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

搜索文档
“专精特新第一行”!北京银行,何以走好先手棋?
券商中国· 2025-09-05 23:32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银行通过前瞻性战略布局和系统性创新 成功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破解传统信贷与科创企业需求错配的行业难题 [2][4][12] - 公司通过差异化组织架构、智能化风控体系和生态化资源整合 实现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三年复合增速32.1% 服务企业超2.6万家 成为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行业范式 [2][6][11] 政策背景与行业困境 - 中央政治局2021年提出发展专精特新企业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新质生产力列为首要任务 形成国家战略支点 [3] - 科创企业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特性与传统银行重抵押信贷逻辑存在显著错配 融资难问题突出 [1][3] 战略定位与执行成果 - 2022年率先提出"专精特新第一行"战略 2023年启动千亿信贷行动 2024年提前达成目标 [4] - 截至2025年6月:资产总额4.75万亿元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4346亿元 较年初增703亿元(+19.31%) 较2022年6月末增长131% [2] - 服务专精特新企业2.6万家 贷款余额1210亿元 北京地区超80%上市科技企业获支持 [2][13] 差异化能力构建 - 组织架构:建立"1+18+N"专营体系 含87家科技特色支行和46家专精特新特色支行 较上年新增18家和16家 [6] - 风控创新:开发"科创雷达"评价体系 引入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维度 替代传统财务指标 [7] - 产品矩阵:针对企业生命周期推出"科创e贷"(初创期)、"领航e贷"(成长期)、"e投贷"(成熟期) "领航e贷"累计放款超1300亿元 [8] 生态化服务升级 - 从资金供给转向生态构建:链接政府、产业龙头、VC/PE及科研院所 搭建"银-政-企-投"平台 [11] - 创新案例:为华诺泰生物提供"认股权贷款+1亿元认股权协议" 支持疫苗研发企业跨越产业化瓶颈 [10] - 推出AIMM智能撮合平台和"小京创投"AI匹配服务 落地全国首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10年期、占交易价款77.46%) [11] 行业引领与范式价值 - 与北交所战略合作 拓展超千家VC/PE机构 发布"股债联动伙伴计划" 激活科技金融乘数效应 [12] - 近三十年科技金融积淀:1999年设立中关村科技支行 2009年成立首家科技信贷专营支行 2022年入驻中关村科创金融服务中心 [5] - 为银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服务范式 核心是通过制度创新响应市场需求 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方法论 [12][13]
上市首日大涨!精密冲压铁芯“小巨人”,登陆沪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10:52
公司上市表现 - 公司于9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成为今年沪市主板第16家上市企业[1] - 股票发行价为18.60元/股 上市首日开盘价65.00元/股 高开249.46% 收盘价69.30元/股 单日涨幅272.58%[3] - 公司总市值达121.2亿元 流通市值23.76亿元 市盈率61.64[4] 业务与技术优势 - 专注于精密冲压铁芯产品研发生产 核心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微特电机铁芯/电气设备铁芯/点火线圈铁芯[7] - 掌握0.2毫米超薄硅钢批量加工技术 点胶技术和激光焊接工艺获宝马集团/采埃孚产品定点并实现大批量供货[6][7] - 拥有80项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 客户与订单情况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宝马集团/采埃孚/博世集团/汇川技术等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和整车厂商[7] - 截至2024年末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已定点产品需求预测达101.82亿元[7] - 预计2025年至2027年销售套数将实现较快增长 新承接项目将带来更多交付需求[7]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11.92亿元 净利润1.14亿元 综合毛利率16.89%[7] - 2023年营业收入11.89亿元 净利润1.56亿元 综合毛利率21.86%[7] - 2024年营业收入14.21亿元 净利润1.50亿元 综合毛利率20.43%[7] 募投项目与产能规划 - IPO募集资金8.14亿元 用于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铁芯扩建项目和精密冲压及模具研发中心项目[8] - 扩建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高端驱动电机定转子铁芯产能[8] 发展战略 - 将持续研发0.15毫米和0.1毫米超薄硅钢加工技术 推进0.2毫米以下超薄硅钢铁芯产品研发[7] - 以创新求精优化经营管理 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 拓展发展空间[10]
上市首日大涨!精密冲压铁芯“小巨人” 登陆沪市
上海证券报· 2025-09-05 10:28
上市概况 - 公司于9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成为今年沪市主板第16家上市企业 [2] - 股票发行价为18.60元/股 首日开盘价65.00元/股 较发行价高开249.46% [4] - 首日收盘价69.30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272.58% 公司总市值达121亿元 [4]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92亿元、11.89亿元和14.21亿元 [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14亿元、1.56亿元和1.50亿元 [8] - 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6.89%、21.86%和20.43% [8] 业务与技术 - 核心产品为精密冲压铁芯 包括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微特电机铁芯、电气设备铁芯和点火线圈铁芯等 [8] - 掌握0.2毫米超薄硅钢批量加工能力 正在研发0.15毫米和0.1毫米超薄硅钢加工技术 [7][8] - 拥有80项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9] 客户与订单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宝马集团、采埃孚、博世集团、汇川技术等知名企业 [8] - 点胶技术已取得宝马集团和采埃孚的产品定点并实现大批量供货 [8] - 截至2024年末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铁芯已定点产品需求预测达101.82亿元 [8] 募投项目 - 此次IPO募集资金8.14亿元 [9] - 资金将投入新能源车用驱动电机铁芯扩建项目和精密冲压及模具研发中心项目 [9] - 扩建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100万套新能源汽车高端驱动电机定转子铁芯 [9]
一镜到底看“科创街区”,背后藏着什么秘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5 08:39
