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疗

搜索文档
安科生物股价涨5.44%,南方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079.76万股浮盈赚取658.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05:21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1日公司股价上涨5.44%至11.83元/股 成交额5.08亿元 换手率3.62% 总市值197.86亿元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基因检测及精准医疗产品 基因工程药收入占比88.24% 外用贴膏占比11.67% [1] 股东结构与基金持仓 - 南方中证1000ETF二季度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有1079.76万股(占流通股0.88%) 当日浮盈约658.66万元 [2] - 该ETF基金规模649.53亿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6.15% 近一年收益率65.3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崔蕾任职6年300天 管理资产总规模949.76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133.3% [3]
Macy's(M)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9 14: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上半年合并收入约15.7亿欧元 同比增长20% [5] -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约2.34亿欧元 同比增长21% [5] - 有机收入增长16.2% 主要受医疗检测、影像服务和机器人手术需求推动 [5] - 营业利润增长17.7% 达到约9230万欧元 [11] - 财务结果出现约8300万欧元亏损 导致净亏损420万欧元 主要受罗马尼亚列伊对欧元贬值影响 [11] - 经营现金流约1.005亿欧元 同比下降41% 主要受营运资本变化影响 [22] - 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保持稳定 2025年6月为3.72% 2024年为3.78%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诊所业务占总销售额37% 增长20% 就诊量增长13% 平均费用增长6% [13] - 牙科业务占总销售额3.9% 下降5.5% 高端牙科服务市场收缩 低成本材料供应商竞争加剧 [14] - 医院业务占总销售额28% 增长38% 患者数量略有增加 平均费用增长5.9% [15] - 实验室业务占总销售额11% 增长18% 检测量增长21% 平均费用下降2.2% [16] - 企业客户业务占总销售额9.75% 基本持平 订阅量下降1.2% 平均费用增长0.9% [17] - 药房业务占总销售额2.4% 增长13% 客户平均支出增长22% [18] - 其他业务占总销售额8% 增长16% 主要由药品分销强劲表现推动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通过收购RoutineMed Group加强罗马尼亚东南部市场布局 [6] - 完成对摩尔多瓦All Clinic多数股权收购 实现第二次跨境收购 [6] - 通过Svanta Maria网络收购MedStar Cleaning Group 巩固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市场地位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投资重点集中在技术创新和机器人手术领域 [7] - 引入ROSA机器人用于高精度骨科手术 [7] - 推出首个人工智能助手集成移动应用 提供个性化实时医疗指导 [7] - 投资200万欧元在布拉索夫建立第二条自动化实验室生产线 [8] - 投资300万欧元引进Illumina测序技术 准备推出大规模基因检测计划 [9] - 加速人工智能和高级数据分析项目在影像和实验室领域的应用 [10] - 发展战略性基因检测和测序项目 推动罗马尼亚个性化医疗发展 [11] - 并购活动显著减少 仅贡献4%的增长 公司采取谨慎态度等待宏观经济环境改善 [5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集团将保持稳定发展轨迹 采取审慎方法利用可用资源维持战略投资 [9] - 密切关注财政措施对购买力的潜在影响 特别是选择性医疗服务 [9] - 实验室、医院以及慢性病和急症护理相关业务线表现稳定 [10] - 下半年资本支出预计保持非常低水平 目前没有计划至少在第三季度进行资本支出 [10] - 已准备多种情景方案以保持敏捷性应对潜在挑战 [9] - 增值税增加2%预计对业绩影响达每月20万欧元 [20] - 能源成本上升对业绩影响有限 预计每年影响约100-200万欧元 [38] 其他重要信息 - 第米特里亚拉医院和巴库肿瘤放疗中心是重要的在建项目 [22] - 人员费用趋势受政府措施影响 公共部门医生薪资上限对私人机构有利 [44] - 实验室平均费用下降与公共部门资金分配相关 [45] - 