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

搜索文档
暑假打工、实习赚零花钱?这些税务问题要清楚!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06 00:54
学生实习及勤工俭学税务问题 收入类别及税务规则 -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于个人从事劳务取得的收入 支付方必须代扣代缴 全日制学历教育学生实习取得劳务报酬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缴税款 [5] -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于个人因任职或受雇取得的收入 按月计税 起征点5000元/月 适用3%-45%超额累进税率 [5] 免税政策及计税标准 - 劳务报酬单次收入≤800元免税 800元<单次收入≤4000元时减除800元费用后按20%计税 单次收入>4000元时减除20%费用后按20%-40%超额累进税率 [5][6] - 工资薪金月收入低于5000元免税 [6] - 学校提供的学历教育服务及学生勤工俭学服务免征增值税 [7] 汇算清缴办理方式 - 自行办理或通过任职单位代办 需书面确认 可委托专业机构办理需签订授权书 [9] - 次年3-6月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核对收入明细 重点检查劳务报酬是否被错记为工资薪金及重复申报问题 [9] - 综合所得收入额≤6万元且已预缴税款的纳税人可通过简易申报办理退税 [10] 资料留存要求 -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需留存出生医学证明 境外子女教育需留存录取通知书及留学签证 [17] - 继续教育需留存职业资格证书 大病医疗需留存医药费票据或医保清单 [17][20] - 住房贷款利息需留存贷款合同及还款凭证 住房租金需留存租赁合同 [21][22] - 所有汇算清缴资料需留存至2030年6月30日 无法提供备查资料则不得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23] 政策依据 - 依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及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61号公告 [11]
每日钉一下(投资港股赚钱了,需要交税吗?)
银行螺丝钉· 2025-08-05 13:46
基金定投方法 - 基金定投适合懒人投资 需提前制定计划并掌握止盈策略 [2] - 提供4种定投方法选择 配套限时免费课程含笔记与思维导图辅助学习 [2] 港股投资收益税务 - 港股投资收益涉及分红税与资本利得税两种主要税种 [5] - A股短期投资分红税20% 长期持有可免除 港股通投资H股分红税20% 红筹股分红税28% [6] - 个人通过A股、港股通买卖股票及基金差价收益暂免个人所得税 政策已延续20多年 [7][9] - 中国税收居民通过海外证券账户投资港股美股需申报20%收益税 公募基金投资不增加个税负担 [9][10] - 基金投资具备税收优势 海外账户大额投资者可能面临税务通知但执行细则待落地 [10][11]
境外买卖股票收入也要缴税!个人境外收入监管加强
搜狐财经· 2025-08-04 10:36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近期有纳税人收到了税务部门通知,告知其需要依法办理境外所得申报并缴纳相应税款。 有的纳税人表示,自己在境外投资股票,并且单笔交易有赚有亏,不知是否应该缴纳税款。有的纳税人纠结于境外股票交易的盈亏核算方式,特别是长期 持股产生的亏损能否抵扣其他收入。 "根据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股票交易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应当适用20%的税率按次征收。其中,个人在境内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所得暂免征收个 人所得税;在境外直接进行股票交易所得没有免税规定,需要在取得所得的次年申报纳税。"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解释说。 据悉,对境外直接进行股票交易所得征税,是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通行做法。对于境外股票交易属于财产转让,我 国按次计征,简单来讲,就是转让一次股票,就需要按照当次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股票交易可能涉及多次,并且有亏有赚,这时应该如何计税?《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股票交易频次高、价格波动大,如果按每笔交易计税 且不允许抵扣亏损的话,税负较重,计算难度也比较大。因此,为了更加合理的征收,我国税务部门在征管时,允许纳税人按照纳税年度盈亏相抵,但不 允许 ...