政策支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印发政策文件,推动科技金融发展[4] - 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明确科技金融发展路径[5][6] - 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6] 企业发展规模 - 全国累计培育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超过60万家[8] - 全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15] 银行业务数据 - 北京银行2020年至今通过"首贷"支持企业超2万户[11] - 北京银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超2.6万家,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超1200亿元[16] - 北京银行"领航e贷"累计放款超1300亿元[16] - 北京银行"英才贷"累计放款近16亿元,服务各领域人才超2.4万户[22] - 北京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从2021年1607.5亿元增长至2025年6月4346.1亿元,服务企业数从8万家增长至5.5万家[42] - 北京银行服务北京82%的创业板上市企业、74%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75%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34] 金融产品创新 - 北京银行推出"科创e贷"重点关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投入情况[10] - 针对初创期企业推出线上化信用类融资产品"科创贷",并与VC/PE机构合作推出"联创贷"[13] - 针对成长期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和供应链金融服务[18] - 针对成熟期企业提供银团贷款、并购融资及科创票据等资本市场融资服务[30] - 推出"英才金融"综合服务方案,构建"人—家—企"一体化服务体系[22] - 推出十项跨境金融服务举措,包括汇率避险专区和"科企汇"外汇便利化方案[29] 市场建设 - 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近八成[34] - 北京银行与北交所建立互联互通机制,联合举办"走进北交所"系列活动[34] - 北京银行构建"1+18+N"专营组织体系,深耕"十大赛道"行业客户[40] - 针对腾飞期企业提供"投行+商行+租赁+保险"一体化综合金融解决方案[41]
海泰科涨2.12%,成交额1.0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31.7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股价39.58元/股 上涨2.12% 成交额1.05亿元 换手率4.30% 总市值37.6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31.78万元 特大单买入213.50万元占比2.03% 大单买入749.25万元占比7.1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97.90% 近5日下跌6.10% 近20日下跌0.68% 近60日上涨46.16% [2] -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6月26日净买入3450.04万元 买入总额1.03亿元占比20.72%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20万户 较上期增加19.33% 人均流通股5193股减少7.80% [3] - 广发价值核心混合A新进第七大流通股东 持股76.00万股 [4]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545.91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625.91万元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6亿元 同比增长24.86% [3] - 归母净利润3638.00万元 同比增长383.49%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注塑模具(84.05%)及塑料零部件(11.57%)的研发制造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零部件 概念板块包括专精特新、理想汽车概念等 [2] - 成立于2003年11月 2021年7月上市 注册地址山东省青岛市 [2]
佳力图涨2.03%,成交额9146.5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4.1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2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9.57元/股 成交额9146.50万元 换手率1.78% 总市值51.8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4.12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4.02%(367.46万元) 卖出占比5.04%(460.59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5.64%(1430.69万元) 卖出占比15.54%(1421.68万元)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6.71%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5.06%/-3.53%/13.79% 年内3次登上龙虎榜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21亿元 同比增长32.20%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777.16万元 同比下滑262.89% [2] 股东结构与分红记录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4.98万户 较上期减少1.83% [2] - 人均流通股10889股 较上期增加1.8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8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5亿元 [3]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为数据中心机房精密环境控制设备及技术服务 精密空调收入占比57.06% 机房环境一体化产品占比34.43% 代维服务占比4.57% [1] - 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制冷空调设备行业 涉及小盘、专精特新、数字能源、液冷概念、华为概念等板块 [1]
金太阳涨2.40%,成交额5946.4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7.7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6:2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上涨2.40%至20.94元/股 成交5946.44万元 换手率2.45% 总市值28.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7.75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5.03%(299.08万元) 卖出占比8.19%(486.83万元) [1] - 年内累计上涨9.79% 近5日下跌8.72% 近20日上涨0.48% 近60日上涨13.56%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0亿元 同比增长15.82% [2] - 归母净利润1471.07万元 同比减少9.3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08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735.39万元 [3] 主营业务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构成:纸基/布基抛光材料60.74% 智能数控装备及精密结构件24.77% 新型抛光材料14.22% [2] - 所属申万行业:机械设备-通用设备-磨具磨料 [2]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 大飞机 工业母机 专精特新 新材料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1.72万户 较上期增加0.25% 人均流通股6930股 较上期减少0.18% [2] - 平安新鑫先锋混合A(000739)持股75.95万股 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数量未变动 [3] -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发起A(019457)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4年9月21日 2017年2月8日上市 [2] - 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 [2] - 主营新型精密抛光材料 高端智能装备研发生产销售 精密结构件制造服务 [2]
