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权纠纷
icon
搜索文档
宗庆后去世一年后,一场围绕遗产的风暴席卷而来
36氪· 2025-07-17 10:04
宗庆后家族关系 - 宗庆后除宗馥莉外还有6个子女,包括与杜建英所生的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以及与其他员工所生的子女[3][9][11] - 2000年前后宗庆后与原配施幼珍离婚,2005年前后与杜建英登记结婚但后续已离婚[5][15] - 2018年编写年谱时确认宗庆后共有7个子女,其中部分子女信息未完全公开[11][12] 遗产争夺战 - 三名自称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妹在香港、杭州提起诉讼,要求分割宗馥莉名下29.4%娃哈哈股权[8][32] - 争议焦点包括18亿美元家族信托资金及110万美元转账记录[23] - 宗馥莉提交2020年遗嘱主张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23] 公司控制权博弈 - 娃哈哈集团股权结构:原国资持股46%,宗馥莉继承29.4%,职工持股24.6%[30] - 杜建英作为职工持股会理事长,可能通过收购46%股权或争取职工持股会支持获得控制权[29][30] - 员工持股回购纠纷已立案,判决结果将影响股权争夺走向[31] 家族与企业关系 - 杜建英在娃哈哈发展过程中贡献显著,被称为"影子夫人"[19] - 宗馥莉与杜建英存在权力冲突,曾通过绝食等方式逼迫父亲妥协[6][25][26] - 宗庆后葬礼上捧灵牌的是宗继昌而非宗馥莉,显示家族内部复杂关系[21] 企业未来走向 - 多条战线交织可能彻底改变娃哈哈控制权格局[33] - 股权争夺结果将直接影响这家老牌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向[33] - 公司内部对宗馥莉和杜建英的领导能力存在不同评价[29]
淳厚基金股权纠纷加剧,核心高管离职成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5-12 12:10
公司管理层变动 - 淳厚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祁洁萍因个人原因暂时不能履职 其管理的四只债券型基金将由其他基金经理接任 [1] - 祁洁萍作为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 其无法履职与公司股权争斗直接相关 并非单纯个人选择 [1] - 祁洁萍自2020年加入公司以来曾管理规模超280亿元的债券产品 但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规模缩水至82亿元 [1] 股权纠纷影响 - 公司股权纠纷已导致治理僵局 上海金融法院冻结相关股东合计3762.75万元股权 占注册资本37% [6] - 纠纷持续发酵导致公司运营危机 管理规模从2024年中期的353亿元缩水至2025年一季度的217亿元 [6] - 2024年9月上海证监局对六名股东及高管立案调查 指控其涉嫌违反基金法律法规 [6] 基金产品表现 - 祁洁萍管理的四只债券型基金规模合计82.1亿元 较峰值缩水近70% 其中两只产品合并规模不足1000万元 [5] - 公司年内已有6只产品清盘 半数产品规模低于5000万元 11只产品规模较2024年中期下降超50% [6] - 祁洁萍卸任的四只产品中 三只因规模问题完成清算 另一只任职回报落后业绩基准1.03个百分点 [5] 行业治理问题 - 事件揭示中小型公募基金在股权结构设计 合规治理等方面的深层问题 [8] - 祁洁萍离职困境背后的控制权争夺 监管套利 治理失效等问题是行业需要警惕的系统性风险 [8] - 公司表示事件已上报证监会上海监管局 最终处理需等待监管意见 [4]
淳厚基金固收总监“不能有效履职”,什么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0 03:50
基金经理履职异常 - 淳厚基金公告称基金经理祁洁萍因个人原因暂时不能有效履职,其管理的4只基金由其他基金经理继续管理 [1][2] - 业内信息显示该情况或源于基金经理提出离职但受股权纠纷影响无法正式离任,导致无法履职的罕见局面 [1][2] - 祁洁萍担任总经理助理兼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为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具有8年以上基金管理经验,管理规模曾达280亿元 [1][5] 股权纠纷核心问题 - 公司股东柳志伟因违规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被证监会上海监管局责令改正并转让股权,其股权已被上海金融法院冻结 [7][8][9] - 监管对公司及高管采取8项措施,包括暂停受理新产品注册申请及私募资管计划备案,整改期限已超半年仍未解决 [7][9] - 股权纠纷严重影响公司治理稳定性,导致高管及核心人员流动受阻 [1][6][7] 管理规模急剧萎缩 - 公司公募管理规模从去年一季度335亿元降至今年一季度217亿元,一年内缩水超百亿 [11] - 祁洁萍管理规模从2022年二季度280亿元降至今年一季度82亿元,期间卸任多只清盘产品 [5][10] - 多只基金规模骤降:淳厚益加债券从10亿元降至200万元,淳厚稳鑫债券从10亿元降至20余万元 [12] 产品清盘情况 - 今年以来已有11只基金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进入清算程序,包括淳厚稳丰、淳厚瑞明、淳厚优加回报等系列产品 [13] - 清盘基金涉及债券型、混合型等多类产品,显示股权纠纷对产品线造成全面冲击 [5][12][13]
