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风电光伏逆袭记:中国如何从跟跑者变身全球领跑者?
搜狐财经· 2025-05-23 05:07
风电光伏行业现状 - 中国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在一季度达到14.82亿千瓦,首次超越传统火电 [1] - 风电光伏从边缘产业成长为能源版图主角,完成从依赖进口到全球规则制定者的转变 [3] - 光伏领域全钙钛矿叠层电池光电转化率达到28.2%,刷新世界纪录 [5] 技术创新与产业链突破 - 风电行业实现3万多个零部件100%国产化,研发出全球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 [3] - 风电大型化竞赛中创造全球最长叶片、最高塔筒、最大单机容量等多项世界纪录 [6] - 光伏技术从PERC到TOPCon、HJT、钙钛矿全面领先,并实现快速产业化落地 [8] - 光伏企业采用"24小时接力研发"模式,整合全球研发资源实现创新不间断 [8] 全球化布局与标准输出 - 中国新能源技术装备应用于迪拜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阿勒马克图姆太阳能公园 [8] - 在东南亚建设漂浮光伏解决土地稀缺问题,在非洲推广分布式光伏系统 [10] - 欧洲海上风电市场获得多个大单,实现从产品输出到全套解决方案的升级 [8][10] 行业发展前景 - 新能源成本持续下降和技术突破将加速能源革命进程 [11] - 沙漠、戈壁等区域将转型为绿电生产基地,推动能源体系清洁化、灵活化 [11] - 产业链从硅料、玻璃到逆变器、智能运维不断延伸,创造新增长点 [11]
从零开始的第一槌:1990 年代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建立背后的故事
声动活泼· 2025-05-22 08:31
中国拍卖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 填补了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空白 开创了行业从0到1的发展阶段 [7][8] - 早期面临观念障碍 如"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助长盗墓"等质疑 后通过制度建设明确出土文物不得拍卖等规范 [9] - 与政府共同推动形成完整拍卖制度体系 包括文物进出口审核 国家优先购买等机制 [9] - 30年来推动大量海外文物回流 典型案例包括《出师颂》回归故宫 450万美元引入"翁氏藏书"孤本等 [10] 艺术品市场价值演变 - 90年代张晓刚画作价格仅8万元/幅 后期涨至数百万至上千万 [11] - 南宋赵构《养生论》2000年拍卖价990万元 当前估值超2亿元 体现文物价值增长 [10] - 市场机制促进民间收藏发展 形成60年艺术品市场价值体系认知 [13] 当代艺术发展特征 - 艺术创作从宗教题材转向反映资产阶级生活 如莫奈描绘世俗场景 [14] - 当代艺术超越写实技巧 更强调思想表达 包括观念艺术 装置艺术等抽象形式 [14] - 艺术家需持续创新迭代 如毕加索经历蓝色时期 玫瑰时期等不同阶段 [15] 美术馆运营理念 - 泰康美术馆坚持非营利性质 20年来支持年轻艺术家 不附加商业条件 [11] - 按美术史学术脉络构建收藏体系 馆藏质量达国内顶尖水平 [11] - 定位为开放利他的公众艺术平台 服务大众艺术理解与追寻 [18] 艺术鉴赏方法论 - 审美需建立个人标准 从写实作品入门逐步理解思想内涵 [13] - 素描写生训练观察力 是欣赏当代艺术的重要基础 [13] - 艺术价值判断需结合历史脉络 市场数据及美术史地位 [13]
木棉花下的“特货尖兵” 南航特货班组跨越山海守护“中国制造”
中国民航网· 2025-05-22 05:30
晨光下的"特货密码":每个细节都是守护的勋章 在特货收运机口,团队"老将"刘阳正俯身检查一票重约300吨的锂电池货物,并向同事丘竞如强调"这件 危险品货物标签必须再次复核,安全容不得丝毫侥幸!""95后"业务员唐超梁手持对讲机穿梭货场,青 春的活力从清亮的嗓音中迸发"625,17号机口急需冷藏拖斗,两票鲜花待运!"被同事们称为"客户需求 百科全书"的"贴心顾问"李媛,带着精心整理的《特种货物运输指南》主动向前,耐心地为客户讲解特 种货物运输的细微差异,手把手指导填写申报单,她记事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从品牌商锂电池交运流程, 到温控药品运输要点,再到跨境电商敏感品规范和活体动物包装要求——这些用汗水凝结的"特货密 码",既是专业素养的注脚,更是守护安全的勋章。 晨曦微露,南航货机尾翼的木棉花航徽熠熠生辉。南航特货收运分队长刘东兴手中的清单上,"放射性 物质"格外醒目,"三叶符号"标识预示挑战,安排好工作要求后,随着"严守标准,安全护航!"指令下 达,今年荣获民航局"蓝天奖状"的特货班组,开启新一天的守护任务。 零的突破!用创新点燃"中国制造"出海新引擎 这支平均年龄33岁的年轻班组,不仅是日常安全运输的守护者,更是 ...
