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开采

搜索文档
山东能源转龙湾煤矿:“智能+精益”锻造中厚煤层开采新标杆
齐鲁晚报网· 2025-08-26 08:09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智能开采与精益管控双轮驱动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 设备效率提升23% 生产更顺 效率自然上升[1][4] - 精益管理方案落地 包括分层级培训 综合考评和奖励发放 半年间进行6期分层级培训 2次综合考评 发放20余万元奖励[2] - 职工薪酬与绩效挂钩 劳动定额清晰 多干一尺进尺或多产一吨好煤立即体现在工资单上 激发创效动力[2] 经营机制重塑 - 职责清晰划分 形成谁制定 谁监督 谁考核的闭环 定期考核与从严问责成为常态[2] - 科学定单价和台阶价 劳动定额清清楚楚 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2] - 仓储管理24小时自主发料体系使区队备品备件库存压降75%以上[3] 精益与数字技术融合 - 精益生产数字驾驶舱实时监控采 掘 运全流程数据 预警信息一目了然[4] - 设备全生命周期云档案实现家底了如指掌 十字维护法从被动抢修转向主动预防[4] - 创新的锚支工艺优化矩阵 维修日志追溯制 两步交接班法和两短一长检修模式环环相扣[4] 成本管控体系 - 打造精益成本+全面预算深度耦合体系 依托专业-部室-区队三级预算架构和动态智能联动机制[4] - 预算系统合同环节刚性准入验证确保预算执行率高达98%[4] - 七位一体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配合四级诊断与双清单管控 实现工作面安撤物资100%精准追溯[4] - 2025年上半年通过规范合同管理 严格执行阳光采购和深挖降本潜力 节省2405.44万元[4] 创新成果与效率提升 - 2025年上半年8个QC课题攻关解决现场难题 直接创效2160.5万元 并摘得一项国家级成果桂冠[5] - 灵活的人力资源工程市场机制包括派单 抢单 组团接单 119项辅助工程自主承接 创效276万元[5] - 地质预测精度提升到一旬一预判 一天一预报 指导采掘洗选全过程 从源头和过程双管齐下[6] - 2025年上半年矸石率比考核指标降4.17% 少排矸石23万吨 节省处置费1140万元[6] - 商品煤产量与掘进进尺同比增幅双双突破100%[6] 行业标杆与智能突破 - 提高跳汰系统矸石带煤率项目在2025年中国质量协会顶级舞台上斩获示范级大奖[6] - 23205工作面获2024全国煤矿采煤工作面智能创新大赛厚煤层智能综采赛道一等奖[6] - 23302工作面凭借行业领先的智能化水平夺得中厚煤层智能化综采赛道特等奖[6] - 中厚煤层千万吨级智能化综采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为煤炭行业智能化升级树立新标杆[6]
全国煤炭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迎峰度夏电煤供应保障有力
央视网· 2025-08-13 04:12
煤炭生产与供应 - 1—6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24.0亿吨,同比增长5.4% [3] - 6月规模以上工业原煤产量4.2亿吨,同比增长3.0%,日均产量1404万吨 [3] - 上半年煤炭进口2.22亿吨,同比下降11.1% [3] - 全国煤炭生产保持稳定增长,电煤供应稳定有序,电煤库存保持较高水平 [3] 智能化开采进展 - 全国智能开采产能占比首次超过50%,替代1.6万余个高危岗位 [5][11] - 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矿应用智能化开采技术,系统响应速度达0.001秒,实现近40台设备协同作业 [7] - 黑龙江龙煤集团建成5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采煤机械化率跃升至99.5%,高危岗位人员压缩90% [9] - 全国已建成智能煤矿907处、智能工作面1806个 [11] 煤炭运输与物流 - 新疆铁路部门日均发运煤炭41万吨,累计外运煤炭5077.4万吨,同比增长12.3% [15] - 大秦铁路日均运送煤炭105万吨,承担全国铁路五分之一煤炭运量 [15] - 全国建成"七纵五横"煤炭铁路运输干线,以北方七港为主的煤炭下水港和南方接卸港口 [17] - 建成33条以输送煤电和新能源发电为主的特高压输电线路 [17] 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 - 内蒙古黑岱沟露天矿采用废弃机油再生技术,每年转化8000多吨危险废物为高性能炸药,爆破威力提升15% [7] - 智能爆破方案使爆破频次降低40%,有效减少地质扰动 [7] - 矿山部署感知网络包含多重监测系统,激光雷达与4D光场可实现250米范围微物识别,高精度雷达可监测1毫米级山体位移 [7]
全国首个极薄煤层高效智能采煤机投入应用
科技日报· 2025-03-31 01:20
行业背景 - 中国薄煤层煤炭资源储量达3500亿吨 约占煤炭总储量的20% [3] - 薄煤层开采量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7% 与储量占比严重不匹配 [3] - 陕煤集团黄陵矿区极薄煤层(0.6-1.5米)占可采储量50% [3] 技术突破 - 全国首个极薄煤层高效智能采煤机实现0.78米极限高度作业 [1][6] - 采用悬机身式传动系统与双截割电机结构提升狭小空间适应性 [6] - 应用中压变频技术实现设备"瘦身" 适应起伏不平的巷道环境 [6] - 融合惯性导航系统与智能截割算法 实现厘米级操作毫米级控制 [6] 应用成效 - 实现"无人作业+远程干预"模式 达到无人化常态开采标准 [6] - 成功在陕煤黄陵矿区0.78-1.3米煤层实现高效智能开采 [1][3] - 全面推广可释放超百亿吨极薄煤层资源 相当于10个大型煤矿储量 [6] 战略意义 - 解决极薄煤层"采得出但采不好"的行业困境 [3] - 有效提升极薄煤层资源开采率 减少资源浪费 [3][6] - 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战略价值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