杉杉股份与ST新亚股权纠纷案背后:7亿元并购中的六氟磷酸锂产能达标之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6 15:45
并购交易概述 - 杉杉股份全资子公司宁波甬湶将杉杉新材料51%股权以7.04亿元转让给ST新亚或其子公司 [1][3] - 交易基于杉杉新材料100%股权估值13.8亿元,较2022年8月31日审计净资产增值115% [6] - 交易完成后宁波甬湶持股比例从82.25%降至31.25% [3] 付款纠纷 - ST新亚已支付首期3.59亿元(51%),剩余3.45亿元原定2023年6月30日支付,后延期至2024年6月30日 [1][7] - 截至2024年7月2日,ST新亚累计支付4.59亿元,仍欠2.45亿元 [9][11] - 双方曾于2023年12月26日签署《结算协议》重新约定分期付款计划 [9] 法律诉讼 - ST新亚以宁波甬湶未如实披露六氟磷酸锂年产能为由起诉,要求返还1.66亿元 [11] - 宁波甬湶反诉要求支付剩余2.45亿元及违约金8944万元,合计3.35亿元 [11] - 两案由浙江省高院指定衢州市中院合并审理 [2][12] 产能争议焦点 - ST新亚指控杉杉新材料4000吨六氟磷酸锂年产能未达标 [11][13] - 杉杉股份反驳称协议明确4000吨为试生产项目,设12个月试产期,2023年底已达标 [13][14] - 内部记录显示2023年12月五条产线均达产达标,产品合格率超97% [14] 行业背景 - 收购发生在2022年底六氟磷酸锂价格从历史高位腰斩至5.75万元/吨时期 [6] - 杉杉新材料主营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行业当时正面临产能过剩争议 [6] 最新进展 - 2024年4月21日双方在衢州市中院完成证据交换 [1] - ST新亚表示因案件审理中不便回应 [15]
宣城市华菱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部分股份被冻结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6 02:13
控股股东股份冻结情况 - 控股股东黄业华持有公司股份24,823,542股,占总股本18.62% [1] - 本次被司法冻结股份数量为8,554,319股,占其持股比例34.46%,占总股本6.42% [1] - 冻结事项不影响公司控制权稳定及正常经营 [1] 股份冻结原因 - 冻结源于黄业华与捷登零碳新能源科技实际控制人马伟的股权纠纷 [2] - 马伟申请财产保全导致江苏省溧阳市法院实施冻结 [2] - 黄业华除该纠纷外无其他债务逾期、信用下调或重大诉讼记录 [2] 公司应对措施 - 黄业华已向法院提出异议并积极应诉 [2] - 公司将持续跟进进展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强调所有信息以指定媒体及上交所公告为准 [2]
合作项目生变 华特气体与合作方互诉,涉及价值约3.7亿元的股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2 14:25
诉讼纠纷背景 - 华特气体与合作方赖明贵、中氟能因股权转让纠纷相互提起诉讼,案件分别由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和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法院受理,均未开庭审理[1] - 华特气体主张合作方未按约提供试生产证明及协助验收,构成严重违约,要求对方履行3.7亿元股权过户、没收2000万元保证金并索赔3300万元(含违约金1000万元及经济损失2300万元)[1][5] - 合作方赖明贵指控华特气体拒绝提供包装物阻碍试生产,要求解除协议并退还2000万元保证金[3] 合作项目细节 - 双方2022年4月达成协议:赖明贵设立中氟能作为项目公司,华特气体拟以3.7亿元收购其51%股权,合作开发CF4、SF6、NF3三款含氟气体产品[2] - 协议约定项目年产量不低于1万吨,CF4/SF6需在15个月内投产,NF3需在18个月内投产[2] - 包装物分工明确:CF4/NF3由华特气体提供,SF6由赖明贵方提供[3] 争议焦点 - 试生产阶段认定存分歧:华特气体质疑中氟能是否具备试生产条件,称对方未提供政府批准文件及验收协助[5] - 华特气体主张无论验收结果如何,协议赋予其强制要求股权过户的权利[5] - 截至公告日,华特气体未对合作项目出资,诉讼结果对财务影响尚不确定[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华特气体营收13.95亿元(同比-7.02%),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