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

搜索文档
闲鱼神奇服务成为年轻人消费新风向 1900万卖家涌入闲鱼助推服务消费蓬勃增长
央广网· 2025-09-12 09:45
平台用户增长与结构 - 服务消费年度购买用户达3800万 同比增长67.8% [1] - 00后用户占比40.1% [1] - 95后卖家占比60.3% 其中00后卖家占41% [3] 服务消费业务表现 - 十大服务消费场景订单同比增幅达96% [1] - 服务消费成为平台订单增速最快的方向之一 [3] - 过去一年副业卖家数量超过1900万 [3] 服务生态与职业创新 - 平台认证职业种类超百种 包括法律咨询/体重管理/修图等传统职业转型 [3] - 涌现伴宠师/玩偶定制师等新职业 吸引数十万专业服务者 [3] - 神奇副业频道支持用户创建简历展示技能 降低创业门槛 [3] 平台战略升级举措 - 建立官方认证体系筛选可靠服务提供者 要求前置化服务标准 [4] - 9月底将严选首批1万名专业服务卖家 [5] - 推出卖家定制闲鱼号展示真实案例与用户反馈 [5] - 为新入驻服务者提供30-60天精准客源匹配支持 [5] 行业发展趋势 - 新服务消费重塑年轻人职业形态 [3] - 平台成为观察时代情绪和用户习惯的窗口 [5] - 服务消费市场呈现繁荣发展态势 [5]
人工智能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经济日报· 2025-09-12 00:09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将"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作为一项 重点行动进行部署,明确多项举措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 近年来,服务消费作用愈加凸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 产总值比重为56.7%,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6.2%。然而,服务消费领域正面临优质服务供给不 均、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时空限制难以突破、服务体验参差不齐等深层次约束。凭借超强数据处理、 智能模式识别、精准预测分析和自然交互能力,人工智能为破解难题提供了一把钥匙。 人工智能赋能服务消费,体现在多个维度。AI基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算法, 能够提供高度拟人化、精准化的交互服务,催生消费新意愿。比如,天猫、京东等平台利用虚拟试妆、 虚拟试衣等技术,让线上购物体验无限接近线下,创造了"所见即所得"的交互式购物新场景。 AI还创造出过去无法想象的服务品类,开辟消费新领域。比如,在文旅消费中,某些博物院通过 AI导游、VR虚拟漫游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创造了文化体验消费新增长点。AI还通过优 化供应链、预测消费趋势、精准营销、动态定价等,显著降低了提供服务的 ...
蓉品出川!聚焦数字文创、数字贸易、服务消费,成都在服贸会签下多个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9-11 14:34
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北京开幕 成都市商务局同期举办服务贸易产业协同对接会 聚焦数字文创、数字贸易和服务消费领域签约多个重点项目[1][3] - 对接会以"蓉品出川·贸通四海"为主题 通过专场对接区满足企业资源对接诉求 推动服务贸易领域合作[3][4] 签约项目 - 四川明途科技有限公司与马来西亚SAT EntertainmentGroup Sdn. Bhd签订Citywalk智能体数字人开发项目 采用AI说明书与全息舱技术提供多语言文化解说和沉浸式体验[4][6] - 四川夯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中国摄影报签约《中国世界遗产X Lumi Panda》文创出海项目 以熊猫为视觉符号推动中国文创产品国际化[4] - 四川语言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轩诚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签订涉外语言服务项目[4] 成都服务贸易发展 - 截至去年年底成都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2% 规模创历史新高[7] - 格兰德信用管理公司关注成都新能源产业 尤其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领域提供全球化布局解决方案[7] - 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公司对成都电竞、动画电影及赛节展领域感兴趣 已提供硬件设备与技术支持服务[7] 技术应用与创新 - Citywalk智能体数字人开发项目运用全息舱技术实现马来西亚历史街区与自然景观的虚实结合体验[6] - AI说明书技术可为游客提供实时多语言文化解说并支持特色商品下单功能[6]
服务消费成为扩大消费重要“引擎” 新业态、新场景激发消费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9-11 07:46
消费市场发展态势 - 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1] - 服务消费增长势头快于商品消费 2020至2024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当前服务消费占比达46%[1] - 2023年1至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1] 政策导向与产业机遇 - "十五五"期间将延续释放服务消费潜力政策 对外引进优质服务对内减少限制性措施[5] - 政策方向包括对外开放引进优质服务与对内放开减少限制措施 同时将出台针对性新措施[5] - 安徽省作为服贸会主宾省展示科技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双轮驱动发展模式[14] 服务业态创新实践 - 安徽省机械化粮库改造为集餐饮零售体育娱乐文创为一体的文化商业集合地[6] - 30米高混凝土筒仓改建为文化展示与商业消费融合新场景 实现商品展示与销售一体化[8] - 木艺手工体验空间与AI网球馆形成动静结合的服务消费新体验[10][8] 国际服务品质认可 - 德国游客评价中国服务非常友好且专注 在中国旅行有宾至如归的体验[12]
