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政府投资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政府投资基金将迎两大新政 涉四个支持重点领域
证券日报网· 2025-07-30 13:05
7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起草的《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 见稿)》(以下简称《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向 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5年7月30日至2025年8月28日。 三是地方基金要找准定位,在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下综合考虑本地区财力、产业资源基础、债务风险等情 况,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新设地方基金直投项目或其子基金投资项目要注重于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小微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支持孵化,带动社会资本有效参与。 四是政府投资基金要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加快实现高 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产业投资类基金要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完善现代化产业 体系,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创业投资类基金要围绕发展新 质生产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创新,解决重 点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指引》要求,政府投资基金不得通过明股实债等方式变相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除并购重组、定向 增发 ...
创投观察:地方政府投资基金优化返投条件 迈向科学规范发展新阶段
证券时报· 2025-07-30 11:54
长期以来,返投要求始终是创投机构与地方政府投资基金合作中的核心矛盾点,既制约了基金的市场化 运作效率,也导致实际效果与政策初衷出现偏差。业内一线投资人普遍认为,"基金注册本地化+硬性 返投任务"的传统管理模式,已难以适配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节奏。 具体来看,记者与业内人士交流了解到,传统返投模式的弊端集中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投资机构 为满足地域限制,被迫将目光局限于特定区域的固定赛道,可能错失全国范围内更优质的科创项目,制 约了资本配置效率;另一方面,部分机构为完成指标,通过设立空壳公司等"假返投"手段规避监管,不 仅背离了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初心,更造成地方产业重复建设、财政资源浪费等问题。这种现象在 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由于本地缺乏符合要求的项目,部分管理人不得不"为返投而投资",陷入"乱 投资""重复投资"的困境。 追根溯源,"返投难"的核心症结在于产业定位与区域禀赋的错配。当前,多数地方政府投资基金扎堆聚 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这类产业与不同区域的优势产业 未必匹配,导致基金管理人难以找到真正优质的返投标的。 政府投资基金正逐步迈入科学规范、提质增效的新阶 ...
创投观察:地方政府投资基金优化返投条件 迈向科学规范发展新阶段
证券时报· 2025-07-30 11:38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调整 - 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及《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明确提出"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 [1] - 政策导向与2023年1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一脉相承,后者同样明确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1] - 全国已有广东、深圳、长沙等近十个省市响应政策,调整方向包括直接下调区域返投比例(从2倍降至1.5倍、1.1倍乃至1倍)和拓宽返投认定范围 [1] 返投机制问题分析 - 传统"基金注册本地化+硬性返投任务"管理模式制约市场化运作效率,与政策初衷出现偏差 [2] - 弊端体现在:投资机构被迫局限特定区域可能错失全国优质科创项目,以及部分机构通过设立空壳公司等"假返投"手段规避监管 [2] - 核心症结在于产业定位与区域禀赋错配,多数政府投资基金扎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区域优势产业未必匹配 [2] 地方探索与行业影响 - 部分地区建立符合投资条件的子基金项目池提升返投项目质量,避免"为投而投" [3] - 深圳天使母基金推出让利机制,在收回全部实缴出资成本后将超额收益全额让渡给子基金管理机构及其他出资人 [3] - 政府投资基金已成为一级市场最大出资来源,系列规范文件推动行业从粗放式发展迈入科学规范、提质增效新阶段 [3]
万亿级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负面清单待明,国家发改委征求意见
第一财经· 2025-07-30 10:37
政府投资基金新规核心内容 - 国家拟出台新规加强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评价 涉及总规模约7 70万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 [1] - 新规旨在提高政府投资基金资金使用效益 明确投向领域负面行为清单 防止盲目跟风和一哄而上 [1][2] - 两则征求意见稿分别为《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 [1] 政府投资基金现存问题 - 实践中存在投向不合理和重复问题 如山西8 12亿元违规投向房地产开发 宁夏6 5亿元投向产能过剩企业 [2] - 国务院1月已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基金布局规划 防止产能过剩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2]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限制条款 - 不得投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类淘汰类产业 不得以招商引资为目的 [3] - 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 同一政府不得在同一行业重复设立基金 [3] - 禁止变相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限制股票期货等金融工具投资 [3] 负面行为清单及约束措施 - 负面清单包括投向产能调控行业 严重失信行为 重大负面舆情等 [4] - 出现负面行为的基金不予评价 采取约谈通报等整改措施 [3] 政府投资基金规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累计设立政府引导基金2178只 总目标规模12 84万亿元 已认缴7 70万亿元 [1]
事关政府投资基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0:32
7月30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征求《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 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意见。其中提出,政府投资基金要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工作指引》规定,政府投资基金要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中,产业投 资类基金要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创业投资类 基金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支持科技创新,解决重点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 《工作指引》明确,国家级基金要立足全局、抓大放小,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补齐产业发 展短板,突破产业基础瓶颈,聚焦少数关键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国家级基金加强与地方基金联动,在前沿科技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结合地方 资源禀赋,通过联合设立子基金或对地 ...
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应协同推进房地产止跌走稳|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07-30 10:15
国家发改委就《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设立政府投资基金要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 市场部署要求,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要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宏观调控要求,避免投资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产 业,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支持有关行业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加快技术更新换代,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政治局会议强调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宏观要闻 政治局会议要求宏观政策持续发力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周三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对于接下来的政策走向,会议指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 适时加力。具体来看,会议提到,要落实落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 率。兜牢基层"三保"底线。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 企业、稳定外贸等。 发改委将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调控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释放内需潜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 ...
