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山东红色金融概论》面世
齐鲁晚报· 2025-07-17 02:20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出版 - 《山东红色金融概论》历时两年编写完成 系统梳理山东红色金融机构创建发展与壮大历程 [1] - 该书明确研究对象为山东抗日根据地与解放区的金融活动 深入阐释历史贡献和实践经验 [1] - 填补学界对山东红色金融系统研究的空白 是首部聚焦山东红色金融发展历史的专著 [8][10] 山东红色金融机构历史 - 北海银行1938年12月1日在掖县开业 1940年10月在沂南县成立总行 发行北海银行币 [6] - 鲁西银行1940年3月成立 发行鲁西银行币 印钞工作转入地下进行 [6] - 1948年12月1日北海银行合并组建中国人民银行 成为央行建立的三大基石之一 [7] 齐鲁工业大学红色金融研究 - 学校前身为1948年成立的山东银行学校 70年来培养1万名金融人才 [8] - 通过编写丛书、建设博物馆、建立研究组织三位一体模式传承红色基因 [9] - 2023年建成山东红色金融博物馆 是全国高校唯一地方红色金融专题博物馆 [9] 书籍编写过程 - 编写组查阅350多篇论文和500多部著作 整理基础资料 [10] - 明确研究对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东根据地金融业创建发展历程 [10] - 反复核对历史细节 在保持专业性同时提升可读性 [10] 学术价值与社会评价 - 是兼具学术价值和精神价值的红色文化科普读物 具有突出创新性 [14] - 史料翔实脉络清晰 全面展示山东红色金融发展历程 [14] - 学校还将出版《中国红色金融概论》等系列丛书 [18]
承古启“金”——共话时代使命,聆听山东声音
齐鲁晚报· 2025-07-09 15:17
儒家金融文化溯源 - 儒家文明以仁爱平等、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奠定中国古代金融文化的道义追求[2] - 管子"轻重论"提出宏观调控强国富民思想 子贡倡导"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范蠡实践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念[2] - 中国古代金融创新如飞钱、交子、票号等或开创世界先河 或为近现代金融工具提供镜鉴[2] 红色金融历史传承 - 北海银行在抗战时期通过存贷款、汇兑、信托等业务支持根据地经济建设 培养新中国金融人才[3] - 革命时期金融实践为山东地区积累城市金融业务经验 奠定新中国金融事业基础[3] 现代金融文化实践 - 山东金融系统贯彻"五要五不"要求 推出直达基层、直连企业等机制 覆盖民企1.1万家[4][5]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非国有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6%[5][6] - 5月末全省社会融资规模达25万亿元(同比+10.29%) 本外币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9.4%)[7]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 重点推进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五篇大文章" 建设济南科创等区域金融改革试验区[6] - 强化金融支持重大战略领域 保持政策长效稳健与精准滴灌 营造良好金融环境[6] 金融监管与合规建设 - 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 推进行业准入、风险评价等规制 打造监管"山东样板"[7] - 实施金融机构内控风控提升专项行动 强化依法合规经营理念[7] 金融文化国际传播 - 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 深化"一带一路"资金融通 促进跨文化金融价值共鸣[8] - 将中华传统经济伦理与现代金融理念融合 打造"厚道山东·好品金融"品牌[8]
红色金融赋能老区振兴 抗战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金融系统多措并举激活革命老区发展新动能
金融时报· 2025-07-09 01:55
金融支持革命老区振兴 - 中国人民银行牡丹江市分行牵头建立"红色金融服务联盟",联合2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6家保险机构和4家证券经营机构制定《金融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专项行动方案》[2] - 截至2025年6月末,牡丹江市革命老区贷款余额达298亿元,同比增长15.7%[2] - 累计投放红色旅游产业贷款13.4亿元,支持开发红色研学线路23条[2] - 为老区特色农业提供信贷支持64亿元,助力黑木耳、石板水稻等特色农产品发展[2] 金融产品创新 - 邮储银行牡丹江市分行推出"红色文旅贷",提供500万元低息贷款支持红色旅游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带动村民人均年增收1.2万元[3] - 农业银行牡丹江分行创新"稻花香"供应链金融模式,累计发放贷款8000万元,支持建设高标准水稻种植基地2万亩,使"响水大米"品牌价值突破15亿元[4] - 交通银行牡丹江分行推出"黑木耳产业贷",采用"存货质押+保险增信"模式支持东宁市黑木耳产业[4] 普惠金融服务 - 