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

搜索文档
七部门:支持银行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授信评价模型
北京商报· 2025-08-05 09:17
《意见》指出,银行要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在经济资本配置等方面加强资源保障,完善尽职免责和激 励机制,调动基层一线人员服务制造业中小企业的积极性。支持银行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授 信评价模型,针对细分行业和企业成长阶段特点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和准入标准。引导金融机构坚 持"两个毫不动摇",平等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强民营制造业企业金融服务。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8月5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为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 署,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 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 ...
利好来了!央行等七部门重磅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9:10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印发文件,聚焦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目标到2027年形成成熟的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1][13][14] - 通过优化金融工具联动、强化产业链韧性、推动数字与绿色金融等举措,提升服务适配性,满足制造业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13][14][21] 关键技术攻关与科技成果转化 - 银行需为重点产业链(如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核心技术企业可享上市、发债等"绿色通道" [1][16] -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评价体系,鼓励创投机构以直投、服务换股等模式支持在孵企业 [2][18] - 高层次人才创业可获信贷、财务顾问等一揽子服务,保险机构与中试机构合作创新型保险业务 [2][19] 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未来产业布局 - 银行加大对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信贷支持,企业可通过融资租赁更新设备并证券化债权 [3][22] -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可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政府基金和保险资金重点布局未来产业 [4][23] - 推广"创新积分制"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提升科技企业融资便利性 [4][24] 中小企业融资与数字金融赋能 - 金融机构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提供应收账款、仓单融资,探索供应链"脱核"模式,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 [5][34][35] - 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加速建设,优化首贷户征信服务 [5][32] - 数字基建(如5G、工业互联网)可获中长期贷款,银行建数字化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AI技术提升中小企业服务效率 [7][30] 绿色金融与跨境服务 - 绿色信贷、债券向环保节能领域倾斜,建立专门金融标准体系支持高碳行业绿色技改 [6][27]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和外贸信贷投放,支持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优化QFLP试点 [45][47] - 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 [47] 金融机构机制优化与政策协同 - 银行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完善尽职免责机制 [49] - 金融控股公司整合资源提供综合服务,保险和理财子公司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长期资金 [52][54] - 建立"政金企校协"合作机制,加强产业与金融政策标准互嵌 [58][62]
七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加强金融对新型工业化支持力度 一图读懂
央视新闻· 2025-08-05 09:06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 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和防范化 解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以需求牵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产 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坚持分类施策、 有扶有控,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 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意见》对照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产品和攻关, 多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 链供应链韧性。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的 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健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授信管 理机制和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集群聚集和专 ...
重磅,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
环球网· 2025-08-05 09:05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核心内容 - 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旨在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坚持分类施策 有扶有控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 防止"内卷式"竞争 [1] 金融支持目标 - 到2027年 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 产品更加丰富 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金融工具联动衔接更紧密 服务适配性增强 [4] - 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将充分满足 债券发行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 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4] 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支持措施 - 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合作 探索多样化融资服务模式 [4]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 [4] - 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 加强上市预期引导和政策激励 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 强化重点企业金融服务 支持产业链自主可控 运用多样化金融工具为链主企业和配套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5] - 完善并购贷款政策 支持链主企业开展"补链""延链"型投资 带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 [5]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优化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科技金融质效 支持新兴产业培育和未来产业布局 [5] - 发挥绿色金融牵引作用 助力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强化数字金融赋能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 [5] - 深化产业链金融服务 推动资金链与产业链对接 [5] 产业布局与发展空间 - 提升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灵活性 助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5] - 提升特色产业金融服务专业性 支持产业集群化发展 [5] - 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 拓展高水平双向开放发展空间 [5] 金融支持能力建设 - 加强各类金融工具联动配合 推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 [6] - 支持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集团内金融资源 为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6] - 鼓励保险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通过股权、债券、私募基金等形式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支持 [6]
七部门: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防止“内卷式”竞争
经济观察网· 2025-08-05 09:03
政策导向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 [1] - 政策以需求牵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强化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 [1] - 政策坚持分类施策、有扶有控 推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防止"内卷式"竞争 [1] 发展目标 - 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 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1] - 政策根本宗旨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根本举措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1] - 政策目标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1]
