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重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华东医药:HDM1002体重管理适应症3期临床研究设置了200mg、400mg及安慰剂三个剂量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1:46
临床试验设计 - HDM1002体重管理适应症3期临床研究设置200mg 400mg及安慰剂三个剂量组 需给药52周并进行4周安全性随访 总试验周期56周 [1] - 预计于2026年第四季度获得揭盲后的顶线数据 [1] 竞品试验对比 - 礼来最新减肥药二期试验最高剂量试验周期达36周 三期试验最高剂量周期达72周 [1] - 投资者关注点集中于HDM1002二期试验中40mg最高剂量仅试验2周 与竞品长期试验方案存在差异 [1]
权威营养科普再启航 新华网《营养翻译官》全面焕新升级
新华网· 2025-08-12 05:55
节目升级背景与意义 - 新华网《营养翻译官》节目于5月15日全面焕新升级 依托国家级媒体平台优势 通过专家智库扩容 内容板块细化 互动形式创新等措施 构建更系统专业有趣的全民营养健康知识服务新生态[1] - 节目升级背景为国家多项营养健康战略文件出台 包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 营养健康已成为推动全民生活质量提升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2] - 节目自2020年上线以来累计播出120集 全网播放量突破10亿次 成为大众获取营养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2] 节目内容与形式升级 - 升级内容聚焦深度 广度与用户参与度提升 针对不同人群 场景和需求设置丰富多样的营养科普专题 增强观众参与感和体验感[5] - 创新互动形式 细化内容板块 扩充专家团队 优化内容呈现形式与传播效果[5] - 将科学营养知识与茶文化等传统元素结合 提供更丰富全面有滋味的健康生活指南[7] 行业政策与监管动态 - 特殊食品安全事关"一老一小"等敏感人群健康 是"健康中国"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特殊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9]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建立政府监管 企业自觉 行业自律 公众参与的共治格局 要求媒体用通俗易懂方式加大科普宣传力度[9] - 2025年全民营养周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 体重管理成为大众关注热点话题[14] 营养健康产业发展 - 营养健康产业在保障人民健康 推动经济发展 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减少医疗费用开支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11] - 国民对营养健康关注度与日俱增 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也面临新挑战[13] - 宠物营养成为新兴趋势 宠物食品营养需求成为行业焦点 行业正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18] 企业参与与行业实践 - 雀巢通过透明营养标签 营养教育项目和实用食谱等形式提供全面营养信息服务 引导科学膳食观念[19][21] - 佳沛联合新华网发布《职场人外卖营养"体检"报告》 发起"健康定投站"活动 与多个权威机构合作推动营养健康教育[22] - 元气森林面临新工艺新原料(如天然代糖阿洛酮糖)带来的消费者认知滞后挑战 需专业科普平台传递新营养知识[23][25] - 蒙牛集团呼吁媒体加大乳业科普宣传 探索建立牛奶品类长期教育机制 让消费者建立科学饮奶常识[26] 专家观点与研究数据 - 中国居民2015年膳食中蛋白质供能比为12% 但蛋白质质 量与功能仍需优化 需兼顾数量 质量与功能性[15] - 肥胖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 需通过长期生活方式调整或医疗干预管理[14] - 倡导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天天运动量力而行 多动慧吃的健康体重管理方式[14]
科学减重时代已至,GLP-1千亿美元市场迎争夺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1 11:36
中国肥胖问题现状与政策背景 - 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已突破50%,预计2030年相关人群规模达5.15亿人 [1] - 肥胖引发的代谢综合征每年造成社会经济负担超千亿元 [1] - 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委联合制定《"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并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 [1] 肥胖健康风险与中国人群特征 - 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慢性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2] - 中国人群肥胖主要表现为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内脏脂肪含量极高 [2] - 81.8%的中国肥胖患者合并脂肪肝,远高于西方以皮下脂肪为主的肥胖类型 [3] - 腹型肥胖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45%,且脂肪肝是约20%肝癌的直接诱因 [3] GLP-1减重药物市场格局 - 2025年全球GLP-1市场呈现双巨头垄断格局:诺和诺德占55%市场份额,礼来占31% [3] - 礼来替尔泊肽(Zepbound)第二季度收入33.81亿美元,同比增长172% [3] - 诺和诺德减肥产品Wegovy同期增长率为75% [3] - 2030年全球GLP-1RA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美元 [7] 本土药企布局与产品进展 - 