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VR/AR
icon
搜索文档
“光电巨头”再陷亏损:AI眼镜“含金量”待考,主营产品毛利率下滑
中国基金报· 2025-08-19 07:33
2025年上半年欧菲光业绩表现 - 公司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上升3.2%,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09亿元,同比下降378.1%,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437万元进一步扩大 [2] - 自2020年失去苹果订单后,公司扣非净利润已连续多年亏损,五年半累计亏损超百亿元 [2] - 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领域市场需求变化导致经营环境承压,但公司积极拓展客户基础 [2] 主营业务分析 - 智能手机产品收入74.37亿元,占比75.6%,毛利率9.67%,较上年同期减少1.5个百分点 [4] - 智能汽车业务营收12.62亿元,占比12.83%,同比增长18.19%,毛利率7.73%,同比下滑 [4] - 新领域(智能门锁、VR/AR等)收入11亿元,占比11.23%,智能眼镜摄像头业务已切入小米供应链但成本占比仅5.49% [5][7] - 子公司安徽车联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净利润亏损5499.9万元 [5] 财务状况与募资动向 - 货币资金23.09亿元,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负债合计63.68亿元,账面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债务 [8] - 变更原募投项目5.54亿元用途至新光学镜头项目,此前两个项目拖延多年未建设且资金多次用于临时补流 [7] 管理层变动 - 新任副总经理孙士泉具有审计背景,曾任安永高级经理,2024年加入后历任审计部副总及财务中心总经理 [8]
山东前首富,又要IPO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8-10 12:25
公司近期资本运作 - 歌尔股份计划以约104亿港元全资收购香港联丰商业集团旗下米亚精密科技及昌宏实业两家子公司 [3] - 收购目的是增强精密结构件领域综合竞争力并深化垂直整合能力 [5] - 分拆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赴港上市以提升治理水平、国际知名度及融资效率 [5][9] 歌尔股份发展历程 - 公司由姜滨与胡双美于2001年创立 从电子元器件驻极体麦克风起步 [8] - 2004年自研首款蓝牙耳机并开发MEMS芯片业务 后发展为歌尔微电子 [8] - 2008年成为山东信息产业首家A股上市企业 姜滨家族身价达20亿元 [8] - 2010年成为苹果供应链成员 业绩持续飙升并推动姜滨夫妇成为山东首富 [9] - 2019年整合微电子业务至歌尔微电子 2021年启动分拆上市计划 [9] 歌尔微电子业务与财务 - 全球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 传感器累计出货量超50亿颗 [11] - 2022-2025年3月收入分别为31.21亿元、30.01亿元、45.36亿元和11.2亿元 毛利率18.5%-20.6% [11] - 同期净利润3.26亿元、2.89亿元、3.09亿元和1.16亿元 受研发及销售费用增加影响下滑 [13] - 39个月研发累计投入超9亿元 拥有1825项专利含738项发明专利 [14] - 2021年完成19.5亿元外部融资 当前估值205亿元为山东最大独角兽 [14] 果链三巨头港股布局 - 蓝思科技于2025年7月9日登陆港股 立讯精密通过赴港上市议案 [15][16] - 三家公司市值分别为歌尔股份790亿元、蓝思科技1200亿元、立讯精密2640亿元 [16] - 创始人财富:姜滨夫妇270亿元、王来春615亿元、周群飞夫妇800亿元 [17] - 赴港上市目的为推进全球化战略、打造国际资本平台及吸引人才 [18] - 港股窗口期升温 出海成为企业必然选择 [18][19]
发展智慧文旅要注重实效
经济日报· 2025-08-07 23:2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VR设备、数字人等前沿技术正成为各地文旅景点的标配但存在噱头大于内容、技术流于表面等问题如内容清晰度低、可选影片少、完成度不够导致设备使用率低、游客体验不佳 [1] - 5G通信、人工智能、VR/AR、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文旅产业为这些新技术提供规模化落地的首秀舞台推动技术迭代与商业模式重构 [1] - 科技作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旅游治理的精准化、旅游服务的便捷化到旅游营销的智能化、旅游体验的沉浸化重塑旅游业的运行逻辑 [1] - 智慧文旅热度不断攀升但有些地方项目仍停留在重规模、轻实效的阶段智慧文旅不是简单的硬件堆砌而是系统性工程 [1] 发展路径与策略 - 