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九江银行成功发行江西省首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
中国经济网· 2025-09-02 07:47
债券发行 - 九江银行独立主承销联创电子科技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25联创电子SCP001" 发行规模3000万元人民币 为江西省首单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债券 [1] - 债券发行主体联创电子科技重点发展光学镜头及影像模组等新型光学光电产业 子公司具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 [1] 战略意义 - 本次发行是九江银行贯彻落实交易商协会《关于推出科技创新债券构建债市"科技板"的通知》的具体举措 旨在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 [1] - 债券成功发行助力企业首次亮相银行间市场 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为省内科技创新企业使用债务融资工具提供成功范本 [1] 未来规划 - 九江银行将继续秉持服务实体经济宗旨 扎根区域经济 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精准服务省内民营科技创新企业 [2] - 公司将运用创新金融工具以金融"活水"浇灌创新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中彰显地方金融主力军责任 [2]
74亿贷款赋能430家科创企业 泰安银行“定制服务”破解融资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9-02 07:15
泰安银行不断创新开发金融产品,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特点,推出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 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等特色产品,以期限长、额度高、利率和偿付方式灵活的特点,为不同阶段的科创 企业提供金融支持。同时,与工信部门、科技部门、融担公司加强合作,推出"科技贷+融担""专精特新 +知识产权质押"等组合方案,全方位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助力科创企业提质增效。 为确保科技金融服务扎实落地,泰安银行强化组织保障,从顶层设计入手,成立加强金融支持科创企业 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行科技金融战略和资源调配。通过建立项目会商、专项审批机制, 搭配科技金融专项奖励和差异化尽职免责制度,让一线团队敢贷、愿贷。同时,布局多家科技支行,形 成了分层分级分类、多点区域覆盖的服务格局,为金融活水持续润泽科技领域夯实基础。 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泰安银行锚定服务定位,聚焦专精特新"小巨人"、瞪羚企业、"单项冠军""独 角兽"等科创企业,重点服务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 业,通过提升综合化服务水平,让金融资源精准对接区域科技创新需求,助力新型工业化建设。 近期,山东某公司因业务拓展、订单量大幅增 ...
让“知本”变“资本”:武汉提交25条举措打造中部创新引擎
观察者网· 2025-09-02 07:09
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目标 - 2027年底初步建成武汉科技金融中心 [1] - 提出25条具体举措集聚金融机构、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 [1] - 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并优化科技金融生态 [1]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 - 打造股权投资引导、债权融资增信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募资培育三大体系 [2] - 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并组建"创投+产投"基金群提供全周期股权融资服务 [2] - 深化信用贷款改革并创新推出科技人才贷、研发贷等金融产品 [2] - 推广"301"线上信用快贷模式降低融资门槛 [2] - 利用债券市场"科技板"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动企业发债上市 [2] - 每年精选100家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企业实施重点培育 [2] 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举措 - 支持武汉申创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并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 [3] - 争取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和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3] - 探索"校友投""校友贷"等创新模式并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试点范围 [3] - 打造中国光谷"科创路演中心"和建设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 [3] - 实施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促进资源跨区域流动 [3] 资源集聚与平台建设 - 打造线下"广交会"和线上"淘宝网"两大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4] - 高标准建设光谷科创金融集聚区和武汉科技金融人才港 [4] - 推动金融政策、平台、机构、资本、人才等资源向湖北汇聚 [4] 国家战略响应与区域影响 - 响应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的部署 [4] - 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要求 [4] - 2027年湖北科技型企业将享受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 [5] - 武汉将成为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区域中心并辐射中部及全国 [5]
广东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范乐宇:科技支行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支点