加强个人境外收入监管,境外买卖股票收入也要缴税→
金融时报· 2025-08-04 10:15
境外股票交易所得税政策 - 个人境外直接股票交易所得属于财产转让所得 需按20%税率按次征收 无免税规定[1] - 税务部门允许纳税年度内盈亏相抵 但不支持跨年度亏损结转[2] - 采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税制 财产转让所得单独适用20%比例税率 不与其他收入项目合并[3] 税收征管实施机制 - 税务机关运用税收大数据分析和CRS国际信息交换机制 精准识别境外收入少报行为[3][4] - 采用"五步工作法"开展风险提醒和督促整改 山东案例补缴税款及滞纳金126.38万元[4] - 未如实申报将面临补缴税款 加收滞纳金 情节严重者可能被立案检查并处罚[6] 国际税收实践对比 - 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均对境外股票交易所得征税[1] - 部分国家允许亏损向以后年度结转 但普遍实行综合税制并适用超额累进税率[2][3] - CRS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开发的全球税务信息自动交换标准[3]
国债利息恢复征税,但99%的国人无需多交钱!真相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8-04 08:41
国债投资优势 - 国债年化收益率高于国有大行五年期定存利率,且提前赎回不会损失全部利息 [1] - 国债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安全性远超商业银行的商业信用 [1] - 国债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无额度限制,而股票分红和公司债利息需缴纳20%个税 [7][9] 增值税新政影响 - 8月8日起新发行国债利息恢复征收增值税,银行自营投资按6%税率,资管机构按3%税率 [3] - 以6%税率计算,3万元国债利息需缴纳1697元增值税,实际到手28302元 [3] - 个人投资者月利息收入低于10万元免征增值税,按1.7%年利率需7058万元本金才达缴税门槛 [5] 目标投资者分析 - 新政主要影响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因免税政策覆盖几乎不受影响 [9] - 国债凭借国家信用、灵活支取和税收优惠,成为低风险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10] - 在当前利率下行和理财波动背景下,国债可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稳定器" [10]
【涨知识】为什么我和同事工资一样,要交的个税却不同?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7-30 09:35
个人所得税计算差异原因分析 核心观点 - 相同月薪下个税缴纳差异主要由减除费用、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捐赠扣除及累计收入税率差异六类因素导致 [1][5][9] 减除费用差异 - 居民个人年度综合所得可减除6万元基本费用 每月预扣预缴时默认减除5000元 新入职员工若未勾选"是否扣除减除费用"选项可能导致差异 [2] - 案例中新员工首月与工作满一年同事的减除费用基数不同(本月实际收入 vs 上年度月均收入)[3][5] 专项扣除差异 - 包含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保及住房公积金 基数取决于历史收入水平 新老员工计算基数不同(新员工按首月收入 老员工按上年度月均)[5] 专项附加扣除差异 - 涵盖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等7类支出 纳税人实际申报金额因人而异 需核对个人所得税App申报记录 [5] 其他扣除项目 - 含企业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等合规支出 国务院规定的特殊扣除项目亦可能影响应纳税额 [5] 捐赠扣除影响 - 公益捐赠额未超应纳税所得额30%可扣除 全额税前扣除项目需符合国务院特殊规定 [6][7] 累计收入税率差异 - 综合所得适用3%-45%超额累进税率 年收入≤3.6万部分税率3% 超过96万部分税率45% 累计收入越高适用税率越高 [9] - 案例中因新员工累计收入低于老员工 导致相同月薪适用不同累进税率 [10] 查询方式 - 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收入纳税明细查询】可查看月度纳税详情及税款计算逻辑 [10]
上半年财政收入数据的几个不寻常
搜狐财经· 2025-07-30 05:16
居民收入与个税高增 - 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同比回落1.2%,降幅较1-5月收窄0.4个百分点 [1] - 个税作为第四大税种,上半年同比增长8%,6月同比增长6.8%,较5月增速12.3%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1] - 个税高增并非源自居民收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7%,增速较去年仅提高0.1个百分点 [5] - 个税收入主要由中高收入群体贡献,年收入100万元以上者约占申报人数1%,但其个税金额占比超五成 [5] 上市公司薪酬与行业差异 - 1季度A股上市公司支付职工现金合计19802亿元,同比增长3.9%,较去年同期6.5%增速放缓 [6] - 人均薪酬同比增速为3.1%,较去年同期3.8%放缓,非银金融、国防军工等行业增速较快,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出现负增长 [6] 个税高增原因分析 - "金税"四期全面落地及CRS深入实施提升征管效率,上海等地税务部门开展境外收入风险应对通报 [10] - 股权转让及股权激励增加,北京1-6月个税增长7.8%部分源于此 [10] - 股息红利增长,3751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近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短期持股税率10%-20% [11]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背离 - 上半年增值税同比增长2.8%,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9%,走势罕见背离 [12] - 背离主因"内卷式"竞争导致企业增收不增利,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增2.5%但利润降1.8% [13] - 中央金融企业所得税入库减少等一次性因素拖累,剔除后3-6月企业所得税增速3.8%与增值税接近 [13] 非税收入增速转负 - 上半年非税收入2.27万亿,同比增长3.7%,但5月以来转负,6月同比下降3.7% [17] -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占比42.2%,上半年增4.8%但动能放缓因存量资产盘活进入深水区 [18] - 涉企收费和罚没收入回落,行政事业性收费增1%但增幅回落4.5个百分点,罚没收入降4.3%反映营商环境改善 [18]
