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

搜索文档
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1 20:5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名称为青岛达能环保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88501,简称青达环保 [4] - 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2,973,236.64元,母公司累计可供分配利润403,896,348.54元 [3] - 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40元(含税),合计派发29,537,040.00元,占净利润比例31.77% [3] 主营业务与产品 - 公司深耕节能环保装备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炉渣处理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全负荷脱硝系统等,覆盖固液气污染物防治及余热回收 [5] - 炉渣处理系统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技术路线,干式系统采用空气冷却并回收热能,湿式系统利用冷却水处理并消纳高盐废水 [6][7][8] - 烟气处理系统通过余热回收实现节能降耗,技术包括低温烟气余热回收、暖风器系统和烟气再热系统 [9][10][11][12] 技术创新与研发 - 全负荷脱硝系统通过省煤器水侧动态调节技术,解决低负荷工况下SCR脱硝效率问题,烟温提升幅度达10-70℃ [13][14][15] - 清洁能源消纳系统包含电极锅炉和蓄热器,可快速消纳风光等可再生能源,用于调峰和供热 [16][17][18][19] - 脱硫废水处理采用浓缩减量+干燥固化技术,包括空气浓缩和三效浓缩两种工艺路线 [20][21][22][23][24] 行业发展趋势 - 节能环保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推动煤电低碳化改造和钢铁行业超低排放 [40][41][42] - 2024年国家出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重点推进火电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 [40] - 行业技术门槛高,涉及多专业领域集成,需定制化设计生产,形成较高技术壁垒 [43]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31,403.53万元,同比增长27.67%,总资产307,585.25万元 [58] - 前次募集资金净额20,035.63万元,截至2024年底累计使用14,843.06万元,剩余5,960.76万元 [76][78][80] - 蓄热器产品生产线建设项目累计实现效益112.29万元,低于承诺收益1,056.80万元,因市场推广期竞争压力大 [85] 生产与销售模式 - 生产采用"以销定产"模式,EP业务提供设备制造,EPC业务增加安装服务 [29][33] - 销售以招投标为主,客户为电力、冶金等领域大型企业,设立国际事业部拓展海外市场 [35][36] - 采购采用动态库存管理和阶梯式定价策略,引入SRM系统优化供应商管理 [30][31] 新技术与产业布局 - 氢能技术研发取得进展,投资建设的120兆瓦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达1.62亿度,减少CO2排放16万吨 [54][55] - 开发AI数智化控制系统,实现炉渣处理系统"少人值守",并拓展至烟气处理等领域 [46] - 钢渣处理技术节水85%,余热回收率30-40%,适用于转炉渣等高粘度物料 [50]
【重庆成立首支S母基金】4月10日讯,近日重庆首支S母基金——重庆渝创银河接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式设立,目标规模36亿元。渝创银河S母基金由中国银河投资旗下银河星邦与重庆科创投旗下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共同管理,首期规模6亿元。其中,重庆产业引导基金是隶属于重庆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旗下的市场化母基金,成立于2014年。作为政府背景的市场化母基金,重庆产业引导基金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庆市扶持和鼓励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快讯· 2025-04-10 03:10
文章核心观点 重庆首支S母基金——重庆渝创银河接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正式设立,目标规模36亿元,由银河星邦与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共同管理,聚焦战略新兴产业 [1] 基金信息 - 基金名称为重庆渝创银河接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1] - 目标规模36亿元,首期规模6亿元 [1] - 由中国银河投资旗下银河星邦与重庆科创投旗下重庆产业引导基金共同管理 [1] 管理方信息 - 重庆产业引导基金隶属于重庆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是成立于2014年的市场化母基金 [1] - 作为政府背景的市场化母基金,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庆市扶持和鼓励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1]
运机集团2024年报解读:营收净利双增,多项费用大幅变动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08 00:39
