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主义

搜索文档
王毅同韩国外长赵显通电话
新华财经· 2025-07-28 05:47
中韩外交关系 - 中韩是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 坚持睦邻友好符合两国共同利益 [1] - 韩国新政府就职后两国元首通电话 中韩关系实现良好开局 [1] - 中方强调要做名副其实的战略合作伙伴 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1] 中韩合作原则 - 中方对韩政策保持连续稳定 希望韩方对华政策同样稳定可持续可预期 [1] - 中韩关系基于双方共同利益 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受制于第三方 [1] - 双方要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共同反对"脱钩断链"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 [1] 经贸合作领域 - 中韩经济联系密切 产供链高度互嵌 [1] - 韩方愿积极推动两国自贸谈判 深化经贸合作 [1] - 中方支持韩方主办2023年下半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 多边协调合作 - 双方就多边领域协调合作交换意见 [2]
【王毅同韩国外长赵显通电话】7月28日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韩国新任外长赵显通电话。王毅强调,中韩要做名副其实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首先要保持政策稳定性,中方始终重视发展中韩合作,对韩政策保持连续稳定,希望韩方对华政策同样做到稳定、可持续、可预期,避免摇摆。二是要坚持独立自主,中韩关系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利好两国人民,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应受制于任何第三方。三是要增强互惠互利,中韩经济联系密切,产供链高度互嵌,双方要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
快讯· 2025-07-28 05:47
中韩外交关系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强调中韩要做名副其实的战略合作伙伴,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 [1] - 中方始终重视发展中韩合作,对韩政策保持连续稳定,希望韩方对华政策同样做到稳定、可持续、可预期,避免摇摆 [1] - 中韩关系基于双方共同利益,利好两国人民,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也不应受制于任何第三方 [1] 中韩经济合作 - 中韩经济联系密切,产供链高度互嵌,双方要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1] - 作为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受益者,中韩要共同反对"脱钩断链",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 [1]
总部考虑设在上海,欢迎各国参与筹备,中国倡议建立世界AI合作组织
环球时报· 2025-07-27 22:40
中国提议建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 中国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提议创建新的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旨在促进全球AI领域的合作[1] - 该组织总部初步考虑设在上海,欢迎有诚意国家参与筹备工作[1] - 该举措体现中国对多边主义的承诺,回应全球南方需求,缩小数字鸿沟[1] 中美人工智能竞争态势 - 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AI蓝图,扩大对盟友AI商品出口以保持对华优势[1] - 中国定位为美国之外的另一种选择,防止AI技术成为少数国家专属资产[1] - 美国限制英伟达等公司向中国出口高端AI芯片,中国自主研发替代产品受英伟达CEO称赞[2] 中国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 行动计划包含13条内容,呼吁遵循向善为民、安全可控等原则推进全球AI治理[2] - 邀请各国政府、企业通过跨境开源社区开展合作[2] -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美国则试图建立针对中国的阵营[2] 中国AI技术发展现状 - 中国生成式AI技术快速追赶美国,国内注册模型数量半年增长40%[3] - 中美AI性能差距正在缩小,2025大会参会企业数量同比大幅增加[3] - 在美国限制人才交流背景下,中国力争占据世界领先地位[3]
社评:“同球共济”为AI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环球网资讯· 2025-07-27 16:00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吸引来自4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200余位嘉宾参与,800余家企业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和新品 [1] - 特斯拉展示人形机器人,西门子推出AI工业助手,中国企业展出导航AI眼镜和家务机器人等创新产品,集中展现全球AI开发与应用的想象力 [1] - 外国参展商积极评价中国AI发展速度,大会成为跨国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1] 全球AI治理与合作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AI准备指数"显示,2024年4月发达国家指数为0.68,新兴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分别为0.46和0.32,存在显著差距 [2] - 大会发布《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推动联合国通过"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 [2] - 中国AI企业如DeepSeek通过"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模式走红,其技术已应用于缅甸震后救援翻译系统、巴西电网、南非铁路和泰国矿区等场景 [3] 中美AI发展路径对比 - 美国发布"AI行动计划"进一步收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采取技术封锁策略 [4] - 谷歌前CEO施密特呼吁中美AI合作,有分析认为美国过度强调闭源和安全可能导致其丧失AI领导地位 [4] -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通过开源共享和技术合作推动全球AI发展,助力发展中国家跨越"数字鸿沟" [3][4] AI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AI产业呈现加速创新态势,应用场景从消费级向工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快速扩展 [1][3] - 开源模式成为推动技术迭代和全球共享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的实践验证了该模式的有效性 [3] - 跨国技术合作与治理协调成为行业共识,"同球共济"理念获得广泛认同 [2][4]
