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明互鉴
icon
搜索文档
“炫彩世界”十年之约:共绘“一带一路”文明互鉴新画卷
新京报· 2025-09-10 15:24
近30国使节云集首钢园,十余场异域风情演出轮番登场,北京以一场多元文化交融的盛会,向世界展示 文明互鉴的动人力量。 第十届"炫彩世界"活动既是服贸会文旅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通过 特色文艺展演、文旅推介和"护照打卡"集章等互动形式,打造一场兼具国际水准与文化底蕴的盛会。 9月10日,第十届"炫彩世界"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文旅 服务专题展区正式启动。来自约旦、佛得角、摩洛哥等近30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驻华使节与国际组织 代表齐聚首钢园9号馆,共同见证这一以"十年共架友谊桥,繁荣文明百花园"为主题的文化盛事。 特色节目轮番上演,展现中外文化融合魅力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通过展览展示、文艺演出、文旅推介等多种形式,搭建中 外文化交流平台,推动文明互鉴、文化交流。 开幕式上,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余俊生表示,活动将强化科技赋能文化,实现体验升级、内 容扩容,将"炫彩世界"打造成服贸会国际特色鲜明、文化气息浓郁的品牌活动。 约旦哈希姆王国驻华大使胡萨姆·卡达耶·侯赛尼称该活动为"各国展示多元文化、深化民心相通的重要纽 ...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举行奖学金生送行仪式暨肯尼亚首批“2+2”联合培养中文教育专业奖学金生送行仪式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8 01:51
教育合作项目 -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与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及天津师范大学于2023年12月签署协议设立"2+2"双学位奖学金项目 [2] - 首批20名学生已完成内罗毕大学两年学习并将赴天津师范大学继续学习两年 [2] - 该项目标志着两国教育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并将培养首批获得认证的专业中文教师 [2] 机构角色与影响 - 孔子学院积极推动肯尼亚国际中文教育并促进中肯人文交流 [2] - 孔子学院与内罗毕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及教育学院联合开展本土中文教师培养项目 [2] - 孔子学院将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开创中非教育合作与文明互鉴新篇章 [2] 官方表态与期望 - 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临时代办表示学成归国者将助力肯尼亚青少年实现中文学习梦想 [2] - 肯尼亚教育部高层希望学生深度体验中国文化并成为中肯交流使者 [2] - 内罗毕大学代理副校长肯定孔子学院在人文交流与教师培养方面的贡献 [2]
中国中央歌剧院在沙特献演经典歌剧《卡门》
新华网· 2025-09-07 04:10
演出规模与观众反响 - 中央歌剧院首次在沙特呈现全编制歌剧演出 由约200名艺术家共同参与 [1] - 连续三天演出吸引观众7000余人次 经典唱段引发热烈反响 [1] - 沙特年轻观众表示演出震撼人心 乐队表现力令人惊叹 [1] 演出背景与历史意义 - 本次演出为《卡门》首演150周年 中央歌剧院自1982年引入后累计演出逾300场 [2] - 应利雅得皇家委员会邀请 在中沙文化年期间进行献演 [2] - 演出采用阿拉伯语 英语与中文三语字幕以满足各类观众需求 [2] 文化合作与未来展望 - 中国驻沙特大使称此次演出是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 标志两国人文交流不断深化 [2] - 沙特未来3至4年将有更多歌剧院 音乐厅和剧院投入使用 [2] - 利雅得皇家委员会表示欢迎更多中国乐团 舞团和剧团到访沙特 [2]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音乐会在墨西哥城举行
新华网· 2025-09-06 01:52
