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ent(智能体)
icon
搜索文档
梁文锋发愁
投资界· 2025-07-15 07:55
DeepSeek流量表现 - 官网流量从年初7.5%峰值下滑至3% [3] - 移动端月活跃用户从3月1.94亿降至5月1.69亿,流失2500万用户,但仍为国内AI工具用户量第一 [3] - 90天内API和网页服务在线率超99%,解决2月以来的卡顿问题 [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创始人梁文锋聚焦AGI技术,认为当前是"技术创新期而非应用爆发期",目标构建技术生态 [4] - 被视作中国版OpenAI,拥有最强底层模型和最大C端用户量,但面临阿里、腾讯追赶 [4] - 团队约130人,以2002-2003年后出生的年轻技术人才为主 [11] 产品迭代与优化 - 5月28日升级R1至"0528"版本,新增拍照识文字、文件上传功能,优化对话历史展示 [8][9] - 6月新增微信扫码登录功能(需绑定手机号) [8] - 5个月内苹果商店更新25次,版本迭代速度与豆包(20次)、腾讯元宝(25次)相当 [9] - 安装包仅42.4MB,小于豆包(240.1MB)、腾讯元宝(165MB)和Kimi(84.1MB) [10] 行业竞争与商业化 - 同行加速布局Agent应用:豆包6月上线DeepResearch,Kimi推出Kimi-Researcher [10] - 初创公司面临融资压力,"AI六小虎"中阶跃星辰、MiniMax、月之暗面进入B轮阶段 [13] - 行业认为DeepSeek有幻方量化资金支持,商业化压力相对较小 [14] - 信通院指出超级APP需结合深度功能才能构建数据飞轮,Agent可能形成用户壁垒 [14] 生态建设与长期目标 - 参照OpenAI模式,通过"迭代部署"哲学推进AGI研发 [6] - 4月紧急招聘产品设计及全栈工程师,为智能体产品做准备 [5][10] - 对标谷歌安卓生态,需长期投入构建完整技术应用体系 [15][16]
Agent开始“卷”执行力,云厂商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第一财经· 2025-06-20 03:32
大模型与Agent技术进展 - Minimax发布通用智能体MiniMax Agent 能够完成长程复杂任务 具备多步规划专家级解决方案能力[1] - OpenAI CEO透露GPT-5将整合o-Series与GPT-Series 构建跨模态跨任务的通用执行层 强调强执行与高算力需求属性[1] - 行业对大模型的期待从性能转向执行能力 Agent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具体指令 使AI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执行[4][5] - 智源研究院预测2025年更通用自主的智能体将重塑产品形态 多智能体系统加速场景落地[5] - Agent被类比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APP 成为产业界重点发力领域[6] 算力需求与基础设施投入 - OpenAI Stargate项目首期占整体计划10% 总投资规模达5000亿美元 旨在提前锁定训练窗口期避免算力荒[1][9] - 北美四大云厂商2025年AI基础设施投入计划:亚马逊超1000亿美元 微软800亿 谷歌750亿[2] - 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Q1达940亿美元同比增23% 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765亿美元同比增64%[10] -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基础设施投入超过去十年总和 腾讯通过GPU部署AI技术已开始创收[10] - 火山引擎预测以GPU为基础的AI云服务将占云市场至少50%份额 通过降价策略加速Agent普及[11]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OpenAI合作版图多元化 与甲骨文 CoreWeave AMD Google等建立合作 打破微软独家云服务供应商地位[9] - 大模型行业竞争加剧头部与中腰部云厂商差距 独立分析师认为云服务行业正重塑竞争格局[9] - 国内厂商快速集成先进模型如DeepSeek R1 加速AI部署与商业化落地[10] - 云行业仍处增量市场 厂商通过低价策略争夺客户 但需警惕数据中心建设超需求风险[11] 技术融合与商业化 - Agent与深度思考推理结合大幅提升算力需求 多Agent协作实现复杂任务执行[7] - 多模态技术发展及AI与传统业务融合成为算力需求增长重要驱动力[9] - GPT-5架构变革反映AGI定义演进 强调自主发现新科学及提升工具使用能力[4]
Agent开始“卷”执行力,云厂商的钱包准备好了吗?