外汇风险敞口主要来自欧元计价的债务 公司正与银行讨论可能的货币转换方案 [42] - 银行契约要求目前得到满足 没有违约风险 [39]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新医院和诊所单位的运营提升情况 目前产生的负EBITDA以及年底是否能够实现EBITDA盈亏平衡 [25] - 北医院接近盈亏平衡 预计今年中期实现正收益 但仍依赖自费客户 正在争取与国家卫生院的合同 [26] - 蒂米什瓦拉的Medici医院也接近盈亏平衡 增长较快 预计年底实现正收益 [28] 问题: 增值税增加对销售成本的影响估计 [29] - 预计增值税增加2-3%对MedLife影响约为每年200万欧元 对公司影响不显著 [29] 问题: 未来期间的资本支出预期 [31] - 资本支出计划较低 至少在第三季度没有投资计划 第四季度也没有大额投资计划 基因检测项目主要由客户公司资助 [32] 问题: 能源补贴结束后能源成本上升的影响 [37] - 能源成本上升对MedLife影响不大 两年前已承受此冲击 预计每年影响约100-200万欧元 对整体业绩影响不显著 [38] 问题: 银行契约遵守情况 [39] - 目前符合银行契约要求 没有违约问题 [39] 问题: 全年业绩展望和欧洲债务风险敞口 [40] - 目标实现4-5月向投资者提交的预算 大部分贷款以欧元计价 是公司的风险敞口 正努力控制债务与EBITDA比率 [40] - 与银行讨论将部分贷款转换为本地货币 但成本较高 对政府措施稳定汇率抱有希望 [42] 问题: 人员费用趋势和政府近期措施的影响 [44] - 政府措施对业绩有积极影响 公共部门医生薪资上限缓解了过去几年的压力 更多医生愿意与私人机构合作 [44] 问题: 实验室平均费用下降的原因 [45] - 实验室平均费用下降与公共部门资金分配相关 当公共资金充足时费用下降 资金不足时客户转向大型实验室支付现金 [45] 问题: 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47] - 正与银行密切讨论外汇风险 两个月前非常关注此问题 政府推出减少赤字措施后认为汇率风险不紧迫 但有足够策略缓解风险 已通过改善净债务与EBITDA比率来应对 [48]
Macy's(M)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9 14: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上半年合并收入达到15.7亿欧元,同比增长20% [5] - 上半年EBITDA为2.34亿欧元,同比增长21%,EBITDA利润率为16.1% [5][11] - 营业利润增长17.7%至9230万欧元 [11] - 由于罗马尼亚列伊对欧元贬值导致财务损失8300万欧元,造成净亏损420万欧元 [11] - 经营现金流为1.005亿欧元,同比下降41%,主要受营运资本变化影响 [22] - 净债务与EBITDA比率保持稳定在3.72%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诊所业务占总收入37%,增长20%,就诊量增长13%,平均费用增长6% [13] - 医院业务占总收入28%,增长38%,患者数量略有增加,平均费用增长5.9% [15] - 实验室业务占总收入11%,增长18%,检测量增长21%,平均费用下降2.2% [16] - 牙科业务占总收入3.9%,下降5.5%,高端牙科服务市场收缩 [14] - 企业客户业务占总收入9.75%,基本持平,订阅量下降1.2% [17] - 药房业务占总收入2.4%,增长13%,客户平均支出增长22% [18] - 其他业务占总收入8%,增长16%,主要受药品分销驱动 [1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通过收购RoutineMed集团加强了在罗马尼亚东南部的市场地位 [6] - 完成对摩尔多瓦All Clinic多数股权的收购,这是第二次跨境收购 [6] - 通过Svanta Maria网络收购MedStar Cleaning Group,巩固了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存在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投资重点放在技术创新上,引入了ROSA机器人进行骨科手术 [7] - 推出首个人工智能助手集成到移动应用中,提供个性化医疗指导 [7] - 投资200万欧元在布拉索夫建立第二条自动化实验室生产线 [8] - 投资300万欧元引入Illumina测序技术,准备推出大规模基因检测计划 [8][9] - 加速人工智能和高级数据分析项目在影像和实验室中的应用 [10] - 下半年资本支出计划非常低,目前没有计划在第三季度进行投资 [10][23] - 并购活动放缓,增长主要依靠有机增长而非收购 [5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预计集团在中短期内保持稳定轨迹,采取谨慎态度 [9] - 密切关注财政措施对购买力的潜在影响,特别是对选择性医疗服务的影响 [9][18] - 实验室、医院以及慢性病和急症护理相关业务表现一致 [10] - 预计增值税增加2%对业绩的影响高达每月20万欧元 [20] - 能源成本上升对公司的冲击有限,影响约为每年100-200万欧元 [37][38] - 与银行的契约得到遵守,目前没有违约问题 [39] - 预计实现4-5月向投资者展示的预算目标 [40] 其他重要信息 - 人员费用趋势受政府措施影响,公共部门医生薪资上限对私人机构有利 [44] - 实验室平均费用下降受公共部门资金分配影响 [45][46] - 公司大部分贷款为欧元计价,面临外汇风险 [40][47] - 正在考虑将部分贷款转换为本地货币,但成本较高 [42] - 正在制定策略缓解货币风险,包括可能的对冲策略 [47][4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新医院和诊所单位的盈亏情况以及预计何时实现EBITDA盈亏平衡 [25] - 北医院接近盈亏平衡,预计今年中期实现正收益,但目前主要依赖自费客户,尚未与国家卫生局达成合同 [26] - 蒂米什瓦拉的Medici医院也接近盈亏平衡,预计年底实现正收益 [27][28] 问题: 增值税增加对成本的影响 [29] - 预计增值税增加2-3%对公司的年影响约为200万欧元,目前对财务数据没有显著影响 [29][30] 问题: 未来资本支出预期 [31] - 第三季度没有投资计划,第四季度也没有大量投资计划,基因检测项目主要由客户公司资助 [31][32] 问题: 能源成本上升的影响 [37] - 能源成本上升对公司影响有限,预计年影响在100-200万欧元之间 [37][38] 问题: 与银行的契约遵守情况 [39] - 公司目前遵守与银行的所有契约要求 [39] 问题: 全年展望和欧洲风险敞口 [40] - 预计实现4-5月向投资者展示的预算目标,公司大部分贷款为欧元计价,面临外汇风险,但正通过控制债务EBITDA比率来管理 [40][41] 问题: 人员费用趋势 [44] - 公共部门医生薪资上限对私人机构有利,吸引更多医生从公共部门转向私人机构 [44] 问题: 实验室平均费用下降的原因 [45] - 实验室平均费用下降受公共部门资金分配影响,当公共资金充足时,患者更倾向使用公共资金支付,导致平均费用下降 [45][46] 问题: 货币风险管理策略 [47] - 公司正在密切关注外汇风险,已与银行讨论可能的对冲策略,目前认为外汇风险不紧迫,但有足够策略应对 [47][48]
坚守医疗本质,三大模式创新,雍禾医疗靠升级穿越周期
新京报· 2025-08-29 11:0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人民币8.62亿元,毛利5.5亿元同比增长3.9%,股东应占溢利2791.3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1] - 毛利率从58.8%提升至63.9%增长5.1个百分点,单店营收从1111.36万元提升至1367.53万元增长23% [1] - 销售及营销开支降至3.81亿元较2024年同期4.62亿元降低17%,占营业收入比重下降7% [10] 行业背景 - 中国毛发健康市场从2020年582.9亿元增至2023年795.5亿元,预计2028年达1165.4亿元 [2] - 国家医保局2025年6月出台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推行"起步价+超出部分按毛囊单位计价"方案 [11][12] 医疗能力建设 - 专业毛发医疗团队达1320人其中医生226人护士1008人,新入职医生需完成43门课程标准化培训 [3] - 建立24项手术质量评分体系,推进图像识别与医疗大模型结合的智能头皮识别技术 [3] - 与毛发行业上下游医药企业合作,巩固与医学院校及三甲医院的联合科研项目 [4] 运营模式创新 - 采用"天网+地网"运营模式:互联网医院覆盖三四线城市,中心城市机构辐射周边区域 [6][7] - 自主研发连锁医疗管理系统"禾帆"实现AI知识库引擎突破,构建一物一码物料溯源体系 [8] - 移动端门店系统提升终端运营响应能力,实现诊前线上咨询与线下就诊无缝衔接 [7][8] 营销体系升级 - 构建全域KOS矩阵覆盖用户决策周期,一线城市聚焦医生IP下沉市场强化地域信任 [9] - 优化投放结构深化品牌-内容-流量协同,通过分层获客模型平衡线索质量与成本 [9] - 强化私域生态与AI检测技术,升级CRM系统提升客户触达与服务能力 [9] 诚信体系构建 - 行业首推植发全程直播监督机制和"一口价"计价模式,按毛囊单位数量分级定价 [11][12] - "一口价"模式成为医保局计价方案设计参考,强调透明总价与无隐形消费 [12]
复星医药涨2.03%,成交额7.7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54.9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6:1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9日盘中上涨2.03%至29.13元/股,成交7.79亿元,换手率1.28%,总市值777.9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54.90万元,特大单买入占比13.17% (1.03亿元),卖出占比8.97% (6985.69万元);大单买入占比24.78% (1.93亿元),卖出占比27.12% (2.11亿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8.74%,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81%、6.93%、17.87% [1]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业务以药品制造与研发为核心,覆盖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服务、医药分销与零售 [1] - 