建设银行牡丹江分行在革命老区设立"裕农通"服务点,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已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136个,布设助农取款机具582台[5] - 龙江银行牡丹江分行推出"创业担保贷",为返乡创业人员等提供最高300万元贴息贷款,累计扶持创业项目1200余个,带动就业5000余人[5] - 哈尔滨银行牡丹江分行开展"整村授信"工程,对15个老区村授信总额达2.3亿元[5] 党建引领金融服务 - 工商银行牡丹江分行建立"红色金融宣讲团",开展金融知识宣讲惠及群众两万余人次[6] - 中国银行牡丹江分行成立"党员攻坚小组",为宁安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累计投放贷款18亿元[6] - 农发行牡丹江分行发放粮食收购贷款保障农民收益,各金融机构为老区小微企业减免费用800余万元[6]
寻迹中原红色金融
河南日报· 2025-06-30 23:2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金融发展历程 - 红色金融在革命战争时期构筑了支持革命胜利的经济基石,成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精神基因,中原地区作为战略要地,红色金融事业蓬勃发展 [1] - 中原地区在革命战争时期银行分支机构超200家,发行流通货币约230种,为军事斗争提供物质基础和民心支持 [1] - 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原红色金融文化对当下金融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 中州农民银行的建立与作用 - 1947年中原解放区经济形势岌岌可危,国民党法币恶性通胀肆虐,市场流通货币杂乱,急需建立统一银行和货币体系 [2] - 1948年1月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发行中州币,实施统一货币体系、建立金融秩序、支持战争需求三大任务 [3] - 中州币发行后3个多月内在62个县约1320万人口地区排除100万亿至120万亿蒋币,群众认可度极高 [5] 中州农民银行的业务发展与创新 - 中州农民银行开展存款、贷款、活存透支、区内汇兑、企业投资、代收款项等六大类业务,加强对工厂、手工业等领域的扶持 [6] - 创新设计"折实存贷"机制,将贷款金额折算为实物数量,还款时按实物价值结算,有效规避通胀扭曲 [6] - 至1948年底中州农民银行辖116个县级以上机构,形成覆盖河南及周边四省的高效金融服务体系 [5] 中原地区其他红色金融机构 - 土地革命时期鄂豫皖省苏维埃银行发行货币、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在反对国民党经济封锁中发挥重要作用 [9][10] - 抗日战争时期冀南银行、豫鄂边区建设银行等执行党的经济金融政策,支持抗战供给 [10] - 解放战争时期以中州农民银行为代表的中原红色金融发挥奠基立业作用 [11] 红色金融文化的现代启示 - 红色金融将服务人民作为根本宗旨,现代金融系统需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12] - 河南金融系统持续加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截至5月末全省人民币贷款余额92196.7亿元,同比增长6.6% [13] - 金融事业需高举创新大旗,河南推出"科技贷""专精特新贷"等产品,助力中小企业升级 [13]
星火忆征程 投教践初心 江西辖区“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证券时报网· 2025-05-15 13:43
投资者保护宣传活动 - 江西证监局联合多方开展"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系列投教活动,主题为"多彩江西缤纷投教",聚焦投资者保护、理性投资和依法维权 [1] - 主会场活动在井冈山南山公园火炬广场举办,设置投教知识互动问答、金融机构展台咨询等环节,普及新入市投资者教育、多元纠纷化解、先行赔付、退市规则等金融知识 [1] - 南昌、赣州等10个设区市设立分会场,采取"省级统筹、地市联动、机构协同"三级推进机制,结合地方红色资源开展特色活动如"八一起义纪念馆投教打卡"、"长征剧院健步行"等 [1] 红色金融教育 - 江西证监局联合赣州市政府指导江西理工大学举办"AI智创红色薪火青春赓续金融初心"创意作品大赛,通过AI技术与红色金融文化融合引导青年学子传承金融报国初心 [2] - 联合井冈山大学举办"红色金融薪火传投教护航青春梦"主题证券展,通过图文、实物展现中国百年红色金融事业发展历程和江西资本市场状况 [2] - 开展校园金融知识普及系列讲座,重点面向大学生群体,通过专业授课、案例教学提升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2] 投教能力建设 - 行业协会启动江西辖区证券行业投资顾问技能大赛,推动证券经营机构加强投顾核心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财富管理水平 [3] - 指导国盛证券联合中国交通广播推出"红色金融"主题系列访谈节目,邀请专家分享红色金融故事和时代价值 [3] - 指导举办江西辖区2025年投教作品、投教活动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在中国投资者网、省协会公众号集中展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