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互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A股五张图:这几根“小玩应阳线”,你跟我说是潜伏盘?
选股宝· 2025-08-25 10:35
市场行情 - 主要指数全面上涨 沪指涨1.51% 深成指涨2.26% 创业板指涨3% 科创50指数盘中涨超5%创历史新高后收涨3.2% [3][4] - 两市成交量达3.18万亿元 为A股历史第二高 仅次于2023年10月8日 超3300只个股上涨 [3][4] - 算力概念板块强势 天普股份 科德教育 佳都科技 中科曙光 合力泰等多股涨停 寒武纪 海光信息涨超10%创历史新高 [3] 行业表现 - 光通信板块受英伟达催化大涨 剑桥科技 特发信息 罗博特科涨停 中际旭创 仕佳光子等涨超10% [3] - 人形机器人板块受英伟达刺激局部大涨 智微智能 东方精工 昊志机电 领益智造涨停 [3] - 卫星互联网板块午后逆势拉升涨3.63% 受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消息刺激 长江通信 中国卫星涨停 天银机电涨超15% [10] 地产板块 - 早盘大幅走强涨超2.5% 万科A 荣盛发展 金地集团 绿地控股盘中涨停但午后炸板 最终板块收涨1.71% [6][7] - 上涨受上海取消限购传闻驱动 政策落地后板块回落 港股万科企业收涨9.86% [6][7] 金融板块 - 早盘发力推动指数创新高 湘财股份涨停 银之杰冲击20%涨停 指南针涨超10% [13][18] - 午后快速回落导致指数回调 金融股被指需对市场波动负责 指南针被视为金融风向标 [15][17][18] 体育产业 - 逆势下跌位居跌幅榜首 金陵体育跌超10% 力盛体育 舒华体育等下跌 盘中一度跌近1% [21][22] - 尽管有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政策利好 板块呈现利好落地出货走势 [22]
粤开市场日报-20250825
粤开证券· 2025-08-25 09:08
核心观点 - A股主要宽基指数全线上涨 沪指涨1.51%至3883.56点 深证成指涨2.26%至12441.07点 创业板指涨3.00%至2762.99点 科创50涨3.20%至1287.73点[1]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 全市场3349只个股上涨 1896只个股下跌 177只个股收平 沪深两市成交额31411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放量5944亿元[1] - 申万一级行业全部上涨 通信行业领涨4.85% 有色金属涨4.63% 房地产涨3.32% 综合涨3.31% 钢铁涨2.74%[1] - 概念板块中稀土 稀土永磁 卫星互联网等涨幅居前 半导体硅片 富时罗素等概念回调[10][12] 市场表现 - 主要指数全线收涨 创业板指表现最佳达3.00% 科创50涨幅最高达3.20%[1] - 行业板块全面飘红 通信 有色金属 房地产涨幅超3% 轻工制造 汽车 银行涨幅相对较小[11] - 概念板块分化明显 稀土板块涨超7% 稀土永磁涨近7% 卫星互联网涨超6% 而半导体硅片 富时罗素等概念出现回调[12] - 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 两市成交额突破3.1万亿元 单日放量近6000亿元[1]
瞭望 | 未来产业新使命
新华社· 2025-08-25 08:42
未来产业产值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未来产业产值规模约11.7万亿元,预计2025年达13.4万亿元、2026年达15.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 [1] - 原子级制造领域2024年装备企业销售额80亿元,相关材料及元件销售额20亿元,产业规模五年内有望突破千亿元 [5] - 商业航天领域2025年产值预计突破2.7万亿元,2026年达3.3万亿元 [5] 未来制造领域发展 - 原子级制造技术处于起步阶段,攻坚周期长,但能解决战略装备和尖端制造中的"卡点" [5] - 该技术在潜艇深水导航陀螺仪、大功率激光反射镜、先进制程芯片等核心元件和工艺上潜力巨大 [5] 未来能源领域进展 - 氢能源在"双碳"目标下潜力巨大,技术攻关集中在制氢、储运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等方面 [5] 未来信息领域产业链 - 卫星互联网已进入商业化拐点,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450亿元 [6] - 我国规划卫星总数近1.6万颗,形成包括卫星平台、星载通信、火箭制造和发射、终端、芯片和测试仪表的完整产业链 [6] - 量子信息领域超前布局,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产业位居世界前列 [6] 未来健康领域突破 - 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学等领域未来5~10年将进入规模增长期 [6] - 