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创新

搜索文档
海底捞(6862.HK):经营调整扰动盈利 2H同店或有改善
格隆汇· 2025-08-26 19:50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207亿元同比下降3.7% 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13.7% 核心经营利润24.1亿元同比下降14.0% [1] - 餐厅经营收入185.8亿元同比下降9.0% 外卖业务收入9.28亿元同比上升59.6% 堂食/外卖收入占比分别为89.7%和4.5% [1] - 毛利率60.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率8.5%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核心经营利润率11.6%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2] 运营数据 - 整体店人均消费97.9元同比增加0.5元 整体店平均翻台率3.8次/天同比下降0.4次/天 同店日均销售7.83万元同比下降9.7% [1] - 截至1H25末经营1363家海底捞餐厅 其中自营店1322家/加盟店41家 1H25净闭店5家(新开28家/关闭33家) [2][3] - 夜宵场景主题店改造近30家 鲜切鲜活标准版主题店营业超50家 外卖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下饭菜"业务贡献超55% [1] 成本结构 - 员工成本占比33.8%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 租金及相关支持占比2.8%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2] - 折旧及摊销占比3.8%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水电费用占比3.4%同比持平 [2] - 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上升主要由于菜品优化及物料耗用增加 [2] 战略发展 - 推行"红石榴"及"啄木鸟"计划 采取"老店+新店"组合加盟模式 1H25通过餐厅转让获得收入1.84亿元 [2][3] - 孵化14个新餐饮品牌合计126家餐厅 其中焰请烤肉铺子70家(1H25新开46家) 其他餐厅收入5.97亿元同比上升227% [3] - 2H25将聚焦单店模型优化 集中资源扶持潜力项目 维持95%高分红比例 [1][3] 业绩预期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3.14亿元/47.67亿元/52.81亿元 下调幅度分别为17.7%/13.8%/10.5% [3] - 对应EPS为0.77/0.86/0.95元 给予25年25倍PE估值 目标价下调至20.92港币 [3]
青岛成立百企联盟,发力AI场景创新
大众日报· 2025-08-25 01:43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头部大模型进化触及边际效应天花板 行业步入场景为王的大模型竞争下半场 [1] - 大模型竞争日趋走向红海 场景创新成为企业与产业发展的破局关键 [3] - 人工智能产业进步速度越来越取决于场景创新速度 [1] 联盟成立概况 - 青岛成立人工智能场景创新联盟 由青岛地铁集团联合132家企事业单位及高校院所共同发起 [1] - 联盟成员包括青岛国际机场集团 海尔集团 海信集团 青岛城运控股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 [2] - 联盟旨在搭建人工智能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1] 场景应用领域 - 联盟覆盖智能制造 智慧海洋 智能家居 智慧交通 低空经济 市政能源等场景领域 [4] - 发布《青岛市人工智能场景清单》涵盖350个机会场景和能力场景 [6] - 重点领域包括智慧海洋 智慧交通 智慧政务等青岛优势产业领域 [4][6] 标杆场景成果 - 智慧交通场景实现核心业务全息感知和互联融合 涵盖226项具体业务场景 [5] - 智慧运维系统推动设备故障率下降超过50% [5] - 智慧海洋场景实现水质检测和污染预警智能化管理 [5] 技术突破表现 -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首个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撑智慧交通场景 [5] - "问海"大模型90秒内预测15天全球海洋环境 计算性能提升3000倍 [6] - "海悟"大模型缩短海洋政策学习解读时间90%以上 自动生成分析报告 [6] 合作机制建设 - 多家企业达成交通大模型共研签约和市政大模型共研签约 [6] - 联盟发挥场景孵化器 产业连接器 生态助推器作用 [4] - 青岛以开放姿态吸引人工智能企业和产业资源共建产业生态 [6]
