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少子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育儿补贴少?还是养育费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8-06 03:01
育儿补贴政策 - 中国政府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发放育儿补贴 适用对象为3岁以下儿童 每人每年3600元 [2] - 财政部2025年预算900亿元用于育儿补贴 预计年度财政负担1000亿元左右 [4] - 2024年中国3岁以下儿童约2800余万 出生人数954万 比2016年峰值减少一半 [4][6] 中日韩补贴比较 - 日本儿童补贴为不满3岁儿童每人每年18万日元(约8786元人民币) 韩国为8岁以下儿童每年约6200元人民币 [6] - 补贴占人均GDP比例 日本和中国均为3.8% 韩国为2.4% [6] - 中国家长认为补贴期限太短 金额不足 尤其缺乏小学阶段教育补贴 [6] 教育费用现状 - 中国"双减"政策实施后 育儿家庭抚养费用不降反升 全国平均达53.8万元 较2022年上涨11% [7] - 大城市抚养费用更高 上海北京约100万元 补习班和兴趣班是主要支出 [7] - 家长教育热情高涨 家教需求增加导致教育费用膨胀 补习班倒闭频发但需求不减 [9] 财政负担分析 - 若将补贴扩大至高中阶段 年度预算将达1万亿元 占2025年公共预算支出的3% [9] - 补贴对象将扩大10倍 给中央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9]
66万亿「生育补贴」,救不了日本生育率?
36氪· 2025-08-06 00:12
日本生育政策与民众反应 -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4年推出"儿童与育儿支援金",通过医保参保人员征收资金以补贴育儿家庭,年收入越高缴纳金额越高,例如年收入200万日元者2028年需缴纳4200日元/年 [16][17][18] - 该政策被民众称为"单身税",尽管官方否认针对性,但因惠及对象仅为有娃家庭,引发未婚人群强烈不满,社交媒体相关讨论激增,仅2023年6月就有20万条负面帖子 [19][24][27] - 日本政府2023年生育相关支出达7.3万亿日元,但新生儿数量仍跌破73万,创历史新低,10%民众明确表示拒绝生育 [30][39][40] 生育补贴政策演变与效果 - 日本自1971年实施《儿童补贴法》,2024年补贴标准提升至未满3岁儿童1.5万日元/月,3岁以上1万日元/月,多孩家庭翻倍 [34][36] - 2004年以来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生育补贴,但养育成本高达2000万-4000万日元/孩,补贴被民众认为杯水车薪 [38][43][44] - 学者测算新增1万亿日元补贴仅能提升生育率0.1%,政策边际效应显著,且加剧生育分化现象(不生或多生) [45][48] 地方成功案例与配套措施 - 千叶县流山市通过扩建托儿所(2010年17所增至2023年100所)、提供低价托管服务(首小时100日元)等措施,生育率连续6年居日本首位 [54][55][57] - 冈山县奈义町(生育率2.95)和兵库县明石市采用社区互助育儿模式,由政府培训育儿支援员协助家庭,降低父母时间成本 [62] - 成功地区共性在于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将养育责任从家庭扩展到社会体系,如东京周边家庭因托育资源迁入流山市 [58][63][65]
66万亿“生育补贴”,救不了日本生育率?
