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涵式发展

搜索文档
从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看广州如何抓住十五运赛事经济的黄金机遇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1:13
广州城市发展战略 -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坚持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1] - 广州经济体量超过3万亿,历史上通过强化枢纽、开放、改革、创新等核心功能实现稳健发展 [1] - 当前战略选择包括城中村改造、制造业立市、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摒弃短期盲目投资扩张 [1] 重大活动对城市发展的推动 - 承办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贯彻"办赛事就是办城市"理念 [2] - 历史上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均成为完善城市核心功能的契机,带动天河区开发、城市东进和高铁时代 [7] - 本次十五运注重精细节约,通过城市微改造优化综合功能,如新增滨水休闲空间和延伸珠江夜游 [8][9] 对外开放与平台经济 - 广交会第137届境外采购商达28.89万人,同比增长17.3%,现场意向出口成交254.4亿美元,同比增长3% [4] - 读懂中国国际会议、财富国际论坛等平台成为国际名片,吸引多国政要访问,体现广州对外开放深度 [4] 人口与城市融合 - 广州率先在全国超大城市推动外来人口社会融合,实现随迁子女全部入读公办学位、提供公租房、租购同权等 [5] - 人口流入与城市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城市享受人口红利,外来人口分享发展红利 [6] 基础设施与城市更新 - 2024年计划开通地铁+城轨10条173公里,形成总运营里程超12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10] - 结合城中村改造形成从广州塔至海珠湖的中央绿轴,强化世界级中轴线功能 [9]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在"一老一小"民生设施、岭南文化保护、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继续提升 [10] - 十五运会后对内涵式增长的投入将成为新发展动能,支持城市转型升级 [10]
如何读懂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中国发展网· 2025-07-21 07:30
城市工作会议历史背景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7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 这是新时代第二次会议 距离上次会议已有十年[1] - 会议在十三五和十五五开局之际召开 体现城市发展规划与国家发展规划同步谋划和同频共振[1] - 新中国成立前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讨论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被认为是最早的城市工作会议[2] - 新中国成立后 1962年9月和1963年10月召开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 明确城市定位并强调城市工业支持农村[2] - 1978年3月召开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 主要讨论城市建设资金来源问题[2] - 2015年重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时隔37年 会议名称从全国城市工作会议变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显示会议规格提升[2] 城镇化发展进程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3] - 1978年至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近18%上升到近55%[3] - 截至2024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67%[3] - 1978年至2014年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3个[4] - 截至2023年底全国城市数量达到694个[4] 城市发展新阶段特征 - 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4] - 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4] - 会议提出城市工作要转变发展理念 发展方式 发展动力 工作重心和工作方法[4] - 围绕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会议提出城市内涵式发展战略取向[4] - 会议部署城市工作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4] 城市发展核心关系 - 城与人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是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 - 2015年会议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 是人民城市理论起点[5] - 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5] - 2025年会议强调转变城市发展理念 更加注重以人为本[5] - 城与乡关系显示没有脱离乡的城 也没有脱离城的乡[5] - 即便城镇化率达到70% 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5] - 城市不断更新 乡村也要持续振兴[5] -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部署[5] - 城市与区域关系要求城市发展要有区域观 处理好自身发展与周边地区发展的协同关系[6] - 2025年会议强调转变城市工作方法 更加注重统筹协调[6]
经观社论|城市中国的历史转向
经济观察报· 2025-07-20 02:46
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531%提升至2024年67% 城镇人口从72亿增至94亿 [2] - 城市发展模式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19个城市群承载全国75%人口 贡献85%GDP 其中27城GDP超1万亿元 [2]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五个"更加注重"发展理念 包括以人为本 集约高效 特色发展 治理投入 统筹协调 [3][4] 城市发展新特征 - 人口加速向城市群和都市圈集聚 部分城市面临收缩压力 需解决"摊大饼"式发展不可持续问题 [4] - 94亿城镇常住人口中仍有大量非户籍人口 公共服务不均等成为提质增效要务 [4] - 年轻人口择城标准多元化 除就业前景外更关注环境宜居 文教资源等内涵要素 [5] 城市治理转型方向 - 需系统性调整城市规划 产业政策等 摒弃单纯增长主义 引入集约高效和减法思维 [4] -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持续 跨城流动反映对美好生活追求 推动创新 宜居 智慧城市建设 [5] - 城市主政者需直面人口结构变化 平衡经济增长与户籍开放政策 [4][5]
