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搜索文档
谱写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镇江篇章
新华日报· 2025-09-24 06:52
□ 鞠丹 徐强 许蓬勃 辛正 九月的镇江大地,田野间稻浪翻滚,岗坡地瓜果飘香,一幅丰收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希望的田野 上,镇江正在谱写新时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镇江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璇说。 "标准化、品牌化,是丁庄葡萄做大做强的重要路径。"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理事长陈玲说,合作 联社把原来丁庄村的几十个葡萄品牌统一为"丁庄葡萄",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商品标准、统一供货渠 道,从"卖葡萄"跨入"卖标准""卖品牌"时代。今年,"丁庄葡萄"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目前,镇江已有农业类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 理标志4个,这标志着以地理标志保护驱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镇江模式"正在显现成效。地理标志 凭借其强大的溢出效应,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不仅催生了文旅体 验、产品深加工等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更放大了地理标志产品的综合价值。 年轻化、知识化,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雁阵 近日,江苏省青年"乡村合伙人"培育行动现场推进暨镇江市"青村合伙"供需对接活动在句容举办。为引 导青年入乡发展,句容市创新推出"6+1"青创集共建合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科技赋能新疆农业 天山南北兴起“智慧种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6:38
科技赋能农业转型 - 新疆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种田转变 应用无人驾驶播种机 手机控制灌溉施肥 农业植保无人机和农业机器人等技术[1] - 昌吉州种植大户通过机械化与智能化管理 实现单户种植面积从几亩扩展到800亩[1] - 新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90%[5] 智能水肥技术应用 - 新疆慧尔农业集团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 通过手机控制实现一键浇水施肥[3] - 智能施肥系统可实时监测土壤养分 结合气象数据自动调配方案 2017年至今覆盖近500万亩耕地[3] - 昌吉州种植户采用本地企业智能水肥技术 大幅提升管理效率[3] 智慧农田管理实践 - 尉犁县3000亩超级棉田综合应用农业无人机 无人车 遥感设备和物联设备[3] - 2024年超级棉田亩产突破500公斤 较传统农业增产约8% 综合成本节约22%[4] - 技术服务已覆盖50万亩棉田 机器人管理模式获得农户认可[4] 农业科技装备创新 - 新疆国际农业机械博览会展示AI赋能农业成果 棉花产业农机装备受关注[4] - 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采用双目视觉与AI算法 作业精度达95%以上 每小时完成15亩作业量[4] - 智能机器人效率相当于20多人工作量 已在新疆多地推广[4]
四川计划到2028年建成200个智慧农场
新华财经· 2025-09-24 06:27
新华财经成都9月24日电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近日印发《四川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5—2028年)》(简 称《行动计划》),明确到2028年全省建成高水平智慧农场200个、智慧牧场50个、智慧渔场20个。四 川已启动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提升、重点领域拓展、发展创新应用3大行动10项重点任务。 同时,四川还将融合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地面物联网传感等监测数据,绘制全省统一的农业农 村用地"一张图",建设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承包地等专题图层。 四川将分阶段推进智慧农场建设:2025年推动粮油作物、经济作物等设施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升级,开 展设施蔬菜、设施中药材等植物工厂试点,建设1个智能化设施种植项目;针对茶叶、泡菜、中药材等 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设施设备数字化改造,实施5个智改数转项目。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智慧牧场则以生猪、牛、羊等为重点,应用个体体征监测、疾病智能诊断、精准配方饲喂、自动采集清 污等技术装备。目前,四川已在德阳市旌阳区、绵阳市三台县、南充市南部县、阿坝州红原县等地进行 试点。 智慧渔场方面,四川将以天府鱼子酱、川南早虾、鮰鱼白乌鱼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在内江市市中区、 隆昌市,宜宾 ...
机械满田飞!“最酷新农人”玩转新农具 “云端运输”成秋收标配“小助手”
央视网· 2025-09-24 05:02
央视网消息:随着科技的发展,丰收的风景里还出现了很多新农人。过去,提到新农人想到的都是年轻人,在安徽桐城,有一位82岁的奶 奶,这两天火出了圈。因为驯服了农用无人机,也被网友们称为"最酷新农人"。 在元阳县哈尼梯田核心区多依树片区,一架架农用无人机正有序飞行于梯田与村落之间。仅需3分钟,就能将一袋重达40公斤的稻谷,从田埂 运至村民家中。 哈尼梯田山高坡陡、田块分散,传统的运输模式就是人背马驮。村民往返一趟常常需要1个小时,不仅效率低、强度大,还存在滑倒摔伤的风 险。如今,一台无人机一天完成的运输量,相当于10个人一整天的工作,成本还节约了一半。 安徽桐城市新渡镇老梅村村民戴淑英说,她用无人机六七年了,她跟大孙子学的。大孙子这六七百亩地特别忙,她给他帮帮忙,现在犁田不用 牛,打药不用人背,割稻不用刀,现在机械都是满田飞。 据了解,从9月中旬开始,元阳县19万亩梯田已陆续进入秋收阶段。无人机"云端运输"等智慧农业新模式,已在多依树、坝达、老虎嘴等多个 梯田遗产区推广使用,服务农户超2000家,正成为越来越多村寨的秋收标配"小助手"。 "云端运输"开启哈尼梯田秋收新模式 眼下,世界文化遗产地——云南元阳哈尼梯田迎 ...
