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

搜索文档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社· 2025-08-01 01:03
文章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 导。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继续发挥中央生 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 文章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然处 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新征程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一是高质量 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保护,不断塑造发展 的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要坚持系统观念, 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 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是自然恢 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 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四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要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 的内生动力,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五是"双碳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18:08
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1] - 生态文明建设从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全球参与者到引领者、实践探索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大转变 [1] -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变革的显著标志 [1] 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关系 - 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2] - 需处理好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的关系 通过高水平保护塑造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 [2] - 需处理好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的关系 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 [2] 生态保护修复策略 - 需处理好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的关系 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2] - 需处理好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的关系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并激发社会内生动力 [2] - 需处理好"双碳"承诺与自主行动的关系 目标确定不移但路径和方式自主决定 [2] 美丽中国建设路径 -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3] -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3] -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3]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落实"1+N"政策体系 [3] - 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 应对风险挑战保障自然环境安全 [3] - 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 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 [3] 党的领导与落实机制 -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 [4] - 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4] - 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 [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证监会发布· 2025-07-31 08:2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 - 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 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9] - 全国细颗粒物(PM2.5)历史性达到29微克每立方米 重点城市平均浓度累计下降57% [9] - 累计完成防沙治沙2.78亿亩 种草改良6亿亩 实现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 [9] - 自然保护地和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分别占全国陆域国土面积的18%和30%以上 [9] -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 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9] - 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 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超过35% [9] - 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25.9%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 [9] 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关系 -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 高水平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12] -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 资源消耗低 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 [13] - 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 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 持续增强发展潜力和后劲 [13] 重点攻坚与协同治理关系 - 坚持重点攻坚 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 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 [13] - 强化目标协同 多污染物控制协同 部门协同 区域协同 政策协同 [13] - 统筹产业结构调整 污染治理 生态保护 应对气候变化 协同推进降碳 减污 扩绿 增长 [14] 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关系 - 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方针 给大自然休养生息足够时间和空间 [15] - 对于严重透支的生态系统 严格推行禁牧休牧 禁伐限伐 禁渔休渔 休耕轮作 [18] - 对于生态退化突出问题 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 辅以必要的人工修复 [18] - 对于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区域 主动采取科学的人工修复措施 加快生态系统恢复进程 [18] 外部约束与内生动力关系 -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 [20] - 建立健全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20] -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 用好绿色财税金融政策 [20] 双碳承诺与自主行动关系 - 碳达峰碳中和是重大战略决策 承诺的目标确定不移 但路径和方式由自主决定 [20] - 坚持稳中求进 逐步实现 立足国情 坚持先立后破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21] - 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21] 美丽中国建设重点任务 -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蓝天保卫战是重中之重 [23] - 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29] - 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 [30] - 打造绿色发展高地 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30] -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让绿色出行 节水节电 垃圾分类等成为习惯 [31] - 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 稳定性 持续性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32] -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 [34] - 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35] - 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 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36] - 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 强化法治保障 [37] - 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 强化财政 税收 金融 价格政策支持 [38] - 加强科技支撑 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 [39] 党的领导与保障措施 - 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 [41] - 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组织开展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 [42] - 继续发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作用 [43]
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网· 2025-07-31 07:46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2023年7月17日) 习近平 这次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 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总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对新征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部署,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面,我 讲几点意见。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 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 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摄 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我们从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实现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的重大转变。面对资 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等"国土之殇、民生之痛",我们以猛药祛疴、重典治乱的坚强决 心和有力举措, ...
钟寰平: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制度安排
中国环境报· 2025-07-31 01:09
划出问责"警戒线",倒逼责任落实。一个地区能否真正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这个地 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能否依法履职尽责。《规定》紧紧抓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强调党 政同责、失职追责,明确指出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 5种情形。凡是在生态环境领域负有职责、行使权力的党政领导干部,出现规定追责情形的,都必须严 格追究责任。同时,《规定》也给予干部一定的容错空间,存在"及时报告失职行为并主动采取补救措 施"等情形的,可依规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追究责任。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规定》以"任务单"明确责任边界,用"指挥棒"校准发展方向,凭"警戒线"压 实履职担当,为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实筑牢了制度根基。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要以《规定》 的出台为契机,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将责任清单转化为行动自觉,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祖 国大地蓝天常在、碧水长流、净土永驻,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家园。 此次《规定》的出台,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一脉 相承,将成为推动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又 ...