城市中国的历史转向 | 经观社论
经济观察报· 2025-07-19 06:57
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 - 中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 [1]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53 1%提升至2024年67% 城镇人口从7 2亿增至9 4亿 [1] - 19个城市群承载全国75%人口 贡献85%GDP 其中27座城市GDP超1万亿元 [1] 城市群经济格局 - 城市群成为经济核心载体 呈现人口与经济高度集聚特征 [1] - 城镇化推动工业化进程 助力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 [1] 城市发展理念升级 - 发展理念从"五个转变"升级为五个"更加注重" 包括以人为本 集约高效 特色发展等 [1] - 城市治理体系需从"乡土中国"转向"城市中国"范式 [1]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 城市规划需从增长主义转向内涵式发展 强调做减法与精细化管理 [2] - 人口向城市群集中导致部分城市收缩 需直面人口减少的发展困局 [2] 户籍制度改革需求 - 9 4亿城镇常住人口中仍有大量无户籍者 公共服务不均等制约提质增效 [2] 人口结构变化影响 - 老龄化与少子化压力下 城市开启高学历年轻人争夺战 [3] - 年轻人口择城标准多元化 涵盖就业 环境 文教等内涵要素 [3] 城市功能定位演变 - 未来城市需兼具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等复合功能 [3] - 农民工市民化与城际人口流动将持续 驱动因素为美好生活需求 [3]
走好城市内涵式发展道路
经济日报· 2025-07-18 22:01
城市内涵式发展战略 - 核心观点: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需通过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和治理革新提升城市能级,建设现代化城市 [1] - 当前问题: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未完全扭转,存在工业园区低效用地、超高层建筑安全风险、公共服务错配、职住分离、数据孤岛等问题 [1] - 转型方向:从要素驱动转向系统重塑,解决30%城市实现跨部门数据协同的现状 [1] 科技创新激活城市动能 - 合肥案例:集聚8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构建城市算力池整合超10050P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式算力支撑 [2] - 石家庄案例:智慧交通体系使机动车保有量增长22%情况下拥堵指数下降10.3% [2] - 发展建议: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能设计等应用场景 [2] 绿色低碳转型路径 - 北京案例:东方化工厂改造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实现工业废弃地向"生态绿肺"转型,带动文旅收入增长 [2] - 实施措施:统筹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修复,落实城镇开发边界管控,创新碳交易市场、绿色金融等机制 [2] - 转型目标: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让绿色成为城市底色 [2] 城市治理效能提升 - 厦门案例:打造"一网统管"平台整合700余项城市体征数据,风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5分钟,九小场所火灾隐患识别率提升至90% [3] - 治理方法:打破部门壁垒建立闭环机制,通过社区微更新、居民参与式规划激发基层活力 [3] - 治理转型:从"政府独唱"转向"社会合唱",实现全周期管理 [3]
联播+|三个维度读懂内涵式城市发展
央视网· 2025-07-18 11:39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内容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十年再次举行 强调以"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 锚定新时代城市发展路径 [5] - 会议提出五个"转变":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发展方式(集约高效)、发展动力(特色发展)、工作重心(治理投入)、工作方法(统筹协调) [6] - 城市建设目标新增"创新、美丽、文明"维度 形成"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现代化目标 [9]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 城镇化率达67%(9.4亿城镇人口) 发展模式从外延扩张式("摊大饼")转向内涵提升式(创新驱动/结构优化) [6][7] - 内涵式发展强调存量资源挖掘 通过精简高效模式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 [6] - 总书记2019年提出"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路径 2023年进一步明确"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要求 [8] 城市资源盘活实践 - 全国690多座城市存在大量"沉睡资源"(闲置土地/房屋) 盘活可优化资源配置并带动产业升级 [10][11] - 天津将疗养院改造为创意产业中心 安徽机械化粮库转型文化商业地标 辽宁桥下空间改建运动场等案例显示资源活化成效 [12] - 资源盘活延长生命周期 同时激活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动能 [11]
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述评之二
新华社· 2025-07-18 08:57
城镇化发展阶段转变 - 我国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1] - 城镇化率从2012年53 1%上升至2024年67% 城镇人口由7 2亿增至9 4亿 [2] - 19个城市群承载全国75%人口 贡献85%GDP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 1万公里 [2] 城市更新与空间优化 - 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 惠及4800万户居民 更新地下管网50万公里 建设口袋公园4万余个 [2] - 山东宁津县加装老旧小区电梯61部 上海通过"见缝插绿"推进城市更新 [2][6] - 雄安新区实施"一站式集成布局" 上海交通大学建议打破区域思维定式融入协调发展 [6][8] 城市发展新理念 - 提出"五个转变"原则:发展理念转向以人为本 发展方式转向集约高效 发展动力转向特色发展 工作重心转向治理投入 工作方法转向统筹协调 [4] - 推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 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提升便利性舒适性 [5] - 杭州余杭区发布城市机会场景清单 应用机器人清洁和智治平台预警技术 [8] 未来城市建设方向 - 明确"一个优化六个建设"重点任务:优化城市体系 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城市 [8] - 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基础设施生命线安全工程 深化智慧城市管理机制改革 [9] - 中心城市与城市群成为主要空间载体 需实现区域错位发展 [8]
