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字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稳中提质显韧性 交通银行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中国经营报· 2025-09-05 18:29
核心财务表现 - 集团资产总额达15.44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59% [2][3] - 营业收入1333.68亿元 同比增长0.7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 同比增长1.61% [2][3] - 净经营收入1334.98亿元 同比增长0.72% 其中利息净收入852.47亿元 同比增长1.20% [4] - 净利息收益率保持在1.21% 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9.16% [4] 业务规模与结构 - 客户贷款余额9万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4434亿元 增幅5.18% [4][7] - 长三角 粤港澳 京津冀三大区域贷款增幅5.57% 境内民营企业贷款增幅9.04% 个人消费贷款增幅18.06% [4] - 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 获贷企业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1.12% [7] - 普惠贷款余额8524.01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2.96% [8]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理 - 不良贷款率1.28% 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5] - 拨备覆盖率209.56% 较上年末提高7.62个百分点 [5] - 上半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78.3亿元 同比增长27.9% 其中实质性清收203.7亿元 同比增长54.3% [5] 战略发展举措 - 顺利完成向中国烟草 双维投资等发行A股约141亿股 募集资金1200亿元补充核心一级资本 [6] - 连续第二年实行中期分红 每10股分配现金股利1.563元 总分配138.11亿元 占上半年净利润30% [6] - 聚焦科技金融 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 养老金融 数字金融五大领域 [7][8][9]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超2860亿元 互联网贷款较上年末增长8.52% [9] 行业定位与未来规划 - 唯一总部在沪的国有大行 发挥区位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7][11] - 提出六大重点任务:深化五篇大文章 夯实上海主场优势 推进数字化建设 优化业务结构 提升客户基础 守牢风险底线 [11][12] - 绿色金融债券累计发行1450亿元 节能降碳产业余额较上年末增长6.58% [8] - 养老产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1.39% 养老金托管规模居行业前列 [9]
文莱央行:今年经济有望温和复苏
商务部网站· 2025-09-05 17:28
经济展望 - 2025年经济预计保持温和增长 尽管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挑战 [1] - 第一季度GDP同比萎缩1.8% 其中油气行业下降1.5% 非油气行业下降2.0% [1] 行业表现 - 油气产量逐步恢复 建筑、旅游、贸易和信息通信技术等行业持续扩张 [1] - 外国直接投资项目在石化、清真食品和制造业领域推进 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 [1] 通胀情况 - 上半年平均通胀率为-0.4% 受政府补贴、价格管控及全球通胀趋缓影响 [1] - 全年通胀率最新预测区间为-0.6%至0.4% [1] 金融体系 - 第二季度末行业总资产增长1.3% 达到246亿文元 [1] - 伊斯兰金融资产规模为146亿文元 传统金融为100亿文元 [1] - 银行资本充足率处于19.6%的健康水平 [1] 监管政策 - 修订最低现金余额要求 引入银行流动性覆盖率标准 [1] - 推动传统银行设立伊斯兰金融窗口 [1] - 批准推出"tarus"数字支付系统 统一规定所有交易采用标准二维码 [1]
券商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规则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05 15:15
在定量指标方面,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证券公 司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金额、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简称《评价办法》),综合考虑行业代表性、指标成熟度、数据可 验证性等因素选取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富、权重相对较高。 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做好《评价办法》实施工作,根据评价试行情况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优化评价指标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专项评价的 激励约束作用,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性,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定量+定性指标涵盖"五篇大文章"各领域 《评价办法》在评价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规定与协会现有的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评价指标方面,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公司对金 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以及定性指标,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 ...
券商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规则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9-05 15:13
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简称《评 价办法》),综合考虑行业代表性、指标成熟度、数据可验证性等因素选取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 主、定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富、权重相对较高。 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做好《评价办法》实施工作,根据评价试行情况及时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研究 优化评价指标和工作机制,更好发挥专项评价的激励约束作用,引导证券公司更好发挥功能性,推动证券 行业高质量发展。 定量+定性指标涵盖"五篇大文章"各领域 《评价办法》在评价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规定与协会现有的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评价指标方 面,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公司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以及定性指标, 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在定量指标方面,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科 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证券公司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金 额、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 ...
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证协,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15:08
定量+定性指标涵盖"五篇大文章"各领域 《评价办法》在评价程序、结果运用等方面的规定与协会现有的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评价指标 方面,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反映公司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以及定性指 标,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在定量指标方面,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 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证券公司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 金额、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普惠金融指标包括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及 中小微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养老金融指标包括代销个人养老金产 品规模。数字金融指标包括证券公司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情况。 9月5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简称《评价办 法》),综合考虑行业代表性、指标成熟度、数据可验证性等因素选取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 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 ...
如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证协,最新发布!