虎嗅· 2025-08-04 14:02
日本生育支持政策背景 - 日本政府为应对人口下降危机 将于明年4月征收"儿童与育儿支援金" 该资金面向全体医保参保人员征收 年收入越高缴纳金额越高[3][15][16] - 征收标准采用累进制 例如年收入200万日元者2028年度需缴纳4200日元 年收入1000万日元者需缴纳19800日元[17] - 政府每年需发放2.1万亿日元生育补贴 该支援金是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10][14] 社会舆论反应 - 尽管官方否认 日本网民仍普遍称其为"单身税" 社交媒体相关讨论激增 仅2023年6月就新增20多万条相关帖子[4][22][29] - 民众质疑政策效果 指出政府2023年生育支出达7.3万亿日元但生育率仍创新低[31][33][39] - 反对声音认为此举是变相征税 有网民呼吁取消儿童家庭厅 质疑资金使用效率[30][32] 历史政策效果分析 - 日本自1971年实施《儿童补贴法》 2004年以来累计投入至少66万亿日元应对少子化[34][38] - 2024年补贴标准为:3岁以下每月1.5万日元 3岁以上每月1万日元 三孩以上家庭补贴翻倍[36] - 政策效果持续衰减 2024年新生儿数量跌破73万 创历史新低 一成民众表示坚决不生育[39][40] 经济负担与政策局限 - 养育成本高达2000-4000万日元 政府补贴相对有限 约73%受访者因经济负担放弃生育[41][42][43] - 学者测算显示 增加1万亿日元儿童津贴仅能提升生育率约0.1% 政策边际效应显著[44] - 出现生育分化现象: 二胎及以上生育占比缓慢上升 与坚决不生育群体形成两极分化[46] 成功案例与替代方案 - 流山市通过扩大托育服务取得成效 托儿所数量从2010年17所增至2023年100所 并提供延时托管服务[53][54][55] - 冈山县奈义町和兵库县明石市通过社区互助育儿模式提升生育率 其中奈义町生育率一度达2.95[60] - 这些地区注重构建全方位育儿支持体系 包括延长育儿假 完善托育环境等 而非单纯资金补贴[61][64][67] 政策争议本质 - 民众更倾向税收减免等直接优惠方式 而非普遍征收的支援金模式[48] - 核心矛盾在于育儿需要经济支持与时间精力投入的双重保障 单一资金补贴难以解决根本问题[62][63] - 地方政府执行力度差异导致政策效果分化 强制性措施缺乏影响整体实施进度[65][66]
66万亿「生育补贴」,救不了日本生育率?
36氪· 2025-08-04 03:44
日本生育政策与"单身税"争议 -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4年4月征收"儿童与育儿支援金",虽非针对单身人士,但被民众广泛称为"单身税",引发强烈不满[1][5][14] - 该支援金面向全体医保参保者按收入阶梯征收,2028年最高年收入者(1000万日元)需缴纳19,800日元/年,最低收入者(200万日元)缴纳4,200日元/年[10] - 政府需每年筹集2.1万亿日元用于生育补贴,但2023年实际支出已达7.3万亿日元,民众质疑资金使用效率[5][16] 日本生育补贴历史与效果 - 日本自1971年《儿童补贴法》实施生育补贴,2024年标准为:3岁以下儿童每月1.5万日元,3岁以上1万日元,多孩家庭翻倍[18] - 2004-2024年累计投入66万亿日元,但2024年新生儿数量仍低于73万,创历史新低,10%民众表示"无论如何不愿生育"[20][22] - 学者估算每增加1万亿日元补贴仅能提升生育率0.1%,养育成本(2000万-4000万日元)远超补贴金额[23] 地方成功案例与差异化政策 - 千叶县流山市通过扩建托儿所(2010年17所增至2023年100所)、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最晚至20点,首小时100日元),生育率连续6年居日本首位[27][29] - 冈山县奈义町(生育率2.95)和兵库县明石市采用社区互助育儿模式,证明非资金支持(如托育服务、社会协作)对提升生育率更有效[32] - 流山市因育儿配套完善吸引东京家庭迁入,带动当地公寓价格6年内从3000万日元涨至6000万日元[29][32] 政策演变与系统性挑战 - 1994年"天使计划"提出构建托育环境与延长育儿假,但因缺乏强制力推进缓慢,当前地方试点正尝试落实该理念[35][37] - 生育分化现象显现:不生家庭与多孩家庭两极分化,二胎及以上占比逐年上升[25] - 民众更倾向税收减免而非普遍征收支援金,反映对现行政策边际效应的质疑[25][34]
原新:打破传统“男主外女主内”分工,男性参与育儿对提升生育意愿有积极作用
凤凰网财经· 2025-07-29 23:13
国家育儿补贴政策 - 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育儿补贴制度,符合规定的生育新生儿每年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3周岁,三年共计10800元/孩 [1] - 补贴标准为全国性最低标准,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财政状况提高但不能降低,采用分年度发放方式缓解财政压力 [1][4] - 政策首次在国家层面推出直接现金补贴,区别于以往地方差异化补贴模式,体现普惠性和公平性 [2][3] 人口发展趋势 - 预测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将维持在12-13亿,但后期可能因低生育率导致加速衰减 [1][7] - 15-49岁育龄女性数量将从3.2亿降至2亿左右,生育意愿代际递减:80后约2孩,90后1.6孩以下,00后不足1.5孩 [5] - 女性初婚年龄从2010年24岁推迟至28岁以上,初育年龄升至29-30岁,时间压缩效应限制生育潜力 [5] 老龄化挑战 - 2024年60岁以上人口达3.1亿占22%,2035年突破4亿占30%,2050年超5亿占40% [8] - 老龄化受婴儿潮人口进入老年期影响,本世纪70年代前中国将保持全球最大老年人口规模 [8] - 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升至79岁,预计2050年达84岁,老年抚养期拉长加重社保负担 [8] 生育支持体系 - 需构建系统性支持体系,包括提升结婚率、建立婚育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促进政策协同等 [6] - 建议采取"顶层设计+基层创新"模式,覆盖婚恋、生育、养育、教育全过程 [6] - 政策价值应从"促进婚育"转向"支持家庭发展",为年轻人创造公平生活环境 [6] 性别平等与生育 - 打破"男主外女主内"传统分工,男性参与育儿对提升生育意愿有积极作用 [3][10] - 国际经验显示强制男性参与育儿的制度设计能促进家庭性别平等 [10] - 生育保险制度需改革以覆盖灵活就业者等群体 [9]
每孩每年3600元,你生吗?
