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经济

搜索文档
走出去抓机遇谋发展——浙江构建开放型经济调研记
经济日报· 2025-05-18 22:09
浙江经济发展与"地瓜经济"理论 -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职期间提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理念,鼓励浙商"走出去"抓机遇谋发展,并以"地瓜经济"理论形象比喻藤蔓延伸与块茎壮大的关系 [1] - 浙江经济总量从2002年8000亿元增长到2024年9.01万亿元,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元,出口额连续两年居全国第二 [1] - 目前有600多万浙商深耕省外市场,200多万浙商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 浙商全球化实践案例 - 华友钴业从浙江桐乡出发,扎根非洲、开拓印尼、布局欧洲,成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绿色制造一体化领军企业 [3] - 德力西集团将研发中心迁至上海后,业务扩展到俄罗斯、巴西、西班牙等国,验证"更大空间实现更大发展" [3] - 杰克缝纫机通过收购德国裁床企业,成长为全球行业隐形冠军,全球每3件衣服中就有1件由其设备缝制 [6] - 吉利收购沃尔沃形成技术闭环,催生领克等高端品牌,大幅提升浙江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 [6] 开放型经济新形态 - 浙江推动"数字贸易港"与海港、空港、陆港"四港联动",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等新业态,实现国际需求与国内供给精准匹配 [7] - 宁波舟山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13.77亿吨连续16年全球第一,义乌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300列发运14万标准箱 [8] - 2024年浙江市场采购出口5328.4亿元,跨境电商规模持续全国前列,成为外贸重要增长极 [9] 产业升级与平台建设 - 浙江自贸试验区以全省1/400面积贡献19.2%进出口额、17.6%实际利用外资,打造大宗商品配置枢纽等"四张金名片" [8] - 新一代浙商全球化需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实现高质量"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奔赴 [10] - "地瓜经济"理论强调从市场全球化到资源全球化再到组织全球化的转变,是浙江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的核心方法论 [10]
5月18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8 12:41
经济发展与开放政策 - 浙江持续运用"地瓜经济"理论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成为改革开放高地和投资热土 [1][5] - 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加速建设,推动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提升 [1][8] - 技术合同成交额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1-4月达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 [13] 物流与运输行业 - 1-4月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达674亿件同比增长18.3% [2][10] - 一季度冷链物流需求稳中有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1] - AG600批生产首架机完成试飞具备出厂条件 [15] 文化与科技发展 - 博物馆数量稳步增长,普惠均等体系基本形成 [3][12] - 天问二号探测器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发射 [16] - 流失文物子弹库帛书回归祖国,预计7月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18] 区域合作与贸易 - 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开幕,推动闽台深度合作 [17] - 美国自中国进口集装箱货运量近期大幅增加 [20] 基础设施与民生 - 三峡水库累计补水84亿立方米,改善700多万亩农田灌溉 [14] - 各地加大民生领域投入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9]
扎根一地着眼全国走向世界——浙江加快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
人民日报· 2025-05-17 22:02
地瓜经济理论 -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地瓜经济"理论,强调"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更大发展 [1] - 理论揭示"扎根一地"与"开放发展"的辩证关系,形成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显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1] - 600多万浙商遍布国内,200多万浙商走向全球,如同地瓜藤蔓汲取更多养分 [3] 开放发展举措 - 浙江今年组织"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计划组织超1000个团组、1万家次企业"走出去" [2] -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全球第一,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万列,杭州萧山机场货邮吞吐量全国前列 [6] - 浙江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00多项全国首创成果,3家国家级经开区跻身全国10强 [7] 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商 - 遥望科技搭建"明星+达人"复合型主播矩阵,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浙江制造出海 [8] - 菜鸟集团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运营超40个海外仓,为多个行业品牌提供供应链解决方案 [8] - 浙江推动"直播+平台+跨境电商"模式,优化海外仓布局畅通跨境贸易通道 [9] 营商环境优化 - 上虞区企业服务中心组建跨部门专项小组,帮助企业产品通过认证进入欧洲市场 [13] - 路桥区实施"交地即交证",企业开工时间提前1-2个月 [15] - 义乌海关推行无纸化报关,低风险商品放行最快仅需1秒,2024年市场采购贸易出口4717.6亿元,同比增长21.5% [18]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 正泰集团在全球有超30个制造基地、20家国际物流中心和2300多家经销商,专注光伏主业发展 [22] - 浙江上规模民营企业第一主营业务收入占比近5年保持在90%以上,坚守主责主业 [23] - 传化集团近3年保持年复合增速50%的科技投入,打破国外企业垄断供应全球十大轮胎企业 [26] - "义乌好货"品牌出海集合店3个月内帮助190多个品牌业绩增长1亿多元,合作国家达11个 [28]
扎根一地 着眼全国 走向世界
人民日报· 2025-05-17 21:52
地瓜经济理论 -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地瓜经济"理论,强调"必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更大发展 [1] - 理论揭示"扎根一地"与"开放发展"的辩证关系,形成更具韧性、更富活力、更显竞争力的发展模式 [1] - 600多万浙商遍布国内,200多万浙商走向全球,如同地瓜藤蔓汲取养分 [3] 开放发展实践 - 浙江组织"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2024年将组织超1000个团组、1万家次企业"走出去" [2] -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6年全球第一,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万列,杭州萧山机场货邮吞吐量全国前列 [6] - 2024年义乌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4717.6亿元,同比增长21.5%,占全市出口总值80.1% [18] 产业升级与创新 - 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构建万亿级油气产业链,形成特色制度创新成果330项,全国首创146项 [7] - 浙江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200多项全国首创成果,3家国家级经开区跻身全国10强 [7] - 2024年浙江排名前200的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总额2659.53亿元,户均13.3亿元 [26] 数字经济发展 - 遥望科技成长为浙江直播电商行业首屈一指的企业,搭建"明星+达人"复合型主播矩阵 [8] - 菜鸟集团在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运营超40个海外仓,为多个行业品牌加速出海 [8] - 浙江推动"直播+平台+跨境电商",加速建设数字贸易市场新平台 [9] 民营经济发展 - 截至2024年底,浙江民营企业在册总量达350.53万户,占企业主体总量92.06% [19] - 正泰集团从8名员工发展到全球5万余名员工,在30多个国家建立制造基地 [22] - 传化集团近3年保持年复合增速50%的科技投入和30%的创新投资 [26] 品牌建设 - "义乌好货"品牌出海集合店3个月内帮助190多个品牌业绩增长1亿多元 [28] - 浙江形成"品字标浙江制造"、"浙江出口名牌"等品牌矩阵,提升产品竞争力 [28] - 义乌小商品通过品牌化转型,从代工批发价20多元提升到品牌价60多元 [27]
5月17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7 13:26
经济指标 - 一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 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 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 [7] - 一季度自贸试验区进出口总额达2万亿元 [10] - 4月份以来多项先行指标显示经济持续向好 [6] 农业与基础设施 - 全国春灌面积达3.6亿亩 其中大中型灌区5230处灌溉2.5亿亩 [8] 科技与创新 - 我国启动算力互联网试验网建设 [10] - 朱雀二号改进型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10] - 中国空间站首次发现微生物新物种 [10] 金融与政策 - 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新规 [10] - "剑网2025"专项行动启动 [10] 国际合作与文物回归 - 迄今最早帛书"子弹库帛书"第二、三卷在美返还中国 [9] - 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开幕 [10] 区域发展 - 浙江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4]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在更大空间实现更大发展
央视网· 2025-05-17 11:48
