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市场化

搜索文档
一脉阳光附属北京一脉信息完成了首批数据的交易
智通财经· 2025-09-01 22:20
公司数据交易进展 - 公司数据集于2025年8月25日通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合规审核并成功上架(产品号:PD2025082117370118)[1] - 附属公司北京一脉信息作为数据提供方 与数据技术公司及北数所签订三方合作合同[1] - 集团于2025年9月1日完成与数据使用方的首批数据交易[1] 交易模式与价值 - 交易通过北数所平台进行 确保流程合法合规并维护各方权益[1] - 为医学影像核心数据资产变现提供新模式[1] - 彰显公司在医学影像数据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市场价值[1] 战略意义 - 推动数据要素规范化整合与市场化交易[1]
一脉阳光(02522)附属北京一脉信息完成了首批数据的交易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22:19
公司数据资产商业化 - 公司附属公司北京一脉信息作为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技术公司及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订立三方合作合同并于2025年9月1日完成首批数据交易 [1] - 数据集于2025年8月25日通过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合规审核并成功上架(产品号PD2025082117370118) [1] - 交易推动数据要素规范化整合与市场化交易通过北数所平台确保合法合规并维护各方权益 [1] 医学影像数据价值实现 - 此次合作为公司核心数据资产变现提供新模式 [1] - 交易进一步彰显公司在医学影像数据领域的专业能力和市场价值 [1]
一脉阳光(02522) - 自愿公告 完成首批数据交易
2025-09-01 22:10
业务进展 - 2025年8月25日数据集通过北数所合规审核并上架[3] - 2025年9月1日完成首批数据交易[3]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国领先医学影像专科医疗集团及唯一影像平台运营商管理者[4] - 从事影像中心、解决方案及一脉云服务[4] 子公司情况 - 北京一脉信息为全资附属公司,从事一脉云及数据技术服务[4]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含4位执行董事、2位非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6]
2025数博会展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千余项
新华网· 2025-08-30 16:35
展会概况 -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 于8月30日闭幕[1] - 展出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1300余项 观展人数达9.1万人次[1] - 吸引1.6万余名嘉宾注册参会 375家中外企业参展[1] 展会主题与内容 - 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 展现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最新成果[1] - 设置"2025数博会·DATA之夜"活动 展示具身智能机器人展演和数字人实时互动技术[1] - 开展26场交流活动 包括行业赛事、供需对接和商贸洽谈 促成一批项目签约[2] 企业参与情况 - 杭州趣链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展 展示区块链和隐私保护计算技术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领域应用[1] - 企业重点服务数字金融、医保、智慧城市等场景应用 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城市治理与产业转型[1] -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发布"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服务平台" 支持跨区域跨行业数据安全流通[1] 展会历史与定位 - 自2015年举办以来 已成为我国数据领域国际性平台[2] - 秉持"全球视野、国家战略、产业视角、企业立场"办会理念[2] - 平台功能包括引领创新趋势、展示行业成果、促进开放合作[2]
高伟达官宣成立人工智能与金融大数据事业部
