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

搜索文档
新华保险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 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增长超200%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7 13:08
文章核心观点 新华保险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原保险保费收入、总资产和净利润均创新高,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投资收益颇丰,同时公司将持续优化销售渠道并聚焦战略重点工作 [1] 经营业绩 - 2024年营业收入1325.55亿元,同比增长85.3% [1] - 原保险保费收入1705.11亿元,同比增长2.8% [1][2] - 总资产达1.69万亿元,同比增长20.6% [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2.29亿元,同比增加201.1% [1] 股东回报 - 2024年首次开展中期分红,派发现金股利每股0.54元(含税),共计16.85亿元 [1] - 拟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利每股1.99元(含税),共计62.08亿元 [1] - 2024年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78.93亿元,比去年派息金额增加197.6% [1] 保险业务 保费收入结构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272.20亿元,同比增长15.6% [2] - 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34.43亿元,同比增长19.2% [2] - 续期保费1279.25亿元,同比增长5.5% [2] 业务价值与结构 - 2024年下调非投连账户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至4.0%、风险贴现率假设至8.5% [2] - 新业务价值62.53亿元,同比增长106.8% [2] - 首年保费口径下新业务价值率14.6%,较2023年提高7.9个百分点 [2]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为70.1%,较上年同期提升12.6个百分点 [2] - 十年期及以上期交保费占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比例为12.6%,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 [2] - 续期保费占总保费的比例为75.0% [2] - 传统险和分红险长期险首年保费占长期险首年保费比例合计96.5% [2] 业务质量指标 - 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为95.7%,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 [3] - 25个月继续率为86.2%,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 [3] - 2024年退保率为1.9%,与上年持平 [3] 保险服务收入 - 保险服务业绩及其他贡献收入124.67亿元,同比增长8.6% [4] 发展战略 - 把握居民健康、养老、财富管理机遇,提升核心能力 [4] - 聚焦区域、人才、渠道、客户、科技等战略性重点工作 [4] 销售渠道 个险渠道 - 2024年保费收入1159.70亿元,同比增长0.3% [5]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32.35亿元,同比增长19.7% [5] - 个险代理人规模人力13.64万人,月均绩优人力1.55万人,同比增长4% [5] - 月均绩优率10.9%,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 [5] - 月均万C人力0.35万人,同比增长28% [5] - 月均万C人力占比2.5%,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 [5] - 月均人均综合产能0.81万元,同比增长41% [5] - 2024年7月发布"XIN一代"计划队伍建设项目,2025年改版实施"XIN一代"荣誉体系 [5] 银保渠道 - 2024年保费收入516.74亿元,同比增长8.1% [6] - 长期险首年期交保费138.73亿元,同比增长11.5% [6] - 续期保费267.55亿元,同比增长42.8% [6] 团险业务 - 2024年保费收入28.67亿元,同比提升14.5% [6] - 长期险首年保费1.88亿元,同比增长56.7% [6] - 政策性健康保险业务保费收入9.49亿元,同比增长29.3%,覆盖客户1931万人 [6] - 参与承保18个省市、36个惠民保项目 [6] 投资业务 投资业绩 - 2024年投资收益163.06亿元,扭亏为盈,2023年投资亏损37.75亿元 [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投资规模16293.61亿元,总投资收益率5.8%,综合投资收益率8.5% [8] 投资策略 - 遵循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压舱石,辅以权益类资产配置 [9] - 固定收益方面,配置长久期利率债,寻找优质项目,防范信用风险 [9] - 权益投资方面,向高股息OCI类等持有型权益资产迁移,控制市场下行风险 [9] 投资项目 - 2024年底高股息OCI类权益工具投资由年初的53.70亿元增长至306.40亿元,增长470.6% [9] - 2024年先后举牌上海医药、国药股份等上市公司 [9] - 2024年与中国人寿共同发起设立500亿元的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并启动投资 [9]
雪球基金入选中国基金报2025年指数生态圈英华典型案例
雪球· 2025-03-27 07:52