文化活动举办 - 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以"和平之声"为主题 旨在以音乐为桥梁警醒观众铭记历史并向世界传递珍爱和平的共同信念 [1] - 墨城洛佩斯·里奥斯室内管弦乐团受邀演奏11首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相关的中外曲目 [1] - 中国驻墨外交机构 中墨文艺界人士和当地华人华侨等各界人士近600人出席活动 [1] 演出内容 - 音乐会在《凯旋进行曲》中拉开序幕 乐团以管弦乐形式呈现中国家喻户晓的抗战经典曲目《游击队之歌》《南泥湾》 [2] - 演出包括《啊 朋友再见》 电影《辛德勒名单》主题曲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相关的知名曲目 [2] - 音乐会伴随《友谊地久天长》的深情旋律在阵阵掌声与喝彩声中结束 [2] 外交致辞 - 中国驻墨西哥大使表示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守护和平 中国从战争废墟中崛起始终是国际和平的践行者 [1] - 强调中国和墨西哥作为重要发展中国家应共同捍卫用鲜血铸就的正义 与世界各国共谋发展振兴 [1] - 墨西哥国家艺术中心主任表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启示人类坚持弘扬平等 对话 包容的文明观 坚定维护世界和平 [1]
“和平与未来”中法艺术联展在法国启幕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05 08:25
活动背景与意义 - 中法艺术联展于9月2日在法国格拉斯市开幕 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活动吸引中法各界代表约100人参与 突显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1] - 中国驻马赛总领事强调80年前中法两国人民并肩作战 在正义与邪恶较量中付出巨大牺牲并最终获胜 [1] 历史回顾与人物事迹 - 法国医生贝熙叶在抗战期间冒险骑车送药 形成自行车"驼峰航线"的感人故事 体现两国人民守望相助的深厚友谊 [1] - 格拉斯市市长维奥指出西方部分人忽视中国在二战中的关键作用 应强调中国付出的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 [3] 艺术与文化价值 - 展览汇集中法两国杰出艺术家及青年创作者的精品力作 展现艺术创作多样性 [2] - 以艺术为纽带促进文明互鉴和情感共鸣 深化中法友谊并推动民心相通 [1]
首届曼谷汉字艺术节在泰国举办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05 06:12
活动背景与意义 - 活动于2025年中泰建交50周年之际举办 旨在庆祝双边关系并促进文化交流 [1] - 由善琏汉字艺术研究院与泰国华人青年商会联合主办 获泰国教育部及中国驻泰使馆支持 [1] - 泰国教育部代表强调活动是两国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成果 将深化人民理解与友谊 [1] 活动内容与形式 - 活动为期5天 涵盖作品展览 文化讲座 圆桌论坛及艺术体验等多元形式 [1] - 展出百余幅中泰艺术家汉字艺术作品 体现"美美与共 文明互鉴"理念 [1] - 开幕式发布《国际汉字艺术宣言》并推介中泰青少年研学及双城展计划 [2] 文化衍生与体验 - 同步开放文创展 展示湖笔 丝绸 首饰等特色衍生品 [2] - 现场设置木活字印刷 毛笔书写 汉字拼图等互动体验环节 [2] - 通过双城展启动(浙江湖州-泰国曼谷)强化两地文化纽带 [2]
驼铃声远 丝路韵长(博物视界) ——河南博物院藏三彩骆驼及牵驼俑
人民日报· 2025-09-04 22:16
核心观点 - 三彩骆驼及牵驼俑是盛唐时期丝绸之路文明交融的艺术见证 体现当时中外贸易繁荣与文化交流的鼎盛状态 [1][2][7] 文物艺术特征 - 骆驼俑高84厘米 长66厘米 体形饱满 四肢健壮 作张口嘶鸣状 牵驼俑高62厘米 深目高鼻面带胡髭 身着翻领右衽袍 头戴汉人幞头 体现胡商对中原文化的接受 [2] - 采用白胎模制工艺 施绿 白 褐色彩釉 以含铁 铜 铅 锰元素的矿物作着色剂 加入铅渣为助熔剂 经800摄氏度烧制而成 [2] - 釉色艳丽富于动态 写实性强 为唐三彩中的翘楚代表作品 [2] 丝绸之路贸易体系 - 骆驼因耐干旱饥渴 善远途负重 成为丝路商旅首选畜力 唐代私牧骆驼数目可观 体现饲养技术成熟与社会需求庞大 [3] - 双峰驼体形高大健硕 更适合载重 极耐寒耐旱 峰间常驮运丝束 货袋 扁壶等贸易货物 [3][4] - 胡人与骆驼载货组合明确指向西域中亚商旅身份 唐代诗人杜甫留有"胡儿制骆驼"诗句印证 [4] 中外人员往来规模 - 隋唐时期寓居长安 洛阳的胡人达数十万 不仅定居中原 还供职朝廷 [5] - 洛阳设四方馆专门接待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臣 成为外事处理部门 [5] - 昭武九姓粟特人建立从撒马尔罕至长安洛阳的商业网络 形成"兴生胡"特殊贸易群体 [6] 商品贸易特征 - 胡商主要从西方带来珠宝等珍异 从中原运走丝绸等货品 商品轻便昂贵 民间色彩鲜明 [6] - 贸易活动区别于西域政权朝贡 以转运贸易为特征 推动经济发展与多元文化融合 [6][7] 文化融合表现 - 出土文物中胡人骆驼俑成为除丝绸 茶叶 瓷器外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 [7] - 文明通过交流互鉴不断发展 不同文化熔融淬炼出文明瑰宝 [7]