第一财经· 2025-06-19 13:55
大模型行业发展趋势 - 大模型行业从一级市场高估值转向底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 [1] - Agent技术热度持续,Minimax发布可完成长程复杂任务的通用智能体MiniMax Agent [1] - OpenAI CEO透露GPT-5将整合o-Series与GPT-Series,搭建跨模态、跨任务的"通用执行层" [1] - GPT-5强调强执行与高算力需求,反映AGI定义从认知能力转向自主发现新科学的能力 [4] - 行业认为大模型真正价值始于Agent为人类工作,AI能力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执行 [4] - 智源研究院预测2025年更通用、更自主的智能体将重塑产品形态,多智能体系统广泛落地 [4] 算力需求与基础设施投入 - OpenAI Stargate项目首期占计划的10%,5000亿美元规模基于未来算力增长预测 [1][6] - 北美四大云厂商中,亚马逊计划2025年AI基础设施投入超1000亿美元,微软与谷歌分别计划800亿与750亿美元 [2] - 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2025年一季度达9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 [7] - 北美四大云厂商资本开支合计765亿美元,同比增长64% [7] - 阿里巴巴未来三年基础设施投入将超过去十年总和,腾讯加码GPU与AI技术部署 [7] - OpenAI与甲骨文、CoreWeave、AMD、Google等合作,缓解算力压力并重塑云服务竞争格局 [6] Agent技术进展与商业化 - Agent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具体指令并实际操作,提高任务准确率 [5] - 多Agent协作群体智能逐步商用化,可处理复杂、多步骤任务 [5] - 智源研究院院长称Agent相当于移动互联网的APP,产业界可重点发力 [5] - 火山引擎通过降价策略推动AI智能体普及,预计GPU为基础的AI云服务将占云市场一半份额 [8] 行业竞争与市场动态 - 云厂商依靠低价策略争夺客户,火山引擎豆包系列模型价格进一步下探 [8] - 大模型行业竞争或拉大头部与中腰部云厂商差距 [6] - DeepSeek R1以低成本接近GPT-4o性能,头部云厂商加速集成与AI部署 [7]
腾讯推出Agent开发工具,来抢字节阿里的B端客户
搜狐财经· 2025-05-24 01:21
大模型与Agent发展趋势 - 基于不断提升的大模型能力,Agent成为今年大模型领域各家厂商最关注的方向,大厂大模型的B端客户战也随之打响 [1] - 字节推出Agent开发平台Coze,百度和阿里也有千帆平台、百炼平台,专为服务企业用户 [1] - 腾讯推出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整合腾讯云行业领先的RAG技术、全面的Agent能力,帮助企业定制专属智能体 [1] 腾讯大模型战略布局 - 腾讯首次全景亮相大模型战略,从自研混元大模型、AI云基础设施,到智能体开发工具、知识库及场景应用,全面升级大模型矩阵产品 [1] - 腾讯云已推出大模型知识引擎,以RAG技术为核心帮助企业构建大模型应用,积累了一批企业级用户 [1] - 腾讯提出"四个加速"战略:加速大模型创新、加速智能体应用、加速知识库建设、加速基础设施升级 [3] 腾讯组织架构调整 - 通过近期架构调整,腾讯已将旗下与大模型相关的AI产品和应用聚集到同一个事业部(CSIG) [3] - 今年1月AI助手腾讯元宝从TEG转入CSIG,2月QQ浏览器、搜狗输入法等更多AI应用也被转入CSIG [3] - CSIG成为腾讯AI产品落地核心部门,同时面对个人用户与企业客户 [3] 腾讯Agent生态建设 - 腾讯提出基于微信构建Agent生态的想法,QQ浏览器上线名为"Qbot"的Agent,可帮助用户执行文件格式转换等任务 [4] - Qbot会与腾讯内部其他产品合作,成为类Manus的通用Agent [4] -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实现零代码支持多Agent转交协同,降低智能体搭建门槛 [4] 行业应用前景 - 不同场景需要不同Agent,企业业务复杂度高、知识密度强、人力成本高的行业应考虑用Agent重构 [4] - 腾讯将在提高C端用户留存率的同时,争夺B端客户 [4] - 用户可让Agent自主拆解任务和规划路径,主动选择和调用工具 [4]
微软发完谷歌发,AI编程这个月“热爆了”
第一财经· 2025-05-21 09:23