论坛与政策背景 - "AI新纪元 指数大时代"2025指数投资高质量发展论坛于2025年3月26日举办,雪球基金获得"指数产品销售机构(独立第三方)"殊荣 [1] - 2025年1月中国证监会印发《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并构建"长钱长投"生态 [1] 雪球基金业务发展 - 公司自2016年开展基金销售业务,提供差异化基金产品和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形成以资产配置服务为核心的平台特色 [1] - 2024年下半年非货币市场基金规模达386亿,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127亿,在独立销售机构中权益基金及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均排名第六 [1] - 近三年指数基金(含债券和QDII类)销量和规模稳中有升,占非货基金比重逐年增长 [2] 平台运营与用户生态 - 依托雪球社区影响力倡导长期投资策略,构建以用户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生态闭环 [2] - 雪球公司拥有超过7800万用户,聚集对权益资产接纳度较高的投资人群 [3] 投顾服务与工具创新 - 配合基金投顾试点机构采用指数基金作为底层工具,提供"特色化指数投顾策略" [2] - 开发指数估值工具、定投收益模拟器、组合回测功能等,帮助投资者实践低估买入策略并优化成本 [2] 战略定位与行业贡献 - 推动指数基金成为普惠金融工具,秉承"买方"视角优化服务,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2] - 公司以"长期投资、资产配置"为理念,发展为集交流交易于一体的综合财富管理平台 [3]
大成基金混合资产投资:择时以稳,趁势而兴
券商中国· 2025-03-26 01:54
与此同时,大成基金的混合资产投资业务经过多年的探索,迭代形成了目前的组织架构。公司基于大权益 投研平台,建立了一支既能让成员充分发挥所长,又可互相赋能的混合资产投资团队。团队的目标是通过 多资产的专业投资、多元化的投资理念和丰富的策略工具,提供有差异化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为社会和 投资者创造价值。 近年来,大成基金在长周期内展现的投资能力深受投资人认可。特别是在过去3年的市场中,大成基金的权 益投资经受住了考验,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 混合资产投资部的基金经理中,有固收投资出身的孙丹,有股票行业研究出身的徐雄晖,有擅长小盘逆向 投资的主动量化基金经理苏秉毅,以及曾有丰富年金管理经验的李煜。部门人员背景高度多元化,为内部 实现多元化策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部门涵盖了现金管理、纯债策略、转债增强、主观选股、主动量化和 衍生品投资等策略工具。 2022年至2024年,A股震荡较为剧烈,大成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始终将给持有人带来较好的投资体验作 为工作的核心目标,夯实内功。 藏器于身,时机到来必有所成。 大成基金混合资产投资部有什么特色和优势,为什么能穿越周期,获得优良的业绩,并得到投资者的认 可?记者走访大成基金发现, ...
新华保险当好“耐心资本”表率 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
金融界· 2025-03-24 09:11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有控股金融机构 积极落实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 发挥"耐心资本"作用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1] - 公司通过举牌银行股 参与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创新投资方式等举措 全面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2][3][4] - 公司2024年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75%-195% 2025年前两月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9% 实现业绩快速增长 [6] 政策响应与市场角色 - 公司管理超万亿元商业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 成为中长期资金持有代表的国有金融机构 [1] - 2025年1月举牌杭州银行 发挥国有金融企业领头雁作用 优化资产配置并增强银保协同效应 [2] - 2024年举牌国药股份和上海医药 加强医养产业布局 服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2] 投资试点与基金运作 - 2025年3月获批600亿元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获得监管机构对价值投资理念的认可 [3] - 2024年联合发起鸿鹄基金 截至2025年3月初投资落地500亿元 投向国计民生重点行业 [3] - 2024年底设立智集芯基金 通过S基金方式支持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4] 创新投资与产业支持 - 投资北京中科创星硬科技基金 支持半导体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企业发展 [4] - 2025年投资农业银行3亿元绿色债券 资金用于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等绿色产业项目 [4] - 同期投资北京银行2亿元小微债 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 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9.58-257亿元 较2023年增加152.46-169.88亿元 同比增幅175%-195% [6] - 业绩增长源于资本市场回暖带来的投资收益增长 以及保险业务结构优化和规模增长 [6] - 2025年1-2月累计原保费收入超500亿元 同比增长29% 主要得益于渠道管理和绩优人力带动 [6]
睿书会第61期:《孙子兵法》漫谈——孙子会是价值投资者吗?