报名:智慧农业中的仪器装备创新发展论坛——中国农业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
仪器信息网· 2025-09-24 03:58
会议时间: 2025年9月25日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随着全球农业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2024年印发的《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 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和《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为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明确方向标、路线图。 在智慧农业的推进过程中,仪器装备作为关键支撑技术,其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在中国农业大学120年校庆、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成立70周年 之际,仪器信息网特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主办"智慧农业中的仪器装备创新发展论坛"(2025年9月25日),旨在为仪器设 备研发企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高校师生、校友及相关监管部门搭建一个开放、专业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仪器装备在智慧农业中的创新 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助力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 主办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仪 器信 息网 | ் O 0 | 09:30--09:35 09:35 ...
会“思考”的农田什么样
经济日报· 2025-09-24 01:24
在农田灌溉方面,慧尔智慧农场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的含水量、温度等参数,精确计 算出所需水量,监测分析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反馈到终端设备上,由此可实现精准用水、节水灌溉。孙云 涛说,与传统的棉花耕种方式相比,智慧农场每亩地可节水40立方米、增收200元左右,肥料利用率提 升30%。 "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是昌吉州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昌吉州农业农 村局局长李强华表示,发展智慧农业不仅是打破传统种植局限、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更承载着推动农 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使命。它让种地从"看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升级为"手机一 点轻松管田",重塑农业生产方式。 提高耕地标准、扩大智能装备覆盖面、应用面,是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为此,昌吉州推进高标准 农田建设,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30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技术面积380余万亩,打造数字农田 112万亩。在智能装备推广应用方面,推广卫星导航8966套、植保无人机2557架,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达 到98.55%。 原标题:会"思考"的农田什么样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科技对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作用愈加凸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 ...
会“思考”的农田什么样——新疆昌吉州智慧农业发展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9-23 22:15
智慧农业政策支持与战略方向 -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发展智慧农业 拓展人工智能 数据 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1] - 昌吉州将智慧农业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 旨在打破传统种植局限 保障粮食安全[3] - 发展智慧农业承载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使命 使种地从看天吃饭变成知天而作[3] 智能装备与技术应用成效 - 昌吉州推广卫星导航8966套 植保无人机2557架 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达98.55%[3] - 慧尔智慧农场通过智能水肥系统实现每亩节水40立方米 增收200元 肥料利用率提升30%[2] - 玛纳斯县70万亩数字农田实现亩均节水30立方米 肥料利用率提高15% 亩均增产30公斤 亩均节本增效350元[7] - 奇台县51.45万亩土地实现耕作 水肥灌溉精准控制[6] 高标准农田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昌吉州建成高标准农田530万亩 推广水肥一体化智能施肥技术面积380余万亩 打造数字农田112万亩[3] - 玛纳斯县建成新疆首个数字农业县级算力中心 形成测管控协同的数字农业应用新模式[7] - 昌吉州推进80座中小型塘坝建设 建成后将新增调蓄库容550万立方米 满足3万亩农田抗旱需求[10]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实证 - 昌吉州冬小麦最高单产达840公斤 玉米迈进吨粮田时代 主要粮棉作物单产提升8% 亩均节本增收超150元[1] - 棉田应用水肥一体化系统后每亩产量提高40公斤至50公斤[4] - 九圣禾种业实现种子从收获到出库全程机械化加工 96小时内完成且基本零损伤[9] 应用场景创新与推广体系 - 昌吉州构建2+N应用场景体系 