营收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6亿元,同比增长45.80%,主要来源于输送机设备业务,占比100% [2] - 国外地区业务收入10.38亿元,同比增长26491.07%,成为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力 [2] - 国内市场表现分化:华南地区营收0.99亿元(+448.56%)、华中地区0.72亿元(+49.66%),但华北(-91.86%)、华东(-60.83%)、西南(-76.76%)地区营收显著下滑 [2] - 营收增长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及海外项目交付(如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同时产品研发创新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3] 盈利能力 - 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53.80%,扣非净利润1.40亿元(+44.22%) [4] - 基本每股收益0.98元/股(+53.13%),扣非每股收益0.87元/股 [4] - 盈利增长主要来自规模效应、技术创新带来的附加值提升以及成本控制 [5]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0.60亿元(+80.92%)、管理费用1.02亿元(+81.82%)、财务费用0.22亿元(上年为-0.06亿元) [6] - 研发费用0.56亿元,占营收比例3.64%(2023年3.29%),研发人员203人(+84.55%),硕士以上学历人员增长222.22% [7] 研发进展 - 光伏数字智能化输送机项目实现产品智慧化与节能化,轮轨式连续输送系统项目解决高能耗技术难题 [8] - 研发成果产业化增强公司在智能输送领域的竞争优势 [8]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42亿元(+703.57%),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56亿元(-289.89%),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93亿元(-88.50%) [9] 行业竞争 - 国内输送机械行业在长距离、大运量、节能环保领域竞争加剧,可能冲击市场份额 [10] - 行业需求受宏观经济、政策及下游产业波动影响显著 [10] 供应链与技术 - 原材料(钢材、橡胶等)价格波动和供应稳定性存在风险,可能影响生产成本 [11] - 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迭代加速,研发失败或技术滞后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 [12] 政策环境 - 环保、安全生产政策调整可能增加合规成本,知识产权等法律纠纷可能影响经营 [13]
鞍钢股份(00347) - 海外监管公告 - 二零二四年度报告
2025-03-30 10:38
业绩总结 - 2024年营业收入1051.01亿元,较2023年减少9.06%[24][26]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71.22亿元,较2023年减少118.80%[24] - 2024年末资产总额1005.7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3.15%;负债总额519.07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23.88%[24] 产品与生产 - 2024年铁、钢、材产量分别为2430.29万吨、2544.22万吨、2397.54万吨,同比分别减少4.53%、4.45%、2.54%,销售钢材2395.13万吨,同比减少3.64%,钢材产销率99.90%[37] - 科研确立攻关项目100余项,创效2.04亿元,万吨级新产品推广34.9万吨[39] 技术与创新 - 2024年获国家授权专利548件,开展专利导航项目5项,在10个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专利群[53] -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92.4%,2024年大数据平台上线,追溯与优化251个核心数据指标[54] 市场与销售 - 调品指数比上年提高2.4%,东北区域销量同比提高9.44%,出口销量同比提高28.3%[45] - 铁路机车车辆用钢市场占有率长期超40%,连续21年行业第一[51] 未来展望 - 2025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对外投资拟投入资金31.60亿元[120] - 2025年采取六项措施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124] 公司管理 - 公司机关压减编制102个,管理层级由5级压缩至3级[43] - 业务系统精简审批流程71个,压缩审批节点553个,审批效率同比提高43%[40] 环保与低碳 - 公司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年降低1.4%,成功生产降碳30%以上低碳排放钢产品[47] - 汽车钢完成降碳30%的产品生产与认证,建立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填报管理体系[56] 子公司与股权 - 2024年新设控股子公司绿金公司,绿金公司新设两家全资子公司,通过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废钢公司77.5589%股权[67] 财务指标 - 2024年销售费用560百万元,同比降11.53%;管理费用1339百万元,同比降21.14%[80] - 2024年财务费用266百万元,同比增1.92%;研发费用468百万元,同比降5.07%[80] 人员与培训 - 报告期末在职员工数量合计25028人[162][163] - 2024年完成委托培训10585人次,重点专项培训9386人次,基层单位岗位知识、岗位技能培训24283人次,职工持证上岗率达100%[168] 激励计划 - 2025年2月28日完成回购注销183名激励对象持有的14,180,048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变更为9,369,221,258股[125]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董事会召开会议9次,审议批准56项议案[182] - 2024年度开展投资者关系活动15次,通过深交所互动易回答35个投资者关心的问题[200]