虎嗅· 2025-07-28 12:32
育儿补贴政策 - 国家将从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按年发放至婴幼儿年满三岁[2][3] - 部分地方性补贴叠加国家补贴后更高,例如呼和浩特生育一孩可获20800元(国家10800元+地方10000元)[7] - 补贴标准未来可能上调,预计从3600元逐步提高至1万或2万元[8] 生育成本分析 - 全国0-17岁孩子平均养育成本为53.8万元,其中北京、上海分别达93.6万元和101万元[21][22] - 分阶段成本显示:6-14岁占比最高(45.15%,24.3万元),0-2岁年均24538元(合计73614元)[25] - 低收入家庭0-17岁养育成本约12.6万元,3600元年补贴对月薪≤2000家庭更具实质帮助[27][28] 生育意愿影响因素 - 高收入国家生育率普遍低于低收入国家,如尼日尔生育率6.64,而发达国家多在2以下[42][45] - 女性受教育年限与生育率呈负相关,社会代际向上流动显著降低生育意愿[45][54] - 中国养育成本/GDP比值达6.3倍,显著高于美国(4.11倍)、日本(4.26倍)等国家[22] 政策与社会争议 - 部分群体认为补贴力度不足,网友理想生育津贴要求集中在百万级或房产[9][10][14] - 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因人口净流入特性,生育率压力小于其他区域[16][17] - 专家建议通过单身税等强制手段刺激生育,但舆论认为应优先改善就业、住房等基础条件[63][68][72]
国常会定调: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专家建言:要算好三本账
南方都市报· 2025-07-26 04:26
政策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强调这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惠民举措,要求各地细化工作方案并确保补助资金按时足额拨付 [1] - 政策要求加强动态监测评估,科学核算办园成本,统筹公办和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做好特殊群体政策衔接和兜底保障 [1] - 2024年《学前教育法》通过,以法律形式固化"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目标,并提出有条件地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3] - 2024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 [3] 试点进展 - 全国已有超20个省份启动免费学前教育试点,覆盖约30%适龄儿童,重点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 [1] - 教育部认定2024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共301个,仍需进一步扩围 [1] - 长三角、珠三角部分城市试点3年免费学前教育,浙江、福建厦门已实现3-6岁儿童全覆盖 [1] 政策影响 - 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将降低家庭保育教育成本,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比例较高,政策实施可能促进居民非教育消费 [3] - 政策实施需考虑少子化背景下人口变化,2026年在园幼儿预计比2023年减少1200万左右 [6] - 2024年全国幼儿园数量同比减少2万多所,在园儿童数量减少500多万,普惠性幼儿园数量由2023年23.64万所降至22.10万所 [6] 实施建议 - 专家建议实施免费学前教育需算好三本账:成本账、长远账和统筹账 [2][4] - 成本账要求科学核算幼儿园成本,避免无谓浪费,合理调配公办幼儿园资源特别是师资 [4] - 长远账需动态掌握区域人口变化,科学测算幼儿教育需求,合理布局规划幼儿园 [4] - 统筹账需均衡公办民办关系,避免民办园大规模关停导致未来公办园资源浪费 [4][5] - 建议让民办幼儿园幼儿也享受公办幼儿园生均拨款,生均拨款覆盖保教费的免缴保教费,不能覆盖的缴纳差额部分 [7]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日本从职业棒球“入手”