全景网· 2025-08-27 02:0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于2025年8月26日成立人工智能与金融大数据事业部 旨在与金融科技行业共同成长并推动业务转型升级 [1] - 事业部聚焦三大核心业务方向 包括区块链合规应用 金融AI Agent及数据要素市场化 以精准卡位高增长赛道 [2] - 公司从传统项目交付模式转向技术赋能者角色 通过自主研发可复用的标准化产品实现规模化营收 [3][4] 区块链与稳定币业务 - 公司依托现有区块链技术及跨境支付积累 打造独立稳定币业务系统 实现实时到账且费率低于0.5% [4] - 该业务通过合作伙伴技术支持弥补底层算法短板 并基于多年跨境支付经验确保合规性与业务场景契合 [4] - 稳定币系统定位为标准化产品 可覆盖多客户群体 是公司从项目型向产品型转型的关键举措 [4] 金融AI与数据应用 - 公司构建数据应用服务+分析工具为基础 形成金融AI产品矩阵与AI Agent平台 [5] - AI应用从单点工具升级为智能体系统 可自主完成复杂任务如智能投研报告生成与信贷审批 [5] - 通过自主开发与合作共建模式覆盖多场景 平台化定位吸引中小金融机构入驻形成生态商业模式 [5] 数据要素与商业模式创新 - 公司构建数据要素产品流通与交易体系 响应政策导向并实现数据产品化收益 [6] - 聚焦智能营销 风控等多AI应用场景 其中智能营销可提升获客转化率 反欺诈可降低损失率 [6] - 采用分润模式替代传统交付 基于业务成效如损失降低比例或收益分成实现长期客户绑定与持续现金流 [7]
“煤炭之都”变身“算力之城” “瓦特×比特”开辟产业转型新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8-24 22:14
城市转型战略 - 大同市从传统能源输出型城市向算力服务型城市转型 利用能源优势发展算力产业 [1][2] - 转型始于2017年 依托冷凉气候 丰沛能源和稳定电力供给优势吸引算力项目落地 [2] - 城市定位从"煤都"转变为"算力之城" 目标形成"煤—电—算—数—产"价值链发展格局 [1][5]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 - 累计完成算力中心投资超282亿元 已建成标准机架超32.6万架 投运服务器73.6万台 [3] - 算力规模近2.5万P IT容量超810MW 整体上架率达90% 平均PUE控制在1.2以下 [3] - 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总投资150亿元 已完成投资104亿元 建成高功率机架3.5万架 投运服务器32万台 [3] 产业生态建设 - 采用链式思维打造算力生态 上游引进服务器制造产业 建成年产30万台服务器的自动化生产线2条 [4] - 新增年产量5万台的高端智能算力服务器生产线1条 本地算力中心80%可采购本地产品 [4] - 形成完整算力产业链 包括集装箱变电站 储能 数据中心机电及服务器的大同本地化生产应用 [4] 经济效益表现 - 2024年算力产业营收达46.7亿元 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突破100亿元 [5] - 2024年用电量突破43亿度 预计2025年底用电将超60亿度 [3] - 算力每投入1元带动3-4元GDP增长 已招募500名数据标注员工 计划新增400名人工智能训练师 [5] 区位优势与辐射能力 - 距北京300多公里 拥有3路光纤 网络延时仅3ms 是承接京津冀算力需求外溢的桥头堡 [3] - 借助大秦铁路陆港联运优势 未来打开产品"出海"空间 向周边京津冀地区辐射 [4] 行业应用场景 - 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 全省累计建成10座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 289座智能化煤矿 [7] - 支持文物数字化工作 云冈石窟形成354万张图片数据集 1574个音视频数据集 4971.39GB三维模型数据 [6] - 服务自动驾驶数据标注处理 推动人工智能 5G 大数据技术在传统行业的深化应用 [5][7]
瑞和数智(03680.HK)上半年纯利达4318.6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格隆汇· 2025-08-22 15:2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20亿元,毛利率约为7.6%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为人民币4318.6万元,去年同期亏损约人民币3604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1] - 净收益约为人民币4109.8万元,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人民币3863.5万元 [1] 盈利驱动因素 - 持有1500万股东京中央拍卖(01939.HK)股份,确认公平值收益约人民币6301.5万元 [1] - 研发费用、行政费用、融资成本及销售开支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1] 战略发展方向 - 持续强化金融行业核心业务根基,巩固数据智能与营销科技领域领先地位 [1] - 坚持"数据筑基、智能驱动、创新赋能"发展理念 [1] - 积极开辟Web3.0及数字资产、数据要素市场化、信创国产化、软硬件一体化、价值投资等新兴领域 [1] - 通过多元化发展战略推动企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增长 [1]
数博对话|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向宏:高质量数据集是决定大模型质量的关键因素
环球网· 2025-08-19 08:02