需提升数据归集能力深化传统旅游数据监测与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互补与融合提升旅游领域整体数据质量和应用水平 [2] - 推动数据开发利用加大旅游领域数据要素化特点和路径研究提升多源数据融合能力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在数据合规使用前提下推动旅游数据资源开发开放 [2] - 需创新产品供给激活市场需求避免重硬件轻体验的建设误区因地制宜利用前沿技术根据自身定位发展新技术培育新场景、新业态 [2] - 在新技术的使用上需深挖本地景区特点以及民俗、历史文化等独特资源同时发掘技术潜力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以激发使用需求如泰山景区引进外骨骼机器人供游客租赁体验科技辅助登山缓解游客体能压力并打造差异化产品满足新需求 [2] 盈利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 盈利模式不明晰导致行业内部资金流动难度较大、项目超额收益不显著、创新乏力制约资本参与文旅产业链的积极性 [3] - 需推动文旅产品推陈出新和景区持续升级鼓励企业创新经营形式构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为智慧文旅的长期运营、技术迭代与服务优化提供资金保障 [3]
鸿利智汇: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小米汽车,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重较小
巨潮资讯· 2025-08-07 02:06
业务合作与客户基础 - LED产品获得国内外客户普遍认可并向主机厂供货 应用车企包括东风 比亚迪 现代 长安 吉利 赛力斯 理想 蔚来 小米 [2] - 应用于小米汽车的部分产品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重较小 [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公司为集研产销于一体的LED半导体封装器件企业 主营业务为LED半导体封装及LED汽车照明业务 [2] - LED产品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指示 照明等部件 公司持续关注该领域发展并积极探索合作机会 [2] - MiniLED产品已应用于VR眼镜等终端设备 正积极拓宽MiniLED在VR/AR领域的应用 [2] - 封装照明朝高功率 小型化 多芯片集成化方向发展 聚焦高端产品领域包括LED大功率产品 车规支架产品 健康全光谱产品 [3] - 继续提升Mini/MicroLED技术以扩大市场份额 [3] - 汽车照明方面重点推广ADB技术 加速项目落地转化以提升技术竞争力及市场份额 [3] 汽车照明产品体系 - 为商用车供应信号灯 警示灯 前照灯 工作灯及室内灯 [2] - 为乘用车供应前大灯 尾灯 雾灯 氛围灯 阅读灯等产品 [2] 战略发展方向 - 紧密跟踪行业动态并洞察下游增量需求 提前布局高端产品领域以抢占技术与市场高地 [3] - 培育新盈利增长点并通过技术提升强化市场地位 [3]
三七互娱股价上涨1.72% 公司披露多款游戏储备产品
金融界· 2025-08-05 17:0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股价报17.18元 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72% [1] - 当日成交量为855023手 成交金额达14.74亿元 [1] 业务布局 - 公司专注于互动娱乐业务 主要从事手机游戏和网页游戏的研发、发行和运营 [1] - 同时布局影视、动漫、音乐、VR/AR等领域 [1] 产品储备 - 已储备超过二十款重点游戏产品 涵盖MMORPG、SLG、卡牌、模拟经营等类型 [1] - 包括《时光杂货店》《时光大爆炸》《英雄没有闪》等代理发行产品 [1] 财务披露 - 2025年半年报预计将于8月26日披露 [1] 投资者回报 - 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57.78亿元 [1] - 近三次回购总金额超过7亿元 [1] - 2025年1月已完成约1亿元的回购股份注销手续 [1]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8-05)
远峰电子· 2025-08-04 11:53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福日电子(+10.04%)、北纬科技(+10.03%)、力鼎光电(+10.00%)、江海股份(+10.00%)和巨人网络(+9.99%)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隆扬电子(+20.00%)、金现代(+19.96%)和思泉新材(+12.02%)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东芯股份(+20.00%)、迅捷兴(+15.81%)和普元信息(+12.09%) [1] - 活跃子行业中SW军工电子Ⅲ和SW机器人均上涨3.42% [1] 国内新闻 - AR眼镜光学厂商至格科技完成亿元级融资,建成国内首条衍射光波导全自动批量生产线,月产能达10万片,单月出货量2万片 [1] - 