利好来了,“国家队”迎来重磅新规
证券时报· 2025-07-30 09:32
投资领域的"国家队"——政府投资基金迎来重磅政策。 今日,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征求《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意见。其中提出,政府投资 基金要着力增加高端产能供给,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提到,政府投资基金要避免投资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产业,在新兴产业领域要防止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支持 有关行业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加快技术更新换代,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另外,《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明确,建立突出基金投向政策取向评价、覆盖基金运营管理全流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 系。 发改委重磅发布 7月30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向社会公开征求《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 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意见。其中,《工作指引》拟规定,政府投资基金投资领域应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国家级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符合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 ...
利好来了!“国家队”,迎来重磅新规!
券商中国· 2025-07-30 09:30
政府投资基金政策核心观点 - 国家发改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和《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旨在优化政府投资基金布局 聚焦高端产能供给和核心技术攻关 [2][4] - 政府投资基金需符合国家级产业目录要求 重点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包括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 [4] - 国家级基金将侧重跨区域重大项目 通过央地联动形成资金合力 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发挥示范作用 [5] - 建立定量定性结合的评价体系 动态调整基金投向 重点关注政策符合性、布局优化和执行能力三大指标 [7] 投资方向与限制 - 明确禁止投资领域: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的限制淘汰类产业 以及存在结构性矛盾的行业 [6] - 产业投资类基金需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创业投资类基金重点支持种子期企业 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 [4] - 严格限制投资行为:禁止明股实债、股票二级市场交易(除特定情形)、衍生品交易及无限责任投资 [5] 基金运营管理机制 - 要求控制单笔投资上限 在设立方案中明确投资比例 取消以招商引资为目的的返投比例要求 [5][6] - 评价结果将分级通报 中央结算公司通过登记系统公开发布 省级部门向下级传导 [8] - 实施激励约束机制:评优基金可获得项目推介、融资优惠等支持 落后基金面临约谈、出资限制等整改措施 [8] 评价体系具体指标 - 政策取向指标:考核对重点产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 [7] - 布局优化指标:评估区域战略落实程度与地方资源匹配效率 [7] - 执行能力指标:量化资金使用效能和基金管理水平 [7]
事关政府投资基金!国家发改委发布重磅文件
搜狐财经· 2025-07-30 09:29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与投向指引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及《加强政府投资基金投向指导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旨在推动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吸引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1] - 国家级基金定位为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升级、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 聚焦关键领域发挥示范作用 [2] - 政府投资基金需精准定位 结合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 支持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 发挥长期资本跨周期调节作用 [3] 投资方向与调控措施 - 明确禁止投资限制类、淘汰类产业及政策调控领域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 鼓励降低返投比例 [4] - 投向需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 避免新兴产业盲目跟风 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和技术升级 [4] - 限制单笔投资金额 禁止明股实债、股票交易(除并购重组等)、期货交易及对外担保 [4] 评价指标体系与重点产业支持 - 建立覆盖基金运营全流程的评价体系 含政策符合性(权重60%)、布局优化(30%)和执行能力(10%)三类共11项指标 [5][6] -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 -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 [6] - 传统产业改造:制造业产业链升级、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及企业出海 [6] - 数字经济创新:人工智能+行动、5G应用、智能终端及文化新业态 [7]
政府投资基金征求意见:防止同质化,警惕对社会资本挤出效应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42
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工作指引 - 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布局规划和投向指导 突出政府引导和政策性定位 防止同质化竞争和对社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2] - 不以招商引资为目的 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3][11] - 在新兴产业领域防止盲目跟风和一哄而上[4][11] - 同一政府原则上不在同一行业或领域重复设立政府投资基金 但基金可按市场化原则对同一项目集合发力、接续支持[4][11] - 本指引印发前已设立的政府投资基金所覆盖行业领域原则上不再新设同级基金[4][12] - 已设立基金投向领域不符合本指引要求或同一地区同类基金较多、投资领域明显交叉重合的 原则上存续期满后应有序退出 鼓励相关基金整合重组[4][12][22] 政府投资基金支持重点领域 - 投资领域应符合国家级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 符合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要求 符合国家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区域规划要求[7] - 国家级基金要立足全局、抓大放小 重点支持国家层面现代化产业提质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突破产业基础瓶颈[7] - 地方基金要结合本地区财力、产业资源基础、债务风险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投资领域 注重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创新能力提升 以及小微民营企业和科创企业支持孵化[9] - 产业投资类基金要在产业发展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10] - 创业投资类基金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 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 兼顾早中期中小微企业 支持科技创新 解决重点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10] 政府投资基金投向调控 - 不得投资于限制类、淘汰类产业以及其他明确要求调控限制的产业领域[11] - 投向要符合国家生产力布局宏观调控要求 避免投资于存在结构性矛盾的产业[11] - 控制对单个企业投资金额或比例上限 不得通过明股实债等方式变相增加地方政府隐性债务[12] - 除并购重组、定向增发、战略配售外不得从事公开交易类股票投资 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期货等衍生品类交易[12][31] - 不得为被投资企业之外的企业或项目提供担保 不得开展承担无限责任的投资[12][31] 组织保障和评价机制 - 各级政府投资基金设立审批过程中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开展投向领域政策符合性评估[13] - 各省级发展改革部门需制定本省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投资领域清单 于2025年底前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13][14] - 新设立或续期的政府投资基金需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管理的全国政府投资基金信用信息登记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登记[14] - 建立突出基金投向政策取向评价、覆盖基金运营管理全流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21][29] - 评价指标包括政策符合性指标(权重60%)、优化生产力布局指标(权重30%)和政策执行能力指标(权重10%)[29][34] - 对于评价结果排名靠前的基金采取通报表扬、示范推广、项目推介、要素保障等激励举措[24] - 对于评价结果排名靠后的基金采取约谈、通报、出具警示函等督促整改措施[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