数字化转型梯队划分 - 互联网、金融、商贸流通等行业处于第一梯队,数字化转型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垂直大模型和智能体等数据系统应用广泛替代面向流程和业务的信息化系统 [1] - 气象、时空、医疗、交通等行业处于第二梯队,数据采集汇聚规模大质量高,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增多 [2] - 政务服务、社会管理、高端制造业处于第三梯队,数据资源采集汇聚增强但加工处理滞后,数据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1] - 中小企业和农业处于第四梯队,处于信息化初级阶段,信息系统未建设应用,数据资源未得到充分重视和应用 [1] 数据要素市场化难题 - 数据具有多环节性和低成本易复制性特点,导致确权困难或确权成本很高 [2] - 数据存在阿罗信息悖论效应特征,导致难以实现场内规模交易 [2] - 数据价值不确定性特征导致价值易变,难以定价 [2] 人工智能数据产业链 - 下游是垂域大模型在千行百业的应用 [3] - 中下游是在基础大模型上加上大规模行业高质量数据集训练调优的垂域大模型 [3] - 中上游是加工海量数据资源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高质量数据集 [3] - 上游是各行各业的数据资源供给 [3] - 整条数据产业链需要在数据基础设施中实现 [3] 人工智能发展关键因素 - DeepSeek等企业实现MOE等关键技术突破,采取模型开源策略,实现"算力平权"和"算法平权" [4] - 高质量数据集成为决定大模型质量的关键因素,供给规模和质量决定行业渗透速度和应用水平 [4] - 在同等计算资源下,高质量数据集规模比算法模型规模更重要 [4] - 医疗数据集中含有0.001%错误信息就可能导致模型输出不准确医学答案 [4] - 垂域大模型能力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训练推理高度依赖高质量数据集供给 [4] 数据资源流通现状 - 全球数据资源中20%是公域可流通数据,80%是私域不可流通数据 [5] - 公域数据中仅4%是互联网可流通格式化数据,16%多模态数据不能直接流通 [5] - 预计2028年互联网上流通数据将全部耗尽 [5] - 需建设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促进私域数据安全高效流通 [5] 数博会平台价值 - 数博会是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博览会,我国数据领域两大国家级平台之一 [5] - 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提供行业风向标 [5] - 聚集华为、腾讯、蚂蚁等科技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产教融合 [6] - 2025数博会通过"数字人才培养"活动探讨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 [6] - 促进跨区域跨领域协同创新,如深圳大数据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开展人工智能研究 [6] 数博会未来发展方向 - 更加重视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建议设立人工智能+专场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专场 [6] - 更加重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建议设立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专场梯度开展IT、BI、AI应用 [7] - 更加重视数据要素普惠化应用,建议设立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专场建设全国一体化数据基础设施 [7] 贵州数据发展定位 - 希望贵州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两地四区" [8] - "两地"指数据技术策源地和数据制度新高地 [8] - "四区"指数据应用引领区、数据安全先行区、数据资源汇聚区和数据流通示范区 [8]
内蒙古首例“蒙电通”专项电费贷款落地乌海
内蒙古日报· 2025-08-18 03:00
蒙电通专项电费贷款业务落地 - 内蒙古自治区首笔"蒙电通"专项电费贷款在乌海市成功落地,标志着针对中小微企业的电费专项贷款业务正式启动 [1] - 乌海市长宏矿业有限公司通过200万元"蒙电通"专项贷款完成电费缴纳,成为首笔业务受益企业 [1] - 该业务由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联合中国建设银行乌海分行为中小微企业量身定制 [1] 产品特点与创新 - "蒙电通"打破传统贷款对固定资产抵押的依赖,采用电力使用数据和电费缴纳台账作为信用评估依据 [1] - 产品具有利率低、期限长、审批快、还款方式灵活等优势 [1] - 该创新金融服务实现了"银电企"三方共赢,既释放企业流动资金,又提升供电部门电费回收率 [1] 市场推广与意向企业 - 乌海市已有13家中小微企业成为"蒙电通"贷款意向企业,包括海融矿业和宝宏化工等公司 [2] - 这些企业凭借稳定的电力需求和优质信用水平获得贷款资格 [2] 业务意义与价值 - "蒙电通"是供电部门挖掘电力数据价值、释放数据潜能的创新探索 [2] - 将"无形数据"转化为"有形信用",激活电力数据的金融价值 [2] -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在普惠金融领域落地,使企业经营痕迹成为融资信用凭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