AI编程行业趋势 - Agent(智能体)成为海内外大厂高频提及的关键词,AI编程智能体是重点投入方向,OpenAI、微软、谷歌I/O大会均有相关发布 [1] - 大模型能力整体提升和AI编程市场需求明确,推动编程领域率先找到PMF(产品与市场契合度) [1] - 除大厂外,Cursor、Windsurf、Poolside等创业公司AI编程项目被二级市场密集提及 [1] 主要厂商动态 - 微软GitHub Copilot用户突破1500万,Visual Studio系列产品用户超1500万,Copilot迈入"智能体时代",可独立执行开发任务 [2] - 2024年微软内部20%-30%代码由Copilot生成,2025年发布Copilot Agent功能支持自主修复漏洞、重构代码 [2] - OpenAI发布Codex智能体,用户可分配复杂任务,与GitHub深度整合后能完成更高阶工作 [3] - 谷歌Gemini 2.5 Pro Preview提升编码能力,支持代码语言转换与优化,AI代理Jules可自主读取生成代码并集成至现有代码库 [3][4] - 国内厂商布局:阿里云通义灵码、字节跳动Trae、百度文心快码、快手KwaiPilot、腾讯CodeBuddy [4] 市场规模与并购 - 2024年全球生成式AI编程助手市场规模2590万美元,预计2030年达9790万美元,六年CAGR 24.8%,中国市场CAGR 23.5% [5] - OpenAI拟以30亿美元收购AI编程助手开发商Windsurf,Cursor完成9亿美元融资后估值达90亿美元,2024年ARR为2亿美元 [8] 技术应用与效率提升 - GitHub Copilot缩短企业构建AI应用时间20%-30%,Autodesk使用后工作效率提高近30% [8] - Cursor通过自然语言生成和重构代码,支持Agent自主完成多步骤任务,但依赖外部平台和开源模型 [9] - Stripe数据显示工程师单位时间内代码合并请求量增长30%,AI工具显著减少基础编码时间 [10] 行业核心观点 - AI编程工具已成为开发刚需,但代码质量仍存风格不一致、性能不稳定等问题,复杂工程依赖关系处理能力有限 [9][10] - 需重新定义开发效能标准,聚焦"有效产出"而非"速度表象",工程师的逻辑思维与创造力不可替代 [10][11]
绿洲资本张津剑:如果你认为AI和具身的机会是星辰大海,那就没有泡沫
投中网· 2025-04-20 05:34
AI技术变革与社会影响 - AI不仅是一次技术变革,更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将重塑社会结构、产业价值链和人际关系 [2][3] - 变革速度呈现30倍级加速:采集文明(30万年)→农耕文明(1万年)→工业文明(300年)→AI文明(预计10-15年) [5] - 编程行业将发生量级重构:全球六七千万从业者可能缩减至百万量级,体现产业链智能化重塑的深度 [6] 工业文明与AI文明对比 - 工业革命催生现代商业体系:剩余劳动力→商品→渠道→营销→品牌,形成300年来的商业认知框架 [5] - 教育体系变革:1870年全球教育改革以识字率为核心,培养产业工人;AI时代需重新定义教育价值 [5] - 行业增长历史参照:英国纺织业增长26万倍/交通业2万倍/钢铁业800倍,预示AI时代将压缩150年发展周期至5-10年 [5][6] 投资与商业机遇 - 世界500强格局将剧变:2018年后新创企业或占据50-100个席位,窗口期集中在未来10-15年 [6] - 投资视角转换:泡沫论取决于机遇量级认知,星辰大海论认为当前是浪潮而非泡沫 [3][4] - 创业者核心能力转变:从脑力劳动转向心力劳动,强调预见性、勇气和信念的价值 [5][6] 社会个体应对策略 - 人类角色进化路径:体力劳动者(工业革命)→脑力劳动者→心力劳动者(AI时代) [3][6] - 个体需重新定位核心能力:在AI生产力工具普及背景下,"天道酬勤"法则部分失效,需发掘不可替代性 [6] - 企业家生命力成为关键:持续进化能力和坚韧特质是应对快速变革的核心竞争力 [6] 技术发展现状与认知 - 行业认知滞后:2023年7月已提出Agent是AI最大机会而非大模型,但至今仍未触及变革核心 [4] - 教育领域已现冲击:教授面临角色重构,从知识权威转变为资源提供者 [5] - 社会准备度不足:需思考如何用10-15年消化工业革命300年的变革强度 [5][6]
120万年薪!华为小米砸钱抢AI大模型研发人才;我国AI人才缺口达500万人,在校生仅4万人,清华拟扩招150名本科生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3-09 03:27
国内AI动态 - 中国团队发布通用型AI Agent产品Manus,在GAIA基准测试中取得SOTA成绩,性能超越OpenAI同层次大模型,其邀请码被炒至5万元[4][5] - 腾讯混元上线并开源新图生视频模型,用户可通过图片生成5秒短片,模型已在腾讯云上线并提供API接口[6] - 腾讯元宝APP超越DeepSeek登顶苹果中国区免费APP下载排行榜,引发行业对"资源驱动"与"技术驱动"模式的讨论[6][7] - DeepSeek披露V3/R1推理系统理论日利润高达346万元人民币,理论成本利润率545%,但实际收入远低于理论值[8][9][10][11] - 阿里推出QwQ-32B大语言模型,仅具DeepSeek-R1 1/20参数量即可媲美后者性能[14] - 字节跳动发布国内首个AI原生IDE工具Trae,支持切换DeepSeek R1&V3模型[19] - 我国AI人才缺口达500万人,而人工智能专业在校生仅约4万人,清华大学拟扩招150名本科生重点培养AI人才[20][21] 海外AI动态 - OpenAI计划推出月费2万美元的博士水平AI