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把握布局窗口:——2025年10月A股及港股月度金股组合-20250926
光大证券· 2025-09-26 10:3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和港股市场在2025年9月表现积极 预计节后A股市场将继续上行 重点关注TMT板块[2][13][16] - 港股市场预计震荡上行 建议采用科技成长与高股息结合的"哑铃型"配置策略[3][18] - 报告筛选出2025年10月A股和港股金股组合 涵盖半导体、科技、金融等行业[3][20][24] 9月市场表现总结 - 9月A股主要指数涨多跌少 创业板指涨幅达12.0% 上证50下跌0.8% 上证指数、沪深300及中证1000涨跌幅分别为-0.1%、2.2%、0.9%[1][8] - 行业分化明显 电力设备、电子、传媒涨幅居前 国防军工、银行、美容护理、食品饮料表现较差[1][8] - 港股市场震荡上行 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达12.4% 恒生综合指数、恒生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恒生香港35指数涨幅分别为6.2%、5.6%、5.5%、0.7%[1][11] A股市场观点 - 节后市场有望继续上行 历史数据显示国庆节后市场通常表现较好 支撑上涨的逻辑未变 估值处于合理水平[2][13][14] - 上证指数PE-TTM估值为16.5倍 较2015年牛市高点仍有较大抬升空间[13] - 重点关注TMT板块 流动性驱动行情下TMT易成主线 产业趋势持续进展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提供催化[16] - TMT板块近期滚动涨幅排名前2 有望延续行情[17] 港股市场观点 - 港股盈利能力较强 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稀缺 估值偏低 配置性价比较高[3][18] - 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 AI产业趋势持续发展 支撑港股震荡上行[3][18] - 建议采用"哑铃型"策略:关注自主可控、芯片、高端制造等政策扶持领域;部分独立景气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高股息低波动的通信、公用事业、银行等行业[3][18] 2025年10月金股组合 - A股金股组合包括中芯国际(688981 SH)、寒武纪-U(688256 SH)、海康威视(002415 SZ)、奥来德(688378 SH)、华友钴业(603799 SH)、三一重工(600031 SH)、海尔智家(600690 SH)、招商银行(600036 SH)、招商蛇口(001979 SZ)、上海临港(600848 SH)[3][20][21] - 港股金股组合包括阿里巴巴-W(9988 HK)、百度集团-SW(9888 HK)、中芯国际(0981 HK)、华虹半导体(1347 HK)、心动公司(2400 HK)[3][24][25] - 金股覆盖电子、计算机、有色金属、机械设备、家用电器、银行、房地产、商贸零售、传媒等行业[21][25]
北交所事件点评:北交所设立四周年,优质供给与制度创新共振
东莞证券· 2025-09-26 09: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北交所无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北交所设立四周年后市场规模显著扩容 上市公司数量达274家 总市值突破9220亿元 [1][3]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50%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82% 形成高端装备、信息技术、消费服务、化工新材、生物医药五大产业集群 [1][3] - 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 2025年以来日均成交额接近300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1][3] 市场发展驱动力 - 高质量供给成为核心驱动力 完成从"数量扩容"到"结构优化"的演进 优质供给逻辑持续强化 [1][3] - 制度创新增强市场活力 "深改19条"至"并购六条"优化交易与融资制度 引入"小额快速"审核和重组简易程序 提升市场效率 [1][3] - 新股首日平均涨幅大幅提升 股权激励与回购分红常态化 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3] 资本市场功能与配置价值 - 合格投资者规模突破900万户 公募及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积极入场 投资者结构持续优化 [4] - 主题基金与专精特新基金带来增量资金 指数体系与ETF产品完善推动定价功能成熟 [4] - 市场由"交易性"向"配置型"转变 成为创新型中小企业长期融资与资本运作主阵地潜力凸显 [4] 投资策略 - 中长期围绕"专精特新+高端制造"主线 自上而下筛选行业景气 自下而上关注盈利质量 [4] - 重点关注订单驱动与兑现路径清晰的标的 [4]
宽松预期下四季度投资方向简析
搜狐财经· 2025-09-26 00:24
其中,受集采新规(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关于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5-1)》的公告)利好推动,具有创新优势、品质优势的 生物医药企业有望从中受益。长期来看,此举将有效促进我国医药行业实现良性竞争,提升产业整体创新力和竞争力,拉升板块估值水平。 机器人产业方面,当前的大部分产品在面对复杂环境时的应对能力仍显不足。但根据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 辞,"十五五"时期要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因此,对照通信和AI当前的产业发展及估值表现,可以合理推断未来几年 我国机器人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估值水平具备持续提升潜力。 | (至2025年9月22日) | 相关领域ETF涨幅与主要指数对比 | | | --- | --- | --- | | | 近一月涨幅 | 近一月涨幅 | | 通信ETF (515880) | 16.54% | 170.66% | | 人工智能ETF (515980) | 13.56% | 166.92% | | 上证综指ETF (510760) | -2.22% | 44.11% | | 深成ETF (159903 ...