包括智慧棉田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核心及多个技术模式[5] - 智慧示范棉田实现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 单人管理数千亩土地成为现实[5] - 奇台县打造9个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区 建成数字农业 智慧农田7.5万亩[6] 产业协同与溢出效应 - 玛纳斯县建设新疆首个数字农业智能装备产业园 年产智能电动球阀20余万套 辐射带动240万亩耕地数字化应用[11] - 昌吉州培育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6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1249家 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34家[11] - 智慧农业促进农文旅融合 腰站子村前7个月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12]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九圣禾种业拥有370多个自主知识产权和联合选育的种子品种 今年科研投入保持在1亿元左右 力争审定新品种20个[10] - 企业应用前沿生物技术和大数据 推动品种选育时间压缩和成本下降[10]
循序渐进筑牢数智根基
经济日报· 2025-09-23 22:15
过去种地靠人力、靠经验,现在靠机械、靠智慧、靠数据,眼下,智慧农业正在重塑新疆昌吉州的农业 生产方式。当地发展智慧农业的实践表明,发展智慧农业须筑牢根基,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筑牢智慧农业发展根基,还应树立应用导向,立足本地实际探索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新疆是我国 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昌吉州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加强新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打造智慧示 范棉田,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带动了智慧棉田推广。 此外,发展智慧农业,须着力构建新型农技服务体系,进一步重视和加大农技服务,建设一批高水平的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兼顾推广新设备、新技术和个性化服务需求,增强服务建设智慧农田的能力。 发展智慧农业,还切忌一哄而上、盲目上马项目。应结合本地所需,构建好联农带农机制,让智慧农业 发展成果有效惠及广大农户,培育智慧农业发展内生动力,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之 路。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昌吉州从丰富应用场景、打造示范农田、推广智能设备、强化技能培训等方面入手,大力发展智慧农 业,这些都是筑牢数智根基的举措。这些举措和取得的成就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须长期坚持、 久久为功。 目前,我国广大农民普遍缺乏数 ...
机器“农夫”现身中国农民丰收节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21:41
9月23日,山东招远,民众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参观"激光除草机器人"。王娇妮摄 中新网山东招远9月23日电 (记者王娇妮)9月23日农历秋分,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 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启幕。现代农机装备展成为活动亮点之一,各种机器"农夫"携科技力量助力丰收。 9月22日,山东招远,民众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举办前夕参观混合动力拖拉机。王娇妮摄 适配大片农田的高端智能农机吸引眼球:临工混合动力拖拉机动力输出超600马力,雷沃谷物联合收获 机每秒喂入量突破16公斤,五征收割打捆一体机可实现收获与归仓无缝衔接,让田间劳作更高效。 适合山地的中小型农机也有许多科技亮点:移动水肥一体机能为不同区域的作物精准补水喂肥;折腰转 向拖拉机能在崎岖山地、梯田畅行;蓝莓收割机靠惯性震动技术实现温柔采摘;带视觉系统的喷雾机器 人能灵巧避障施药;激光除草机器人每小时能除5万棵杂草。 据悉,该现代农机装备展围绕"一大一小、智能助丰收"的主题,通过动力机械、耕整地机械、播种机 械、田间管理机械及收获机械等全链条展示,集中呈现中国实现高端智能农机自主化研发方面的最新成 果。 此外,智慧农业系统备受瞩目 ...
富邦科技王仁宗:以产品创新、模式创新打通农业增效最后一公里
上海证券报· 2025-09-23 18:05
示范田种植成果 - 青贮玉米示范田总成本降低9.5% 亩均化肥施用量减少20公斤 [2] - 亩产达4750公斤 较对照田增产1531公斤 粗蛋白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优于普通田块 [2] - 示范田由富邦科技与兴伟泰公司联合建设 实现降本提质增产 [2] 生物固氮技术突破 - 创新型生物固氮产品"天生旦"突破豆科作物专一性限制 可与禾本科作物形成联合固氮关系 [4] - 通过固氮微生物菌株将大气氮气转化为作物可利用氮素 提供全生长季可持续氮供应 [4] - 在北大荒等地区已实现氮肥显著替代 目标替代50%氮肥 [4] 研发创新与产品升级 - 公司专注化肥助剂行业近20年 成长为全球肥料助剂行业隐形冠军 [5] - 通过研发攻关大幅提升聚谷氨酸含量 有效提高农药肥料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6] - 从单一化肥助剂升级为包含肥料助剂/生物助剂/土壤调理剂/种子包衣剂/农药助剂的大助剂产品体系 [7] 农业服务模式创新 - 推出生物+数字技术综合解决方案 整合数字测土/农资定制/智能灌溉/种植指导等关键技术 [8] - 与北大荒八五三农场/鹤城农投等领先农业平台合作 开展技术捐赠和示范应用 [8] - 在湖北建立番茄公社示范园区 免费培训数字农业技术 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跃升 [8] 技术推广与战略布局 - 启动天生旦百万亩科技助农示范项目 在河南/内蒙古/湖北等省进行验证试验 [4] - 试验覆盖胡萝卜/番茄等近10种作物 总面积达数万亩 [4] - 通过全球化服务网络与本地化运营 构建覆盖主要农业产区的技术推广能力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