四轮驱动 多元激活——市南暑期消费热力图鉴
搜狐财经· 2025-08-14 14:01
消费场景创新 - 市南区通过"场景创新"融合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啤酒节期间上街里日均客流达35.29万人次 [1] - 海天·榮里火锅在百年里院建筑中结合"庭院+美食"模式,通过讲述历史变迁和提供"青岛蒸海鲜套餐"等特色产品吸引游客 [2] - 商家利用啤酒节积累会员数据并优化产品,将节庆客流转化为长期消费力,例如推出"嗨啤币"兑换和套餐赠酒活动 [5] 业态融合与创新 - 老城区通过"传统与现代"对话激活消费潜能,如安娜别墅的猜酒互动、劈柴院的啤酒料理工坊,以及老字号的香酥鸡配啤酒等混搭创新 [5] - 青岛奥帆海洋文化旅游区打造"野""醺""嗨"三大场景标签,提供全时段、多维度的海洋消费体验,如鲨鱼快艇、LA VUE乐景餐吧和乐小星嗨帆乐园 [5][6][8] - 商圈通过"次元破壁""策展赋能"等方式升级消费空间,如青岛银座商城的露天Live现场和青岛海信广场的塞吉布洛克艺术展 [9] 资源联动与全域消费 - 金茂湾购物中心和后海广场等商圈通过主题活动串联零售、餐饮和亲子业态,形成"快乐套餐"和"全域热度" [10] - 浮山所市集结合传统烟火气与现代服务,如直播发券引流和冷链打包服务,夜市日均千人就餐 [12] - 市南区各消费场景相互联动,老城区的历史场景为商圈提供文化背书,景区的海洋资源为消费注入独特性 [13]
深圳宝安“期中答卷”的“新”与“进”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0:22
今年上半年,深圳经济大区、工业大区宝安区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成色十足的"期中答卷"。最新数据 显示,2025年上半年宝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60.22亿元,同比增长4.7%,数据背后,是宝安经济结 构向上进阶,呈现出传统工业基地的发展新样态。在4.7%的增长曲线中,第三产业以6.5%的增速领 跑,增加值达1320.99亿元,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第二产业增加值1238.73亿元,同比增长 3.1%,基本盘依然稳固。"三二一"的产业格局,标志着宝安正从传统的"制造当家"加速迈向先进制造业 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双轮驱动"新阶段。 新质生产力蓄势,"智造"引擎动能澎湃 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成为上半年宝安经济的最大亮点。这一跃升的背后,是现代服务业的 加速崛起和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上半年,宝安消费新场景加速涌现。从粤港澳大湾区首座大悦城正式启幕,到前海·华发冰雪世界、湾 区书城等地标蓄势待发,新兴消费载体与壹方城、欢乐港湾等成熟商圈串珠成链,构筑起强大的"引力 场",持续汇聚人气与财气;精准的政策供给更为市场注入"强心针"。多轮次的汽车消费补贴与电子消 费券精准滴灌,有效激活了重点领域的市 ...
超一千五百个场景开放,带动超三十亿元产业投资创新场景何以缀满金陵
新华日报· 2025-08-10 23:19
核心观点 - 南京市场景公司通过"场景创新"机制推动新技术落地和产业增长,已实现1500个应用场景和57个标杆项目[1][3][6] - 金融支持(如全国首只"场景基金"和"场景贷")加速场景从单点突破到集群生长,带动超30亿元产业投资[4][6] - 场景创新重构城市创新逻辑,成为连接政府、企业和市民的"超级纽带",并推动南京向"产业引领者"跃迁[5][6] 场景创新机制 - 南京市构建"部门+中心+公司"工作机制,成立南京市场景公司作为桥梁,通过策划服务实现新技术迭代和产业增长[1] - 公司编制供需"两张清单",联动国资平台开放测试场景,已为百余项科技成果提供验证环境[6] - 通过"宁创"系列活动促进资源对接,联合多区打造机器人、"AI+"等特色场景生态空间[6] 应用场景案例 - 居民区:电动车30秒换电柜解决充电等待问题[2] - 商业区:金鱼嘴基金大厦的智送咖啡机器人提升服务效率[2] - 文旅场景:金陵Style户外屏幕直播赛事,太阳能智能伞提供充电休憩;南京眼景区机器人保洁实现24小时清洁[3] - 