收入构成: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产品44.62%、抗感染产品17.25%、代谢及消化系统产品15.41%、心血管系统产品10.55%、原料药和中间体6.10%、中枢神经系统产品6.06%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5.14亿元(同比减少4.63%),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3.00万户,较上期减少4.3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1119.38万股至7588.07万股(第三大股东)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增持181.48万股至2267.92万股(第五大股东) [3] -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减持171.17万股至2128.64万股(第六大股东)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160.25万股至2089.41万股(第七大股东) [3] 行业属性与分红记录 - 所属申万行业:医药生物-化学制药-化学制剂 [2] - 概念板块涵盖精准医疗、抗癌治癌、创新药、生物医药、抗癌药物等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5.93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6.91亿元 [2]
AI智能医疗:数据为钥,AI开道,全球竞跑
钛媒体APP· 2025-08-29 04:10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医疗健康产业生态 从药物研发 医疗器械到临床诊疗等环节实现降本增效与技术创新 中国企业在AI医疗领域虽起步较晚但具备数据规模和人才优势 存在弯道超车机遇 [1][5][16][26][30] AI医疗关键赛道布局 - AI制药领域通过生成式AI发现新靶点并生成分子 英矽智能拥有30多条管线 7款进入临床 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在中国完成临床二期 可逆转患者肺功能 [5][16] - 手术机器人聚焦智能化 唯迈医疗实现"眼手脑"全链条产品商业化 为全球唯一掌握该技术的公司 冠脉介入机器人通过国家三类创新审批 [6][7][25] - 医学影像与肿瘤诊疗结合 连心医疗AI产品覆盖400多家医院 年处理30万例治疗方案 从放射治疗拓展至多模态模型辅助分期判断与治疗决策 [8][9] -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神经调控 佳量医疗为国内首个植入式脑机接口企业 已积累100多例临床数据 标记10万多条脑电信息 开发癫痫与帕金森解决方案 [2][3][21] - 精准诊断基于代谢组学技术 绘云生物拥有40万+人份临床数据库 开发质谱检测平台与AI诊断软件 聚焦慢病精准诊疗生态 [2][23] - 生物计算推动抗体发现 角井生物利用基因组序列与AI算法开展肿瘤新抗原和抗体研发 技术颠覆传统筛选方式 [10][13][14] AI对医疗产业链的赋能 - 药物研发降本增效 英矽智能将早期研发成本压缩至传统方法的十分之一 特发性肺纤维化项目仅投入260万美元 耗时一年半 [16] - 临床试验效率提升 连心医疗通过AI加速患者筛选 效率比传统方式快2-3倍 减少25%的肿瘤临床研究失败风险 [17] - 数据驱动技术突破 脑机接口与代谢组学领域面临数据稀缺挑战 佳量医疗仅积累100多例植入数据 绘云生物强调数据质量影响智能化结果 [3][21][23] - 监管与标准化仍在早期 植入式AI医疗器械属于三类器械 审评注重安全性与可解读性 国家正调研脑机接口数据规范与术语标准 [20][21][23] 中国AI医疗的国际竞争力 - 数据规模具备优势 中国患者数量多 但数据标准化与清洗不足 有效数据仍需积累 [26][27] - 人才资源丰富 中国工程师红利显著 在应用层开发具备竞争力 与美国技术差距较小 [30][31] - 出海面临挑战 企业多以性价比优势进入海外市场 易陷入价格内卷 需提升智能化附加值 [27][31] - 监管环境差异 中国审批政策相对保守 创新产品需推动行业规范 海外市场提供替代机遇 [26][28][29] 技术颠覆与行业变革 - AI颠覆传统研发模式 角井生物开发全自动设备 可从10亿序列中精准筛选抗体 避免传统随机测试的低效 [13][14] - 手术机器人改变医疗培训模式 从师徒传承转向智能化工具普及 提升99%的医生手术质量 [24][25] - 多模态模型拓展应用场景 连心医疗将文本与图像结合 实现肿瘤全程管理 从诊断到治疗反馈 [8][9] - 脑电云平台推动远程医疗 佳量医疗通过颅内数据采集 支持远程程控与智能家居交互 [3]