36氪· 2025-07-22 03:13
日本职业棒球联赛(NPB)制度变革 - 大谷翔平在美国MLB享受72小时陪产假后返回赛场 触发日本球员对NPB僵化制度的反思 [1][3][6] - NPB现行规定要求球员从一线队名单撤下后需等待10天才能回归 导致核心球员可能错过至少6场比赛 [4][6] - 日本职业棒球选手协会2024年6月正式提出引入"产休制度" NPB已接受提议并考虑实施 [7][9] 制度变革的深层动因 - 日本2024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70万 结婚率降至0.39%的战后第二低水平 形成"少子化"社会压力 [11][13] - 日本政府2022年推行男性育儿假政策 NPB作为顶级职业联赛需配合国家政策导向 [13] - 联赛管理理念转向人性化 平衡球员职业与家庭角色 有助于吸引年轻选手和塑造正面形象 [9] 体育联赛与社会发展的互动 - 日本学生运动员依赖社区支持成长 职业体育无法脱离社会结构孤立存在 [15][17] - 全球体育联赛出现制度革新趋势:WTA提供12个月带薪产假 NBA配备心理医师 NFL提高球员收入 [17] - NPB改革反映体育从"牺牲叙事"转向"人文关怀" 回应公众对公平正义的社会期待 [17][19] 赛程安排现状 - NPB常规赛典型安排为每周6天连续比赛 表格显示7月13-19日每天均有赛事在不同场馆举行 [5] - 密集赛程加剧球员缺阵影响 10天缺席可能涉及6-7场比赛 对球队战绩构成直接压力 [4][5]
尹烨:我们正在跟韩国pk谁生的最少
凤凰网财经· 2025-07-21 06:31
中国生育率现状 - 中国总生育率排名全球倒数第二 正在与韩国竞争最低生育率 且已低于日本水平 [1] - 生育率低迷是多重社会矛盾交织的综合结果 未来将面临三个60岁老人抚养一个0岁孩子的养老困局 [1] 生育率低迷成因分析 - 不孕不育率高达15%至20%甚至更高 存在想生不能生的生理障碍 [2] - 教育成本压力成为生育负担 在人工智能时代面临教育模式变革 [2] - 家庭生育决策本质是投入产出比计算 缺乏确定性回报预期影响生育意愿 [1][2] 政策干预效果 - 全球范围内靠补贴提升生育率的成功案例极少 法国和匈牙利仅有短暂效果 [1][2] - 长期来看生育率仍会回落 并非简单通过资金补贴就能解决 [1][2]
花式催生30年,日本年轻人心态彻底崩了
36氪· 2025-07-15 01:22
日本育儿支援金制度 - 日本将于2026年4月推行"儿童·育儿支援金"新制度,要求缴纳医保的民众按收入阶梯每年最高缴纳12000日元(约人民币588元),用于向有娃家庭发放专项育儿补贴[3] - 缴费标准根据年收入分为5档:200万日元年收入者缴纳2400日元,1000万日元以上者缴纳12000日元,金额将逐年递增[4] - 新政覆盖所有参与医保的民众,年收入超过200万日元(约人民币9.79万元)即需缴费,相当于日本最低工资全职工作者(年收入约219万日元)也需缴纳[7][8] 政策争议焦点 - 该制度被外界解读为"单身税",因其要求未育人士为有娃家庭提供补贴,引发广泛不满[4] - 补助发放采取"多生多补"原则,三个孩子家庭可获最高补助,但实际受益者多为经济条件优越的富裕家庭[10] - 民众批评政策实质是"穷人打工挣钱给富人孩子上学",加剧社会不公平[13] 日本人口危机现状 - 日本儿童数量连续44年下降,2024年出生人口首次跌破70万,总和生育率降至1.15创历史新低[5] - 实际人口下降速度远超预期,原预测2038年才会跌破70万关口,实际提前14年实现[32] - 过去20年日本政府累计支出超66万亿日元(占公共支出总额一半)用于少子化对策,但成效不彰[49] 政策制定背景 - 该制度是前首相岸田文雄"异次元少子化对策"的一部分,核心是通过全民社保/医保缴费增加新生儿家庭补助[46] - 日本自1994年"天使计划"起实施催生政策已30年,累计推出多项育儿补助措施但未能逆转生育率下滑趋势[49] - 为缓解劳动力短缺,日本近年已打破传统开始广泛引入外国劳工[50] 社会反应 - 政策公布当天即引发社交媒体大规模抗议,相关推文阅读量超1400万[3][19] - 民众质疑政府将少子化对策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借口,30年催生政策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51] - 民调显示近8成日本年轻人因教育住房压力不愿生育,仅2成是主观上不想生孩子[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