2024年我国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 [6] 未来材料领域建设 - 先进有色金属、无机材料、化工材料持续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 [6] 区域布局特点 - 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在通用AI、原子级制造、生物制造、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等领域形成策源高地 [7] - 长江经济带沿线在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绿色能源等领域"多点开花" [7] 产业特征分析 - 显著战略性:关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安全与国家竞争力 [8] - 显著引领性:通过前沿技术突破带动关联产业升级,如量子信息推动密码学发展,AI改变科研范式 [8] - 显著颠覆性:技术突破带来供给侧"创造性破坏",可能重塑未来经济社会结构 [9] - 显著不确定性:技术路线、商业化路径和政策环境均存在不确定性 [9] 发展挑战与应对 - 基础研究短板亟待补齐,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具身智能等新赛道面临"卡脖子"难题 [10] - 产业链协同需加强,实验室到量产的转化是关键环节 [11] - 资本支持机制需创新,早期资本及长期投入力度待加大 [12] - 脑机接口单一产品投入需数亿元,投资回收期至少3年且存在失败风险 [12] - 需强化风险管理,提高标准和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安全治理能力 [13] 创新生态构建 - 需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及基础研究,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16] - 应建立投入增长机制,引导耐心资本、长期资本、战略资本支持创新 [16] - 基础研究应提高到更突出位置,避免投入结构前轻后重 [17] - 原子级制造基础研究需国家主导非功利性长效投入,容忍高风险与零产出 [18] - 需加强未来产业领域方向遴选,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并推广中国优势技术标准 [18]
卫星产业ETF(159218):涨超3.74%,今年以来涨幅超68%
搜狐财经· 2025-08-25 08:31
市场表现 - 卫星产业ETF午后快速拉升 涨幅超3.74%并创上市价格新高 [1] - 成分股中国卫星涨停 信科移动与通信涨停 苏试试验涨超9% 天银机电涨超7% [1] - 该ETF跟踪指数年内涨幅超68% 为全市场唯一卫星产业指数标的 [1] 政策动态 - 相关部门拟向基础电信运营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开启商业运营第一步 [1] - 中国卫星与上海垣信作为GW星座和千帆星座运营主体有望首批获牌 [1] 产业建设 - GW星座组网加速且发射间隔缩短 千帆星座发射招标已启动 [1] - 中国电信运营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并推出海外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1] - 中国移动计划2024年发射"中国移动01星" [1] 行业格局 - 美国星链系统用户规模超665万户 [1] - 牌照发放将加速卫星应用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 产业发展路径清晰 [1] - 卫星产业ETF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及多高科技行业 [1]
相关部门近期将会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专家:迈出商业运营第一步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26
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进展 - 相关部门近期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标志着我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 [1] - 牌照发放后仍需2至3年时间才能实现类似星链的卫星互联网服务 [1] - 工信部将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式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 推动电信运营商扩大新兴业务范畴 [5] 卫星发射节奏加速 - 中国星网在7月27日至8月17日的22天内连续完成5批卫星发射 发射间隔从1至2个月大幅缩短至3至5天 [1][2] - 累计发射卫星数量从7月前的34颗大幅提升至72颗 [1] - 平均发射节奏从每39天一组加快至3至5天一组 [1][2] 星座建设规划 - GW星座和千帆星座规划卫星总数分别达1.3万颗和1.5万颗 [1] - GW星座需在2029年9月前发射约1300颗卫星以满足国际电信联盟要求 [3] - 中国星网计划今年完成一代星座组网 由100多颗卫星组成 优先满足外交等核心领域需求 [3] 运营商布局 - 中国电信独家运营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并推出手机直连卫星业务 今年5月正式走向海外 [5] - 中国移动发射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中国移动01星" 正与民营卫星企业商谈合作 [5] - 中国星网和上海垣信预计将获得卫星互联网牌照 上海垣信计划年底前推出DEMO样机 [6] 高通量卫星应用 - 目前主要依托亚太6D和中星26号高通量卫星提供互联网服务 [9] - 中星26号是我国首颗超百Gbps容量高通量卫星 面向航空 航海 应急等行业 [9] - 现有服务侧重于特定场景联网需求 非面向所有普通消费者 [9] 国际对标 - SpaceX在累计发射800多颗星链卫星后开放测试申请 发射1800多颗后转为正式商用 [7][8] - 我国低轨卫星数量和应用终端尚未达到全面商用条件 [8]
我国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倒计时,追赶马斯克星链
36氪· 2025-08-25 08:10
卫星互联网建设加速 - 中国星网GW星座在7月27日至8月17日的22天内完成5组低轨卫星发射,发射间隔从1-2个月缩短至3-5天,累计卫星数量从34颗提升至72颗 [1] - GW星座和千帆星座规划卫星总数分别为1.3万颗和1.5万颗,构成我国万星低轨星座体系 [1] - 2024年12月以"一箭10星"方式发射低轨01组卫星,标志正式进入批量组网阶段 [2] 发射节奏变化及动因 - 2025年上半年平均每39天发射一组卫星(2月11日一箭9星、4月29日一箭10星、6月6日一箭10星) [4] - 提速动因包括满足国际电信联盟要求:2029年9月前需发射约1300颗卫星(占规划1.3万颗的10%) [5] - 中国星网计划今年完成一代星座组网(100多颗卫星),优先满足外交等核心领域需求 [5] 牌照发放进展 - 工信部将在近期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和中国星网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6] - 上海垣信(千帆星座运营方)预计也能获得牌照,合作方计划年底前推出DEMO样机 [8] - 牌照发放后仍需2-3年时间才能实现类似星链的全面卫星互联网服务 [1][8] 现有服务与商用阶段 - 当前主要依赖高通量卫星(亚太6D、中星26号)提供行业定向服务,中星26号容量超100Gbps [12] - 服务场景集中于航空、航海、应急等特定需求,非面向普通消费者 [12][13] - 参照SpaceX发展历程:星链在发射800多颗卫星后开放测试,1800多颗后转为正式商用 [10] 企业动态与布局 - 中国电信独家运营天通卫星系统,2024年5月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老挝 [6] - 中国移动发射"中国移动01星"试验卫星,正与民营卫星企业商谈合作 [8]
卫星互联网牌照即将发放,军工含量最高的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飙升上涨2.65%
搜狐财经· 2025-08-25 07:46
市场表现 - 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收涨2.65% 换手率21.84% 成交额1.08亿元 市场交投活跃[3] - 跟踪指数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上涨2.27% 成分股上海瀚讯涨10.02% 中国卫星涨10.01% 华力创通涨7.07%[3] - 该ETF年初至今份额增长率达106.17% 居同标的第一[3] 行业动态 - 相关部门近期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标志着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3] - 实现类似星链的卫星互联网服务仍需2-3年时间[3] - 国防军工板块需求恢复 产能结构优化 具备长期成长确定性[3] 产品特征 - 跟踪指数国防军工行业权重超98% 为全市场军工含量最高指数[4] - 航空装备与航天装备权重占比66% 深度聚焦大飞机研制/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产业链[4] - 成分股97.9%属于国防军工行业 含军量远超传统军工宽基指数[5] - 为全市场无人机含量最高指数 涵盖航天彩虹/中无人机/洪都航空等无人机企业[6] - 航空装备/航天装备/航海装备权重合计超69% 为含航量最高军工指数[7] 投资价值 - 指数科技属性强 估值逻辑清晰 贴合军工向航空航天高端化发展趋势[8] - 近1年收益率跑赢传统军工指数 收益表现更优[8] - 2025年预期营收增速超过传统军工指数[9]