从核“大脑”到5吨级机器人,工博会上的“首台套”潮解码制造梯级配套新路径
华夏时报· 2025-09-26 00:20
核心观点 - 2025中国国际工博会展示近300项全球首发和200项中国首秀先进装备 凸显上海高端制造通过"梯级配套"模式实现从核心零部件突破到整机集成创新的产业生态链建设 [1] 核心零部件突破 - 中广核数科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实现操作系统 应用软件到硬件设计制造全链条自主可控 覆盖二代至四代核电技术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2] - 长江电气CSS系列安全光幕传感器攻克8mm超密光轴 光轴可编程 检测距离可调等国内首创技术 成为安全光幕领域国产替代新标杆 [2] 整机装备创新 - 上海交大智邦科技全球首发"思源智控"智能体机床μAI 实现自主规划路径和参数调整 控制精度达微米级 效率较传统设备显著提升 [3] - 上海柴孚推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5000kg重载机器人 突破高刚性机械臂结构设计难题 适配汽车整车举升和矿山设备搬运等重型场景 [3] - 中科新松多可HC-O3T系列移动协作机器人集成舵轮底盘 协作机械臂与自研2.5D视觉算法 抓取绝对定位精度达±0.5mm 转向精度±1° 路径跟踪达毫米级 [3] 政策支持与产业落地 - 上海实施"20035"工程 计划到2025年新建200家智能工厂和20家标杆工厂 实现"三个全覆盖"与"五个核心指标倍增" [4] - 过去8年上海55%技改项目向智能化升级倾斜 国产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覆盖率已达30% [4] - 闵行莘庄工业区规划250亩高端制造示范区 建设层高7米 承重2吨专业化厂房 并成立"上海工业母机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联盟" [4] - 莘庄工业区在17.88平方公里土地创造535.83亿元营收 [5] 企业成果与场景应用 - 拓璞数控全自主研发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HMT-i500 将航空航天领域技术拓展至通用制造业 中国市场五轴机床销售稳居前三 [5] - 上海电气全球首个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纯氧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 在吉林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项目中成功应用 填补我国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空白 [5] 产业生态建设 - 上海制造梯级配套模式以核心技术为链节 生态协同为链条 场景应用为链路 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赋能实现创新活力 [6] - 上海发布"上海市中试示范平台"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打造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 [6]
A股股民一年来人均赚超4万元
南方都市报· 2025-09-25 23:12
指数涨幅全球领先 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一场关于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闻发布会,触发A股迎来"史诗级反 弹"——上证指数6个交易日内一度大涨近千点。"9·24"行情一周年,政策与信心共同铸就了A股市场新 蜕变,行情走势也逐渐从"脉冲式反弹"到"结构性慢牛"。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过去一年A股总市值从68万亿元攀升至104万亿元,增加36万亿元;上证 指数累计上涨39%,深证成指涨62.3%,而创业板、科创50、北证50指数涨幅均超100%,涨幅全球领 先,且科技股领跑。 其中,超1400只个股股价实现翻倍,个人投资者与长期资金双向涌入,A股新增投资者开户数超3000万 户。同时,有近800只基金收益一年翻倍,居民资金通过被动型产品入市,推动指数化投资趋势延续。 1400余只个股翻倍 过去一年来,A股主要指数自"9·24"行情以来均大幅上涨。截至9月23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39%,深证 成指涨62.3%,而创业板、科创50、北证50指数涨幅分别达103.5%、118.9%、158%;此外,恒生指数 上涨43.4%。 相较而言,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同期上涨25.6%,德国DAX、日经225指数 ...