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部解读新规
新华财经· 2025-07-30 23:47
政策背景与意义 - 责任制规定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重要党内法规 旨在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1] - 制度设计目标为构建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 解决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问题[1][3] - 文件定位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通过压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提升治理效能[1] 制度设计核心原则 - 突出"三个坚持":政治引领强化党的领导 问题导向紧盯责任落实 务实管用衔接现有法规[2] - 明确"三类主体"责任:党政主要负责人负总责 分管领导抓行业环保 部门领导担直接责任[2] - 细化"三个明确":岗位职责清单化 党政同责协同化 追责条款量化(含5条具体情形)[3] 执行机制与实施路径 - 建立奖惩分明的追责体系 明确从轻/从重处理情形 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3] - 将通过干部培训课程体系植入制度要求 制定配套落实举措转化为工作抓手[3] - 强调制度协同创新 要求地方结合实际统筹推进 确保政策落地见效[3]
我国出台文件 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保责任制
央视网· 2025-07-30 17:19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 - 明确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生态环境部门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实行党政同责[1] - 要求管发展、生产、行业必须同时抓环保,摒弃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1] - 强调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1] - 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行业或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负领导责任[1] 领导干部考核与问责 - 党委组织部门考察地方党政领导干部时需将生态文明建设情况作为重要内容[1] - 对决策部署不力、落实责任不到位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行为将追究责任[1] - 涉嫌职务违法、职务犯罪的将依法追究有关责任[1]
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新华网· 2025-07-30 16:41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生态环境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地 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新华社记者黄垚、高敬 这位负责人表示,责任制规定是我国生态环境领域又一部重要党内法规。制定出台责任制规定,是 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全面构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的有效举 措,是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重要保障,对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 心作用,进一步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责任制规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和中央 文件要求,着力构建知责、明责、履责、尽责的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 ——突出"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治引领,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问 题导向,针对当前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存在的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抓紧抓牢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 打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坚持务实管用,在职责条款、监督追责等方面与生态 环境保护领域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进行充分衔接,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突出" ...
山西大同:坚决扛牢政治责任,以更实举措改善河流林草生态环境
中国发展网· 2025-07-30 08:09
河长制林长制工作部署 -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 坚决扛牢治水护林政治责任 [1] - 全面推行河长制林长制作为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 [2] - 持续完善工作体系 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河长林长责任 优化监管方式 完善考核评价体系 [3] 水资源保护治理措施 - 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 持续抓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工程建设四篇水文章 [2] - 严格执行四水四定 深化取用水管理 加大地下水超采区治理 [2] - 强化农业面源、工业、城乡生活污染等综合治理 加强桑干河、御河、十里河等河流生态修复 [2] 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 加快推进万家寨引黄北干支线等项目建设 做好市县水网衔接 [2] - 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水支撑水保障 [2] 林草生态建设重点 - 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 注重提质、兴业、利民 科学推进国土绿化 [2] -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 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切实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 [2] -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不断厚植绿色基底 [2] 防灾减灾工作机制 - 扎实开展重要防洪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关键部位巡查排险 提高监测预警精准度 [2] - 做好各项应急准备 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 强化部门联防联动 [2] - 确保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 [2] 社会协同共治体系 - 精心做好宣传发动 提高全社会参与河流林草保护的意识 [3] - 探索建立河长林长协同共治机制 凝聚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3] - 推动美丽大同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3]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出台!
新华社· 2025-07-30 07:2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全文如下。 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健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根据有关党内 法规和法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县级以上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生态环境部门和承担重要生态环境保护 职责的部门负责人(以下统称地方党政领导干部)。 乡镇(街道)、各类开发区领导班子成员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参照本规定执行。 (2025年7月18日中共中央批准 2025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第三条 实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强 化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严格监督考核,构建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 系,保障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