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

搜索文档
环迅支付:以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深耕第三方支付17年
金投网· 2025-09-01 09:45
随着支付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环迅支付持续加码技术研发,2012年新一代电子支付平台上线,环迅支付推 出为传统行业定制的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资金信息整合管理平台;2014年进一步升级风控技术模块,上线基 于大数据的智能风险评估模型,可实时识别异常交易并触发预警,同时加入上海移动互联网产业促进中心 并担任副理事长单位,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共建与资源共享。 近年来,环迅支付围绕商户数字化转型需求,构建起涵盖聚合支付、智慧门店管理、数字化营销的多元产 品矩阵。旗下好哒平台作为核心商户服务载体,依托自主研发的全链路智能风控体系,实现风险识别、实 时监测、精准干预全生命周期管理,部署全球领先防火墙系统与256位传输加密协议,保障交易安全;同时 推出智慧收银、进销存管理、会员营销等功能,助力600+城市超200万商户实现"支付+经营"一体化升 级。 技术创新离不开持续投入,环迅支付现拥有专业技术团队,深耕金融科技领域,研发成果获PCI-DSS、ISO 27001等国际权威认证,2024年更入选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企业。从单一支付服务到综合数字 化解决方案,环迅支付以技术为笔,书写第三方支付行业创新篇章,未来将继续以技术迭代 ...
研报掘金丨中银证券:维持万华化学“买入”评级,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格隆汇APP· 2025-09-01 08: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 同比减少25.10%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0.41亿元 同比下降24.30% [1]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69件 新获得授权269件 [1] - 海外专利布局提速 支持多个新业务的海外业务推广 [1] - 自研技术加速成果转化 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1] 公司战略与竞争力 - 管理变革成效显著 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1] - 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1] - 聚氨酯领域综合竞争力强劲 新材料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突出 [1]
银证券:维持万华化学“买入”评级,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新浪财经· 2025-09-01 08:0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1.23亿元 同比减少25.10%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0.41亿元 同比下降24.30% [1] 研发与创新 - 2025年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69件 新获得授权269件 [1] - 海外专利布局提速 支持多个新业务的海外业务推广 [1] - 自研技术加速成果转化 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1] 业务发展 - 聚氨酯领域综合竞争力突出 [1] - 新材料领域技术创新能力领先 [1] 管理运营 - 管理变革成效显著 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1] - 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1]
中粮科工:一直以来积极开展广泛的专项技术创新研究
证券日报网· 2025-09-01 07:42
公司战略与技术创新 - 公司聚焦科技创新并致力于打造发展硬实力[1] - 公司积极开展广泛的专项技术创新研究[1] - 公司紧密结合行业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专项及跨专业研究[1] 技术应用与业务方向 - 公司致力于加快工艺改进、装备提升及数智化赋能[1] - 公司聚焦智慧仓储、智慧工厂、智慧码头三大领域[1] - 公司打造"专业工艺技术+数智化解决方案"的高效交付系统[1]
华帝2025年中报:高端战略与创新研发双轮驱动,产品结构优化显成效
中金在线· 2025-09-01 07:3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2亿元 基本每股收益0.33元 [1] - 公司毛利率攀升至43.54% 同比提升2.86个百分点 烟机 灶具 热水器品类毛利率分别同比增长3.36% 3.60%与1.21%至48.41% 48.73% 33.98% [1][2] - 灶具产品营收逆势增长2% 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至26.21% [1] 产品战略 - 烟机 灶具 热水器三大核心品类营业收入分别为11.69亿元 7.34亿元 5.20亿元 占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 [2] - 蒸烤一体机 净水器分别实现2.69%和3.25%的同比增长 [2] - 公司推出美肌浴热水器及"小微光"系列微蒸烤一体机等新品 以健康经济为切入点强化高端市场差异化竞争力 [2] 研发创新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16亿元 占营业收入4.14% [3] - 截至6月底公司新增专利472项 累计专利数量达4690项 位居行业前列 [3] 渠道建设 - 线下渠道毛利率实现45.89% 同比大幅增长6.83个百分点 [5] - 新零售渠道毛利率提升至41.51% 通过零售转型 小区推广车 本地生活平台拓展及新零售门店打造推动渠道结构升级 [5] 行业前景 - 厨电行业消费升级趋势加速 新一轮政策利好释放 [5] - 公司高端化转型与精益管理战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有望率先受益于行业复苏 [5]