陆家嘴财经早餐2025年3月23日星期日
Wind万得· 2025-03-22 22:16
热点聚焦 - 中日两国将加快推进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重点合作领域包括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节能环保 绿色贸易 医疗康养及银发经济 [2] -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主题为"全面释放发展动能 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2] - 腾讯推出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正式版 采用混合Mamba架构 为工业界首次将该技术无损应用于超大型推理模型 [2] - 杨国福餐饮就门店卫生问题致歉 涉事门店已停业整改 公司将全面彻查防鼠设施及操作规范 [2] 宏观 - 中方反对经贸问题政治化 愿与美方开展平等对话 同时向新加坡淡马锡表示中国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4] - 中日韩外长会提出推动自贸协定谈判 设立数字经济合作机制 深化健康老龄化 新能源等领域的合作 [4] - 科技部强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构建产学研融合体系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4] - 生态环境部将落实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政策 支持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 [5] - 商务部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运行平稳 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5] - 中方就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案表态 反对贸易战 期望与欧方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 [6] 国内股市 - 摩根资管认为港股表现优于A股源于市场结构差异 但A股仍具长期增长潜力 [7] - 银行优先股进入"3%利率时代" 浦发银行 农业银行等机构下调股息率 [7] - 蔚来2025年销量目标44万辆 计划四季度实现盈利 [7] - 小米在日本开设首家常设店铺 计划年内扩张至5-10家门店 [7] - 巨力索具股价连续6日涨停 业内分析认为系题材炒作而非基本面改善 [7] - 比亚迪将发布秦L EV 全系标配e平台3.0Evo CTB等技术 [8] - 证监会主席吴清与淡马锡高管交流宏观经济形势与绿色金融 [8] 金融 - 商业银行消费贷利率降至2.5%-2.8%区间 有望提振消费需求 [10] - 多家银行调整积存金业务规则 包括下调利率与上调门槛 [11] - 中信集团与渣打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加强综合金融业务合作 [11] 楼市 - 杭州推出旧房装修补贴 最高可补贴2万元 [13] - 无锡马拉松参赛选手可获8万元购房优惠 42家房企参与活动 [13] 产业 - 商务部启动2025全国家电消费季 推动以旧换新政策 [15] - 我国近10年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 万元GDP用水量下降41.7% [15] - 《哪吒之魔童闹海》IP授权费飙升至900万元 跨界合作20余品牌 全球票房或达160亿 [15] - 广州储能集团开建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 [16] - 北京启动"守护消费"铁拳行动 整治外卖 电商等领域乱象 [17] - 数码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销售669.5亿元 4219.3万名消费者参与 [17] - 国产蓝莓价格腰斩至10-15元/125克 主因产量增加与渠道竞争 [18] - 大连计划2025年入境游客增长50% 推出十条文旅举措 [18] 海外 - 德国通过《基本法》修正案 将新增数千亿欧元债务用于国防与基建 [20] - 欧盟考虑对美采取贸易 服务等领域反制措施 [20] - IMF拟向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新贷款 设立150亿特别提款权融资机制 [20] - 加拿大允许企业暂缓缴纳税款 实施期为4-6月 [20] 国际股市 - 美国证监会10%员工接受离职买断方案 [22] - 特斯拉欧洲前两月销量同比下降45%至25852辆 [23] - 阿斯利康宣布在华25亿美元投资计划 包括新建研发中心 [23] - X公司拟回购12亿美元收购相关债务 [24] - 大韩航空将敲定327亿美元波音订单 [25] - 礼来北京创新孵化器投入运营 为全球第四家同类机构 [26] 商品 - 中国对日本间苯二酚继续征收5年反倾销税 [27] - 上期所研发长三角气温指数期货等衍生品 [27] - 墨西哥2025/26年度玉米进口量预计下降 小麦进口量上升 [27] 债券 - 摩根资管看好亚洲高收益债与国内可转债的估值提升空间 [29]
中日举行第六次经济高层对话!