从核“大脑”到5吨级机器人,工博会上的“首台套”潮解码制造梯级配套新路径| 聚焦2025工博会
华夏时报· 2025-09-25 11:17
核心观点 -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上海高端制造通过梯级配套模式实现核心零部件突破、整机集成创新和场景深度赋能的产业生态链 为中国高端制造破解卡脖子难题并提供全球价值链上游的上海样本[2][8] 核心零部件突破 - 中广核数科自主核级数字化仪控平台和睦系统实现从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硬件设计制造全链条自主可控 覆盖二代至四代核电技术 使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3] - 长江电气CSS系列安全光幕传感器攻克8mm超密光轴、光轴可编程、检测距离可调等多项国内首创技术 成为安全光幕领域国产替代新标杆[3] 工业母机与机器人创新 - 上海交大智邦科技全球首发思源智控智能体机床μAI 实现自主规划路径和参数调整 控制精度达微米级 效率较传统设备显著提升[4] - 上海柴孚5吨级重载工业机器人突破高刚性机械臂结构设计难题 腕部额定载荷≥5000kg 适配汽车整车举升和矿山设备搬运等重型场景[4] - 中科新松多可HC-O3T系列移动协作机器人集成舵轮底盘、协作机械臂与自研2.5D视觉算法 抓取绝对定位精度±0.5mm 转向精度±1° 路径跟踪达毫米级[4] 政策支持与产业落地 - 上海实施20035工程 计划到2025年新建200家智能工厂和20家标杆工厂 实现三个全覆盖与五个核心指标倍增 过去8年55%技改项目向智能化倾斜 国产首台套智能制造装备覆盖率已达30%[5] - 闵行莘庄工业区规划250亩高端制造示范区 建设层高7米承重2吨专业化厂房 成立上海工业母机产业链协同创新发展联盟 对突破关键技术企业叠加战略新兴类补贴 17.88平方公里土地创造535.83亿元营收[5] 企业技术转化与市场拓展 - 拓璞数控全自主研发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HMT-i500 将航空航天领域高端五轴机床技术拓展至通用制造业 中国市场五轴机床销售稳居前三 产品已销售十多家通用行业上市公司并计划出口欧洲、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6][8] 绿色制造与场景应用 - 上海电气全球首个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项目采用纯氧加压循环流化床气化技术 在吉林洮南风电耦合生物质绿色甲醇项目中成功应用 填补中国规模化生产绿色甲醇空白[8] 产业生态与集群发展 - 上海制造梯级配套范式以核心技术为链节、生态协同为链条、场景应用为链路 通过产业链各环节相互赋能实现创新活力涌流 具体体现为拓璞高端数控项目奠基、工业母机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集聚[8]
21社论丨坚持长期主义,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00:29
近日,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表示,未来要实 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 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 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事实上,今天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竞相角逐的"关键赛道"。从特斯拉的Optimus 到波士顿动力的Atlas,再到中国本土涌现出的一系列创新企业,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竞赛已然 打响。 客观地说,今天的人形机器人的"形"其实并不重要,此时再去争论技术路线选择也意义不 大。更重要的还是探索落地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可能性,从市场需求中寻找到技术商业化的突 围之路。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更加理性、长远地看待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与其追求一步到位、 打造"无所不能"的通用机器人,或许更务实的做法是从特定场景切入。例如,在工业制造领 域替代重复性、危险性高的劳动;在物流分拣中承担搬运任务;或是在康养、服务等领域提 供辅助。完全可以先在局部场景验证技术、打磨产品、实现商业闭环,再逐步向更复杂的通 用场景拓展。 人 ...