上半年财政收入数据的几个不寻常(国金宏观张馨月)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7-30 01:55
居民收入与个税高增 - 上半年全国税收收入9.29万亿元 同比回落1.2% 降幅较1-5月收窄0.4个百分点 其中增值税 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同比增速分别为2.8% -1.9% 1.7% [3] - 个税作为第四大税种上半年同比增长8% 6月增速6.8% 较5月12.3%放缓但仍保持较快增长 [3] - 个税高增并非源自居民收入改善 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4.7% 增速仅较去年提高0.1个百分点 而个税增速较2024年-1.7%明显加快 [6] 个税高增驱动因素 - 金税四期全面落地叠加CRS深入实施 通过大数据整合银行流水 海外收入等数据提升征管效率 上海 浙江等地税务部门3-6月开展境外收入纳税申报 [8] - 股权转让及股权激励增加 北京1-6月个税增长7.8% 主因部分企业一次性股权转让和员工股权激励 [10] - 股息红利增长贡献 2024年3751家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2.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持股未满1年者需按10%-20%税率缴纳个税 [10] 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背离 - 上半年增值税同比增长2.8% 企业所得税同比下降1.9% 背离主因内卷式竞争导致企业增收不增利 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增2.5%但利润降1.8% [11][12] - 中央金融企业所得税入库减少等一次性因素拖累 1-2月企业所得税少增1057亿元 剔除后3-6月增速回升至3.8% 与增值税增速接近 [12] 非税收入增速转负 - 上半年非税收入2.27万亿元 同比增长3.7% 但5月以来增速转负 6月同比下降3.7% [15] - 国有资产盘活支撑减弱 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占比42.2% 上半年增速4.8% 但存量资产处置进入深水区 [16][17] - 营商环境改善 涉企收费及罚没收入回落 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增幅较一季度回落4.5个百分点 罚没收入降幅扩大2.9个百分点 [17]
退休后有4笔钱:哪些免税?哪些要交税?哪些要做汇算清缴工作?
搜狐财经· 2025-07-29 02:14
退休收入来源及税务处理 - 退休后收入主要来自4个渠道:基本养老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个人专项养老金,税务处理方式差异显著[1] - 基本养老金无论金额高低(如3000元或1万元)均免税,且无需纳入年度个税汇算清缴[4] - 住房公积金退休后一次性提取全额免税,账户注销后不可恢复,资金到账无需完税证明[9]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税务规则 - 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无论分期还是一次性提取均需缴税,领取方式直接影响税负[10] - 按月/按年领取可适用综合所得低税率(如36万分10年提取,每年3.6万按3%税率,总税负1.08万元)[11] - 一次性领取税负激增(如36万一次性提取需缴税43080元),仅出国定居或身故情况可例外分摊计税[11] 个人专项养老金税务特点 - 个人养老金年度缴费上限1.2万元可全额抵税,高收入者最高年省税5400元[12] - 提取时本金与收益合并按3%税率缴税,由银行代扣且无需汇算清缴(建议操作时仍完成清缴)[12] - 账户资金可配置存款、理财、基金、保险产品,其中存款和保险产品风险较低,理财与基金存在亏损可能[13] 养老金配置策略建议 - 中高收入者应优先利用个人养老金抵税功能,低收入者需注重流动性保障[13] - 企业年金/职业年金避免一次性提取以降低税负,公积金退休时全额免税提取最优[9][11] - 养老金融产品选择需权衡风险,年金保险和增额寿险因现金流稳定更受推荐[13]
超1亿人申请退税1300亿元
第一财经· 2025-07-28 07:16
个税汇算清缴情况 - 2024年个税汇算中超过1亿纳税人申请退税1300多亿元,700多万纳税人自行补税480余亿元 [2] - 退税人数远高于补税人数,但人均退税金额(约1300元)明显低于人均补税金额 [2] - 2024年人均退税金额较2019-2020年平均水平(582元)显著提升,可能与专项附加扣除力度加大有关 [2] 收入分配调节效应 - 年收入前10%群体缴纳个税占比约九成,综合所得年收入12万元以下人群基本无须缴税 [2] - 年收入超100万元的高收入者占申报人数1%,其缴纳个税占比超五成 [3] - 综合所得人员中超过七成无须缴税,实际缴税人员中60%以上适用3%最低档税率 [3] 个税扣除制度特点 - 扣除项目覆盖基本减除费用、"三险一金"专项扣除、7项专项附加扣除及其他民生支出 [4] - 年6万元起征点标准占2024年人均GDP的62.7%,显著高于发达国家40%以下的平均水平 [4] - 30-55岁中青年群体占专项附加扣除受益人群超八成,享受减税金额占比超九成 [4] 税收优惠政策实施 - "十四五"期间延续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税等政策,累计减免个税5800亿元 [5] - 居民换购住房退税政策自2022年10月实施以来已退还个税111亿元 [5] - 2021年以来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360余起,查补税款30多亿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