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经济日报· 2025-07-17 22:33
城市内涵式发展战略 - 核心观点为"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锚定新时代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路径 [1] - 2015年会议已提出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升,当前阶段更需强化创新、宜居、美丽等六大建设目标 [1] - 内涵式发展要求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实现集约高效协调发展 [2] 存量与增量优化机制 - 需统筹盘活690多座城市的存量资产,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流转效率 [2] - 增量要素需提高投入标准,提升附加价值以激活城市潜在生产力 [2] - 强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留城市地域文化特色以避免"千城一面" [2] 区域协同发展路径 - 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需功能互补,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驱动区域经济能级跃升 [3] - 特大超大城市需提升经济与人口承载能级,发挥高端要素辐射作用 [3] - 县城作为城镇化重要载体,需与大中小城市实现错位协同 [3] 城镇化阶段特征 - 当前城镇化从快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居民对生态、功能、品质需求升级 [1] - 城市发展需匹配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城乡融合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3]
学习笔记|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7 14:36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要点 - 会议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显著提升 包括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宜业宜居水平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 生态环境质量等[1] - 提出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目标 强调城市内涵式发展和城市更新[1] - 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6.16% 城镇常住人口9.3亿人 城镇化进入从快速增长转向稳定发展的新阶段[3][4] 城市发展重点任务 - 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强调都市圈发展和城乡协调融合[2] - 建设创新城市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挥城市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2] - 提升城市宜居性 加大公共服务供给 加快城市更新改造[2]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2] - 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提高应急能力[2] - 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2] -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应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2] 城镇化发展数据 - 2023年末城镇常住人口增加1196万人至93267万人[3] - 城镇化率同比提升0.94个百分点至66.16%[3] - 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 从增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1][4] 城市治理方向 - 建立科学城市发展评价体系 纠正唯GDP论和形式主义[3] - 大城市病治理成效显著 空气质量改善 管理精细化程度提高[4] - 新城市设施建设注重低碳要求 垃圾分类等管理措施持续推进[4]
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
快讯· 2025-07-17 05:53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传达 - 江苏省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城镇化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的重大判断 [1] - 城市发展模式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阶段 [1] - 江苏省需结合本地实际完善工作思路,推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 [1] 城市工作总体要求与目标 - 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 [1] - 目标定位包括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大方向 [1] 城市内涵式发展原则 - 强调将内涵式发展原则贯彻到城市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 [1] - 需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 重点任务部署 - 在"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基础上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1] - 重点建设六类城市:创新城市(富有活力)、宜居城市(舒适便利)、美丽城市(绿色低碳)、韧性城市(安全可靠)、文明城市(崇德向善)、智慧城市(便捷高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