不断释放内需潜力、整治无需竞争,发改委透露下半年工作重点
新浪财经· 2025-09-11 02:34
核心政策导向 - 释放内需潜力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和清理限制性措施 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措施 [1][2] - 激发市场活力 提质增效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 [2] - 优化机制拓展投资增量 高质量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3] - 稳妥推进雅下水电工程 三峡水运新通道 沿江高铁 重大核电项目建设 [3] 消费刺激措施 - 商务部本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2] - 服务消费是居民消费短板 具有收入弹性高 供需同步性 耗时性 依赖人口聚集等特点 [2] - 服务消费面临收入预期不稳 居民闲暇较少 流动人口城市化不足 供给不足等制约因素 [2] 投资与金融支持 - 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落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 [3] - 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核电领域将更开放 [3] - 完善交通能源等领域价格形成机制 提高投资回报水平 [3] 民生保障制度 - 实施全国统一育儿补贴制度 每孩每年3600元补贴直至满3周岁 惠及2800多万家庭 [4] - 上海 福建 陕西等多地已开放线上申领入口并推出操作指南 [4] 产业治理政策 - 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 [4] - 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 引导提升产品品质 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5][6] - 针对传统产业严控新增产能 水泥行业落实错峰生产 钢铁行业鼓励自愿减产 [6] - 新兴产业支持技术创新突破周期 鼓励并购重组并畅通市场化退出机制 [6]
政策问答·回应关切|服务消费怎样成为新的增长点
人民日报· 2025-09-11 01:23
服务消费政策导向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商务部将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实施政策组合拳以优化供给和激发消费潜能 [2] - 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增强两个市场资源联动效应并培育新增长点 [2][3]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前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且占比持续提升 [1]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截至8月底国内电影票房超392亿元且观影人次达9.09亿均超去年同期 [1] - 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1] 重点领域发展举措 - 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及提质惠民行动打造消费新热点 [2] - 通过持续举办中华美食荟等活动培育餐饮消费热点 [2] - 推动家政服务供给扩大并开展职业技能专项培训行动 [3] - 建立家政服务信用体系以优化消费环境 [3] 行业现存挑战 - 一老一小和家政服务等领域存在优质供给不足问题 [1] - 部分领域服务质量与群众期待存在差距 [2]
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 核心CPI涨幅连续第4个月扩大
经济日报· 2025-09-11 00:44
消费价格指数(CPI) - 8月CPI环比持平 同比下降0.4%[1] - 核心CPI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1]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 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1] - 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约0.3个百分点[1] - 交通工具价格同比降幅收窄至1.9% 连续6个月收窄[2] - 家用器具价格环比上涨1.1% 同比涨幅扩大至4.6%[2] 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 PPI环比由降转平 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态势[2] - PPI同比下降2.9% 降幅较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1][3] - 油气开采行业价格同比下降10%[3] - 燃料加工行业价格同比下降11%[3] - 化学原料制品行业价格同比下降6%[3] 政策影响与市场动态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商品价格形成支撑[2] - "反内卷"政策对汽车价格战形成约束[2]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使企业无序竞争得到治理[3] - 新兴产业成长和科技创新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回升[3] - 升级类消费需求增加拉动部分行业价格上涨[3] 行业表现分析 - 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供需关系改善 价格环比由降转涨[2] - 输入性因素导致石油和有色金属价格环比回落[2] - 家政服务、医疗服务和教育服务价格领涨服务消费[2] - 出口结构优化升级对原材料价格形成支撑[4]