指数狂欢下的冷现实:超四成个股未回本,你的账户跑赢大盘了吗?
搜狐财经· 2025-09-24 23:36
大多数投资者踏空在场外,进了场的又在结构性行情里冷暖自知。 A股冲上3800点,创下近十年新高,但一个扎心的事实是,散户当前的市场参与度只有2015年和去年924行情时的 三分之一。 A股3800点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地方。 历史数据说话,近十年里,上证指数七次摸到3800点之后,三个月内的平 均振幅高达18.7%。 没有点心理准备和应对策略,很容易就被震出去了。 最近这段时间,市场波动明显加大。 2025年9月3日,上证指数振幅达到1.91%,盘中还一度击穿了3800点。 这种 震荡,有点像经济转型期换挡带来的顿挫感。 沪深300指数的年化波动率大约在20?5%,比标普500的15?8%要 高。 创业板的波动更剧烈,经常超过30%,远高于纳斯达克指数。 市场波动加大,背后是多重因素在较劲。 这波指数上涨,背后其实是银行、保险这些权重板块在发力,并不是雨露均沾的普涨行情。 尽管指数热闹,超四成个股的价格还没回到2021年的高点,就连牛市期间发行的公募基金,也有58%还在水下没 回本。 市场涨得越好,很多人心里越慌。 想加仓,怕一脚踩在山顶上;想赎回,又怕错过后面继续涨的机会。 这种纠结,说到底是因为投资行为和目 ...
坚持长期主义,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22:03
事实上,今天人形机器人已经成为全球科技巨头竞相角逐的"关键赛道"。从特斯拉的Optimus到波士顿 动力的Atlas,再到中国本土涌现出的一系列创新企业,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竞赛已然打响。 客观地说,今天的人形机器人的"形"其实并不重要,此时再去争论技术路线选择也意义不大。更重要的 还是探索落地应用和产业发展的可能性,从市场需求中寻找到技术商业化的突围之路。 诚然,任何新兴产业在快速发展初期,都难免伴随着资本市场的热捧和些许泡沫。目前的人形机器人, 无论在成本还是应用场景方面,都尚未达到大规模商业化的引爆点,在技术成熟度上也还存在一些堵 点,比如高功率密度的关节模组、高动态的运动控制算法、高能效的动力系统以及与环境交互的智能感 知决策能力,每一项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但如果简单将"泡沫"与产业的长期价值混为一谈,也容易出现偏差。对于人形机器人这样一个集人工智 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精密传感等尖端科技于一体的"集大成者"而言,其发展注定是一场"长跑",而 非百米冲刺。 从发展阶段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关键的技术创新毫无疑问依然还是核心。在这 个阶段,大量的研发投入、技术试错和资本汇聚,不仅是正常的, ...
牛市行情启动已经一年!你翻了几倍?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22
· 创业板指实现翻倍,把2021年以来的"熊市阴影"一扫而空; · 科创50暴涨126%,硬科技成为锋利主线; 2024年9月24日,A股市场在政策利好的强力推动下,当日上证指数暴涨4.15%,创业板指飙升5.54%, 两市成交突破1.1万亿元,一轮被记入A股史册的"924"行情就此点火。 一年之后,当日历再次翻到9月24日,大盘用一组"硬核"数据为这段行情盖上了验收章: · 上证指数从2770点起步,最高3899点,区间涨幅39.0%,创2015年以来最大年度升幅; · 深证成指上涨65%,重新站上13000点; · 北证50一骑绝尘,近一年涨幅超160%,为"小巨人"写下注脚。 行情爆发: 政策驱动下的估值修复 "924行情"的启动堪称迅猛。2024年9月2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 合宣布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涵盖总量宽松、房地产支持、资本市场提振、科创投资鼓励及小微企业扶 持等多个领域。两天后,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定调,明确提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 资金入市"。政策暖风频吹,投资者大幅提振,A股市场迎来显著估值修复。 风浪越大鱼越贵,波动越大赚越多? 七禾网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