商业航天再迎重磅节点,卫星互联网牌照有望下发,还有SpaceX+华为潜在催化
选股宝· 2025-08-25 07:46
卫星互联网牌照发放 - 相关部门近期将发放卫星互联网牌照 标志着中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第一步 但实现类似星链的服务仍需2至3年时间[1] - 目前低轨卫星数量不足 应用终端不够丰富 离全面商用仍有距离 牌照发放只是开端[1] - 参照SpaceX星链计划 在累计发射800多颗卫星后开放测试申请 1800多颗卫星后正式转为商用[1] 中国星网发射加速 - 中国星网自7月起发射节奏明显加快 22天内连续完成5批卫星发射[2] - 加速发射为满足国际电信联盟要求 提交星座计划后第9年须发射总数10%的卫星 否则项目可能被削减或取消[2] - GW星座2020年9月提交计划 规划发射13000颗卫星 需在2029年9月前发射约1300颗卫星[2] 星座组网与火箭商业化 - 中国星网计划今年完成一代星座组网 由100多颗卫星组成 优先满足外交等核心领域需求[4] - 卫星-火箭-发射场系统链条机制已跑通并开始提速 商业航天拐点明确[4] - 2025年将成为中国可回收火箭商业化的关键节点[4] 牌照获取企业 - 工信部将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式颁发卫星互联网牌照[5] - 中国星网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肯定获得牌照[5] - 上海垣信作为"千帆"星座建设运营方 虽有压力但应能获得牌照[5] 行业催化事件 - SpaceX与T-Mobile合作手机直连卫星服务 7月23日起支持短信彩信 10月1日起支持数据流量[6] - 华为Mate X6典藏版是全球首款支持"三网卫星"通信的大众智能手机 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启众测[6] 历史市场表现 - 华为Mate 60 Pro于2023年8月29日上市 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智能手机 售价6999元[7] - 卫星互联网龙头华力创通在2023年8月29日至10月11日期间涨幅超过200%[7] 产业链相关企业 - 核心公司包括信科移动 震有科技 上海瀚讯 海格通信[9] - 卫星产业链涉及广电计量 西测测试 臻镭科技 乾照光电[9] - 火箭产业链包含超捷股份 航天动力 高华科技 九丰能源 斯瑞新材[9] - 地面基建及终端企业有通宇通讯 信维通信 蓝盾光电[9] - 天基算力领域涉及顺灏股份 普天科技等企业[9]
历史第二,A股全日成交超3万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25 07:29
市场成交表现 - 沪深北三市单日成交额达3.18万亿元,创年内新高,为历史第二高记录,仅次于2024年10月8日的3.49万亿元 [1][2] - 成交额较前一日增加5981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4] 指数与板块表现 - 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涨1.51%至3883.56点,深证成指涨2.26%至12441.07点,创业板指涨3%至2762.99点,科创50指数涨3.2%至1287.73点 [3][4] - 概念板块中光纤(涨6.49%)、光模块(涨6.72%)、光通信(涨5.77%)、稀土永磁(涨5.65%)、卫星互联网(涨5.08%)涨幅居前 [4][5] 个股交易活跃度 - 超10只个股成交额突破百亿元,其中东方财富、寒武纪-U、北方稀土、海光信息成交额均超200亿元 [3] - 寒武纪-U股价涨11.4%至1384.93元/股,为市场人气第一个股;海光信息涨12.92%至210.1元/股,中际旭创涨14.74%至320元/股 [5][6][7]
历史第二!A股全日成交超3万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8-25 07:23
市场成交表现 - 沪深北三市单日成交额超3万亿元 创年内新高 为史上第二高纪录[1] - 历史最高成交额发生于2024年10月8日 达3.49万亿元[2][3] - 当日成交额较前次显著增长 增加5981亿元[4] 指数与板块表现 - 主要指数全线上涨:上证指数涨1.51%至3883.56点 深证成指涨2.26%至12441.07点 创业板指涨3%至2762.99点 科创50指数涨3.2%至1287.73点[3][4] - 概念板块涨幅领先:光纤涨6.49% 光模块(CPO)涨6.72% 光通信涨5.77% 稀土永磁涨5.65% 卫星互联网涨5.08%[4][5] - 万得全A指数涨1.8% 市场涨跌分布为3349只上涨与1896只下跌[4] 个股交易活跃度 - 超10只个股成交额突破百亿元 其中东方财富、寒武纪-U、北方稀土、海光信息等成交额超200亿元[3] - 热门个股涨幅显著:寒武纪-U涨11.4%至1384.93元 海光信息涨12.92%至210.1元 中际旭创涨14.74%至320元[5][6][7] - 科技板块领涨 半导体及通信类个股占据人气排名前列[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