药明康德涨2.01%,成交额19.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8927.2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03:0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9日盘中上涨2.01%至97.61元/股 成交额19.05亿元 换手率0.80% 总市值2880.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8927.29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5.80% 大单买入占比31.8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1.74%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84%/4.96%/52.52%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07.99亿元 同比增长20.64% [2] - 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 同比增长101.92% [2] 主营业务构成 - 化学业务占比78.37% 测试业务12.93% 生物学业务6.02% 其他业务合计2.69% [1] - 提供小分子化学药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 面向全球制药企业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3.55万户 较上期持平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3.02亿股 较上期增加5602.39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增持321.96万股至4899.78万股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减持7.54万股至4602.91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新进持股4456.80万股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减持328.93万股至4101.91万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0.27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分红93.73亿元 [3] 行业分类与业务定位 - 属于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行业 [2] - 涉及CRO概念、细胞治疗、精准医疗、创新药等概念板块 [2]
中信证券:RDC改变前列腺癌诊疗范式 开启百亿蓝海新赛道
智通财经· 2025-08-29 01:28
核心观点 - 创新核药RDC有望解决前列腺癌诊疗过程中检测负担大和疗效有限等未满足临床需求 改变前列腺癌诊疗范式 实现诊疗一体化 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存期 [1] - 中国尚无任何RDC上市 市场呈现蓝海状态 海外前列腺癌RDC诊疗产品2024年市场已接近30亿美元 中国有望复刻海外发展路径 预计未来市场将超100亿元 [1][3] - 行业关键点为核素 配体分子形态 生产配送能力 建议关注在上述条件具有优势的公司 [1][4][5][6] 前列腺癌诊疗未满足需求 - 诊断方面检测负担大且正确率不高 前列腺癌诊断手段以12次活检穿刺为主 75%活检结果为阴性 活检效率低下 2021年中国约69%需要活检患者接受活检 [1] - 治疗手段以及疗效有限 终末期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标准治疗以内分泌治疗为主 化疗为最后手段 5年生存率为30% [1] 创新核药RDC解决方案 - 诊断方面RDC有望取代标准检测方法 将12次活检降低为1-2次 使40%患者不用再接受活检检测 [2] - 诊断准确率更高 RDC PSMA PET-CT扫描准确率比常规影像学检查高27个百分点 [2] - 治疗方面RDC有望成为BIC药物 Pluvicto延长未接受化疗mCRPC患者中位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时间至11.60个月 HR为0.49 延长接受化疗mCRPC患者影像学检查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至8.7个月 HR为0.40 [3] - 实现诊疗一体化 患者可在诊断时通过影像学信号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优化诊疗过程 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存期 [3] 市场前景 - 海外前列腺癌首个RDC诊断产品2021年上市 首个治疗RDC产品2022年上市 2024年诊疗市场接近30亿美元 其中诊断市场超15亿美元 治疗市场接近14亿美元 [3] - 中国前列腺RDC诊疗市场将超100亿元 其中诊断市场超10亿元 治疗市场超90亿元 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状态 [3] 行业关键点 - 核素方面 诊断RDC中β+核素更具优势 治疗RDC中α核素最具优势其次为β-核素 α粒子能量高可直接打断DNA双链 杀伤更彻底且对正常组织损失更小 β-粒子能量较低破坏多为DNA单链且对正常组织损失较大 [4][5] - 配体方面 分子量大小影响药代动力学及副作用 PSMA为高特异性成熟靶点 研发前沿围绕PSMA设计更优递送配体 小分子配体在正常组织有生理性摄取引发口干症和肾脏毒性风险 大分子配体避免口干症和肾脏毒性但可能带来肝脏毒性 大分子药物体内滞留时间较长导致给药总放射性活度较低但可能带来骨髓毒性风险 不存在绝对更安全的分子形态 [5] - 生产配送能力方面 需具备国内自主生产能力以降低成本 诊断类RDC半衰期通常不超过2小时 治疗类RDC半衰期通常为6天左右 需具备保证产品有效性的物流配送能力 [6]
