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团结
icon
搜索文档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天山南北石榴红
新华社· 2025-09-19 22:14
新华社乌鲁木齐9月19日电 题:天山南北石榴红 新华社记者李自良、初杭、张瑜 石榴咧嘴柿泛红,正是秋实好时节。入秋后,新疆街头巷尾售卖的红石榴,颗颗籽儿紧紧相拥。当 地人常以这"石榴籽"象征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情分。 "石榴籽"的比喻,是 习近平总书记 在2014年新疆考察期间听一位维吾尔族乡亲说起的。这句源自 生活的质朴感言,触动了总书记的心弦。 2014年5月, 习近平总书记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 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而今,"石榴籽"早已在天山南北扎根生长,各族群众"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 共"的共同体理念,也在朝夕相处的点滴里,悄然结成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红心 "火洲"吐鲁番到了丰收季。鄯善县达朗坎乡的葡萄园里,葡萄一串串垂成沉甸甸的绿珍珠。葡萄架 下,人们围坐在凉 床 聊天。有人随手点开手机里存的一段视频,画面里也是相似的场景,却藏着一段 让人心头一热的对话。 "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幸福是从妈妈肚子里生下来,生到这个美丽的国家!" 不久前,这个新疆女孩关于幸福的理解"刷屏 ...
看这边风景
中国青年报· 2025-09-18 08:13
金秋九月的新疆,从城市建筑到乡镇街头,再到边境口岸,飘逸律动的"70"字样总在不经意间映入眼 帘。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颜色取自丝路沙漠绿洲之绿、石榴花之红与胡杨 林之黄。其中蕴含的山川图景和文化脉络,在车轮与脚步的丈量中、在一次次快门闭合声中,逐渐内化 到人的心里。 在这里,世外桃源和门庭若市并存。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蓝天雪山下,牧场和棉花田一望无际;伊宁 繁华的六星街上,土生土长的青年扎根创业,日子过得红火。 在这里,秩序与浪漫共舞。边境口岸车水马龙,中欧(中亚)班列和中外货运卡车有序通关;口岸的另 一边,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在国门前留下"人生照片"。 在这里,各民族人民结下石榴籽一般的情谊。站在伊犁河三桥上,45年前从四川嫁到伊犁的袁美芝回忆 起人生低谷时维吾尔族邻居们对她的帮助和支持,仍感动落泪。在额敏县榆柳巷有一棵百年老树,榆树 干和柳树干环抱共生,而这条巷子里的维吾尔族居民库尔鲁西·乌斯曼和汉族居民林忠东,也将父辈结 下的邻里情谊延续给后代,半个多世纪来两家人不分你我,诠释了民族团结的真谛。 9月9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直播基地,24岁的喀比力·喀地尔正在直播 ...
新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央视新闻· 2025-09-17 06:03
石榴籽小院的幸福生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塔城地区,生活着汉族、维吾尔 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众多民族。当地各族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早就深深融为一体、不分你我,像 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在新疆的塔城地区,生活着29个不同民族,而在这个叫作哈尔墩的社区,就有14个,大家世世代代生活 在这里,早已成了一家人。所以这里也有不少的民族家庭,这一户门牌上有6个石榴,每个石榴代表一 个民族。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木哈拉木·米吉提说:"我们现在家里边有六个民族,哈萨克族、维 吾尔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等。" 在哈尔墩社区,像木哈拉木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不在少数,超三成的家庭都由两个以上的民族组成,标 记着不同数量石榴的门牌随处可见。在这个小院里,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邻里节"做准备。 院子主人哈力旦大姐,是这次"邻里节"的主理人,布置场地,烹饪美食,忙得不亦乐乎。而每当这个时 候,邻居们也都会过来一起帮忙。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哈力旦·依拉洪说:"今天你看我刷墙,还有做甜品,都是我的邻居 过来帮忙的,都是很普遍的。如果他们家有什么事情我会去帮忙,一直都这样。" ...