广东睿璞投资· 2025-03-24 07:47
《孙子兵法》与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 - 核心观点:《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与价值投资理念高度契合,强调"先为不可胜"的风险控制、"五事七计"的基本面分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收益最大化原则,以及避免焦虑性动作的情绪管理 [2][12][15][18] 孙子之价值观 - 慎战观:战争收益与代价极不对称,需保持敬畏心,"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 [3] - 投资映射:资产管理需优先控制风险,坚持安全边际,如巴菲特强调"不要亏钱" [3][9] 孙子之基本面分析 - "计"的本质:非奇谋巧计,而是计算敌我实力对比的"五事七计"(道、天、地、将、法等) [5] - 投资应用:需专注领域研究,如巴菲特"研究整条街商铺"的方法,建立严格研究流程和投资清单 [5][6] 孙子之成本观 - 战争代价:百战百胜不如一战而定,如李牧防御匈奴数年不战、一战定边 [8] - 历史教训:汉武帝数胜致国家濒临破产,巴菲特早期低估标的(伯克希尔纺织厂)因忽视长期成本亏损 [9] - 市场警示:当前科技股交易量达2万亿,追逐热门可能抬高估值埋下亏损隐患 [10] 孙子之收益观 - 全胜思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为最优,避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12] - 投资表现:长期稳健策略如伯克希尔60年年化19.9%增长(市值增长5.5万倍),优于短期热点追逐 [21] 孙子之技术观 - 不败原则:"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误案例 [15] - 奇正结合:投资需逆向思维避实击虚,但方法论需正确("以正合,以奇胜") [16] 情绪管理 - 动作陷阱:焦虑导致非理性决策,如唐玄宗逼哥舒翰出战致潼关失守 [18] - 投资修养:王翦灭楚案例显示耐心重要性,芒格强调"稳定情绪是投资基石" [19] 长期验证案例 - 伯克希尔:60年专注保险/消费/能源等传统行业,仅苹果为科技股且介入时机晚(上市10年后低估值买入) [20][21]
“三年期”基金又行了?这批产品成立后,仅2只出现亏损
券商中国· 2025-03-24 01:49
三年期持有基金市场现状 - 2023年和2024年两市仅合计成立14只主动权益类三年期产品,其中部分需借助发起式方式成立 [1] - 与2020-2022年高峰期相比发行量锐减,2020年发行21只,2021年38只,2022年17只,而2024年仅3只 [3] - 行情震荡导致基金公司发行谨慎,此前高位发行的产品净值大幅下挫影响投资者信心 [3] 低位成立产品表现 - 2023-2024年成立的14只产品多数取得正收益,大成至信回报三年定开涨近30%,银华惠享三年定开涨超23% [4] - 低位成立产品受益于择时和布局核心资产,控制回撤能力突出,但缺乏科技股行情的进攻性 [1][3] - 仅富国周期精选三年持有与东方红睿玺三年持有两只产品业绩告负 [4] 投资策略与持仓特点 - 低位成立产品多数缺席近期热门AI板块,重仓股偏向稳健核心资产如中国移动、美的集团、五粮液等 [5][6] - 基金经理刘旭坚持长期现金流折现选股逻辑,持股热门度中等偏低,长期持有重仓股 [5] - 银华惠享三年定开基金经理方建关注半导体国产化和AI芯片标的,近期净值弹性增强 [6] 行业建议与市场观点 - 天相投顾建议基金公司控制新发节奏,市场高点减少新发,低迷时把握估值优势合理推新 [4] - 华南公募渠道人士指出基金经理能力圈与市场风格不匹配是业绩拖累主因,强调宽泛择时重要性 [3] - 市场认为基金布局需重视择时,低位成立产品整体表现优于高位发行产品 [3][4]
[3月16日]美股指数估值数据(美股连续4周下跌,纳斯达克到低估了么?)