财经周报:7月21日至7月27日
新华财经· 2025-07-27 11:25
中欧经贸合作 - 中国将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平竞争保障 近60位中欧商会和企业负责人出席座谈会 [1]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 中美双方将按照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开展磋商 [1][2] 国内政策动态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 拓展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促进科技创新 完善公司治理和国际化经营服务 [1][3] - 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690亿元已下达 将加强统筹协调推进以旧换新工作 [4] - 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正式启动 [1][3] -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总部初步考虑设在上海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发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 [1][4] 财政金融数据 - 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5566亿元 同比下降0.3% 支出141271亿元 同比增长3.4% [4] - 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0亿元 同比下降1.8% [5] - 二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8.56万亿元 同比增长7.1% 上半年增加12.92万亿元 [6] -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3.81万亿元 同比增长0.3%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7.74万亿元 同比下降0.1% [6] 行业监管与发展 - 证监会将统筹化解处置房企债券违约风险 支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推动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和市场化转型 [5] - 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部署开展充电宝质量安全集中整治 强化CCC认证监管 [5]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明确9方面23条举措扩大农产品消费 [8] - 2024年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机收损失率分别为0.93%、1.76%和2.06% 比2021年降低1至2个百分点 [8] 国际经贸动态 - 日美达成贸易协议 原定8月1日开征的"对等关税"税率由25%下调至15% [1] - 美国与日本达成大规模贸易协议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美国将对日本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 [11] - 英国与印度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印度对英国商品平均关税税率从15%降至3% 英国对印度商品99%实现零关税 [13]
“在中国,我感受到世界发展的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7-26 21:52
中国发展模式 - 中国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 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2] - 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共同富裕 为全球发展提供新范式 [2] -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在人工智能 清洁能源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处于世界前列 [2] 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 - 雄安新区实现高水平城市规划与湿地生态保护 体现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典范 [3] - 中国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 沙漠治理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走在可持续发展前列 [3] 国际合作与全球治理 -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平台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秉持多边主义原则 [4] -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 维护国际贸易规则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 成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5]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新华网· 2025-07-26 12:51