搜狐财经· 2025-09-02 05:51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大湾区以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 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规则对接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 当前处于新质生产力加速跃升的关键时期 [2] - 七部委联合发布15项科技金融举措 重点支持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允许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先行先试创新政策 [2] - 广东金融监管局推动全国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AIC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及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落地 [2] - 截至6月末 广东省AIC设立规模达47亿元 并购贷授信规模83亿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及户数指标居全国前列 [2] 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与成果 - 通过"监管沙盒"机制强化监管赋能 以科技支行建设为抓手提供灵活包容的监管政策 开发适配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色金融产品 [3] - 6月末广东省科技贷款规模达5.7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9.58%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规模全国第一 近三年年均增速超20% [3] - 针对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布4项科技保险示范条款 包括全国首个低空飞行器专属科技保险和技术研发综合性保险 [3] - 累计为超20万家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3万亿元 同比增长76% 覆盖产业创新链全流程 [3] 科技金融发展挑战与改革方向 - 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面临三大挑战:服务内涵发生深刻变化 服务效能亟需强化 生态环境协同不足制约产融结合 [5] - 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科技金融服务新范式 通过制度政策赋能 专营体制筑基 创新服务破局三大路径实现突破 [5] - 广东已设立超两百家科技特色支行 但专营体制建设水平与国际科创中心需求不匹配 服务专业化特色化程度不足 [6] - 未来将围绕产品特色化 制度差异化 管理体系化 服务多元化加强科技支行建设 计划用2年时间培育标杆"四化"科技支行 [6]
青岛银行半年报折射韧性成长“密码”
新浪财经· 2025-09-02 03:41
业绩表现 - 资产总额7430.2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7.69% [4] - 客户贷款总额3684亿元 增长8.14% 客户存款总额4661亿元 增长7.9% [4] - 营业收入76.62亿元 同比增长7.5% 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 同比增长16.05% [5] - 不良贷款率1.12% 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52.8% 较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 [5] 战略布局 - 形成以银行业务为主体 青银金租与青银理财协同发展的集团化格局 [6][7] - 青银金租制造业类业务余额占比33.82% 较上年末提高6.90个百分点 [6] - 深度服务化工新材料 有色金属 电气器材制造等山东省"十强产业"领域 [6] 特色业务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312.25亿元 增幅20.85% 科技金融客群增幅15.97% [10] - 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 提供全生命周期产品体系 [10] - 蓝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4.44亿元 增幅14.56% [12] - 绿色贷款余额增长142.60亿元 增幅38.18% 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13] - 制造业贷款余额增幅超20% 涉农贷款余额增长76.63亿元 增幅20.95% [13] 品牌建设 - 首次跻身《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 [14] - 品牌价值362.36亿元 位列"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317位 较2024年提升9位 [16] - 连续九年获得最具价值品牌称号 展现多维创新与本土深耕战略成效 [16]
上市银行半年报出炉 42家A股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2 01:00
截至八月底,上市银行半年报已经披露完毕,记者梳理42家上市银行业绩发现,上半年各家银行在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稳步提升。 上市银行稳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半年报数据显示,42家A股上市银行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超2.9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实现归母净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0.8%。其中工行、建行、 农行、中行上半年净利润均超过千亿元,六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保持在低位。 银行的信贷投向,对下半年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上半年各大银行重点支持了哪些领域呢? 中国银行行长 张辉:全力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6月末,投向制造业的贷款比上年末增长12.99%,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长22.92%。消费品"以旧换 新"贷款较上年全年增长近3倍,科技金融融资增幅跑赢同业。 建设银行副行长 纪志宏:上半年房贷的受理量、投放量均比去年同期显著提升,贷款余额保持稳定。近年来二手房交易在住房交易总量中占比持续提高, 我们也积极把握这种结构性的机遇。 上半年,邮储银行房贷车贷以外的消费贷款同比增长超100%,中国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5.42%。 下半年多家银行将增加重点领域信贷投放 上半 ...
20省份已实现!这笔钱直接发给个人;韩国军方宣布停止对朝广播;AI生成内容必须带“身份证”
第一财经· 2025-09-02 00:30
上合组织发展 - 上合组织签署《天津宣言》并批准2026-2035年发展战略 通过24份成果文件涵盖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 [2] 医保政策优化 - 全国20省份及近80%统筹区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覆盖河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 [3] 人工智能监管 -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及配套国家标准正式实施 要求所有AI生成内容必须标注来源 [5] 信用体系完善 - 国家发改委就《信用修复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旨在建立统一规范的信用修复制度 [6] 工业母机标准建设 - 两部门提出到2026年工业母机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 计划制修订不少于300项标准且国际标准转化率达90% [7] 区域创新集群 - 深圳-香港-广州集群在2025全球创新指数中跃居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榜首 