Agent,并宣布GPT-4.5向所有Plus用户开放[22] - 亚马逊进军推理AI模型领域,或于6月推出Nova品牌下的新产品,AWS成立新团队专注于Agentic AI[25][26] - OpenAI拟将视频生成工具Sora整合进ChatGPT,并正在开发Sora Turbo升级版[26] - 软银洽谈融资160亿美元专门投资人工智能项目,此前已完成185亿美元借款[28] - 微软对OpenAI的130亿美元投资获得英国监管机构批准[28] - 富士康计划在墨西哥投资9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AI服务器组装工厂,产品将使用英伟达GB200芯片[28] AI投融资概况 - 本周全球披露AI融资事件12个,总融资规模274.82亿元人民币,平均融资金额39.26亿元[33] - 融资阶段分布:早期7个、成长期2个、后期2个[34] - 国内融资集中在上海(4起)、北京(3起)、广东(2起),总额26.39亿元[35][37] - 海外融资总额248.43亿元,最大单笔为Anthropic完成的35亿美元E轮融资[40][41] 技术突破与产品创新 -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自主站立控制算法[20] -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于4月在北京亦庄举行[20] - 智谱发布业界首个能生成汉字的开源文生图模型CogView4,支持中英双语输入[14] - 亚马逊推出新型量子计算芯片Ocelot,可使量子纠错成本最高降低90%[30]
AI 月报:马斯克加速 GPU 竞赛;大模型真撞墙了? 风口转到 Agent
晚点LatePost· 2024-12-11 14:30
技术发展 - OpenAI在12月开启为期12天的密集发布活动,包括推出完整版o1模型、每月200美元的ChatGPT Pro、视频生成模型Sora等 [2] - 大模型行业面临能力提升瓶颈,Google、OpenAI、Anthropic等公司在开发下一代模型时未能实现前几年的显著性能跃升 [4][5] - OpenAI尝试用合成数据训练新模型Orion但效果不理想,同时行业探索更高精度数据、后训练优化等新方向 [16][17][18][19] 市场竞争 - OpenAI企业市场份额从50%降至34%,Anthropic份额从12%增至24% [22] - xAI以500亿美元估值融资50亿美元,Anthropic获亚马逊追加40亿美元投资,Writer以19亿美元估值融资2亿美元 [27] - 视频生成领域竞争加剧,Runway上线新功能,腾讯开源对标Sora的HunyuanVideo模型 [25][26] 算力竞赛 - 亚马逊、微软、Meta、Google四家公司今年资本支出超2000亿美元建设算力中心,并计划加大投资 [28] - Anthropic CEO预测2026年将出现耗资超100亿美元的算力集群,OpenAI提议建造千亿美元级数据中心 [28] - 英伟达加速产品迭代,计划2025年发布机器人专用芯片Jetson Thor [35][37] 应用落地 - ChatGPT周活用户达3亿,企业生成式AI支出飙升500%至138亿美元 [38] - AI编程成为竞争焦点,GitHub Copilot生成微软近半启动代码,Cursor以25亿美元估值获融资 [6][23][43] - Agent成为行业新赛点,OpenAI、Anthropic、智谱等公司加速布局智能体产品 [51][52][53] 行业投资 - 沙特宣布500-1000亿美元AI投资计划,波兰投入2.44亿美元开发本土大模型 [31] - AI制药公司Cradle获7300万美元融资,Enveda筹1.3亿美元推进药物研发 [61] - 具身智能领域Physical Intelligence以24亿美元估值融资4亿美元,银河通用获5亿元人民币投资 [29]
百度世界大会:大模型产业应用爆发,智能云如何抓住机会
晚点LatePost· 2024-11-13 14:36
大模型产业落地进展 - 百度大模型日均调用量达15亿次,较一年前5000万次增长30倍[3] - 大模型已应用于金融、能源、教育等场景,如百胜中国AI客服日处理15万次任务,解决率90%;智联招聘人岗匹配准确率93%[2] - 百度智能云二季度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4%,AI收入占比提升至9%[3] 技术工具创新 - 千帆大模型平台3.0版本提供全流程工具,模型蒸馏方案可降低90%成本[5] - 工作流Agent工具简化复杂流程开发,如保险销售多轮对话编排[7] - 百舸计算平台支持10万卡集群管理,优化算力消耗[5] 云计算战略布局 - 百度智能云连续5年保持中国AI公有云市场份额第一[4] - "云智一体"战略差异化竞争,客户迁移成本高形成壁垒[4] - 从IaaS向PaaS/SaaS延伸,利润率可达50%-70%[8] 客户合作案例 - 百胜中国2018年起合作,初期用于门店选址优化,现扩展至客服等场景[4] - 超过50%央国企及众多民企联合百度进行AI创新[3] - 客户反馈驱动产品迭代,如数字人视频功能升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