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搜索文档
关注中美在英会议
宝城期货· 2025-06-09 1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端午节后一周金价冲高回落,纽约金在3400美元关口得而复失,沪金跌破780元关口,节后金价上行受美国提升钢铝关税至50%刺激,回落因中美关系缓和且美国就业表现韧性 [4][29] - 上周白银上涨明显突破2024年5月高位,金银比值大幅下行,短期白银上涨因金银比值高位及黄金弱势资金流入,预计金银比值持续下行 [4][29] - 中短线金价波动受宏观经济数据和消息面主导,美国政策有效性弱使金融市场对其敏感度下降,美股对提升钢铝关税无明显反应且上行,市场风险偏好未下降,中美关系缓和、美国经济有韧性情况下,预计金价延续弱势,可关注纽约金3300美元关口支撑 [4][29] - 6月8 - 13日我国副总理将访英并与美方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可持续关注,此前中美日内瓦会议释放积极信号使短期金价承压下行 [5][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周度走势 - 展示美元指数联动图 [9] 指标涨跌幅 - COMEX黄金从5月30日的3313.10美元涨至6月6日的3331.00美元,涨幅0.54%;COMEX白银从33.08美元涨至36.13美元,涨幅9.24%;SHFE黄金主力从771.80元涨至783.24元,涨幅1.48%;SHFE白银主力从8218.00元涨至8850.00元,涨幅7.69% [10] - 美元指数从99.44降至99.20,跌幅0.24%;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从7.21降至7.19,跌幅0.23%;10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从2.07升至2.20 [10] - 标普500从5911.69涨至6000.36,涨幅1.50%;美原油连续从60.79美元涨至64.77美元,涨幅6.55% [10] - COMEX金银比从100.17降至92.19,跌幅7.96%;SHFE金银比从93.92降至88.50,跌幅5.76% [10] - SPDR黄金ETF从930.20增至934.21,iShare黄金ETF从431.81增至433.68 [10] 中美关系趋于缓和 - 上周金价高位回落因中美关系缓和,先是中美元首通话,后预计在英举行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市场避险需求下降致金价下行 [12] - 6月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两国日内瓦经贸会谈成功达成好协议;6月7日外交部宣布副总理何立峰6月8 - 13日访英期间将与美方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 [13] 其他指标追踪 - 6月3日数据显示,较上周多头持仓变动12895张,空头持仓变动 - 826张,多头净持仓变动13721张,该指标对贵金属价格走势反应更灵敏但更新频率低、时效性差,2月以来COMEX黄金净多头持仓持续下降,5月下旬COMEX非商业多头净持仓开始回升 [18][19] - 一季度全球主要黄金ETF持仓上升明显,4月以来增持速度放缓,5月下旬以来黄金ETF开始攀升,白银ETF上升明显,上周白银大幅上涨对应ETF增仓明显,量价齐增,白银突破2024年5月高点,短期资金关注度快速上升,预计维持强势 [22][23] - 4月下旬黄金冲高回落,金银比值随之高位回落,白银在黄金强势下受益补涨,突破近一年震荡高位,短期资金关注度上升,上行动能足,预计金银比值持续弱势运行 [26] 结论 - 同报告核心观点内容 [4][29]
黄金价格一路飙升,会不会继续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6-09 08:15