地瓜经济理论 - "地瓜经济"理论强调企业应跳出本地发展,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以实现更大发展[1] - 该理论将经济形态比喻为由"块茎"和"藤蔓"组成,企业向外扩张最终反哺本地根基[1][3] - 2003年被纳入浙江"八八战略",提出要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2] 浙江经济发展成就 - 2024年浙江外贸出口全国第二,实际使用外资全国第三,对外直接投资全国第二[1] - 2024年一季度外贸进出口1.29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长贡献率全国首位[1] - 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8004亿元增长至2007年18640亿元,年均增长14.1%[3]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超1.4万家,投资额1448.8亿美元覆盖153个国家和地区[4] - 现有出口实绩企业11.9万家,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20家,涌现6家世界500强企业[4] 企业实践案例 - 德力西集团在上海设立总部和销售中心、研发中心后实现新发展[3] - 企业走出去带动本土供应链发展,为家乡温州带来更多收益[3] - 浙江为浙商走出去搭桥铺路,同时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反哺投资[3] 区域发展战略 - 向东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向西支持西部大开发,向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向北参与东北全面振兴[4] - 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世界一流强港、世界小商品之都支撑开放型经济发展[4] - 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和资源优化配置,融入新发展格局[4]
“地瓜经济”与“三个浙江”
新京报· 2025-05-14 05:26
地瓜经济理论 - "地瓜经济"理论强调企业立足本地、开放发展,通过向外拓展实现本地经济壮大 [1][3] - 理论指引浙江突破资源要素与市场空间瓶颈,避免经济"空心化" [2][3] - 理论为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提供行动指南 [6] 省域的浙江 - 浙江规上工业企业超5万家,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 [4] -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4] - 柯桥中国轻纺城2024年总成交额达4009.87亿元,同比增长11.09% [4] - 传化集团在20多个省布局72个公路港项目,经营面积600多万平方米 [2] - 浙江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融合,壮大实体经济 [4] 中国的浙江 - 600多万浙商深耕国内市场,带动杭州丝绸、温州皮鞋等产业享誉全国 [6] - 义乌链接210多万家企业、3200余万工人 [6] - 比亚迪在浙江嵊州累计引进133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845.37亿元 [7] - 德力西集团在全国建成五大电气产业基地 [5] - 长三角地区形成新能源汽车'4小时产业圈'等合作成果 [6] 全球的浙江 - 200多万浙商遍布全球 [9] - 浙江累计备案对外投资企业超1.4万家,对外投资备案额1448.8亿美元 [10] - 华立集团在10个全球生产基地,产品销往120多个国家 [9] - 珀莱雅营收突破百亿元,通过全球化合作提升竞争力 [11] - 桐昆集团在印尼投资86.24亿美元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 [11]
关税风暴下,温州企业如何以“地瓜式”韧性突围
央视新闻· 2025-04-29 12:11
温州民营经济与"地瓜经济"模式 - 温州民营经济占比极高,民企数量、GDP贡献、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税收占比均在90%及以上 [1] - "地瓜经济"指浙江创新形成的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高增长模式,企业如地瓜,产业和市场拓展如藤蔓,最终反哺本土 [4][5] - 温州有20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其中83.6万人分布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350多个温籍侨团 [6] 温州外贸表现 - 2024年温州货物进出口总额2936.6亿元,增长4.1%,其中出口2519.8亿元,主要涉及鞋、服、机电产品 [7] -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东盟、拉丁美洲出口额分别增长6.8%、16.3%、12.6% [7] - 截至2024年底,温州市拥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2316家,其中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803家,超5000万美元企业75家 [8] 企业应对美国关税战的策略 - 德赛集团海外出口占比约70%,美国市场占三分之一,部分美国订单停滞,但欧洲订单同比翻倍 [10] - 企业调整全球布局,利用迪拜、俄罗斯等海外分公司开拓中东、欧洲市场 [10] - 部分企业构建"中国总部+海外卫星工厂"网络,实现关税敏感环节外迁 [12] - 浙江迷西仕服饰工厂在东南亚,客户对接办公室在法国、西班牙,采购在中国,受关税战影响较小 [13] 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举措 - 德赛集团拥有"高弹性透气健康鞋底"、"可变鞋跟"等三十多项专利技术 [14] - 康奈集团研发走不累的高跟鞋、可以跑步的商务鞋、舒适的云朵鞋等有专利技术的产品 [14] - 温州高尔达纽扣饰品研发适合儿童的无毒硅胶纽扣、可降解材料制作的环保纽扣 [15] - 桥头镇纽扣产业从业人数约1.6万人,年产量约600亿粒、年销售额40多亿元,高档纽扣一粒能卖十几元 [15] "地瓜经济"的启示 - "藤蔓思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17] - "根系法则":加速技术升级,从低端代工转向自主品牌,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化生产 [18] - "共生网络":温州商会全球联动,共享信息、分摊风险 [20] - 2025年温州商务领域市级产业政策出台,对中欧班列发展提供奖补,贸易救济案律师费最高补助150万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