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营商环境
icon
搜索文档
“优”无止境“营”未来
辽宁日报· 2025-05-13 01:46
营商环境核心转变 - 辽宁营商环境发生重大转变 经营主体活力与招商引资引力显著提升[7] - 2024年经营主体增长3.1% 活跃度首次超过全国水平[4] - 2024年一季度全省招商引资同比增长19.8%[5] 信用体系建设 - 获国家13个部委单位评定国家级信用奖项16项 信用领域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8] - 2024年依法依规帮助6.8万家经营主体修复信用 2024年以来1.5万余户经营主体主动完成信用修复[8] - 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实现数据交换共享 同步修复信用数据4万余条[8] 法治环境优化 - 设立128个涉企行政复议服务点 构建快立快审快结绿色通道[10] - 2024年新收涉企复议案件1241件 依法纠正违法行政行为231件[10] - 全面清理33万余件现行有效法规政策 消除企业隐性壁垒[10] 政务服务改革 - 县级以上政务服务中心进驻窗口和工作人员平均缩减57.2%和51.2%[11] - 政务服务事项一窗受理率超过90% 77%政务服务中心实现无差别受理[11] - 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累计办理业务超过3.3亿件 辽事通平均每月300余万人在线办理业务[13] 招商引资与企业发展 - 2024年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206家 高新技术企业1625家 雏鹰瞪羚企业940家[15] - 2024年建设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8% 其中亿元以上建设项目投资增长18.2%[15] - 2024年全省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14.6%[15] 金融支持政策 - 2024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万亿元 全年实际新增贷款同比多增[17] - 2024年一季度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454亿元 创近6年同期最高 同比多增336亿元[17] - 出台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12条等政策组合拳[17] 创新服务模式 - 推行免申即享政策 通过政策库企业库双向匹配机制自动兑现企业奖补[16] - 用地审批模块化改革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特别案例 审查环节由逐级上报变为县级直报[12] - 沈阳中欧班列运行体系创新 开行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 经验获国家发改委全国推广[12]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优化营商环境要“两手抓”
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方向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化营商环境需"一手抓改革打通高质量发展堵点卡点 一手抓干部教育管理增强服务诚信廉洁意识" [4][5] - 改革重点包括破除市场准入壁垒 完善产权保护 公平竞争等基础制度 解决"新官不理旧账" 地方保护 融资难等突出问题 [6] - 干部作风转变需强化大局 服务 诚信 廉洁四大意识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14][15] 政务服务改革实践 - 全国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机制 归并政务热线 建设一体化政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 只进一门 一线应答" [8][9] - 内蒙古鄂尔多斯通过综合举措提升民营企业服务效率 重庆北碚建立科技创新 资金扶持等政策体系 [2][3] 市场环境建设举措 - 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0] - 山东烟台通过龙头企业引育 园区集聚构建海洋高端制造产业链 [4] 法治与国际环境优化 - 出台民法典 外商投资法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 强化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11] - 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 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 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12] 社会环境与政商关系 - 中央八项规定推动政商关系亲清化 纠治"吃拿卡要" 引导企业从"靠关系"转向"靠本领"发展 [13][17] - 建立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将政府采购 招商引资等纳入诚信建设范围 健全失信惩戒修复制度 [16]
广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搜狐财经· 2025-05-12 23:09
市场主体规模 - 广东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 企业超过835万家 均居全国首位 [1] 政策支持措施 - 聚焦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机器人等12个重点领域 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 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 [1]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银行贷款提供35%贴息 年贴息贷款规模最高2000亿元 单企业年度贴息上限2000万元 [2] - 组建超万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 [2] 要素保障 - 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允许预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2] - 优化简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 实施环评改革措施 [2] 人才引进 - 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计划 每年吸纳超100万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 [3] - 对"高精尖缺"人才实行"一人申请 全家落户"政策 [3] 营商环境优化 - 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立首谈首报机制 [3] - 实行"有呼必应 无事不扰 有事必到"服务原则 [3]
江西: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领域问题专项整治
营商环境整治成效 - 江西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4567起16748人,党纪政务处分10552人[1] - 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专项巡视内容,推动市县探索有效路径[3] - 通过专项整治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环境[1] 典型案例查处 - 宜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黄某某利用职务便利高价推销产品并收受礼品礼金,被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 - 重点查处以权谋私、索贿受贿、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行为[3] - 南昌市纪委监委开展行政执法领域专项整治,解决"备案难"导致的权力寻租问题[7] 企业监督机制 - 靖安县设立26家营商环境监测联系点,通过季度走访常态化收集问题线索[4][5] - 对入企检查"只看病不开方"等作风问题责令整改,并开展"回头看"[5][6] - 建立问题清单分类处置机制,优先办理损害营商环境的线索[6] 制度优化改革 - 南昌市推行房屋装修登记"全程网办"模式,办理时限从10多天缩短至1天[7][8] - 通过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放管服"改革,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8] - 宜黄县运用"室组地"协作机制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6]
清风为伴产业兴 | 泡桐奏响致富曲
民族乐器产业发展现状 - 兰考县形成完整产业链,涵盖泡桐种植、音板及配件供应、民乐研发生产销售,桐木音板供应量占全国90%以上 [1] - 全县培育民族乐器生产及配套企业280余家,年产销70万台(把),产品涵盖20多个品种30多个系列,产值30余亿元,带动就业1.8万人 [1] - 行业存在规模小、生存能力差、资金紧张、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无序竞争、品牌创建困难等问题 [2] 政府监督与政策支持 - 纪委监委将民族乐器产业纳入乡村振兴专项监督清单,采取"室组地"联动监督,收集问题并督促解决 [1] - 优化展会补贴申请流程,实施一表通办,解决资金发放滞后问题,已落实企业补贴资金 [1] - 督促市场监管、公安部门加强执法,打击制假售假、恶意竞争、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 [2] 金融与营商环境优化 - 督促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2] - 推进干部作风和清廉执法建设,查处吃拿卡要、不作为、乱作为等破坏营商环境行为 [2] - 强化监督执纪执法力度,保障民族乐器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
浙江着力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11 22:24
从打造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游戏科学,到开发扭秧歌机器人的宇树科技,再到火爆出圈的人 工智能公司深度求索……去年以来,一家家浙江民营企业厚积薄发、惊艳亮相。 民营经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浙江经济的鲜明特色和突出优 势。截至2024年底,浙江民营企业在册总量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的92.06%。2024中国民营企业 500强等榜单上,浙江民营企业上榜数居全国前列。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为浙江量身定制了"八八战略"这一总纲领总方略。其中第一条,就是进一 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鼓励和支持民营 企业积极参与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真心实意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浙江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全球范围产业分工和 资源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擦亮 ...