信达生物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玛仕度肽"可在48周内实现平均减重18.6%,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达80% [4] - 司美格鲁肽(诺和盈)月费用约1396-2706元,替尔泊肽(穆峰达)月费用约1760-2480元,玛仕度肽(信尔美)2mg四支装价格为1260元 [4] - 博安生物度拉糖肽注射液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度拉糖肽生物类似药 [9] - 司美格鲁肽中国核心成分专利将于2026年到期,国内已有6家企业提交上市申请 [10] 药物治疗效果与研发方向 - GLP-1类药物除降低体重外,还可控制血糖水平、调节血脂、减少肝脏脂肪含量 [5] - 口服小分子药物成本低、使用便捷,国内企业在这方面处于世界前沿 [7] - GLP-1药物适应症正从糖尿病、肥胖症向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方向扩展 [9] - 企业正针对临床未满足需求开展研究,如防止体重反弹、减少肌肉流失等差异化迭代 [7]
速递|首届体重管理产业会议在苏州开幕,共筑“科学减重”新生态
GLP1减重宝典· 2025-08-11 09:07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中国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已突破50%,预计2030年相关人群规模将达5.15亿 [10] - 肥胖引发的代谢综合征每年造成社会经济负担超千亿元 [10] - 国家卫健委等16部委联合推行"体重管理年"行动,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 [10] 中国肥胖特征与健康风险 - 81.8%的肥胖患者合并脂肪肝,腹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导致内脏脂肪堆积 [10] - 内脏脂肪直接关联胰岛素抵抗、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45%,且脂肪肝是约20%肝癌的直接诱因 [10][11] 创新药物突破 - 信达生物开发的GCG/GLP-1双靶点减重药"玛仕度肽"在48周内实现平均减重18.6%,降低肝脏脂肪含量达80% [12] - 该药物研究成果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成为中国代谢领域首个登陆该期刊的创新药临床研究 [12] - 玛仕度肽通过激活GCG受体,减少脂肪合成、加速脂肪燃烧,针对中国人群"大肚腩"特征更适配 [12] 产业生态构建 - 医疗端推进减重门诊标准化建设,整合内分泌科、代谢外科等多学科协作(MDT)模式 [17] - 产业端打造"线上问诊-线下取药-长期随访"服务闭环,释放减重药物消费医疗属性 [19] - 科普端发布《医生教你科学减重》,涵盖8位核心专家+80位临床多学科专家,解析150个争议性问题 [21] 多方协作与生态宣言 - 信达生物联合美年大健康、腾讯健康等头部机构签署《减重产业宣言》,推进减重生态建设 [24] - 会议设四大平行分会场,探讨学术进展、零售战略、非公协同及商业渠道一体化网络建设 [26] 行业未来方向 - 科学减重从"降数字"走向"调系统",从"碎片化尝试"走向"标准化管理" [13] - 构建覆盖筛查、诊断、干预、管理等全流程的科学体重管理体系 [14]
晶采观察丨不只“打卡” 全民健身热潮背后藏着活力密码
央广网· 2025-08-10 02:39
全民健身热潮 - 8月8日是第17个全民健身日 减肥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象征 [2] - 现象级体育赛事轮番登场 包括村超 村BA 苏超 马拉松 骑行 飞盘 桨板等新兴项目 [2] - 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 成为释放压力 联结情感 探索自我的重要方式 [2] 体育赛事与场馆利用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启幕 27个竞赛场馆均为改建或临建 赛后将有序向社会开放 [2] - 成都体育学院场馆中心承办潜水等项目比赛 使用的LED屏幕 专业灯光系统等将服务于学校日常体育教学 [2] 健康数据与政策 - 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 [3] - 2025年起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 各地医院开设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 [3] 运动的精神价值 - 运动成为精神成长的"训练场" 展现坚韧不拔 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3] - 全民健身超越单纯运动本身 坚持 协作 突破自我的力量融入日常 [3]
不只“打卡” 全民健身热潮背后藏着活力密码
央广网· 2025-08-10 02:09
全民健身热潮 - 8月8日是第17个全民健身日,减肥已成为对健康生活的向往和一种生活方式 [1] - 现象级体育赛事轮番登场,包括"村超""村BA"、苏超、马拉松、骑行、飞盘、桨板等新兴项目,体育活动融入日常生活 [1]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启幕,27个竞赛场馆均为改建或临建,赛后将有序向社会开放,实现"一次投入、长期受益" [1] 健身健康数据 - 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体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2] - 2025年起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各地医院开设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 [2] 运动精神价值 - 运动成为精神成长的"训练场",乡村赛场和城市马拉松展现坚韧不拔、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2] - "全民热身"超越单纯运动本身,坚持、协作、突破自我的力量融入日常 [2]