超越东京-横滨集群 [8] 房贷政策调整 - 上海落地房贷新政 首套二套统一定价且存量利率可线上申请调整 部分二套利率下降9BP [9][10] 科技金融建设 - 湖北推出25条举措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 目标2027年底实现关键指标突破性增长 [11] 电影市场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同比增长2.76% 国产片票房占比76.21% 上海连续三年居城市票房榜首 [12] 数字立法执行 - 欧盟表示将继续执行《数字服务法》和《数字市场法》 强调立法适用于所有在欧运营平台 [13] 国际贸易影响 - 巴西8月对美咖啡出口同比暴跌55.24% 因美国征收50%关税导致出口量从45万袋降至25万袋 [14] 汽车交付数据 - 蔚来8月交付31305辆同比增长55.2% 自2022年10月以来首次超越理想汽车(交付28529辆) [18] 黄金价格走势 - 品牌黄金饰品价格突破每克1020元 周大福和潮宏基价格达1027元/克且单日上涨12元 [19] 交易所发展 - 北交所设立四周年总市值超9000亿元 拥有274家上市公司及900万户合格投资者 市场期待深化改革措施 [20][21] 市场交易动态 - 港交所优化按金抵押品安排以降低参与者成本 调整现金利息计算并下调非现金抵押品费用 [22] - 9月1日机构净买入东山精密3.77亿元、璞泰来2.65亿元 净卖出岩山科技2.13亿元 [23][24][25][26] 行业活动观察 - 成都车展作为下半年首场A级车展 虽参展车企减少10家但仍是中西部市场风向标 [27] 银行业务变化 - 14家银行信用卡余额半年缩水2000亿元 出现交易量下降及流通卡减少趋势 [28]
苏州市委科技委员会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
苏州日报· 2025-09-02 00:09
研发机构发展战略 - 推动研发机构实现本土化 特色化 国际化发展 [1] - 支持研发机构深耕细分领域 引导与企业结对发展 共建任务型创新联合体 开展订单式研发 [2] - 加强统筹 摸清底数 找准定位 做好评估 实现错位发展 [1] 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 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 技术转移人才职称评定 成果转化尽职免责三项改革 [2] - 引导研发机构完善以实际贡献评价人才的新机制 推动科创企业家和创新型企业涌现 [2] - 实行精准激励 加快构建研发机构全流程绩效管理 [2] 开放合作与人才引育 - 扩大开放创新合作 深度参与国际产学研合作 与国内外顶尖高校 科研机构及跨国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2] - 面向全球开展揭榜挂帅 [2] - 强化创新人才引育 全面落实人才政策 加大紧缺人才引育力度 增强人才归属感 [2] 科技金融与服务支撑 - 完善科技金融支撑 用好百亿并购基金 千亿产业基金 万亿创投基金 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支持 [2] - 做强公共技术服务 加快概念验证中心 中试熟化平台建设 高标准建设知识产权运营体系 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 [2] - 全方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千方百计吸引创新人才 精准高效推进研发机构建设 提高创新产出效益 [1]
湖北八部门联合发文推动科技产业创新 25条硬招助推武汉科技金融中心提速
长江商报· 2025-09-02 00:04
核心观点 - 湖北省发布《高水平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 旨在通过强化资源集聚 改革试验 生态优化和辐射带动四大功能 构建科技金融中心 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撑 [1][2][4] 总体目标与功能定位 - 计划到2027年底初步建成武汉科技金融中心 关键指标实现突破性增长 到2030年形成"四个一流"的科技金融体系 包括创新能力 区域辐射力 服务体系和生态环境 [4] - 定位为依托武汉 立足湖北 辐射中部 面向全国 链接海外的科技金融中心 强化地方政府股权投资引导 债权融资增信和资本市场募资培育三大金融职能 [1][2] 重点任务与措施 - 涉及5个方面25条具体措施 包括集聚科技金融资源 推进改革试验 优化金融生态 增强辐射力和重构服务体系 [2][3] - 争取国家金融改革试点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和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形成全国首批制度性成果 [3] - 重构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打造风投创投中心 重构公共增信体系深化信用贷款改革 重构上市引导服务体系推动企业发债和梯次上市 [3] 现有基础与成效 - 全省已建成74家科技金融专营机构 形成多元化科技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6] - 运用科创相关再贷款支持1177家科技型企业和创新项目主体 发放贷款616亿元 规模全国前列 [6] - 科技贷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分别增长14.3%和25.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和2.2个百分点 [6] - 创新推广积分贷 人才贷等产品 发放贷款近5000亿元 推动12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科创债130亿元 规模中部六省首位 [7] 政策支持与资源投入 - 单列100亿元再贷款 再贴现额度定向支持武汉地区法人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创新 [6] - 通过"数据增信+财政增信"政策举措优化服务体系 加强部门协作和政策协同推动政策落地 [6][7]
湖北力争三年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达6万家
长江商报· 2025-09-01 23:59
科技金融中心建设规划 - 湖北省推进武汉科技金融中心建设 力争2027年全省科创企业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1] - 目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6万家 高新技术企业4万家 科创"新物种"企业4000家 [1]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 - 实施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升级版 形成数量倍增、质量跃升的企业梯队 [2] -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省内省外联动的投资服务平台网络体系 [2] 科技金融资源整合 - 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数据平台入驻金融机构96家 上线科技金融产品171个 [2] - 推出创新积分贷等系列信贷产品 累计发放贷款1033亿元 服务企业超万家 [2] 资本市场支持措施 - 证监会2025年6月推出科创板"1+6"改革 提升对硬科技企业和未盈利高成长企业的服务效能 [2] - 重构企业挂牌上市服务体系 覆盖从初创期到上市期的全链条需求 [3] 企业上市支持成效 - 近三年武汉12家科技企业在沪深北交易所上市 涵盖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产业 [3] - 约60%上市科技企业在上市前获得本土私募机构股权融资 [3] 未来工作方向 - 持续深化科创板改革政策宣传解读 助力企业把握定位要求和信息披露要点 [3] - 引导企业科学理解资本市场政策内涵 精准选择符合特点的上市路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