交通设施:聚宝山公园无人充电车机器人提供"外卖式"充电;秦淮新河大桥全息光影打造裸眼3D剧场[3] - 工业领域:北新智能轨道巡检机器人获300组测试数据,服务宝武集团等企业并积累500TB工业数据[4] 金融支持成效 - 全国首只"场景基金"首单投资北新智能,联动国资开放3个工业测试场景[4] - 中信银行南京分行"场景贷"发放3.19亿元,助力8家企业推广场景(如华飞宇节能技术获500万元贷款推广智慧路灯)[4] - 金融支持带动10个招商项目落地,定制方案拉动超30亿元产业投资[6] 产业生态构建 - 南京市机器人产业生态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会展示9家企业技术成果,推动"造场景"到"育生态"转型[5] - 场景公司为市政基础设施(如二次泵房、自来水厂)提供智能化升级方案,注入科技动能[3] - 单点场景串联成产业升级"葡萄串",100项以上定制化服务落地[6]
重庆问鼎“消费第一城”背后的“烟火气”与“创新力”
搜狐财经· 2025-08-06 08:06
消费规模与排名 - 重庆2025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300.37亿元 超越上海8260.41亿元成为全国第一 [1] 消费活动策略 - 重庆通过高密度全域全季消费活动拉动市场 国际消费节联动所有区县推出超200场活动 [3] - 电商节整合700余家品牌企业及3000余款产品 联合百家MCN机构与200余位主播构建消费生态 [4] - 4-6月全域700余场消费活动直接拉动销售额70亿元 [7] 政策与补贴成效 - 全国首创3C数码以旧换新政策 涵盖手机平板智能手表等品类 [8] - 政策通过"1+4+N"服务生态支撑 依托1360个服务网点实现15分钟便民服务圈 [8] - 截至6月底家电手机数码累计涉补交易326.82万单 补贴资金达17.01亿元 [10] 线上线下协同模式 - 汽车直播狂欢节创新"线上导购+线下体验"模式 提升试驾效率 [4] - 电商节实现网络零售额534.2亿元 同比增长12.9% [6] 文旅融合与场景创新 - 洪崖洞等文旅景区人气十足 五一假期千厮门大桥封桥让路 [3] - 涪陵美心红酒小镇水上音浪季融合音乐水景灯光演出 日均吸引游客超5000人次 [6] - 构建"江崖街洞天"消费空间体系 建成286处山城步道特色街区复合场景 [12] 特色商业与地标经济 - 观音桥商圈通过首发经济与地标联动 日均人流量突破百万 直接拉动区域消费超20亿元 [3] - 戴家巷崖壁后街聚集40余家特色店铺 利用崖壁地形形成青年聚集地 [12] - 特色商业带动沿线商铺租金上涨15%-20% [12] 企业参与案例 - 龙湖时代天街"数码宝贝"西南首展带动周边餐饮娱乐消费同比增长35% [3] - 问界汽车通过直播模式让消费者提前了解车型信息 [4] 未来发展方向 - 计划增加首发经济与"渝伴礼"品质消费供给 做靓"不夜重庆"名片 [15] - 建议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消费市场"体系 提升现代服务业占比 [15] - 通过多元业态延长消费时段与空间 发展入境游提升服务消费质量 [15]
不拼价格拼场景 中国智造新范式 龙岗好物“特种出海”
深圳商报· 2025-08-04 16:57
行业趋势 - 五轴数控机床应用于智能眼镜框架纳米级抛光,AI算法实时校正镜片光学参数 [1] - 特种运动相机实现"上山下海"4K高清拍摄,狩猎相机热成像模块精准识别百米外目标 [1] - 龙岗企业海外营收逆势增长近40%,通过差异化创新摆脱低价内卷和代工依赖 [1] 格瑞斯眼镜 - 公司拥有3万平方米现代化厂房,1200名员工与数十台机械臂协同作业 [2] - 六轴联动抛光机以0.01毫米精度打磨AR镜片,自主研发核心光学模组和传感器 [2] - 智能眼镜"INNOVATOR"集成蓝牙高速传输、智能录音录像、AI拍照识万物等功能 [2] - 从代工厂转型为年产能500万副的智能穿戴领军企业,自主品牌占比提升 [2] - 依托龙岗电子产业链实现光学设计、AI算法到智能制造的完整闭环 [3] - 产品良品率保持在99%以上,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 [3] 猿人科技 - 公司从投影仪转型特种相机,在北美市场推出搭载动物识别算法的狩猎相机 [4] - SEEKER系列相机采用"Go APE Stabilization"技术,4K视频防抖性能提升17% [4] - 2023年营收达11亿元,特种设备是主力产品,亚马逊运动相机品类稳居前三 [4] - 2024年营收目标15亿元,产品大量采用环保材料并注重设计 [4] 龙岗制造业升级 - 格瑞斯通过20年光学积累构建"光学+AI+人机交互"创新矩阵,研发脑机接口与AR融合方案 [5] - 猿人科技聚焦特种相机细分领域,开发狩猎安防、极限运动等垂直场景解决方案 [5] - 龙岗区提供科创补贴和研发投入扶持资金,支持企业从实验室研发到量产 [5] - 龙岗区已涌现3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智能制造生态 [5]