金盘科技涨2.07%,成交额4.4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978.7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4:1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53.18元/股,成交额4.46亿元,换手率1.86%,总市值244.2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978.76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1.22%和17.01%,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5.57%和26.47%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29.97%,近5日下跌11.43%,近20日上涨23.70%,近60日大幅上涨68.56% [1] 公司基本面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2021年3月上市,主营新能源、高端装备等领域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 [1] - 收入构成:输配电设备占比87.05%,储能系列9.59%,光伏电站业务1.90%,其他业务合计占比约1.46% [1]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54亿元,同比增长8.16%,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增长19.10%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84万户,较上期增加1.48%,人均流通股24,939股,减少1.06%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272.74万股 [3] - 前海开源新经济混合A增持24.10万股至479.41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新进持股401.69万股,广发多因子混合退出十大股东 [3] 分红记录与行业属性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3亿元,近三年累计分红5.43亿元 [3]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网设备-输变电设备,概念板块涵盖工业互联网、专精特新、智能电网等 [1]
斯达半导涨2.07%,成交额3.8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65.8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4:1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102.49元/股 成交额3.85亿元 换手率1.59% 总市值245.4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65.85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8.81%和9.53%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2.67%和27.83%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14.9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变动-6.11%/+13.24%/+30.32%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浙江嘉兴 2005年4月成立 2020年2月上市 主营IGBT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IGBT模块占比98.12% 其他产品占比1.88% [1] - 行业分类为电子-半导体-分立器件 概念板块涵盖新能源车、专精特新、第三代半导体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5.39万户 较上期减少5.10% 人均流通股4440股 较上期增加5.37%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27.94万股(增76.35万股) 南方中证500ETF持股181.49万股(增26.06万股) 国联安半导体ETF持股127.11万股(增12.88万股)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8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71亿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9.36亿元 同比增长26.2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75亿元 同比增长0.26% [2]
安凯微涨2.01%,成交额4687.1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99.4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5 04:17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5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2.66元/股 成交额4687.17万元 换手率1.62% 总市值49.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99.47万元 其中特大单卖出111.96万元占比2.39% 大单买入905.11万元占比19.31%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25.97% 近5日下跌10.34% 近20日下跌4.24% 近60日上涨6.12% [2] 龙虎榜与市场关注度 - 今年以来6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5月26日龙虎榜净买入4226.85万元 买入总额8295.98万元占比23.97% [2] - 股东户数2.15万户 较上期减少3.17% 人均流通股10825股 较上期增加4.95%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34亿元 同比减少3.02% 归母净利润亏损4925.07万元 同比扩大740.87%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76万元 [4]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为物联网智能硬件核心SoC芯片 收入构成:物联网摄像机芯片79.07% 应用处理器芯片18.32%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概念板块包括阿里云、安防、ASIC芯片、专精特新等 [2] 机构持仓情况 - 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A(001410)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287.12万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