技术断层领先!从专利到标准到国家认可,海尔智家全面第一
全景网· 2025-09-01 06:25
行业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9.2% [1] - 行业呈现高端化、智能化升级趋势且价格竞争激烈 [1] - 海外市场面临关税壁垒和物流波动等不确定性 [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64.94亿元,同比增长10.2% [1] - 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增长15.6% [1] - 营收与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1] 技术创新成果 - 冰箱磁控冷鲜技术实现鲜肉冷藏10日保鲜,带动份额提升2.3个百分点 [2] - AI智慧节能空调日均耗电低至2度,净省电系列销量突破110万套 [2] - 卡萨帝洗烘护一体机占据2万元以上市场超95%份额 [2] - 洗衣机"风巡航"专利技术防止异味,份额提升1.5个百分点 [3] 专利与标准建设 - 连续13年保持全球智慧家庭发明专利数量第一 [3] - 累计获得6项国际设计金奖,行业第一 [3] - 牵头ISO 25732国际标准,累计主导116项国际标准和840项国家/行业标准 [3] - 获得1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家电企业排名第一 [3] 研发体系架构 - 全球"10+N"研发体系整合2.4万名研发人员及25万名外部专家 [5] - 数字化应用使销售管理费用率优化0.1个百分点 [5] - 自研数字营销大模型转化零售额14.9亿元 [5] - 海外HeS平台提升客户经营效率30% [5] 市场拓展成效 - 北美大家电行业出货量下降0.8%背景下逆势增长2.4% [6] - 欧洲四国白电行业增长2%环境下实现24.07%增速 [6] - 连续16年位列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第一 [6] 产品创新案例 - Leader品牌推出行业首款三筒懒人洗衣机,完成10万台交付 [4] - 研发投入累计1000亿元(600亿研发费用+400亿产业基金) [6]
在手订单超11亿元,信宇人以技术创新之刃穿越行业周期
财富在线· 2025-09-01 03:46
中期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8648万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7241万元 主要由于收入确认周期问题 [1] - 在手订单金额达11.07亿元 其中新接订单超8亿元 头部电池厂商订单占比超85% [1][3] 锂电设备业务与技术优势 - 产品覆盖锂电制造中后道设备 提供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及自动化解决方案 [2] - 开发干法成膜复合一体机 采用干粉直涂热复合技术 实现一步成型 减少粘结剂含量 不依赖高粘接强度 保持原有孔隙率 提升电池倍率放电性能和高容量设计 [2][3] - 设备适用于厚电极制备 极片活性物质厚度达湿法工艺2-3倍 无需高压辊压 可同时制备正负极极片 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电池性能 [3] - 深化与头部电池厂商合作 截至2025年8月在手订单11.07亿元 头部厂商订单占比超85% [3] 固态电池布局进展 - 差异化布局固态电池领域 从干法电极设备及固态电解质两方面发力 实现能量型加快充型双路线布局 [3] - 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样品完成试制 初步电化学测试离子电导率达1.5-2mS/cm 显示良好电导率性能 [4] - 未来半年将进行正极材料包覆卤化物电解质全固态电池性能测试 并使用廉价金属对纯相铟基电解质掺杂改性以降低成本 [4] - 固态电池材料项目预计3年内建成量产中试线 推动能量型电解质装车验证与快充型适配无人机与超充桩场景 [4] 新兴领域拓展 - 业务拓展至固态电池 钙钛矿 新材料等新兴领域 [5] - 子公司亚微新材实现Micro LED巨量转移薄膜小批量出货 水汽阻隔率做到十的负四次方 [5] - Micro LED巨量转移薄膜已有1家主流客户小批量量产 1家进入中试阶段 数家客户测试中 水汽阻隔膜产品已向国内数家柔性钙钛矿厂商供货 [6] - 拟人体皮肤材料与部分磁电传感器 压阻传感器及FPC厂商对接送样 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医疗 家居 汽车座椅等领域 [6] 行业竞争环境 - 锂电产业链结构性产能过剩 步入深度调整阶段 但产能扩张惯性未改 [2] - 业内公司采取赴港融资 出海扩张 加速创新等战略 技术迭代创新是企业高质发展的根本基底 [2] - 反内卷浪潮席卷光伏 锂电池 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锂电池行业产能出清会议频开 多家企业联合声明摒弃恶性价格战 行业有望迎来估值修复和高端差异化竞争 [6] - 材料体系升级与设备工艺革新成为焦点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中实现高质竞争的护城河 [6]