“购在中国”激活消费新引擎
经济日报· 2025-08-03 21:56
政策创新与消费提振 - "购在中国"活动通过政策组合拳与场景创新双轮驱动 释放内需潜力并优化消费环境[1] - 政策工具系统性整合包括离境退税优化 消费品以旧换新等 推动重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6.4%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8.2%[1] - 离境退税销售额上半年同比增长94.6% 显示国际消费枢纽效应增强[2] 消费模式升级 - 商旅文体健跨界融合推动消费结构从实物型向服务型跃迁 重构消费价值链[2] - 以旧换新政策形成消费升级长效机制 首发经济促进国货与国际品牌双向流通[2] - 多地存在业态同质化问题 需通过"一城一品"策略挖掘特色资源[3] 未来优化方向 - 智慧服务升级需建设跨境消费一站式平台 嵌入AR导览等虚拟体验技术[3] - 绿色消费需建立低碳商品标识及"碳积分"系统 将环保行为转化为市场化激励[3] - 区域协同机制需破除地域壁垒 国际规则对接需试点数据跨境流动等制度型开放[3] 行业影响 - 离境退税商店超千家 多语种服务等软基建提升全球消费要素配置能力[2] - 数字技术提升流通效率但对绿色消费引导仍存短板[3] - 政策赋能与市场响应形成良性循环 为经济内生增长提供持久动能[3]
松江新城集团与静安置业集团在三大领域达成合作
新浪财经· 2025-08-02 04:31
战略合作 - 松江新城集团与静安置业集团围绕跨区资源整合、项目协作开发、人才交流共建三大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1] - 合作机制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1] - 未来将持续导入优质资源推动文商旅体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1] 品牌参与 - 参与品牌包括Hunter、蓝瓶咖啡、鬼冢虎、伊菲丹、BIRKENSTOCK、石窑面包、鹅岛精酿啤酒、COFE+机器人咖啡馆、ICICLE之禾、汉斯格雅等 [1] - 品牌代表就首店经济、IP孵化、场景创新展开洽谈 [1] - 云间U品、蔡嘉、广富林等品牌呈现松江风味和文创精品 [1] 合作目标 - 静安"首店经济"优势将与松江"场景创新"特色结合 [1] - 推动品牌资源共享打造"全球品牌首选地、本土文化焕新场" [1] - 目标使松江与静安成为世界级消费目的地的"双引擎" [1]
马斯克开的特斯拉餐厅,真模仿不了一点!
创业邦· 2025-07-26 03:56
特斯拉超级充电餐厅的创新模式 - 特斯拉首家超级充电餐厅位于美国加州好莱坞66号公路旁,7×24小时营业,设计灵感来自50年代汽车影院,外观呈银色曲线造型充满未来感[3][4] - 餐厅内部采用霓虹灯、钢铁等赛博元素设计,配备250个用餐座位、80个V4超充桩和2块巨型屏幕,形成充电、观影、用餐的超级综合体[5][6] - 车主可通过车载屏幕一键点餐,菜单由洛杉矶名厨设计,特色菜品包括Model S肋眼牛排和Autopilot奶昔,餐品直接送至车位并同步播放电影[7][9] 技术应用与运营亮点 - Optimus人形机器人承担40%送餐任务,日均端送300份餐品且摔倒率仅0.3%,其机械舞式跌倒缓冲动作在TikTok获千万播放量[10][11] - 餐厅采用多维度盈利模式:电费收入、餐饮销售(如Cyber汉堡)及周边产品(Optimus玩偶)构成复合收益来源[15] - 空间规划突破传统餐厅模式,集成超充桩、观影区、机器人工作区等多功能模块,实现场景体验全面升级[14] 行业场景创新启示 - 特斯拉餐厅重新定义用餐体验,将场景嵌入电动车主的出行链条,形成"充电+餐饮+观影"的闭环生态[16] - 国内餐饮需从单纯就餐场景转向生活流程节点,案例显示上海某社区面馆通过增设便民服务区使翻台率提升100%[24][25] - 东京动漫主题居酒屋通过角色扮演、互动表演等沉浸式体验,以人均100元成本创造高参与感消费场景[26] 年轻消费群体需求洞察 - 00后消费者将"能否社交分享"作为重要评价标准,特斯拉餐厅的太空舱设计和机器人服务具备天然社交货币属性[19] - 场景创新需保持轻量化迭代能力,蜜雪冰城通过IP玩偶调整、杯套文案更新等方式低成本维持年轻客群新鲜感[21] - 餐饮场景应契合碎片化生活方式,案例显示复合功能空间(办公+育儿+就餐)比单一功能门店更具竞争力[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