黄金价格近期波动原因 - 中美关系和俄乌局势是影响黄金价格最直接的两个因素 中美关系缓和将减少市场避险需求 而俄乌局势升级则会推动黄金作为避风港的需求[4] - 6月5日中美元首电话会晤后 特朗普对中方贸易政策的负面言论消退 为访华做准备 释放出贸易寒流有望缓解的信号[4] - 俄乌战争目前处于局部冲突状态 各方保持克制 对黄金价格的冲击力有限 除非局势出现不可控爆发才会引发大规模上涨[4] 黄金价格当前水平及短期走势 - 当前黄金价格约为830元每克 已触及阶段性高点[6] - 预计黄金价格将在750-780元区间震荡调整 若中美达成实质性成果 可能短期回落至680元附近[7] - 金价跌破650元的可能性极低 因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未采取显著加息措施 资金不会大规模流出市场[7] 黄金长期投资前景 - 长期黄金价格将受全球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变动 各国财政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 可能出现剧烈波动[7] - 黄金作为投资工具 短期波动幅度有限 但并非稳赚不赔 建议分散投资 避免资金过度集中[9] - 黄金市场风险难以预见 短期收益可期 但长期走势不确定性较高[9]
中美元首深夜通话,中方挂断电话前,给了特朗普最想要的东西
搜狐财经· 2025-06-09 05:09
中美高层互动 - 中国领导人应约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深夜通话 成为全球关注热点 [1] - 通话时机微妙 正值中美关系紧张期 美国持续施压中国 AI芯片断供 大飞机技术封锁 限制留学生等手段展示强硬立场 [3] - 中方掌握通话主动权 此前多次拒绝回应美方通话意愿 通过策略性沉默保持谈判优势 [3] 特朗普访华条件 - 中方提出访华邀请附带条件 要求特朗普落实中美共识才能成行 [5] - 访华安排被视为化解美国国内经济压力的突破口 美国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萎缩 贸易战反噬效应显现 [5] - 特朗普面临企业界不满和美联储政策压力 将经济困境归咎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5] 中美关系走向 - 通话释放合作信号 中方展现理性自信 强调互利合作必要性 [7] - 若美国持续对抗将导致全球经济复苏受阻 美国可能陷入孤立 [7] - 预测特朗普访华前将进行多层次对话 需撤回部分对华围堵手段 否则中方可能收回邀请 [7] 全球格局影响 - 中美元首通话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9] - 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取决于对话与合作 将为世界格局书写新篇章 [9]
中美连谈90分钟,美国作出妥协,特朗普终于盼到了中方点头
搜狐财经· 2025-06-09 05:01
中美经贸关系 - 美方自2025年初多次提高对华关税 综合税率一度达145% 导致中美贸易额显著下滑 依赖双边贸易的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1] - 中方严格执行日内瓦协议 将对美关税从140%回调至10%-45%区间 但美方持续出台消极举措 包括半导体领域打压和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威胁 [3] - 美国高关税政策导致其4月CPI达8.5% 农业州因中方反制面临农产品滞销 收入锐减 政治压力增大 [3] 科技领域博弈 - 美方将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限制其技术研发与国际市场拓展 [1] - 半导体领域成为美方重点打压方向 中方要求撤销相关消极举措 [3] 稀土资源竞争 - 中国对7种中重型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直接冲击美国军工等产业 美制造业面临稀土供应紧张压力 [5] - 美方可能考虑在技术出口管制方面让步 以换取稀土供应稳定 [5] 教育产业影响 - 中国留学生每年为美国教育产业带来巨额收入 美高校面临资金短缺和科研力量削弱风险 [7] - 特朗普态度转变 明确表示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 [7] 后续经贸谈判 - 中美经贸团队将很快在待定地点会面 展开第二轮谈判 [7] - 美方若履行承诺撤销消极举措 中美关系有望改善 否则可能重回紧张对峙 [7]