银行螺丝钉· 2025-03-16 13:53
全球股票及美债指数估值表 - 公司推出美股、全球股票指数、美债指数的估值表,包含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等关键指标[5][43][44] - 新增美股场内美债ETF指数估值数据[6] - 估值表将每周日在公众号和小程序"今天几星"更新[7] - 系统已覆盖海外主流几百只指数品种[9] 全球股市近期表现 - 美股连续4周下跌,全市场指数本周下跌2.2%[11][12] - 欧洲股市微跌,人民币资产整体上涨[13][14] - 港股今年表现全球第一,A股涨幅也位居前列[15][16] 美股主要指数估值分析 - 纳斯达克指数回调后处于历史估值中枢附近[19] - 标普科技指数距离低估还有约15%空间[25] - 美股小盘股、红利、价值等指数已进入低估区域[27] - 美元高利率压制了美股红利股表现,当前股息率3-4%[29][30] 全球主要市场估值数据 - 日本股市市盈率15.99倍,市净率1.60倍[44] - 德国股市市盈率16.71倍,市净率1.82倍[44] - 印度股市市盈率23.18倍,市净率3.65倍[44] - 韩国股市市盈率11.27倍,市净率0.92倍[44] 美债ETF产品数据 - 美国0-3月国库券债券ETF(SGOV)年化收益4.71%,规模380亿美元[46] - 美国国债1-3月ETF(BIL)年化收益4.59%,规模417亿美元[46] - 美国债券全市场指数ETF(BND)年化收益4.84%,规模1272亿美元[46] - 美国国债20+年ETF(TLT)年化收益4.68%,规模509亿美元[46]
投资小知识:男性和女性,谁的投资收益更高?
银行螺丝钉· 2025-03-16 13:53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率比女性更高,持有时间更短,最终导致 男性的平均收益低于同年龄段的女性。 例如60后的交易频率就比80后低。 年纪大了之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人也 就没有那么冲动了,也会更有耐心做长期 投资。 其实女性、年长者收益高,只是表面的统 计结果。 有意思的是,男性的交易频率,并不是始 终都很高。 背后的原因,是不折腾,拿得住。 随着男性的年龄增长,交易频率会降低, 会跟女性趋同。 ▼点击阅读原 文,免费学习大额家庭资产配置课程 好品种+好价格+长期持有,做到这些,那 收益都不会差的。 ...
中泰资管天团 | 姜诚:想做长期投资,需要坚持和放弃什么?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3-13 08:24
投资理念形成 - 投资框架的形成更多源于失败案例的反思而非成功经验 通过教训认识到所谓"好研究"往往不充分 且"好资产"的先验优势常被高估[1] - 商业世界的复杂性使得长期预测具有几何级数难度 因此采用安全边际作为应对不可预测性的核心方法[2] - 安全边际的构建逻辑是逆向思维:当无法确定企业未来最佳情景时 通过评估最差情景下的价格保护来抵消不确定性[3] 风险偏好与决策机制 - 低风险偏好特质促使决策时优先考虑负面情景 形成以安全边际为核心的个性化投资框架[4] - 价值投资不依赖"比市场更聪明"的前提 而是基于足够可靠的决策信息 这规避了热门股投资所需的超额认知要求[6][7] 长期收益实现路径 - 十倍股通常是后验结果而非预设目标 持仓调整主要依据价格变化导致的内部收益率波动而非预设涨幅[9][10] - 长期牛股往往通过持续跟踪中逐步修正估值判断而产生 而非初始阶段的前瞻性预判[11] 资金与认知管理 - 长期投资的客观条件取决于资金属性的期限匹配度 而非市场环境 杠杆资金因期限约束难以践行长期策略[12][13] - 情绪管理应通过行为干预(如减少行情查看)而非强行克服 承认人性弱点并建立回避机制更有效[15][16] 行业选择逻辑 - 行业Beta的周期性波动使其预测价值有限 超额收益主要来自跨行业的Alpha挖掘而非板块轮动[17] - 需警惕将时代性Beta错误归因为企业Alpha的历史教训 这要求淡化短期行业表现追求[18]
利好来了!长期资金,新增600亿!
券商中国· 2025-03-05 23:24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再扩容。 3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提及 支持科技创新, 当 前重点是抓好"四项试点",并积极稳妥扩大试点范围,其中之一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 他表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前期试点规模超过1000亿元,今年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昨天(3月4日)金融监管总局批 复再新增600亿元。这不仅为资本市场带来实实在在的中长期增量资金,而且进一步壮大了机构投资者群体。 年内已批复1120亿元 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始于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发起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023年10月,金融监管总局批 复同意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两家保险公司通过募集保险资金试点发起设立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00亿元,投资股市并 且长期持有。该基金名为鸿鹄志远(上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有限公司(下称"鸿鹄基金"),落地于2024年年初。 1月26日,金融监管总局批复开展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为520亿元。中国太平洋人寿、泰康人 寿、阳光人寿及相关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获准以契约制基金方式参与试点,开展长期股票投资。 随着最新600亿元获批,今年上半年已落实的保险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