券商中国· 2025-09-05 15:02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旨在通过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引导证券公司发挥功能性,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2] 评价办法的指标构成 - 评价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涵盖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领域,其中科技金融指标相对丰富、权重相对较高 [1][3] - 定量指标用于反映公司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包括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领域的具体业务数据 [3] - 定性指标用于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包括是否将相关工作纳入经营发展战略、是否规范建设专业化组织架构体系、以及服务相关领域的持续投入综合增长率等 [4] 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与赋分特点 - 科技金融领域赋分最高,共50分,细分包括科技领域债券融资10分、股权融资16分、并购重组12分、股权投资12分,而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各赋10分 [5] - 评价体系设计注重公平性与引导性,对大部分指标排名前50名的公司予以分档加分,各档位分差1—2分,50名后赋予基础分,以鼓励各类公司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参与 [5] - 评价方法统筹考虑金额与数量,对大部分指标同时设置金额及家数(数量)的计分标准,避免绝对规模对评价结果影响过大,并对未达到加分标准的公司设定基础分,鼓励行业差异化发展 [5] 评价工作的实施原则与安排 - 专项评价原则上在每年上半年开展,评价期为上一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评价程序及结果运用与协会现有其他专项评价总体保持一致 [6] - 办法遵循三大原则:聚焦重点、动态优化;加强统筹、做好衔接,与现有社会责任、债券执业质量等评价统筹衔接;综合评价、公平客观,通过14项代表性指标多维度考核证券公司 [6]
券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评价办法来了,科技金融赋分最高
北京商报· 2025-09-05 13:29
文件核心观点 - 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专项评价办法(试行)》,自9月5日起施行 [2] 评价办法结构与评价指标 - 《评价办法》共二十五条,分为总则、评价指标与计分方式、评价实施与结果运用、附则四章,并附专项评价指标 [2] -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定量评价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反映公司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贡献度及相关能力,定性指标反映机制建设和业务资源持续投入 [2] 定量评价指标详情 - 科技金融指标包括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及数量、科技型企业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及数量、另类子公司直接投资于非上市非挂牌的科技型企业金额、私募子公司管理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科技型企业的金额 [2] - 绿色金融指标包括绿色债券及低碳转型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 [2] - 普惠金融指标包括中小微企业支持债券及中小微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民营企业债券承销金额及数量 [2] - 养老金融指标包括代销个人养老金产品规模 [2] - 数字金融指标包括证券公司数字化能力成熟度与证券科技类奖项情况 [2] 定性评价指标详情 - 机制建设指标包括是否将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战略、是否规范建设相关领域专业化组织架构体系、是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制度 [3] - 业务资源持续投入指标包括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持续投入综合增长率 [3] - 附加项指标反映证券公司发挥功能作用、积极落实年度相关重点政策、创新示范等情况 [3] 计分方式与规则 - 计分方式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科技金融领域赋分最高,共50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各赋10分 [3] - 加分范围较广、分差较小,对大部分指标排名前50名的公司予以分档加分,各档位分差1—2分,50名后赋予基础分 [3] - 对大部分指标同时设置金额及家数(数量)的计分标准,避免绝对规模对评价结果影响过大 [3] - 设定基础分,对未达到加分标准的公司,区分不同指标权重设定基础分,避免最终得分分差过大,鼓励行业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 [3]
哈尔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深度服务实体经济 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5 12:46
财务业绩表现 - 集团2025年上半年资产总额达人民币9,275.27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 [2]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人民币3,975.66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7% [2]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9%至人民币73.855亿元,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7.28%至人民币9.921亿元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9.96%至人民币9.154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同比提升0.02个百分点至0.22% [2] 资产质量与风险管控 - 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至2.83%,拨备覆盖率上升7.36个百分点至209.95% [3] - 贷款减值损失准备率为5.95%,较上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保持稳定 [3] - 公司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智能风控能力,保障业务稳健发展 [13] 实体经济服务与信贷投放 - 公司类贷款总额达人民币2,332.248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8.7%,较上年末增长278.198亿元 [4]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人民币169.18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1.72%至人民币411.98亿元 [5] - 涉农贷款余额为人民币322.104亿元,农户贷款业务余额人民币165.322亿元,覆盖黑龙江省11个地市及省外部分农村地区 [5][6] 普惠金融创新与数字化 - 推出数字化信贷产品"钱到家",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管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定价下降0.87个百分点至5.83% [5] - 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农闪贷"投放人民币26.47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物权融资贷"授信超人民币1.72亿元 [5] - "黑土优品贷"投放超人民币1.7亿元,"农机购置贷"等场景化贷款模式累计投放超人民币2.1亿元 [5] 零售业务发展 - 零售存款总额达人民币5,099.70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零售存款市场份额在当地达19.58% [7] - 零售客户数增长17.46万户至1,508.23万户,管理客户金融资产余额增长人民币203.84亿元至人民币5,420.76亿元 [8] - 个人金融资产超人民币5万元的零售客户数达147.34万户,较去年末增长4.91% [8] 跨境业务与国际化 - 与13个"一带一路"国家百余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跨境清结算业务总量实现大规模增长 [10] - 跨境客户数同比翻倍增长,产品体系覆盖国际福费廷、国际保函、出口卖方信贷等多场景 [10] - 成功落地黑龙江省首笔边民互市贸易结算业务,获"中国区域最佳数字化贸易金融平台"奖项 [11] 数字化转型与科技建设 - 推进"数字哈行"建设,制定信息科技战略三年规划(2025-2027),构建金融科技发展蓝图 [12] - 研发智慧信贷项目,加速零售信贷业务数字化转型,提升数据治理与业务流程效率 [12] - 建立"三维"研发管理框架,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构建数字金融新格局 [12] 社会责任与民生服务 - 为164.21万客户提供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卡及补换服务,集成社保高频服务功能 [9] - 构建"金融+非金融"综合服务模式,满足老年、儿童、代发客户等多客群需求 [8] - 通过社保"就近办"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实现"取一次号、跑一个窗、办一串事"的便捷体验 [9]
四强晋级|第二届中邮保险•紫荆杯全国高校金融普及教育辩论赛小组赛圆满结束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9-05 10:35
赛事概况 - 第二届"中邮保险·紫荆杯"全国高校金融普及教育辩论赛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承办[2] - 赛事聚焦金融领域核心议题,包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可持续发展、银发产业升级动能、普惠金融破局路径、数字金融发展优先级等[4][6][7][9] - 参赛队伍覆盖国内顶尖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逾30所院校[5][7][8][9] 核心辩题与观点 -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发展路径争议:一方主张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另一方强调适应数字经济创新突破[4] - 银发产业升级核心动能分歧:职业能力跃迁与代际公平重构成为对立观点[6] - 普惠金融发展优先级辩论:机会平等与可持续性成为两大对立方向[7] - 数字金融发展侧重争议:业务转型效率与风险防控底线形成核心对立[9] - 货币体系未来发展方向:加密货币能否替代法币成为主流货币引发深入讨论[10] 赛事结果与晋级情况 - 南京大学在A区强制ESG披露辩论中以未具体比分优势晋级[12] - 北京交通大学在B区强制ESG披露辩论中以198分对武汉大学的成绩晋级[12] - 中央财经大学在C区健康险发展辩论中以178分对暨南大学的成绩晋级[12] - 四川大学在D区健康险发展辩论中以11:23对上海财经大学的比分晋级[13][14] 优秀辩手成就 - 李书涵获得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亚军[17][18] - 童欣怡荣获2025年华语辩论世界杯总决赛亚军及第十二届亚太大专华语辩论公开赛冠军[19] - 李舞阳获得辩论世界杯呼和浩特冠军、首届紫荆杯辩论赛亚军及最佳辩手、上海杯华语辩论锦标赛季军[20] - 王俊杰获得2025年上海杯冠军[21] - 王星杰获得第十八届华语网辩甲级冠军[21] - 魏天时获得2025云游国际华语辩论邀请赛冠军[22] - 杨昕丽获得北京市第六届明德杯冠军[22] 投稿要求 - 《清华金融评论》设置政策解读、宏观察论、央行与货币、银行与信贷、资本市场、财富管理、互联网金融与科技等九个专业栏目[32] - 投稿风格需为分析研判式或解读评论型,内容需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指导性,强调前瞻性视角[32][34] - 形式要求避免复杂理论与计量模型,减少图形与数据表格,控制字数在3000-6000字[33][34] - 投稿需提供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学术简介及联系方式,采用后需补充身份证及银行账户信息[36][37] - 截稿日期为每月5日,投稿邮箱为thfrc@pbcsf.tsinghua.edu.cn[35]
邮储银行2025中报:营收净利双增 中收双位数增长 剑指均衡增长新周期
和讯· 2025-09-05 10:26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794亿元同比增长1.5% 净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总资产达18.19万亿元 总负债达17.05万亿元 存贷比和信贷资产占比分别较上年末提高0.90和0.25个百分点 [1][3] - 净息差1.7%保持行业领先 不良贷款率0.92% 拨备覆盖率260.35% [5] 资产负债结构优化 - 贷款总额增加6230亿元同比多增1131亿元 零售贷款增长1.86% 对公贷款增长14.83%同比多增2229亿元 [3] - 存款规模达16.11万亿元增长5.37% 公司存款增长13.86% 存款付息率1.23%较上年下行21个基点 [4][5] - 代理费率主动调整 上半年代理费554亿元同比下降9% [4] 公司金融突破 - 公司信贷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居商业银行第六位 公司金融FPA突破6.4万亿元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 [3] - 公司客户规模三年增长65% 存贷中收三项指标半年超去年全年且三年翻番 [3][4] - 公司贷款新投放收益率高于同业30BPs 负债付息率低于同业20BPs 信贷不良率0.49%较去年末降5BPs [4] 五篇大文章实践 - 涉农贷款余额2.44万亿元 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2万亿元占贷款总额居大行前列 [6] - 科技金融贷款余额突破9300亿元服务超10万户企业 绿色贷款余额9586亿元较年初增11.59% [7] - 累计成立45家碳中和及绿色支行 个人养老金账户超千万户 [7] 市场认可与战略定位 - A股股价回升 十余家头部券商给予买入等积极评级 获险资累计增持H股超百亿港元 [1][2] - 自营+代理模式筑牢零售基本盘 县域金融构建差异化增长极 [1] - 服务国家战略转化为可量化业务成果 驱动运营模式数字化专业化升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