医药生物行业行业研究:黄金及铜有色股份带动医药BD交易大涨
中泰国际· 2025-06-09 02:30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未发现涉及量化模型或量化因子的具体构建、测试及评价内容。研报主要聚焦于市场动态、行业分析及个股点评,包括以下方向: 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全周上涨2.2%,恒生科指同步上涨2.2%,但日均成交额环比下降7.6%[1] - 港股通净流入149亿港元,资金偏好高分红板块[1] - 材料(+5.6%)和医疗保健(+4.1%)板块领涨[1] 2. **行业与个股分析** - **医疗保健**:绿叶制药(2186 HK)因海外授权预期股价回升,6个在谈项目潜在里程碑收入达15-20亿美元[4] - **新能源**:中广核矿业(1164 HK)铀销售协议现价占比提升至70%,股价周涨23.3%[5][15] - **制药**:翰森制药(3692 HK)与再生元达成GLP-1药物授权协议,潜在收入超20亿美元[6][7] 3. **策略建议** - 火电板块因煤价弱势(同比跌30.3%)及夏季用电旺季被推荐[11][15] - 核电受益于美国政策推动铀需求,利好铀矿商[13] - 绿电直连政策推动风电/光伏发展[12] 4. **风险提示** - 政策变动、地缘政治及成本波动风险[16] 注:以上总结未包含量化模型/因子相关内容,因原文未提供相关细节。
刚履职一个月,新任美国大使获王毅会见,中方给的待遇超过伯恩斯
搜狐财经· 2025-06-07 09:57
中美外交关系动态 -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庞德伟上任不到一个月即获得王毅外长会见,对比前任伯恩斯7个月才获会见的速度显著加快 [1] - 此次会面发生在中美关税"休战"背景下,可能蕴含双边关系改善的信号 [1] 中方立场与行动 - 王毅外长肯定中美日内瓦经贸共识,强调中方严格履行协议内容 [3] - 中方批评美方近期对华为AI芯片的全球封杀、技术出口限制及留学生签证吊销等消极措施 [3] - 王毅提出中美关系处于关键路口,要求美方为双边关系改善创造必要条件,包括停止施压和虚假表态 [5] 美方态度与矛盾 - 特朗普政府同时采取施压与对话策略:总统指责中国违反协议,但财长贝森特提议高层通话 [3] - 庞德伟表态显示美方矛盾心态:既将贸易、芬太尼等问题列为优先事项,又强调沟通重要性 [6] 会晤传递的信号 - 中方通过快速安排会晤传递重视沟通渠道的意愿,但改善关系需美方实质性行动 [6] - 王毅对庞德伟提出角色期待,希望其成为可信沟通者、分歧调解者和合作促进者 [5] 历史对比与现状 - 伯恩斯任期内因俄乌冲突、佩洛西访台等事件导致中美关系跌入低谷 [6] - 当前会晤速度差异反映中美关系较2022年低谷时期有所缓和 [6] 未来走向关键因素 - 中方递出对话台阶,但关系实质性改善取决于美方是否停止打压并回应"必要条件"要求 [9] - 特朗普政府后续行动将决定庞德伟获"超规格待遇"能否转化为双边关系进展 [9]
中美元首通话90分钟,特朗普对华做出3项承诺,美国先队人马抵京
搜狐财经· 2025-06-07 07:39
中美关系最新进展 - 中美元首自1月以来首次进行90分钟通话 这是特朗普政府4月推出"对等关税"后两国领导人首次直接对话 [4] - 通话中中方高度评价5月日内瓦经贸会谈 视其为"以对话协商解决经贸问题的关键一步" [4] - 日内瓦会谈达成取消大部分已加征关税的共识 确立"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协商原则 成果超预期 [5] 中方核心立场 - 强调两国交往必须以平等姿态相待 认真考虑彼此核心利益 目标实现双赢 [5] - 指出中方已严肃履行日内瓦协议 但美方行动与协议精神背道而驰 包括限制芯片出口、禁止销售芯片设计软件、威胁取消中国留学生签证 [5] - 要求美方立即停止破坏性动作 撤销不合时宜的限制措施 [7] - 特别强调台湾问题是中方最醒目红线 要求美方慎重行事 警惕"台独"分子引发冲突 [7] 特朗普三项承诺 - 确认"美方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在近期美方频繁操弄台湾问题背景下具有稳定基调作用 [11] - 肯定日内瓦会谈成功 