉丹江出省断面水质达到Ⅰ类 白石河入汉江断面水质稳定保持Ⅱ类及以上 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质安全[4] 技术治理措施 - 项目团队采取"场址建设与地灾治理同步推进"策略 在山上修建近30公里施工便道及配套基础设施[2] - 积极探索地质聚合物新型胶凝材料注浆封堵技术 建立驻场督办、定期调度、联合审查、动态评估等机制[2] - 通过新建人畜饮水工程、实施污染治理试点项目等措施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2] 生态经济效益 - 在已完成治理的里端沟区域为群众修缮乡村道路10公里 建成茶园1.2万亩 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 人均年增收2000元[4] - 项目区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 历史遗留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恢复 实现从"靠山吃山"到"护山养山"的转变[4][5]
“生态伤疤”变“致富塘田”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7 02:51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 - 广西二七二地质队受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委托对铁山港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实施生态修复 涉及31处历史遗留图斑和22处需修复矿山 [2] - 修复总面积达58平方公里 其中图斑面积54平方公里 采用削坡 修整坡面 坡脚支挡等工程措施消除地灾隐患 [2] - 超过120亩修复区域被改造为海水养虾塘 部分复垦耕地种植玉米和木薯作物 [2] 生态修复与农业转型 - 项目采用排水沟 土地平整 土壤培肥等工程措施将修复区域转化为耕地 并就近引用海水发展特色农业 [2] - 修复后区域形成连片玉米地与虾塘 昔日的生态伤疤转变为致富塘田 [2][3] - 修复工程包含监测与管护措施 确保治理效果可持续 [2]
守护绿水青山 打造幸福靠山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27 02:51
核心观点 - 江西省赣州市通过源头管控、创新治理和转型利用三大策略 成功将废弃矿山转化为生态和经济资产 实现生态修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1][3][5][7] 源头管控与绿色矿山建设 - 严格管控新增露天矿山并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持证矿山数量从2015年前后的1500家左右减少至500余家 大中型矿山比例持续提升 [3] - 通过提高露天矿业权出让门槛和严格资源储量规模管控 推动矿山结构优化 已建成绿色矿山70家 其中国家级17家、省级50家 两项数据均居全省首位 [3] 创新治理与系统修复 - 累计治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约7367公顷 基本解决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遗留矿山环境问题 [5] - 2017年以来成功争取5.67亿元中央奖补资金用于废弃矿山治理 2021年起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 省级试点概算投资超5亿元 [5] - 探索出寻乌废弃稀土矿山"三同治"典型经验 入选2019年度中国改革年度案例和自然资源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并作为"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亮相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5] 转型利用与产业融合 - 通过"生态+"治理路径 将废弃矿山转化为生态财富 具体方式包括治矿复绿、还林、还耕、兴业、兴旅和赋能 [7] - 信丰县将废弃稀土矿山打造为现代农业产业园 种植脐橙和油茶等作物 助力乡村振兴 [7] - 龙南市融合客家文化、"阳明文化"和生态文化元素 开发汉唐风格新校园和阳明心谷景区 带动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 [1][7]
蒙草生态2025年上半年订单累计超15.32亿元,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全景网· 2025-08-26 13:2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3亿元 同比增长19.4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05.24万元 同比增长97.98% [1] - 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1] 业务进展 - 上半年中标扎鲁特旗/锡林郭勒/库伦旗等"三北"工程项目 [1] - 涉及沙漠锁边/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沙地综合治理等领域 [1] - 各类合同订单合计达15.32亿元 [1] 行业机遇 - "三北"工程等国家生态战略稳步推进 [1] - 生态修复和草种业市场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1] - 内蒙古2025年上半年完成防沙治沙1551.6万亩 占年度任务77.6% [2] 技术优势 - 公司拥有乡土种源"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体系 [1] - 已选育295种乡土植物 拥有105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 [2] - 25个乡土草品种入选国家林草局"三北"工程良种推荐目录 [2] - 编制各类标准540项 集成776项草种科技专利集群 [2] - 研发种子包/种子绳/种子杯等创新产品 [2] - 配合1300余台智能机械设备应用于生态修复 [2] 战略规划 - 持续聚焦"种/技/机"全链条创新 [2]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业务拓展和内部管理 [2] - 助力"三北"工程提质增效 [2]
【活力中国调研行】敕勒川生态草原:从“黄沙地”到“生态屏”的华丽蝶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00:35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敕勒川生态草原,蓝天白云下,牧人赶着牛群与远处的蒙古包相映成趣。风过时,簇簇花朵在绿浪里翻涌,草叶俯身,露出牛 羊的身影,千年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正这般鲜活地铺展在眼前。 曾经,这里因自然侵蚀与人为影响,水土流失严重、砂石裸露。2012年起,当地以种植天然牧草为核心推进生态修复。如今,该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 性显著提升,有效改善了区域微环境,更与大青山前坡森林绿化带协同,构筑起北部生态屏障。(记者 陈峰) 大陆任教台教师沈阳溯源工业史 ...