至纯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16.08亿元 电子材料业务同比大幅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03: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6.08亿元 同比增长5.25% [1] - 归母净利润3931.87万元 [1] - 电子材料业务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约146% [1] 业务进展 - 电子材料业务大幅增长146% 主要受益于国产化气体工厂运营 [1] - 国内首座完全国产化12英寸晶圆大宗气体工厂支持28纳米制程并稳定运行 [1] - 第二座同类气站2024年投入运营 预计随客户产能释放贡献收入 [1] - TGM和TCM驻厂服务有序推进 部分业务进入批量供应阶段 [1] - 积极推进并购威顿晶磷以强化电子材料战略布局 [1] 研发与技术实力 - 上市至今累计研发投入超18亿元 [2] - 国内能提供28纳米制程节点全部湿法工艺的本土供应商 [2] - 高纯工艺系统市场占有率48.8%(基于2016-2024年中国大陆主流12寸晶圆厂41次特气中标结果) [2] - 化学品设备及系统市占率超过30% [2] - 累计申请专利865件(含发明专利356件 PCT国际申请23件) [2] - 已获授权专利615件(含发明专利194件) [2] - 拥有软件著作权185件 注册商标163件 [2] - 取得槽式清洗设备SPM酸洗工艺美国专利授权 [2] 战略布局与订单情况 - 构建"工艺—设备—材料"三位一体布局 [3] - 推进供应链国产化 具备完备备货体系和技术储备 [3] - 在手订单总额134.14亿元(含长期订单) [3] - 94.72%订单来自泛半导体行业 [3] - 89.10%订单服务于12英寸集成电路客户 [3]
新泉股份(603179):积极拓展新客户,稳步推进全球化布局
国盛证券· 2025-09-01 02:1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6] 核心观点 - 公司受益于海外市场开拓和多元化客户结构 2025Q2收入39亿元 同比+26% 环比+12% [1] - 通过收购安徽瑞琪切入座椅领域 整合座椅总成能力与现有内饰业务 形成完整内饰系统解决方案 [3] - 持续推进墨西哥、斯洛伐克等生产基地建设 拓展中高端外资和合资品牌客户 获得新车型项目定点开发 支撑未来业绩增长 [2] 财务表现 - 2025H1收入75亿元 同比+21% 归母净利润4.2亿元 同比+3% [1] - 2025Q2归母净利润2.1亿元 同比+1% 环比-2% [1] - 2025Q2销售毛利率16.8% 环比-2.7个百分点 主要受芜湖瑞琪并表亏损0.1亿元影响 [2] - 2025Q2期间费用率10.0% 环比-0.1个百分点 其中财务费用率环比-1.5个百分点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15/19亿元 对应PE 20/16/13倍 [3] 业务运营 - 2025H1仪表板总成销量344万件 同比+8% 对应营业收入44亿元 同比+7% [1] - 新增座椅销量4.8万件 对应营业收入0.4亿元 [1] - 主要客户包括特斯拉、吉利、奇瑞、理想、比亚迪、蔚来等 [1][3] - Q2特斯拉全球交付38万辆 环比+14% 国内新能源车销量295万辆 环比+26% [1] 发展战略 - 以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优化为推动力 扩展产品品类 提升单车配套价值量 [3] - 从仪表板总成向外饰拓展 通过收购切入座椅领域 实现产品多元化 [3] - 全球化布局加速 海外生产基地建设持续推进 [2]
泰坦股份(003036) - 003036泰坦股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8月29日-2025年8月30日)
2025-09-01 00:1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营高端纺织机械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包括纺纱设备(转杯纺纱机、倍捻机、加弹机、自动络筒机)和织造设备(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2] - 产品技术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进口替代并走向全球市场[3]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坚持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研发方向,拥有166项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截至2025年6月)[3] - 建立三级技术创新开发体系(研究院、事业部技术科、生产车间技术小组),并与科研院校合作[3] - 曾承担国家发改委"国家新型纺织机械重大技术装备"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3] 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营业总收入6.82亿元[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36亿元[3] - 境外营收同比增长27.86%[3] 纺织机器人研发 - 优先解决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用工缺口增速快的岗位[3] - 当前聚焦面向上纱作业的柔性机器人研发,替代人工完成取放线桶、搜寻线头、绕线上桶等操作[4] - 考虑部署灵活性和市场接受度等因素[3] 生产与质量控制 - 按客户订单组织生产,生产过程包括研发设计、整机总装及检验检测[4] - 生产部下设6个专业制造事业部负责不同类型产品的生产[4] - 支持配置定制化,可根据客户要求采购不同质量、产地的零部件[4]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纺机行业聚焦科技创新,电子数控技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大幅提高[3] - 行业呈现高速化、高效化、用工少和低能耗的发展趋势[3] - 纺织业面临用工难挑战,亟需应对方案[3] 新业务拓展 - 设立控股子公司从事固态电池锂硫磷氯电解质的研发和生产,目前处于设备选购和筹备建设阶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