奏响上合的和合之音——上合组织国家深化人文交流互鉴共谱文明发展新篇
新华网· 2025-08-30 23:20
上合组织人文交流机制建设 - 上合组织自2002年《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将文化合作列入宗旨目标以来 通过文化部长会晤 旅游部门领导人会议等机制完善合作框架 [3] - 白俄罗斯作为新成员加入文化合作协定和文化遗产保护协定 为多边人文合作开辟新前景 [4] - 媒体合作机制2017年启动 2018年举行首届媒体峰会 2025年7月在河南举行媒体智库峰会推动命运共同体建设 [5] 文化旅游领域合作成果 - 2025年6月中乌互免签证协定生效 哈萨克斯坦举办"中国旅游年" 中国举办"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年"促进双向旅游流动 [7] - 上合组织秘书长指出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建议通过合作推出旅游产品 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青年旅游提升务实成果 [8] - 青岛获"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称号 举办影视展映周并与成员国建立经贸文化旅游广泛合作 [9] 文明互鉴与遗产保护 -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文明的星河"文物联展 展出吉尔吉斯斯坦黄金面具 巴基斯坦佛首造像等成员国国宝级文物 [11] - 中乌联合修复乌兹别克斯坦希瓦古城 中国专家历时3年完成修复工作使古城重现光彩 [11] - 中国考古工作者深入中亚多国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 接续文明脉络 [11] 青年与妇女交流倡议 - 2025年7月23日10国青年代表发表《天津倡议》 提出通过艺术节 学术营 志愿行动促进文明对话和青年桥梁搭建 [13] - 第五届上合组织妇女论坛展示中国传统马面裙 科威特公主表示两国人民文化互学互鉴心意相通 [12] - 上合组织通过青年交流营 妇女论坛等活动形式不断丰富 辐射范围持续扩大 [3][12][13]
搭建人文交流之桥 共谱和合共生之歌(弘扬“上海精神”:上合组织在行动)
人民日报· 2025-08-30 23:20
上合组织文旅交流合作 - 新疆吉木乃口岸成为中哈俄蒙四国交界区重要人流枢纽 哈萨克斯坦游客频繁自驾至新疆阿勒泰地区旅游并采购当地美食 中国赴哈萨克斯坦游客数量显著增长[2] - 乌中直航航班开通及互免签证协定生效推动双向旅游热潮 乌兹别克斯坦赴中国旅游及出差人数明显增加[2] - 青岛获"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称号后成为入境游热门目的地 上半年上合组织10国经青岛胶东机场出入境外国旅客同比增长37.91%[2] 医疗与教育合作项目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在上合成员国完成超2000例白内障手术 包括4个月婴儿及100岁二战老兵等复杂病例[3][4] - 中乌、中吉、中塔防盲合作中心成立推动"移动医疗"转向"定点合作" 医疗设备与技术本地化留存惠及更多民众[4] - 天津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8个上合国家建成10个鲁班工坊 埃及留学生通过"3+2"项目实现职业技能提升并进入中国高校深造[4][5] 文化交流与影视合作 - 2025上合国家电影节展示AI影像、虚拟拍摄及数字人等前沿技术 引发行业对电影科技突破及动画师培养的讨论[6] - 中哈合拍电影《音乐家》讲述两国历史人文故事 中俄合拍纪录片《这里是中国》及中哈合作《中国考古》呈现跨国创作成果[6] - 中国国家广电总局支持百余部视听作品译制成多国语言在上合国家播出 包括《山海情》《舌尖上的中国》等热播剧集与纪录片[7]
AI创意视频|上合诗篇
新华社· 2025-08-30 08:04
经济规模 - 2024年上合组织成员国GDP超20万亿美元 [2] - 对外贸易总额超8万亿美元 [2] 组织发展 - 成立24年成长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合作组织 [2] - 8月31日至9月1日20多国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天津共商发展新蓝图 [3] 文化合作 - 通过诗人作品展现文明互鉴与团结合作精神 [2][3] - 印度诗人泰戈尔梦想没有分隔的世界 上合组织促进文明互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