七部门:推动政府投资基金等长线资金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北京商报· 2025-08-05 09:02
北京商报讯(记者 李海媛)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 导意见》,其中提到,推进投资端改革,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 金、保险公司等长线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重点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 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
七部门:运用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等方式拓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北京商报· 2025-08-05 09:02
数字金融政策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 强化数字金融赋能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 - 支持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 区块链 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简化业务手续流程 提高服务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效率 [1] - 加强对5G 工业互联网 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1] 数字基础设施融资渠道 - 积极运用融资租赁 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 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1]
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北京商报· 2025-08-05 09:02
《意见》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服务适配性有效 增强。 《意见》对照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产品和攻 关,多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引入耐心资本,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 的信用"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健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 移有关授信管理机制和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集群聚集和专业化发展,推进贸易结算、资 金管理、投融资等一系列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举措,支持产业合理布局和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做强国内 大循环。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8月5日,据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 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 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
中汽协会数据· 2025-08-05 09:01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核心观点 - 七部委联合印发《意见》旨在构建同新型工业化相适应的金融体制,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深化产融合作[1][5] - 目标到2027年形成成熟金融体系,实现制造业贷款、债券、股权等工具联动衔接,满足企业有效信贷需求[6] - 坚持分类施策原则,重点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防止"内卷式"竞争[6] 总体要求 - 指导思想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6] - 金融供给侧改革方向包括: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2][17] - 建立跨部门协同推进、政策激励约束等4方面机制保障实施[2] 产业科技创新支持措施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8大领域技术攻关[7] - 对突破核心技术的企业开通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7] -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开展"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7] - 鼓励创投基金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合作,发展创投二级市场基金[8]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传统制造业转型支持方向:数字化改造、智能装备更新、绿色环保装备购置[9] - 新兴产业重点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商业航天等10大领域[10] - 未来产业布局聚焦未来制造、未来健康等6大方向[10] -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要求覆盖高碳产业转型项目[11] - 数字金融赋能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12] 产业链金融服务创新 - 基于"数据信用"开发应收账款、存货等供应链融资产品[13] - 探索不依赖核心企业信用的"脱核"供应链模式[13] - 深化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应用[13] - 推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12] 区域与跨境金融布局 - 优化中西部产业转移授信管理机制,加强转出/承接地信息共享[14] - 全国性银行需打造特色支行服务先进制造业集群[15] - 跨境金融便利化措施包括:扩大QFLP试点、优化资本项目负面清单[16] - 扩大高新技术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16] 金融机构能力建设 - 银行需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完善尽职免责机制[17] - 推动银行、保险、证券等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强业务协同[17] - 建立科技产业金融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金融专员派驻制度[18] - 构建适应新型工业化的授信评价模型[17]
事关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央行等七部门重磅发布18条意见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48
政策核心目标 - 到2027年基本成熟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 产品更加丰富 贷款 债券 股权 保险等金融工具联动衔接更紧密 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 [1] - 充分满足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 实现制造业企业发债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 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1] 支持产业科技创新与供应链韧性 - 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 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 医疗装备 服务器 仪器仪表 基础软件 工业软件 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技术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 [1] - 引入长期资金和发展耐心资本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金融机构与科技中介合作探索多样化融资服务模式 盘活科技研发资源和成果 [1] 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引导银行按照有扶有控原则优化授信政策 加大对传统制造业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发展及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融资支持力度 [2] - 加强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商的多元化金融支持 [2] - 加强对5G 工业互联网 数据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中长期贷款支持 运用融资租赁 REITs 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2] 支持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 - 提升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灵活性 助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 为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转移提供融资支持 [2] - 推动大型银行优化跨区域授信管理制度 加强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分支机构信息共享和服务衔接 为承接地提供项目撮合 战略咨询等服务 [2] 金融机构能力建设与政策协同 - 金融机构需将服务新型工业化列入长期经营战略 根据国家需要和产业升级动向调整经营方向 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的支持 [2] -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及贴息政策 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 支小再贷款 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 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 [3] 现有支持成效与未来计划 -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有3100多家金融和投资机构推出800余项金融产品 累计助企融资规模突破1.2万亿元 受益企业平均每家获得近3400万元融资支持 [4] -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通过IPO 增发和可转债为工信领域企业募集资金1488亿元 同比增长51.6% [4] - 未来将针对重点产业链推动产品服务创新 完善全产业链多层次金融体系 并围绕66个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先行先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