赴港IPO,宁德时代的AB面
36氪· 2025-05-20 13:25
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通过持续创新和危机意识保持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地位,并正在向零碳科技公司转型 [3][4][6][19][20][35] - 公司研发投入巨大,十年累计718亿元人民币,近两年投入370亿元,拥有全球最大676GWh产能和3座灯塔工厂 [10] - 零碳战略涵盖核心运营碳中和(2025年)和全价值链碳中和(2035年),已建成9座零碳工厂,单位排放下降20.97% [24][27] - 商业模式从电池制造扩展到零碳解决方案输出,与茅台、钢铁等传统行业合作打造全产业链零碳生态 [24][25][29] - 港股上市募资353亿港元,股东结构国际化,为全球零碳市场布局奠定基础 [34] 创新驱动发展 - 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近40%,连续8年第一,每三辆车就有一辆使用其电池 [9][10] - 产品创新包括麒麟电池(结构创新)、神行电池(材料突破)、骁遥双核电池(定制化)和钠离子电池(低温适用) [12][13] - 技术路线选择精准,如2019年押注超快充路线现已被市场验证 [15][16] - 生产工艺创新带动全行业进步,其他企业"摸着宁德时代过河" [11] 零碳战略布局 - 零碳定义为通过碳足迹抵减实现排放中和,是出海关键门槛 [20] - 构建覆盖能源生产-存储-消费的全链条零碳生态系统,拓展储能、换电等领域 [24] - 与茅台合作打造白酒行业零碳工厂示范,解决高耗能行业转型难题 [25][26] - 21省市将零碳工厂写入碳达峰方案,全球零碳投资预计达4.5万亿美元/年 [31] 全球化与资本运作 - 德国图林根工厂投入上百亿,为电池产业出海探路 [20] - 港股上市引入中东、欧洲主权基金和跨国车企等战略投资者 [34] - 手握2800亿元现金储备,资金实力支撑全球零碳业务拓展 [34]
欧洲央行执委施纳贝尔:欧盟资本市场联盟应聚焦于风险资本,这对推动创新至关重要。
快讯· 2025-05-20 06:45
欧洲央行执委施纳贝尔关于欧盟资本市场联盟的评论 - 欧盟资本市场联盟应聚焦于风险资本 [1] - 风险资本对推动创新至关重要 [1]
别小看身边的 “偶然”,它可能是创新的起点
36氪· 2025-05-20 00:55
偶然发现带来了许多科学突破。但与科学家不同,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往往不愿意接受偶然发现。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可以理解的。偶然发现 难以预测,企业不能完全依赖它来创新。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不是推动科学进步,而是盈利和发展。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更多企业可以从偶然 发现中受益。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超过3000万人受益于一种名为LASIK(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视力矫正手术。在LASIK出现之前,外科医生使用手术刀 切开角膜,然后对其进行重塑以改善患者视力。这会对眼睛周围的组织造成很大损伤。而LASIK使用的是飞秒激光技术,它仅在一飞秒(千万亿分之一 秒)的时间内发射出强大的光脉冲,取代了手术刀。外科医生可以进行非常精确的切割,且不会造成任何附带损伤。 这项被称为啁啾脉冲放大(CPA)的基础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法国物理学家热拉尔·穆鲁开发的,他也因此与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得了2018年 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将CPA产生的飞秒激光应用于眼科领域的想法,完全是偶然得来的。偶然发现并非纯粹的巧合,通常是意外发生的,用罗伯特·K·默 顿的话来说,它涉及"通过偶然或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那些并非刻意寻找的东西"。 ...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充满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是投资中国的价值源泉
新浪财经· 2025-05-19 02:29