中国经济必将破浪前行
人民日报· 2025-05-11 22:24
中国经济抗压能力与增长前景 - 中国经济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展现出稳定增长态势 [1] - "五一"假期消费数据反映人气旺、市面暖、活力足的假日经济图景 [1] - 主要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保持乐观预期 [1] 体制优势与战略部署 - 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通过重大战略部署加固经济韧性 [2] - 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瞻性部署赢得战略主动 [2] - 超大市场规模与强大生产能力优势相互促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2] 创新动能释放 - 2024年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475.6万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同比增长15.7% [3] - DeepSeek等杭州"六小龙"代表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 [3] - PCT国际专利、国际商标等知识产权指标位居世界前列 [3] 营商环境优化 - 民营经济促进法推进治理法治化,确认民营经济主体权利 [4] - "亲清政商关系"构建初见成效,提升企业活力与政府效率 [4] - 通过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4] 企业家精神与微观基础 - 企业家精神被列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6] - 受制裁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实现技术创新突破 [6] - 企业微观层面的韧性构成宏观经济抗压能力基础 [6]
经济日报金观平:厚植营商环境沃土 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1 21:54
经营主体增长与质量提升 - 一季度全国新设经营主体606.3万户,其中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分别增长7.1%、4.3% [1] - 截至3月底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491.8万户,同比增长6.2% [1] - 经营主体量质齐升展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成为应对挑战的底气和韧性 [1]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上海连续8年聚焦营商环境建设,广东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保护企业权益 [2] - 需从政务服务、法治建设等维度打造高效政务环境、稳定法治环境等 [2] - 通过硬举措厚植营商沃土,用心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以增强信心 [2] 政策支持与精准施策 - 对龙头企业实施"链长制"服务解决供应链问题 [2] - 对民营和小微企业实施贷款贴息、政府性融资担保降低融资成本 [2] - 对创新型企业增加资金配套奖励健全产业基金体系鼓励技术创新 [2]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由2018年151项缩减至2025年版106项 [3] - 截至2024年11月底实有经营主体1.89亿户,较2018年增长超70% [3] - 需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打通市场准入退出等卡点堵点 [3] 新业态监管与发展 - 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如试行特种设备安全沙盒监管制度 [3] - 促进经营主体高效参与经济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3] - 推动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创造有效供给激发创新活力 [3]
加快创新进一步便企利民,“信用代证”来了
快讯· 2025-05-10 09:35
政策背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数据局联合发布通知推行"信用代证"政策[1] - "信用代证"指用专项信用报告替代多个行政机关单独出具的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1] 政策内容 - 专项信用报告基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汇集的各领域违法违规信息形成[1] - 该政策可在行政审批、招标投标、企业融资、申请优惠政策等场景应用[1] 政策意义 - 专家认为这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1] - 有助于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和优化营商环境[1] - 基于前期信用数据共享互联基础,当前推出时机恰当[1]
世行调查报告折射中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新华网· 2025-05-10 06:09
新华社上海5月10日电(记者桑彤)近期,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在涉及营商环境的59项测评点中,中国有12项达到 全球最优水平。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调查结果折射中国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2023年5月,世界银行发布了营商环境新评估体系《营商环境成熟度报告》方法论手册,明确分企业调查和专家调查两种方式采集数据,首次将 企业感受度纳入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中,在整个营商环境评估中分值占比约为27%。 日前,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企业调查结果。综合目前已公布的103个经济体表现看,中国的企业调查表现总体较好,8个领域中解决商业纠纷、 纳税、获取金融服务、市政公用服务、获取经营场所和国际贸易等6个领域的调查数据全部优于中位数;时间效率和成本方面的调查数据普遍优 于中位数。 这是2025年1月14日拍摄的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城街景。 新华社记者 桑彤 摄 比如,在解决商业纠纷方面,上海市商事调解可替代性得分为100;国际贸易方面,企业对海关和贸易法规的感受度得分为99.13;市场公平竞争 方面,企业更换互联网提供商的感受度得分为96.2。三项均为全球最优水平,彰显了上海营商环境愈发成熟的法治化特征。 华东政法大学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