看白浪翻花,赏十泉十品!济南泉水生态修复的白泉答卷
齐鲁晚报· 2025-08-22 03:44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季明智 7月3日,济南市白泉生态保护项目正式向市民开放。开放一个多月的时间,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打卡。"又看见白泉了,真好!"一位家住滩头村的老大爷凝 望着水面感叹道。白泉生态保护项目是济南市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成果,也是泉城"保泉护泉"工作的标志性工程。项目通过科学 探泉、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等系列举措,让一度被垃圾和渣土掩埋的白泉泉群重现"涌沙翻花"的古韵,为市民提供了一处集泉水保护、自然体验、野趣休闲 于一体的生态空间。 从"垃圾场"到生态明珠 白泉泉群的涅槃重生 漫步在白泉,清澈的泉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野鸭在水面嬉戏,白鹭在岸边驻足,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谁能想到,就在一年多前,这 里还是堆满建筑垃圾和渣土的荒地。 "施工前,这片区域比较杂乱,只能看出几个水洼,水面长满绿色的水藻。"白泉项目现场管理人员王树栋指着如今已经修葺一新的泉池回忆道,"我们刚进 场时,现场堆积的渣土最高处有3米多,各类建筑垃圾随处可见,有些泉眼甚至被完全掩埋。"据王树栋介绍,项目团队首先开展了大规模的清理工作,累计 清运渣土7万余方,为后续的生态修复打下基础。 科学制定 ...
宁夏平罗县毛乌素沙地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中国新闻网· 2025-08-21 00:23
生态治理策略与成效 - 采用乡土树种优先策略 优选柠条 花棒 梭梭等耐旱植物作为治沙主力 并引进沙拐枣 沙冬青 罗布麻等树种平衡群落结构 [1] - 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7.63万亩 储备各类苗木20余万株 种子8吨 为全域治理流动沙丘奠定基础 [1] - 推广草方格+沙结皮技术实现流动沙地快速稳定 应用灌木水钻植苗法将成活率提高至80%以上 刷状网绳沙障使用寿命延长至5年 [1]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 探索风-光-沙-气-水五维耦合发展模式 在光伏治沙示范区实现年发电量约16亿千瓦时 清洁能源产业产值达2.4亿元 [1] - 矿区修复采用地形重塑-土壤改良-植被重建三步法 修复区形成冷岛效应降低周边气温0.8℃ [2] - 贺兰山东麓绿色廊道累计完成生态修复3万亩 助推黄河水质提升0.5个等级 [2] 生态修复综合效益 - 天河湾湿地通过系统修复实现年涵养水源数百万立方米 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成为候鸟迁飞重要栖息地 [2] - 柠条根系深达5米 通过根际沉积作用持续提升土壤固碳能力 有效控制沙患 [1] - 投资1.88亿元实施6个重点项目 计划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3万亩 湿地修复4.8万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