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概况 - 大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投资中国新机遇——开放创新的深圳市场",聚焦中国资本市场新机遇 [1] - 参会机构包括金融监管机构、交易所、主权财富基金、资产管理公司等近400名代表 [1] A股上市公司整体表现 - A股上市公司总数超过5000家,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反映中国产业门类齐全 [2] - 2024年四分之三公司实现盈利,五成企业利润保持增长 [2] - 沪深300指数股息率接近3.6%,市盈率12.6,明显低于境外主要指数 [3] 上市公司科技创新能力 - 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90%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市值占比超40% [3] - 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合计1.6万亿元,同比增长3.1% [3] - 超800家上市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 [3] 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分红2.4万亿元,回购股份1476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3] - 越来越多企业实施一年多次分红 [3] 资本市场改革政策 - 将出台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政策措施 [3] - 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加大重组支持力度 [4] - 引导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并购重组等方式提升投资价值 [4]
相信花会开(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5-18 22:02
成长与创新 - 创新型企业强调"向前半步走"的理念,指出创新需要长期扎根和积累,最终在关键时刻实现突破[1] - 技术人员攻克难关时展现出激动和团结,体现行业对技术突破的重视[1] - 个体经营者积极购置新设备以跟上新技术发展,反映行业对技术升级的需求[1] 城市发展与个人奋斗 - 外卖小哥卢红在上海打拼10年,从骑手成长为基层治理帮手,体现城市对个人发展的包容与支持[2] - 国际工商界代表评价中国为"确定性的绿洲"和"投资兴业的热土",反映中国市场的生机与活力[2] - 中国从制造到智造、从技术引进到技术出海的转型,展示国家在产业升级上的长期战略[2] 奋斗精神与长期积累 - 强调"奋斗精神一点都不能少",指出个人和企业需要志存高远并持续积累[3] - "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的理念,体现行业对量变到质变的重视[3]
王春新:粤港澳大湾区扩大开放应稳住欧美、融合东亚和拓展“一带一路”
经济观察网· 2025-05-17 15:50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现状 - 粤港澳大湾区出口占GDP比重达67%,远超全国平均水平19%和广东省42%,香港更是高达150%以上 [1] - "香港+广东"在全球投资布局较为广泛 [1] 扩大开放的三点建议 - **稳住欧美**:欧美经济体量和贸易量占全球50%以上,是重要市场 [2] - **融合东亚**:亚洲东部16个经济体2021年GDP占全球30%,未来可能提升至40%以上 [2] - **拓展一带一路**:香港凭借开放和国际化优势,吸引企业设立国际总部并带来国际资金、美元融资(规模达数十亿美元)及专业服务需求 [2] 创新环境建议 - 打造广义创新环境,涵盖思维、模式、政府支持、金融融合、产业对接、人才及知识产权保护 [3]
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超236% 九号公司董事长高禄峰:靠的不是“一击制胜”的技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7 06:3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51.12亿元,同比增长99.52%,归母净利润4.56亿元,同比增长236.22% [1] - 电动两轮车销量100.38万台,收入28.62亿元;自主品牌零售滑板车销量20.67万台,收入3.95亿元;全地形车销量4822台,收入2.15亿元 [4] - 机器人业务2024年营收8.95亿元,同比增长254.76% [10] 产品与市场 - 智能两轮电动车中国市场累计出货量突破700万台,距离600万台仅过去两个月 [1][3] - 产品矩阵包括电动滑板车、平衡车、全地形车及服务类机器人 [1][9] - 门店数量超7800家,预计2024年进一步拓展 [8]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超40%,目标长期中国占比30%-40%,欧美各30% [12] 战略与研发 - 业绩增长归因于"五年发展纲要"战略框架及团队协同 [4][7]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4.14%,重点布局智能短交通和机器人 [10] - 投资14.1亿元建设珠海智能电动车华南基地 [11] - 提前布局越南代工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变动 [12] 行业趋势 - 电动车行业从增量博弈转向存量博弈,智能化成为破局关键 [5][6] - 新国标实施和以旧换新政策刺激老旧车型淘汰 [8] - 割草机器人"Navimow"在亚马逊Prime会员日获全球销量第一 [12] 未来展望 - 愿景是服务全球10亿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行业引领 [14] - 持续创新是维持业绩增长曲线的核心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