食管癌患者跨海求医,机器人精准“拆弹”!广医肿瘤医院前沿技术助患者“既治好病,也过好生活”
南方农村报· 2025-08-28 11:32
核心观点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通过机器人手术、TOMO刀放疗和腹腔镜微创手术等前沿技术,实现肿瘤治疗的精准化、微创化和人性化,在食管癌、鼻咽癌和宫颈癌治疗中取得显著临床成果 [7][8][11][13][15] 机器人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应用 - 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不足2小时,出血量不足50mL,相比传统胸腔镜手术3-4小时显著提升效率 [11][44] - 机器人系统提供放大10倍的三维视野,机械臂可突破人手极限在1-2厘米狭窄空间操作,实现更精准肿瘤切除和淋巴结清扫 [11][39][42] - 术后患者第一天即可下床,两周出院,已完成150余例胸外科手术其中食管癌30例 [11][34][50][51] TOMO刀放疗技术优势 - 第六代TOMO刀将螺旋CT与直线加速器结合,可一次性覆盖1.6米超长靶区,满足多发转移肿瘤治疗需求 [20][21][77] - 治疗复杂性鼻咽癌病例时(如侵犯筛窦及视交叉),在70Gy/33次剂量下精准保护视神经、脊髓等关键器官 [20][61][73] - 机架360度旋转同步治疗床联动,可一次性照射27处分散癌灶,突破传统放疗分次分区局限 [14][83][84] 腹腔镜微创手术保护生育功能 - 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术出血量控制在个位数毫升,采用前哨淋巴结活检避免过度清扫,降低淋巴水肿风险 [15][114][115][117] - 严格筛选FIGO IB1期以下、无脉管浸润且淋巴结阴性患者,术后半年成功妊娠并剖宫产健康婴儿 [15][108][119] - 团队将引入机器人手术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向更精准微创目标迈进 [15][125][126] 肿瘤防治与早期筛查 - 食管癌具有地域聚集性,广东潮汕地区高发与饮食习惯相关,4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2-3年接受胃肠镜筛查 [28][29][30] - 宫颈癌主要病因是HPV持续感染,通过接种疫苗和TCT+HPV联合筛查可显著降低风险 [121][122] - 早期宫颈癌症状为异常出血,早诊早治可保留生育功能并提升长期生存率 [123][124]
塞力医疗跌2.02%,成交额3.1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120.4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8 03: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8月28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32.48元/股 成交额3.19亿元 换手率5.05% 总市值62.0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3120.4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888.99万元(买入占比2.65% 卖出占比5.43%) 大单净卖出2232.41万元(买入占比14.58% 卖出占比21.57%) [1] - 年内累计涨幅达349.86%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13.37%/8.19%/165.36% [1] - 年内3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6日龙虎榜净买入1.46亿元 买入总额4.89亿元(占比18.85%) 卖出总额3.43亿元(占比13.22%) [1]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2004年2月成立 2016年10月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医疗检验集约化营销服务、体外诊断产品代理及自研产销 [2] - 收入构成:集约化SPD占45.10% 集约化IVD占33.43% 单纯销售占21.47%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药商业-医药流通 概念板块包括SPD、精准医疗、体外诊断等 [2] 财务与股东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87亿元 同比下滑40.75%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432.09万元 同比下滑553.66% [2] - 股东户数4.66万户 较上期增长52.46% 人均流通股4099股 较上期减少34.40%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707.41万元 近三年未进行分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