承诺"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落实协议" [13] - 表态"美方欢迎中国留学生来美学习" 此前美国政府曾宣布将撤销部分中国学生签证 [13] 双方后续行动 - 两国元首同意团队继续落实日内瓦共识 尽快举行新一轮会谈 [9] - 中方提议加强外交、军事、执法等多领域交流 减少误解扩大合作基础 [9] - 通话当天中美高级别二轨对话美方代表团抵京 为后续高层互动探路预热 [19][20] -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获王毅外长接见 要求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 [20] 背景与动因 - 此次通话由美方主动发起("应约") 显示美方推进相关议程的迫切需求 [17] - 美国商界对关税政策怨声载道 美联储褐皮书高频提及关税与不确定性 [17] - 密集沟通体现双方在摩擦加剧下管控危机的急迫性 [22]
沉默两天后,中方对美交底,美国76岁老将出面,特朗普派人传话
搜狐财经· 2025-06-06 13:40
中美经贸关系动态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针对中国技术转让等领域301调查的豁免期限从2025年5月31日延至8月31日 [1] - 中方反对美国301关税 认为其违反世贸规则且成本转嫁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 [1] - 中方敦促美方取消所有对华限制措施 推动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3] 中美关系历史与现状 - 中美关系正常化已50年 从尼克松访华到《上海公报》奠定基础 [3] - 当前美国将中国定位为"全球竞争对手" 在经贸 科技 台湾问题等领域采取敌对措施 [4] - 美国对华政策受国内政治和霸权焦虑驱动 但自身面临制造业占比下降 稀土依赖等问题 [6] 科技领域博弈 - 美国实施AI芯片出口管制 停止对华芯片设计软件销售等"卡脖子"措施 [4] - 中国推进科技自主化 在EDA软件和航空发动机等领域取得国产替代进展 [4] 未来关系发展建议 - 美国应遵守《上海公报》原则 停止在台湾问题等敏感议题上的挑衅 [10] - 双方需加强平等对话 在经贸 气候等领域挖掘合作空间 [10] - 美国应摒弃冷战思维 将中国发展视为机遇而非威胁 [10] - 扩大民间交流以改善两国关系社会基础 [10]
李海东:一番较量之后,特朗普难得展现出成熟理性
观察者网· 2025-06-06 11:14
中美元首通话背景与时机 - 通话发生在特朗普就职4个半月后,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从高强度施压转向寻求对话的调整节点 [2] - 前期日内瓦经贸磋商(5月初)为此次通话奠定基础,双方已摸清核心问题并探讨合作重启路径 [3] - 美方在关税高压无效后转向理性沟通,中方认为此次通话时机"水到渠成" [2][3] 美方政策特点与动机 - 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呈现"两面性":一边施压制裁(如芯片领域"卡脖子"),一边急切寻求磋商 [3][5] - 美方5月下旬起通过媒体散布"责任在中方"论调,但实际因贸易战反噬导致自身经济"窒息"而心虚 [5] - 政策缺乏连贯性源于特朗普商人思维,将"不确定性"作为交易艺术,且政府内部存在对华强硬派(如被解职的沃尔兹、黄之瀚) [7][8] 中方立场与策略 - 强调"言必行、行必果",指出美方未落实日内瓦共识且不断制造干扰 [6] - 中方已为美方极端措施做好政策准备,反制效果显著,拒绝在胁迫下妥协 [3][5] - 通稿明确提出"排除干扰",暗指美国内部意识形态极端派(如鲁比奥、赫格塞思)的不健康氛围 [13] 元首外交作用与未来动向 - 元首外交对稳定全球两大经济体关系至关重要,可避免双方及全球性问题恶化 [11] - 特朗普表现出对领导人互访的强烈意愿,认为其具有重大市场价值,但需先营造良好氛围 [14][15] - 美方近期释放缓和信号(如欢迎中国留学生),反映其转向务实合作以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需求 [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