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倡议 - 中国政府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初步考虑总部设在上海 旨在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合作 [1] - 该组织定位为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目标包括深化创新合作 释放智能红利 推动普惠发展 弥合智能鸿沟 加强协同共治 确保智能向善 [1][2] 组织核心目标 创新合作 - 打造供需对接平台 破除生产要素流动壁垒 促进中国与各国及各国间人工智能务实合作 [1] - 分享中国式现代化机遇 充分释放人工智能潜力 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1] 普惠发展 - 落实联大决议和《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 帮助全球南方国家加强能力建设 [1] - 培育发展中国家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确保其平等受益于智能化浪潮 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 [1] 协同治理 - 对接各国发展战略 治理规则和技术标准 逐步形成全球治理框架与标准规范 [2] - 尊重政策差异性 确保人工智能发展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方向 [2] 组织运作原则 - 总部拟设上海 利用中国人工智能先发优势 凝聚国际共识 [2] - 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尊重主权原则 支持各国结合国情开展合作 [2] - 补充联合国治理主渠道作用 践行多边主义 采取开放包容态度 [2] - 邀请有意愿国家参与筹备 共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构建 [2]
CGTN: President Xi Jinping calls on China, EU to provide more stability, certainty for world
Globenewswire· 2025-07-26 05:10
文章核心观点 习近平主席会见欧盟领导人并指出中欧关系处于历史关键节点,双方应秉持相互尊重、开放合作、多边主义,推动经贸合作,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1][2][3] 贸易和投资 - 习近平表示中欧经贸关系本质互补互利,可通过发展实现动态平衡,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开放将为合作提供新机遇,双方应加强绿色和数字合作,促进相互投资 [5] - 2024年中欧贸易额达7858亿美元,较1975年建交时增长超300倍,双向投资近年持续增长,如中国电池制造商CALB在葡萄牙投资22亿美元建厂,预计创造1800个就业岗位 [6] - 习近平希望欧盟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不使用限制性经贸工具,为中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7] - 双方同意打造中欧出口管制对话机制“升级版”,及时沟通关切,共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8] 多边主义 - 习近平称中国从战略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视欧盟为多极世界重要一极,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战略自主,呼吁双方深化战略沟通,增进理解互信 [9] - 前欧盟贸易专员帕斯卡·拉米表示中欧在维护多边主义和应对全球挑战上有重要共同点,峰会期间双方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强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追求绿色发展 [10] - 习近平强调中欧是多边主义、开放与合作的建设性力量,呼吁双方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11]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主题议题
第一财经· 2025-07-26 04:19
第八届虹桥论坛主题及议题 - 论坛主题为"开放共创新机遇 合作共享新未来",包含主论坛和"1+4"板块分论坛活动 [4] - "开放合作"板块聚焦重振多边合作,涵盖世贸组织改革、中澳自贸协定10周年、产供链韧性等7个子议题 [4] - "开放创新"板块聚焦数智赋能,涉及人工智能发展、人形机器人创新、智能制造等5个子议题 [4] - "开放发展"板块聚焦绿色可持续,包含绿色贸易、新型储能、农业贸易等5个子议题 [4] - "开放共享"板块聚焦中国开放实践,涵盖银发经济、浦东开放、外资企业圆桌会等6个子议题 [4][5] 嘉宾核心观点 - 高志凯强调论坛主题契合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的时代需求,"开放合作"板块呼吁国际秩序回归多边主义初心 [8] - 曲建指出当前需通过开放合作重构底层逻辑,论坛将对抗逆全球化思潮并探索未来道路 [8] - 宋华盛提出应通过重构安全观、优化国际标准等手段平衡安全与发展 [8] - 安柏然认为进博会与论坛实证中国扩大开放,通过"一带一路"促进多边合作 [9] - 李晓玮分析金融需在产供链重构中发挥助力作用,支持企业参与全球贸易 [10] 活动参与情况 - 活动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际贸易中心等机构联合主办,约100名展客商及媒体代表参会 [2][11] -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发布论坛议题方向,全球化智库、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等智库专家参与解读 [2][5][8]
中欧应相向而行、携手合作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25 22:02
蔡润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对欧免签范围,进一步便利人员往来。中方将落实 好"3年1万,欧洲翻番"等倡议,进一步促进青年一代的交流。中方期待欧方积极回应中方相关政策举 措,共同加强中欧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拉紧友谊纽带,为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蔡润说,经过50年的发展,中欧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关系深刻 调整,中欧关系更具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希望欧方树立客观理性对华认知,奉行更加积极务实对华政 策,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中欧关系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我们愿同欧方把握合作机遇,妥处分歧摩 擦,既成就彼此,又照亮世界。" 蔡润说,面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冲击,国际社会更加期盼中欧携手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朝着更加公正 合理的方向发展。 蔡润说,中欧是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双方在贸易、投资、规则制定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可以为全 球化提供强劲动力,也可以为变乱交织的世界增加更多稳定性、确定性。只要中欧选择开放共赢,经济 全球化的潮流就不会发生根本逆转。 展望中欧关系的未来,蔡润表示,双方要巩固传统领域合作,拓展新兴领域合作。中欧在经贸、科技、 教育、文化、环境、旅游等传统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