苏霍同心 共赴“疆”来
苏州日报· 2025-09-17 00:21
产业援疆与农业发展 - 江苏援伊·苏州工作组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建成霍尔果斯农产品展销中心 并与苏州南环桥批发市场等实体市场及怡亚通、食行生鲜等线上平台建立采销合作[2] - 累计自主完成新疆农产品采购1.3亿元 带动联盟采购商到霍尔果斯采购超5000万元 助力近900户农牧民脱贫致富[2] - 投资1000万元建设林果分拣封装中心 推动当地林果产品向精品化转型[2] 产业多元化与金融创新 - 引入苏州吴都融资租赁公司为霍尔果斯农科集团发放2400万元融资租赁贷款 成为当地国企首笔融资租赁直租业务[3] - 引进哈萨克斯坦音乐餐厅Caravan Restaurant中国首店、苏澜智算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 预计到2026年新增15亿元产值并解决800人就业[4] - 中欧班列(苏州—霍尔果斯—杜伊斯堡)运贸融合专列实现首发 使铁路货运叠加金融属性[4] 职业教育与人才培养 - 总投资8.5亿元建设霍尔果斯职业教育园区 其中援疆资金2.1亿元 总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 可容纳7500名学生[5] - 霍尔果斯市技工学校首批232名毕业生就业率达98% 专业对口率89% 留伊犁州率98%[5] - 与江苏省苏州技师学院等机构合作设立现代物流、国际贸易等10个专业 开设12个职业技能培训工种[5] 医疗卫生与社会帮扶 - 2024年引进苏州4名医疗专家来霍工作 接诊病人3121个 开展手术48台 并启动120急救系统建设[6] - 苏州市慈善总会等合作单位向霍尔果斯捐款捐物合计609万元 用于教育和民政事业[6] - 江南箱包爱心团队为丝路小学捐赠45万元 苏州市民政局首次向霍尔果斯捐赠30万元福彩公益金[6] 文化交流与民族团结 - 2024年苏霍两地互访开展交流活动111批次 参与人数达1092人次[8] - 举办"苏韵伊情·圆融同心"文化交流年系列活动 包括红石榴伙伴夏令营、歌舞驻场秀等多元形式[8] - 40名霍尔果斯青少年参与"石榴籽·祖国行"姑苏研学旅程 与苏州学子开展深度交流[8]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16 08:08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在新疆的塔城地区,生活着29个不同民族,而在这个叫作哈尔墩的社区,就有14个,大家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早已经成了一家人, 所以这里也有不少的民族家庭,像我现在所在的这一户,门牌上就有6个石榴,每个石榴都代表一个民族。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木哈拉木·米吉提:我们现在家里边有六个民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等。 在哈尔墩社区,像木哈拉木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不在少数,超三成的家庭都由两个以上的民族组成,标记着不同数量石榴的门牌随处可见。在这个小院里, 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邻里节"做准备。 石榴籽小院的幸福生活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塔城地区,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众多民族。当地各族百姓在日常生活中, 早就深深融为一体、不分你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木开西·赛买提:我是塔塔尔族,一般我们塔城人也不问什么族,塔城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塔城的人就是不分民族、 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团圆圆、幸幸福福地过日子。 新疆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 沙娜木·沙尔达尔:其实就像这个庭院里 ...
从包饺子到烤面包、从小提琴到手风琴 不同民族百姓亲如一家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央视网· 2025-09-16 04:34
央视网消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位于新疆西北部的塔城地区,生活着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众 多民族。当地各族百姓的在日常生活中,早就深深融为一体、不分你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了一起。 从包饺子到烤面包,从小提琴到手风琴,亲朋好友、街坊四邻欢聚一堂,让这个小院热闹非凡,更让不同民族的百姓生活亲如一 家。 新疆塔城地区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居民木开西·赛买提表示,塔城人不问什么族,塔城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塔城的人就是不 分民族,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团团圆圆、幸幸福福地过日子。 在新疆的塔城地区,生活着29个不同民族。而在这个叫作哈尔墩的社区就有14个,大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早已经成为了一家 人。所以这里也有很多的民族家庭,这一户门牌上就有6个石榴,每个石榴都代表一个民族。 在哈尔墩社区,像木哈拉木家这样的多民族家庭不在少数,超三成的家庭都由两个以上的民族组成,标记着不同数量石榴的门牌随 处可见。在这个小院里,正在为即将到来的"邻里节"做准备。院子主人哈力旦是这次"邻里节"的主理人,布置场地、烹饪美食,忙 得不亦乐乎。而每当这个时候,邻居们也都会过来一起帮忙。 新疆塔城地区 ...
辽宁丹东:红色薪火传 共绘同心圆
新华网· 2025-09-16 01:25
新华网沈阳9月15日电(吴京泽)秋意渐浓的鸭绿江畔,英雄城市丹东正以红色为笔,书写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篇章。 近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主题文化活动·辽宁篇" 采访团走进这座边境之城,探访红房街小学、辽东学院,参 观鸭绿江断桥,在青春朝气与历史回响的交织中,深切感受红色基因的时代传承与民族团结的磅礴力量。 红房街小学:种下民族团结种子 在丹东市红房街小学举行的第四届"红石榴"校园文化节—民族文化体验日上,学生们将写有祝福的卡片贴到"祝福 墙"上。"每一张卡片都代表着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学生于戎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红石榴'不仅是一个符号,它早已成为我们的共同信念。"学生宫宁分享了自己连续四年参与"红石榴"文化节的经历, 语气中满是自豪。学生杨涵茗激动地说:"今天,我们一起种下了名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种子,这颗种子将生根 发芽,结出民族团结的累累硕果。" 在鸭绿江断桥上,经山小学的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校服,用歌声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烽火岁月,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聆 听。激昂的歌声在江畔回荡,既表达了对志愿军战士最崇高的敬意,也唱响了新时代少年继承先烈遗志的坚定决心。 图为辽东学院学生在观看大思 ...