服务消费怎样成为新的增长点(政策问答·回应关切)
人民日报· 2025-09-10 21:56
服务消费政策支持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释放内需潜力并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1] - 商务部将围绕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实施政策组合拳以优化供给和激发消费潜能 [2] - 相关部门通过对外开放和对内放开改革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并增强发展后劲 [3] 服务消费市场表现 - 前7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且服务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1] - 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截至8月底国内电影总票房超392亿元且观影人次超9.09亿均超去年同期 [1] - 上半年全国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1] 行业供给改善措施 - 开展服务消费季活动打造消费新热点并实施提质惠民行动 [2] - 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提供优质服务并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2] - 持续开展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服务质量和扩大供给 [3] - 推进家政服务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3] 餐饮行业发展重点 - 举办中华美食荟和跟着电影品美食等活动培育餐饮消费热点 [2] - 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并规范行业经营秩序 [2] - 总结推广各地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 [2]
破解供需壁垒 挖掘服务消费增长潜力
上海证券报· 2025-09-10 18:48
服务消费发展现状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39万亿元 同比增长5.5% 较2024年增长0.5个百分点 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8]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高于商品零售额增速0.2个百分点 2020-2024年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2024年对消费增长贡献率达63%[10] - 服务消费比重从2013年39.7%提升至2024年46.1% 呈现基础服务主导特征 住房医疗教育比重高于国际平均水平[9] -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 旅游游览服务和文化体育服务平台交易额分别增长31.9%和7.4% 文化艺术业/休闲观光活动/旅行社营收分别增长14.8%/14.5%/12.2%[8] 服务消费驱动因素 - 人均GDP达1.35万美元 国际经验显示达1.5万美元时消费结构将转向服务主导[11][12] - 老龄化率从2015年10.1%升至2024年15.6% 年均增0.55个百分点 增速较2005-2014年快1.2倍[11] - 城镇化率从2013年53.7%升至2024年67% 预计继续提升 发挥服务消费规模聚集效应[13] - 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1.2% "数字+生活服务"生态体系逐步形成[11] 服务消费增长潜力 - 若服务消费占比提升至53% 5年内可新增14.9万亿元消费需求[12] - 即时零售/直播电商持续扩张 移动用户上网流量连续6个月两位数增长[16] - 入境游需求爆发式增长 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11][15] - "十四五"以来教育文娱年均消费支出增速达12.4% 显著高于服务性消费支出8.8%的平均增速[15] 重点发展领域 - 数字智能服务:AI终端与大模型App协同发展 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城市高效用能调控[16] - 文旅融合服务:VR旅游与智能导览打造新体验 AI定制旅行路线提升消费转化[16] - 健康养老服务:"AI+健康"应用加速落地 智能养老设备提供精准照护[16] - 体育相关消费:"体育+文化+产业"融合模式开发新空间 如"苏超"典型案例[17] - 普惠托育服务:实施普惠养老专项行动 发展居家养老和普惠托育体系[17] 政策支持方向 - 完善"1+N"政策措施体系 覆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冰雪经济/养老育幼/医疗健康/教育培训/文化娱乐/数字消费/旅游业/体育赛事经济/中医药等11个领域[17][18] - 考虑将消费补贴从"以旧换新"扩大至服务消费 推出服务消费"国补"政策[25] - 增加服务业信贷支持 扩大居民消费贷规模 降低利率并拉长还款周期[22] - 对高边际税率纳税人实行个人所得税消费定向抵扣 提升中高净值群体消费意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