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际合作
icon
搜索文档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欧盟应弥补稳定币监管的漏洞
格隆汇APP· 2025-09-03 08:40
欧洲央行对稳定币监管立场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要求外国稳定币发行人在欧盟境内采取保障措施和强有力等效监管制度 [1] - 欧盟立法需确保稳定币计划必须得到其他司法管辖区对等制度支持及资产转移保障措施方可运作 [1] - 国际合作被视为不可或缺 缺乏公平全球监管环境将导致风险寻找最薄弱环节 [1]
第二十三届中国制博会在沈阳开幕
辽宁日报· 2025-09-02 01:01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首日观众超过3.3万人次 [1] - 制博会现场意向成交额达15.8亿元人民币 [1] - 展览总面积9万平方米 设置12个展区共3056个展位 [1] - 912家海内外装备制造业企业参展 [1] 展会主题与战略定位 - 以"智能新装备·新质生产力"为主题 紧扣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战略背景 [1] - 聚焦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汇聚突破性技术及高精尖产品 [1] - 打造集全产业链展示 行业深度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国际展览平台 [1] 配套活动与产业聚焦 - 第二届沈阳市制造业经贸活动周同期启动 主题为"融合展产商 沈阳铸辉煌" [1] - 聚焦沈阳高端装备 航空航天 机器人等十大重点产业链 [1] - 突出"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国际合作"三大主线 [1] - 开展经贸对接 招商引资 专业技术和人才交流等系列活动 [1] 政府支持与参与 - 副省长王利波 沈阳市市长吕志成出席经贸活动周启动仪式并致辞 [2]
最新!前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履新
思宇MedTech· 2025-09-01 03:39
核心观点 - 百洋医药通过引入具备国际化履历的高管何国伟 加速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战略转型 并借助ZAP-X放射外科机器人的商业化及廊坊生产基地的运营 实现从资本合作向深度运营的转变 目标是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建立市场地位 [2][6][10][13][14][15] 国际化履历与战略价值 - 何国伟曾担任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近十年 主导飞利浦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 推动研发制造销售全链条本地化转型 深度参与医疗体系建设 [6] - 其履历对百洋医药具有直接价值 帮助公司在国际先进技术与本地化落地的路径上走得更稳 特别是在跨境合作和本土化生产的衔接上提供战略指导 [6] - 公司公告强调何国伟的加入将加速创新医疗器械领域的战略实施 与百洋当前的业务转向高度契合 [6] 从资本合作到深度运营 - 百洋医药在医疗器械领域的核心动作是围绕放疗技术的资本合作 2023年完成对全球放疗设备企业ZAP Surgical的战略投资 获得ZAP-X放射外科机器人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的独家商业化权益 [7] - ZAP-X采用3MV直线加速器 取消传统钴源 降低设备使用和更换成本 治疗精度达到亚毫米级 具备完整自屏蔽功能 大幅减少医院部署成本 [9] - 百洋旗下子公司将承担ZAP-X在中国及部分海外市场的规模化生产与供应链管理 公司角色从资本投资者转向产品加运营的路径 承担制造销售服务等多环节责任 [10] 廊坊基地产业落地支撑 - 百洋医药在河北廊坊建设全球生产基地 总面积1.3万平方米 2024年8月获得国家药监局GSP认证 成为当地首家获批的医药企业 功能涵盖物流枢纽智造中心和国际供应链节点 [11][13] - 2024年该基地实现营收16亿元 税利贡献超3000万元 做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营收过亿 对接百洋设立的10亿元级大健康产业基金 为产业化落地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 [13] - 廊坊基地使百洋具备承接国际技术并实现本地化量产的能力 与何国伟的加入形成互补 推动公司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完成资本制造市场的闭环 [13] 行业背景国产替代与国际合作并行 - 国内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处于双重演进阶段 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政策要求三甲医院逐步提高国产设备采购比例 头部企业如联影医疗迈瑞医疗在影像和监护设备上取得突破 [14] - 国际合作仍是弥补国产短板的重要方式 特别是在放疗手术机器人等技术门槛较高的领域 [14] - 百洋选择通过资本并购和国际合作快速切入高端赛道 再通过本地化制造和人才引进完成落地 模式成功取决于能否掌握核心产品的产业化能力及在国际化人才与本地化资源之间形成有效协同 [14] 总结与展望 - 何国伟的加入带来跨国管理经验与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 ZAP-X投资和廊坊基地的建设标志公司从资本合作走向深度运营 [15] - 未来百洋能否借助新董事会班子的国际化背景 成功推动放疗设备和直线加速器的规模化落地 是观察的关键指标 如果建立品牌影响力和服务网络 其在国内高端医疗装备市场的地位有望显著提升 [15]
2025电子商务大会将聚焦数智化转型与国际合作等议题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4:14