推动体重管理规范化建设 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 2025-08-09 00:31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体重管理 - 泉州市卫健委提出将体重管理融入医院高质量发展全局 强调预防为主方针 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1]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过体重综合管理项目提供专业化 个性化 一站式解决方案 并重塑多学科协作模式 [2] - 公立医院牵头开展体重管理具有医疗专业性强 多学科协作完善 费用合理等优势 有助于提升全民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5] 医保政策与慢病管理创新 - 泉州市医保局推进从"保疾病"向预防疾病 健康管理和长期护理延伸 开展慢病用药保障和疾病谱监测分析 [2] - 泉州市成立区域体重管理中心和协作单位 推动慢病管理与医保治理协同创新 促进"三医"联动 [12][13] 体重管理体系建设与实施策略 - 中国疾控中心建议加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体重管理 监测评估及科研转化 提升全民体重管理意识与技能 [3] - 国家卫健委研究所提出"全链管理 精准评估 多元干预 数智驱动"策略 构建六位一体医防融合健康体重管理体系 [3] - 医院需建立规范化流程和多学科协作机制 整合专科资源 提供全程连贯的健康管理服务 [4] 体重管理中心建设与学科发展 - 体重管理中心建设对促进专业学科发展 提高医院社会声誉具有显著作用 内分泌主导的松散型是目前主流形式 [4] - 潍坊市人民医院通过一站式多学科诊疗模式构建体重管理中心 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 [5] 行业交流与案例征集 - 启动"2025健康中国创新实践案例——健康体重管理创新案例"征集展示 旨在发掘和推广优秀实践经验 [7][8] - 多家医院专家围绕科学减重全流程管理 一站式多学科诊疗模式 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等议题展开探讨 [13]
沈阳实施五大专项行动遏制超重肥胖流行
辽宁日报· 2025-08-08 01:04
专项行动规划 - 沈阳市将在2026年底前通过五大专项行动遏制超重肥胖流行并提升居民健康水平 包括体重管理队伍能力提升 科普推广 支持性环境建设 肥胖干预诊疗服务及重点人群体重管理 [1] - 计划构建市-区-基层三级体重管理网络 建立12个部门联动机制 实现所有街道乡镇专业服务全覆盖 [1] - 推进11类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 包括健康单位 健康学校 健康食堂 健康超市等 并建设15分钟健康生活圈 [1] 医疗服务体系 - 推动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设立体重管理门诊 建立联合诊疗机制 针对不同肥胖程度人群实施个性化干预 [2] - 为0-6岁儿童建立健康档案 将体重管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课程 培养学生科学饮食和运动习惯 [2] - 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老年人群提供体重测量 健康指导和综合干预服务 [2] 科普与推广机制 - 开展科普宣教六进行动 实现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全网传播 [2] - 推广三减食品和健康工具 普及健康饮食模式 [1] - 组织万步有约等活动促进群众运动便利性 [1]
研发创新赋能慢病防控 减重治疗走向“便捷口服时代”
证券日报网· 2025-08-07 13:43
本报讯(记者梁傲男)近年来,肥胖问题日益凸显,"体重管理"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破圈热词"。 在此背景下,GLP-1类药物因其在减重方面的显著效果而广受关注,为科学体重管理提供了全新路径。 然而,目前主流GLP-1类药物仍以注射剂型为主,对使用环境和储存条件要求较高,或者对于饮食有严 格要求,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的广泛应用。临床与患者对"非注射""高依从性"治疗 方案的需求日益迫切。 近日,跨国药企礼来公司公布其口服小分子GLP-1RA药物orforglipron成人肥胖患者关键3期研究Attain-1 的顶线数据。作为一款每日一次、无须控制饮食的创新口服治疗方案,orforglipron展现出显著的减重效 果,最高剂量组平均体重减少12.4kg,体重减轻≥15%的参与者比例达39.6%每个剂量组在主要终点和所 有关键次要终点上,均实现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试验展现出的积极结果,表明orforglipron有望为 超重或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治疗选择。 据了解,Attain-1是一项全球性的3期研究,共纳入3127名参与者,并广泛覆盖中国参与者,旨在比较 orforglipron(6mg、12mg和 ...
秋一杯带动奶茶热度,茶百道半日近两千家店销量涨超500%
南方都市报· 2025-08-07 13:37
立秋奶茶消费热潮 - 立秋当天“秋天第一杯奶茶”话题带动线上讨论和线下饮品消费需求集中释放 形成“奶茶界的双十一”效应 [2] - 茶百道产品销量及销售额环比增长均超过340% 全国近2000家门店销量涨幅超过500% [2][3] - 冰奶类产品单日售出近20万杯 其中阳光青提冰奶单品售出超10万杯成为爆款 [3] 冰奶品类创新与行业趋势 - 冰奶成为新茶饮行业健康化转型代表产品 茶百道作为首创者通过“真果+真茶+真奶”融合创新实现差异化 [3] - 行业从早期粉末冲调发展到注重原料新鲜的健康阶段 近一半消费者越来越关注茶饮真材实料和原料品质 [3] - 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开展“体重管理年”活动 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和饮食健康关注度提升 [3] 产品标准与供应链建设 - 茶百道坚持使用真果真奶真茶标准 例如阳光青提冰奶选用四川西昌单果≥6克糖度≥15°的优质青提 [4] - 产品使用21天保质期鲜奶不含反式脂肪酸 搭配广西横州茉莉花窨制的茶汤(4600朵茉莉花窨1斤茶) [4] - 供应链覆盖全国31个省区 配备25个仓储中心和超300辆三温配送车 92%门店实现次日达 95%门店每周配送两次以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