券商中国· 2025-03-22 14:15
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核心成果 - 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于2025年3月22日在东京举行 双方15个政府部门负责人出席 旨在落实两国领导人共识并加强经济发展战略沟通 [1] - 对话聚焦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 为传统合作固本强基 拓展新领域合作路径 共同绘制经贸合作新蓝图 [1] - 此次对话范围更广 讨论更深入 达成广泛共识 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提供坚实经济支撑 [3] 双边经贸合作基础与现状 - 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双边贸易增长300多倍 连续15年保持3000亿美元高水平 [2] - 累计双向投资近1400亿美元 产业合作紧密 经济利益深度融合 [2] - 双方确认互为伙伴而非对手 互为机遇而非风险 应相互支持而非割裂 [2] 未来合作重点领域 - 加快推进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建立新合作格局 扩大各部门对话交流 培育新增长点 [2] - 鼓励企业开展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节能环保 绿色贸易等创新合作 [2] - 加强医疗康养合作培育银发经济 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支持大阪世博会和中国进博会 [2] - 用好经济伙伴关系磋商机制 建立政企交流渠道 扩大市场准入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 区域与多边合作方向 - 尽快恢复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 高质量实施RCEP 推进亚太自贸区进程 [3] - 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 践行真正多边主义 [3] - 对话发出支持自由贸易 遵守国际规则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明确信号 [3]
飞南资源_招股说明书(申报稿)(2021年度财务数据更新)
2023-08-11 04:01
业绩数据 - 2019 - 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28007.69万元、482787.67万元和789922.97万元[28][66][115] - 2019 - 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53743.47万元、58918.55万元和71317.68万元[28][66][115] - 2021年资产总额为582189.61万元,2020年为355919.74万元,2019年为235323.81万元[66] - 2021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322534.61万元,2020年为248277.50万元,2019年为187466.81万元[66] - 2021年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为34.58%,2020年为22.04%,2019年为14.97%[66]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71476.15万元、115060.05万元、200160.57万元,占期末资产总额比例分别为30.37%、32.33%、34.38%[144] - 报告期内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3.60%、27.26%、25.20%[142]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从事有色金属类危险废物处置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业务,有危废处置费和资源化产品收入[13] -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61.5万吨/年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29][116] - 公司证载处置危险废物能力达61.5万吨/年,可处置四大类危险废物[67] 市场与风险 - 2018年以来危废处置需求旺盛刺激产能扩张,危废处置费价格冲高回落,产能持续扩张或使价格下降影响业绩[16][103] - 公司资源化产品盈利受金属购销价差影响,金属价格变动-10%时,铜、金、银、钯对利润总额影响数分别为-3635.79万元、-1726.66万元、-325.55万元、-1903.31万元,影响比例分别为-4.15%、-1.97%、-0.37%、-2.17%[18][20][21][108] - 公司存在原材料供应不足、疫情影响、能源价格上涨、危废经营许可证风险、环保政策监管趋严等风险[23][24][25][26][27][29][30][32][111][112][113][115] 项目建设 - 报告期内在建项目江西兴南、江西巴顿、广西飞南分别投入6.43亿元、5.35亿元、2.91亿元[40][43][140][146][147] - 在建项目合计预算逾30亿元,若出现问题可能无法实现预期收益[42][141]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孙雁军及何雪娟夫妇,合计持有并控制82.2337%股份[45][62][138] -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外部投资者持有公司16.24%的股份[149] 技术研发 - 公司建有科研平台和试验线,形成含铜污泥低能耗生产电解铜等多种工艺技术,研究开发“多金属回收利用技术”[72][73][82][129] 其他 - 公司作为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享受15%企业所得税税率优惠,该政策于2023年到期[143] - 租赁的权利瑕疵房屋面积占公司使用房屋面积的比例为6.66%[148]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_招股说明书(注册稿)
2023-04-18 22:54
发行上市信息 - 发行股票为人民币普通股(A股),不超过421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10%,每股面值1.00元[5] - 拟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发行后总股本不低于42095.71万股[5] - 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5] 公司架构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万仁春[15][38] - 股东包括倍特尔、特浦斯等多家企业,曾有股东广州智造[15] - 全资子公司有深圳威迈斯软件等,控股子公司有华源电源,分公司有光明分公司等[14][15] 客户与市场 - 客户包括小鹏汽车、理想汽车等[16] - 2018 -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125.6万辆、120.6万辆、136.7万辆、352.1万辆和688.7万辆[27][98] - 报告期内在中国乘用车车载充电机市场份额分别为17.30%、20.90%和20.40%,排名分别为第1名、第1名和第2名[53] 业绩情况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65,544.52万元、169,071.95万元和382,016.41万元[45] - 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6.05%、21.87%和19.70%,呈下降趋势[31][84] - 2022年净利润29,381.92万元,2021年为7,137.09万元,2020年为551.12万元[58] 研发情况 - 