大会基本信息 - 2025电子商务大会于9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首钢园举行 主题为数智引领·品质创新 [1] - 大会包含开幕式暨主题论坛 消费电商专场 产业电商专场和跨境电商专场 [1] - 第15届电子商务大会作为服贸会主题论坛之一 由北京市商务局和中国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 [4] 参与机构与嘉宾 - 京东 阿里 亚马逊 美团 转转等平台代表参与分享 [2] - 52TOYS等新消费先锋品牌解读新兴消费趋势 [2] - 商务部研究院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国家级智库与研究机构专家深度参与 [2] - 超过50位电商平台 消费品牌 服务生态 研究机构的创始人及高管作为分享嘉宾 [2] - 亚马逊 沃尔玛及跨境大卖(CISMEA)等国际化嘉宾提供多维视角 [4] 大会内容与议题 - 主论坛聚焦数智化转型与国际合作等顶层议题 [1] - 消费电商专场深入AI应用 银发经济 即时零售 国潮电商等零售消费端创新 [1] - 产业电商专场聚焦产供链协同 大模型应用 数智集采等产业端应用 [1] - 跨境电商专场探讨全球贸易新格局 出海合规 本地化运营等国际化挑战 [1] - 创新引入潮流消费 国企上线 循环经济 数智家政等热点话题 [3] - 涵盖即时零售 直播电商 跨境电商 产业数智化等核心赛道 [3] 研究成果发布 -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人工智能+引领数字服务消费扩容提质—数字消费研究报告》 [3] - 亿邦智库发布《2025AI电商应用洞察报告》和《央国企采购供应链洞察与思考》 [3] - 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发布《2025北京网络新消费名品优企TOP50》 [3] - 北京市商务局与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签署《支持外贸新业态合作备忘录》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3] 行业影响与平台价值 - 大会为洞悉全球电商趋势 展现创新成果 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 [4] - 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全球市场洞察 为国际伙伴走进来了解中国电商搭建窗口 [4] - 汇聚行业巨头的同时引入京企直卖 奇梦岛 小熊美家等新面孔电商主体 [3]
外媒聚焦九三阅兵:中国为反法西斯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05:24
纪念活动安排 - 北京天安门广场将于9月3日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包括检阅部队 [1][3] - 阅兵准备已基本就绪并进入倒计时阶段 训练有序推进且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1][3][6] - 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出席活动 包括朝鲜金正恩与俄罗斯普京等 [6][7] 军事技术展示 - 受阅武器装备均为中国国产现役主战装备 涵盖陆海空无人智能及反无人装备 [3] - 新型网电作战等力量将参与受阅 部分装备系首次公开亮相 [3] - 阅兵活动展示中国快速发展的军事技术 为观众提供罕见观摩机会 [3] 国际关注与评价 - 路透社、彭博社、CNN等国际主流媒体对活动高度关注并积极报道 [3] - 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强调中国军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3] - 法新社指出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数千万人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4] 活动主题与意义 - 活动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3] - 南非《独立报》认为活动旨在呼吁各方牢记历史并共同维护和平 [4] - 俄罗斯学者指出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被低估 其作战显著削弱日本防御力量 [6] 国际关系动态 -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被俄方称为"史无前例" 俄中关系是莫斯科优先议题 [6] - 印尼总统普拉博沃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出席 反映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加强 [7] - 新加坡《联合早报》关注中朝共同抗战历史 强调双方相互支持对抗侵略 [6]
探索低碳转型新路径 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
新华日报· 2025-08-28 21:17
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的驱动作用 -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特点 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变革和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1] - 需将低碳经济从概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以提升贸易竞争力 [1] 贸易结构优化与绿色产业培育 - 国际贸易重点从煤炭、钢铁等高耗能产业转向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2] - 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 鼓励采用余热回收技术、高炉煤气综合利用技术降低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2] - 延伸传统产业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 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依赖 [2] -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资源 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2] - 通过购车补贴、充电桩建设补贴等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2] 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 -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 有助于突破贸易壁垒和提升产品附加值 [3] - 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围绕能源、工业、交通等关键排放领域集中攻关 [3] - 政府牵头推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建立实验室和技术联盟 [3] - 制定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标准体系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申请 [3] -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建立能耗模型实现精准控碳 通过3D打印和柔性制造减少材料浪费 [3] 国际合作与绿色贸易网络建设 - 需加强国际合作应对低碳转型的技术、规则和市场挑战 [4] - 联合主要经济体建立跨区域碳足迹核算和绿色产品认证通用标准 [4] - 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嵌入低碳条款和可持续发展专章 推动成员国明确减排目标 [4] - 联合跨国企业和科研机构成立全球低碳技术联盟 重点研发新能源、储能、碳捕获技术 [4] - 在经贸合作区打造绿色产业走廊 形成跨国低碳产业集群 [4] - 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产品专区 降低中小企业出口门槛 [4] 政策支持体系构建 - 将低碳目标纳入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设定绿色产品出口占比和碳足迹管理量化指标 [5] - 对钢铁、水泥等高碳产品加征碳关税 对低碳技术装备和可再生能源产品减免增值税 [5] - 环保、税务、金融、商务部门协同形成政策合力 制定更严格环保标准和有效税收减免政策 [6]