天山脚下“户儿家” 守望相助是一家
新华社· 2025-09-15 12:37
褪色的马鞍、泛黄的粮票、磨损的布票,以及墙上一张张洋溢着笑容的老照片……在新疆阿勒泰市红墩 镇"户儿家"文化大院里,一件件老物件静静陈列,仿佛将时光拉回到那些民族互助、亲如一家的岁月。 "有好吃的大家分着吃,大家吃了大家香。""户儿家"文化大院创始人李红秀总是以这句朴素的话开启她 的讲解。2012年,她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户儿家"民俗陈列馆,收集了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多个民 族老物件350余件。 传承"户儿家"团结互助的精神,阿斯亚·巴合恰尔常年照料汉族邻居王大姐生病的家人,用传统草药知 识为牧民孩子缓解疼痛,组织"爱心妈妈"团队为孤残儿童编织爱心毛衣。 在政府的支持下,"户儿家"民俗陈列馆已扩展为200平方米的"户儿家"文化大院,成为展示民族团结进 步的窗口。 文化大院还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李红秀和邻居合办农家乐,10余户村民开办起了民宿、手工艺品店。 游客在这里可以品民族特色菜、听"户儿家"故事,"院落纳百家"的传统在新时代延续下来。 "你帮我来耕良田,我帮你来放牛羊""'户儿家'的各族人民心连心,架起民族团结的桥梁"……如今,每 当参观者来到这里,村民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用悦耳的歌声和动人的舞蹈 ...
人民日报看新疆 | 民族团结佳话代代传(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4 13:54
走进"户儿家"民俗陈列馆,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各族群众用过的马鞍、农具、煤油灯等物件,还 有老照片,见证着各族群众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生活。 "户儿家"文化大院的负责人李红秀介绍,"户儿家"起初是对由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迁居红墩镇的汉族 居民的称呼。这些先辈们修渠引水、开垦荒地,用麦子、面粉与牧民换牛羊,渐渐地与当地牧民成了朋 友。100多年来,"户儿家"几代人与各族群众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写就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为了传承一代代人的情谊,2012年,李红秀开办民俗陈列馆,邻居们纷纷送来充满历史感的老物 件。"旧马鞍见证了各族群众转场互助的日子,犁地器具上浸润着人们辛勤劳作的汗水。"李红秀 说,"好日子是各民族同甘共苦拼来的,未来的生活会越过越美。" "我在多民族家庭长大,深切感受到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户儿家"的第六代成员阿斯 亚·巴合恰尔说。如今,她尽己所能传递温暖,加入当地"爱心妈妈"团队,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帮助有 困难的老人、儿童。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一家人。我会接着整理老物件,继续讲好'户儿家'团结互助的故 事。"李红秀说。 近年来,新疆积极建设多民族群众互嵌式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民族团结佳话代代传
人民日报· 2025-09-14 09:45
秋日时节,新疆阿勒泰市红墩镇萨亚铁热克村的"户儿家"文化大院,各族群众身着绚丽的传统服饰齐聚 一堂,欢歌笑语不断。 走进"户儿家"民俗陈列馆,汉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各族群众用过的马鞍、农具、煤油灯等物件,还 有老照片,见证着各族群众相亲相爱、和睦相处的生活。 "户儿家"文化大院的负责人李红秀介绍,"户儿家"起初是对由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迁居红墩镇的汉族 居民的称呼。这些先辈们修渠引水、开垦荒地,用麦子、面粉与牧民换牛羊,渐渐地与当地牧民成了朋 友。100多年来,"户儿家"几代人与各族群众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写就了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今年夏天,2025年粤喀"石榴籽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喀什地区疏附县举行。赛事期间,来自广东和新 疆的300多名各族青少年,以足球为纽带,搭建起跨越山水的连心桥。"赛场上,我们为荣誉挥洒汗水; 赛场下,我们与其他民族小伙伴们结下深厚友谊。"疏附县第二中学的学生艾妮卡尔·库尔班说,"我会 用行动守护这份友情,欢迎更多各地的朋友来大美新疆。" 有来有往,双向奔赴。在各地援疆工作队等各方力量推动下,新疆中小学生与其他省份间的同龄人往来 更频繁、关系更密切、感情更深厚。 今年暑假,克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