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为41,369.17万元,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6.69%[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524人,占员工总人数比例为20.02%[5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拥有发明专利52项,应用于主营业务的发明专利为48项[57] 财务风险 - 报告期各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8,936.76万元、52,382.68万元和100,087.82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逐年增长[34][85]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3,893.58万元、39,348.12万元和93,439.85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金额较高[87]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波动大[88] 募集资金 - 募集资金拟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源产品生产基地等项目,总投资额133,230.33万元[64][65] 股权纠纷 - 公司涉及2宗股权纠纷案件,但不会对本次发行上市构成实质性障碍[156] 子公司情况 - 深圳威迈斯软件2022年总资产40162.14万元,净资产31257.82万元,营业收入31004.41万元,净利润24547.33万元[174] - 上海威迈斯2022年总资产27831.85万元,净资产 - 3912.35万元,营业收入22830.76万元,净利润 - 4465.05万元[175][176] - 上海威迈斯企管科研办公楼及配套设施总投资额预计69694.90万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累计投入38437.86万元[182]
森泰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
2023-04-11 12:40
发行信息 - 本次发行股票总量2956.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00%,发行后总股本11822.00万股[9] - 每股面值1.00元,发行价格28.75元,发行日期2023年4月6日[9] - 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保荐人是民生证券[9] - 募集资金总额84985.00万元,净额74961.77万元[33] 业绩总结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分别为53358.45万元、63198.47万元、91453.17万元、52174.80万元[44] - 2021年度营收同比上升44.7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65%[84] - 2022年营收82071.63万元,较2021年下降10.26%[60]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收21588.5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85%[63][65] 用户数据 - 报告期外销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91.55%、93.76%、90.17%、93.93%[22] - 报告期对美国出口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5.25%、16.31%、6.67%、7.23%[22] - 报告期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3.13%、53.17%、46.00%、49.60%[77] 未来展望 - 利用研发和市场拓展能力开拓新兴市场,拓宽应用领域[54] - 通过国际经验带动国内相关领域转型升级[5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截至2023年2月17日,拥有71项境内发明专利、1项境外发明专利,授权专利162项[44][48] - 自主开发木塑共挤成型和微孔发泡技术[47] - 自主研发新型石木塑复合材料专有配方[47] - 募投项目达产后新增轻质共挤木塑复合材料产能2万吨/年和新型数码打印石木塑复合材料产能600万平方米/年[8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报告期出口区域分布在全球六十多个国家或地区[22] - 公司未发生重大资产重组[125] 其他新策略 - 公司ODM模式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0.41%、74.18%、66.11%、74.06%[25] - 报告期购买远期结售汇业务对业绩影响金额分别为亏损1151.28万元、收益2049.85万元等[27]
森泰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意向书
2023-03-26 12:36
股票发行 - 本次拟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2956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25%,发行后总股本11822万股[9][32] - 每股面值1元,预计发行日期为2023年4月6日[9] - 拟上市深交所创业板,保荐人是民生证券[9] 业绩总结 - 报告期营业收入分别为53358.45万元、63198.47万元、91453.17万元、52174.80万元[45] - 2022年营业收入82071.63万元,较2021年下降10.26%[61] - 2023年1 - 3月预计营业收入21588.5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85%[64][66] 市场销售 - 报告期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91.55%、93.76%、90.17%、93.93%[22][26][80][96][104] - 高性能木塑复合材料2019 - 202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0.92%、0.90%、1.28%[79] - 报告期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3.13%、53.17%、46.00%、49.60%[78] 研发情况 - 截至2023年2月17日,拥有71项境内发明专利、1项境外发明专利[45][49] - 自主开发木塑共挤成型和微孔发泡技术,研发新型石木塑复合材料专有配方[48] - 报告期研发投入分别为2166.49万元、2991.58万元、3409.41万元、1785.27万元[50] 财务数据 - 报告期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9.30%、31.87%、22.23%、19.53%,2021年下降9.64个百分点[83] - 2022年末资产总额73611.17万元,较2021年末下降11.11%[61] - 2022年末所有者权益58459.90万元,较2021年末增长17.20%[61] 股权结构 - 本次发行前实际控制人直接持股6953.25万股,占发行前总股本78.43%[92] - 发行后唐道远持股比例35.25%,张勇和王斌均为9.75%[167] - 截至招股意向书签署日,公司股本无国有或外资股份[172] 公司架构 - 截至2023年2月17日,设1家分公司、8家控股子公司和1家参股公司[130] - 公司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其中3名为独立董事[182] - 公司监事会由3名监事组成[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