赛微电子控股子公司赛莱克斯北京代工的MEMS硅晶振通过客户验证,启动首批8英寸晶圆小批量试生产 [1] - 台积电高雄2纳米第二座厂(P2)进入设备装机阶段,预计年底试产,第一座厂(P1)已迈入量产阶段 [1] - 禾盛新材拟以2.5亿元增资熠知电子,持股10%,熠知电子为ARM架构CPU设计公司,已完成3代ARM处理器芯片设计 [1] 公司公告 - 奥海科技截至2025年7月31日回购534,100股,占总股本0.19% [3] - 三环集团截至2025年7月31日回购5,133,800股,占总股本0.2679% [3] - 豪威集团预计2025H1营业收入137.22亿元到140.22亿元,同比增长13.49%到15.97%,归母净利润19.06亿元到20.46亿元,同比增长39.43%到49.67% [3] - 工业富联截至2025年7月31日回购7,697,400股,占总股本0.04% [3] 海外新闻 - TrendForce预测韩国和美国内存供应商将在2025年和2026年大幅减少或停止生产LPDDR4X,移动处理器兼容性问题导致供需失衡 [3] - 三星电子战略投资以色列初创公司Teramount Ltd.,以获取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推动光互连技术发展 [3] - Meta计划处置价值20.4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资产,未来12个月内与第三方共同开发 [3] - 高通2025财年Q3营收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26.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汽车和物联网业务表现强劲 [3]
300264,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
证券时报· 2025-08-03 10:39
控制权变更 - 董事长陈坤江筹划股份协议转让事项 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更 公司股票8月4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3] - 陈坤江为创始股东 现年63岁 2000年起历任总经理、董事、董事长等职务 其子陈旭昇现年35岁 现任副董事长、总经理 [3] - 交易方案尚在论证和磋商中 实施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3] 股价表现 - 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27% 4月以来累计最大涨幅超70% 当前总市值30亿元 [1][6] 业务与业绩 - 主营业务包括音视频软件及解决方案、系统集成、游戏及云服务、VR业务四大板块 适应超高清、虚拟现实、5G等趋势 [5] - 2024年营业收入1.49亿元 净利润亏损0.58亿元 传统业务毛利率下降 新兴业务收入下滑 [5] - VR/AR业务因前期成本高、运营时间短 收入贡献未达预期 [5] 资本运作 - 2023年陈坤江协议转让2005万股(占总股本4.65%)给陈新涛 称系支持公司大空间项目资金需求 [8] - 2024年拟以1.4亿元参与定增 目的包括优化资本结构、缓解债务压力、巩固控制权 [9] - 定增预案称陈坤江持股比例上升有助于增强决策连贯性 应对市场风险 [9] 管理层动态 - 5月业绩说明会陈坤江仅回答华为合作问题 陈旭昇未出席 [4]
龙图光罩:90nm掩模版实现量产 65nm产品开始送样
中证网· 2025-07-31 07:25
产品技术进展 - 公司90nm节点半导体掩模版产品已在珠海高端制造基地实现量产,同时65nm产品开始送样验证,标志着高端制程影响力增强 [1] - 公司工艺能力从130nm逐步提升至65nm,并已完成40nm工艺节点的生产设备布局,技术实力处于国内同行第一梯队 [2]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信号链及电源管理IC等成熟制程,以及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先进封装等特色工艺制程 [2] 研发投入与团队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研发人员43人(占总人数17.41%),其中本科学历以上37人(含硕士研究生8人) [3] - 公司通过产学研合作和人才引进提升研发实力,已累计获得25项发明专利、36项软件著作权及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 [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565.42万元,占营收比例10.4%,同比增加2.14个百分点 [3] 行业地位与认证 - 公司获得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功率半导体芯片掩模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项认定 [3] - 中国大陆厂商量产半导体掩模版主要停留在350nm-130nm,130nm以下工艺节点参与厂商较少 [4] - 中国半导体掩模版国产化率约10%,高端掩模版国产化率仅3%,90%依赖进口 [4] 市场机遇与战略 - 新能源、AI、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推动半导体掩模版市场规模扩大,但国内市场份额长期被国际巨头占据 [4] - 公司目标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半导体光罩标杆企业,将持续加大高端领域研发投入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436.74万元 [3]