强强联合,擎动未来 奥地利百年动力巨头斯太尔发动机落子苏锡通园区
扬子晚报网· 2025-08-27 15:04
公司合作 - 奥地利斯太尔发动机集团与上研动力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3] - 合作聚焦柴油发动机技术引进 联合研发与本地化生产 [3] - 共同开发面向东南亚和中东市场的下一代高性能动力平台 [3] 公司背景 - 斯太尔发动机集团拥有超过150年历史 以高性能 高可靠性 低排放柴油发动机闻名 [3] - 产品应用于特种车辆 高端游艇 发电机组等领域 [3] - 上研动力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在非道路动力领域具备强大研发实力和市场根基 [3] 战略意义 - 斯太尔发动机通过合作深度布局中国市场并加速技术本地化进程 [3] - 项目落地推动中奥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合作典范 [1] - 合作将促进园区与德语区在产业链延伸 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的深度合作 [3]
综述: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带给内蒙古的“三重惊喜”
中国新闻网· 2025-08-27 08:02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蒙博览会于8月2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开幕 共有1500余家企业参展 将持续至8月31日 [1] - 中蒙贸易额在2024年达到186.2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中国连续多年成为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国 [1] 展会活动亮点 - 博览会设置多元体验区 包括灌饼卷烧卖新吃法展示 人形机器人表演 T台时尚走秀等活动 [3] - 国际参与者积极参与手工制作体验 如巴西客商现场捏制草原动物造型并尝试书法汉字书写 [3] 国际参与度提升 - 多国客商展示高水平中文能力 韩国客商使用无口音普通话交流 伊朗客商强调向中国推广产品 [4] - 柬埔寨内政部副部长用中文表示内蒙古将成为中国向北发展重要纽带 [4] 经贸合作成果 - 博览会期间签约21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额达652.94亿元人民币 涵盖跨境服务贸易 矿产资源开发及新能源技术合作 [5] - 中俄投资贸易推介会达成6项签约 金额5.01亿元人民币 涉及天然气 农产品贸易 跨境物流及农业种植领域 [5] 区域经济影响 - 内蒙古口岸进出境货运量2023年及2024年连续突破1亿吨 中欧班列开行量持续增长 [6] - 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察布市被纳入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 商务部支持深化区域互利合作 [6]
【延安】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延安协同中心落地建设
陕西日报· 2025-08-25 00:35
合作签约与平台建设 - 延安新区管理委员会与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于8月19日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延安协同中心"并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1] - 协同中心将依托国家级平台优势,结合延安产业集聚与开放需求,为本地企业提供覆盖政策咨询、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环节的"一站式"全流程解决方案 [1] - 该平台旨在推动国际先进要素向延安集聚,助力本地企业直接连接国际创新要素与市场资源,快速融入全球产业链 [1] 战略意义与区域发展 - 协同中心落地是延安服务国家开放战略的重要实践,将加速本地产业与国际规则接轨,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主体 [1] - 延安新区管理委员会表示将携手协同中心推动平台高效运营,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国际动能,助力打造新时代内陆开放新高地 [1] - 合作聚焦推动延安国际化发展及深度参与国际合作,目标打造内陆开放合作样板 [1]
东西问丨任筱强:国际月球科研站“朋友圈”为何越来越大?
中国新闻网· 2025-08-24 11:51
国际月球科研站项目背景 - 中国倡议发起多国参与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 覆盖月球表面 月球轨道和地面建设 [3] - 深空探测实验室由国家航天局 安徽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 支撑鹊桥二号 嫦娥六号等重大工程 [4] - 全球航天技术进步推动国际合作深化 建设科研站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必然趋势 [4] 科学目标与选址依据 - 制定地质 天文 日地环境 基础科学 资源利用五大科学应用目标 [6] - 选址聚焦月球正面南纬80度4个区域 基于科学价值最大化原则 [6] - 月球南极可能存在水冰资源 可支持人类生存和燃料需求 拥有连续100多天光照条件 [6] 设施建设规划 - 建设6大科研平台:地质 多物理场测量 巡天观测 日地月系统联动 基础实验 资源开发 [8] - 配套地月往返运输 月面运输车 作业机器人 能源供应 信息支持 生命保障等设施 [8] - 分两阶段建设:2035年前具备能源 通信 导航 运输 驻留核心能力 2045年前建成航班化运输系统 [9] 国际合作进展 - 2017年发起合作倡议 已与17个国家/国际组织和60余个机构签署合作文件 [10] - 未来十年计划寻找50个国家 500家科研机构和5000名科研人员参与合作 [12] - 发起六大合作倡议包括和平开发利用 共商共建共享 成立合作组织等 [12] 组织架构推动 - 计划牵头成立国际合作委员会 建设国际合作总部 [12] - 深空探测实验室发起国际深空探测学会 系中国首个航天领域非政府国际科技组织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