“砍单”后遗症未消,歌尔股份推百亿并购,果链依赖或将加深
证券之星· 2025-07-29 06:18
并购交易核心信息 - 公司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港元(约95亿元人民币)收购香港米亚及昌宏实业100%股权[2] - 标的公司2023年未经审计合计营收约91.1亿港元[4]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由苹果单一零件供应商升级为"子系统集成供应商"[5] 业务结构分析 - 2024年三大业务板块营收占比:精密零组件14.9%(150.51亿元)、智能声学整机26.05%(262.96亿元)、智能硬件56.66%(571.99亿元)[4] - 精密结构件业务毛利率达21.51%,显著高于智能声学整机和智能硬件(均不足10%)[4] - 智能硬件业务营收同比下滑2.57%,智能声学整机增长8.73%,精密零组件增长15.85%[4] 苹果供应链依赖 - 2021年苹果占公司营收比例达42.49%,前五大客户合计占比86.54%[7] - 子公司歌尔微2025年Q1来自苹果收入占比达62%[8] - 2022年苹果砍单导致归母净利润从42.75亿元(2021年)降至10.88亿元(2023年)[7]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Q1末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226.36亿元,短期债务162.03亿元[6] - 收购后现金储备将无法覆盖短期债务[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144.93%),但仍低于2021年水平[8] 新兴业务布局 - 2023年收购驭光科技强化VR技术布局[9] - 2024年9个研发项目中至少4项涉及AR/AI眼镜[9] - 全球VR设备出货量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同比下降12%[10] - AI眼镜行业仍面临续航、交互和生态瓶颈[10]
从地标场景到元宇宙应用,上海全方位扶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生态
第一财经· 2025-07-23 05:18
产业支持政策 - 上海市推出《上海市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沪九条),旨在推动数字内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数字经济全球竞争力 [1] - 构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集聚区,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交流交易平台 [2] - 对成效显著的公共服务平台、孵化器、产业园区给予奖励,并对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的应用场景建设主体提供资金支持 [2] 金融支持措施 -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银行、风投、私募基金进入内容产业,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小型内容企业信用贷款和股权融资 [3] - 推动创业投资基金关注互联网内容产业早期项目,支持企业上市或并购,拓展退出通道 [3] - 加强知识产权融资工具运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ABS),使知识产权成为可交易资产 [4] 科技赋能与创新 - 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VR/AR等技术在内容创作中的应用,提升变现能力 [5] - 区块链技术可追溯、不可篡改,适用于版权确认和保护,提升知识产权价值 [5] - 元宇宙产业创新提供沉浸式互动场景,结合区块链技术推动NFT门票等应用落地 [6] 全球化与资源开放 - 鼓励优质内容出海,优化外籍创作者签证服务,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数字内容市场 [2] - 向创作者开放地标景区、文博场馆、重大节展赛会等公共资源与创作场景 [2] 行业标准与监管 - 互联网内容产业核心资产是知识产权,需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和行业标准 [6] - 加强金融监管、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协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