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土出口管控
icon
搜索文档
大摩邢自强:中国25H2财政政策预测,美联储后面会强降息、快降息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04 04:1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增速达5.2%,略超目标,但名义GDP相对疲软因CPI和PPI仍处通缩[2] - 财政政策前置发力,1-5月支出速度快于往年,包括地方债置换、以旧换新补贴、社保福利支出,可能透支全年增速[2] - 7月高层会议预计保持温和观察基调,8月中美贸易暂停键结束后不确定性增加,短期内不大可能提前下发更多财政刺激[2] - 新增加码政策预计在秋季推出,可能等到9月底或10月三季度数据明朗后[2] 美联储与美元走势 - 尽管美联储今年不降息,但未来两年可能快速降息175个基点[2] - 美元预计继续贬值10%,累计贬值幅度将达20%[2] 稳定币与金融创新 - 中国推广稳定币的视角是跨境贸易结算,而非投资加密货币或交易所工具[2] - 建议将稀土出口管控与稳定币试点结合,由国企与银行联合发行专用于稀土贸易的稳定币,构建非美元结算网络[3] 稀土与战略资源 - 人形机器人平均含1公斤稀土、2公斤锂、3公斤石墨、6.5公斤铜[3] - 中国占据全球稀土供应88%、石墨93%、锂精炼市场75%[3] - 预计到2050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对关键矿物需求达8000亿美元[4]
稀土永磁:供给优化大方向不改,短期再迎情绪催化
2025-07-03 15:28
纪要涉及的行业 稀土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供给侧改革加速**:国家政策推动大型稀土集团整合矿端与冶炼分离端,提升供给效率和质量,全流程监控有望杜绝灰黑产能,加速供给优化。2024年6月颁布的系统管理条例在10月正式实施,清理废料回收的灰黑产能,供给端明显收紧;2025年2月出台贯彻系统管理条例的细则,规定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须是大型稀土集团及其所属企业,推动矿端到冶炼分离端的整合与优化[1][2]。 - **出口管控政策影响**:2025年4月起对中重稀土及磁材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初期虽有阻碍,但许可证审批逐步放开,核心国家已获许可,基本面呈现修复态势,海外客户备货需求强烈。预计二季度受一定影响,三季度边际修复,全年瓷材出口量有望小幅恢复[1][4]。 - **投资方向聚焦**:关注拥有优质矿产资源及冶炼分离能力的大型集团,以及具备全流程监控能力、符合政策要求且具有战略地位优势的企业。大型集团主导下矿端到冶炼分离端整合与优化将提升供给效率与质量,全流程可监控加速供给优化,出口管控使海外客户备货需求增加[1][5]。 - **中重稀土价值凸显**:出口管控提升中重稀土估值,资产注入预期强烈,中国稀土和广晟有色具备较高弹性空间,轻稀土龙头北方稀土也将受益于钍钕价格中枢提升[1][8]。 - **基本面修复预期**:四五月份现货基本面受出口管制影响较差,普铝价格从最高45 - 46万降至40万左右,但权益端已反映出口管制和战略地位。随着许可证发放,基本面存在修复预期,现货价格已恢复到45万元以上水平[1][9]。 - **磁材公司受益**:出口逐步修复过程中,补库需求增加,中重稀土溢价能力提升,正海磁材、金力永磁、宁波韵升等磁材公司将受益于基本面的修复[3][10]。 - **大周期尚未到来**:目前尚未兑现实质性的供给侧变化,短期情绪降温,但大国博弈持续,当下可利用时机进行更多细节研究与关注[3][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进口矿纳入指标管理的预期逐步明确,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稀土价格企稳回升[2]。 - 分离厂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价值量将逐步提升,并向头部大集团集中,核心上市公司的利润在长周期内会有较大的弹性[7]。
“稀土是欧盟在中欧峰会期间的优先事项”
观察者网· 2025-06-20 03:19
中欧稀土贸易动态 - 欧盟计划在7月24日至25日中欧峰会上重点讨论获取中国稀土和关键矿产的途径,并加快出口许可审批[1][4] - 中国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欧盟汽车制造商称生产已受冲击,部分企业面临停产[1][4][5] - 欧盟希望中国延长稀土许可证期限或取消许可要求,并要求在贸易政策上与美国区别对待[5][6] 稀土行业供需格局 - 中国占据全球稀土开采61%和提炼92%的份额,供应欧盟17种稀土中99%的需求及98%的稀土永磁体[6] - 预计到2040年全球稀土需求将增长50%-60%,但欧盟缺乏本土储备且提炼技术落后中国20年[6][7] -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中国在稀土全产业链(开采、加工、永磁制造)处于垄断地位[6] 地缘政治与产业影响 -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被视为对美国关税的反制,同时影响欧盟产业并增加对欧谈判筹码[5][6] - 欧盟面临美国施压要求对华强硬,可能阻碍中欧达成稀土贸易协议[5] - 行业专家认为短期内难以削弱中国稀土主导地位,技术替代需20-30年周期[7] 企业层面反馈 - 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称中国出口限制导致部分供应商生产停顿,问题可能进一步扩散[4] -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向中方通报欧洲汽车产业因稀土短缺面临的严峻形势[4] - 中国商务部回应已批准部分合规出口申请,将持续加强审批工作[5]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美国为何不买蒙古的?美蒙动过荒唐心思
搜狐财经· 2025-06-11 07:51
稀土资源出口管控 - 中国对稀土出口实施严格管控并加强追踪系统 美国对此高度关注但政策未调整 [1][3] - 中国在全球稀土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 精炼稀土出口量占比高达92% [5] - 美国试图寻找替代供应来源但面临巨大困难 中国在稀土行业的话语权难以撼动 [5] 美国与蒙古的稀土合作尝试 - 蒙古拥有一定稀土资源 美国考虑通过合作减少对中国依赖但进展有限 [7] - 2023年美蒙稀土交易因地理限制和运输成本问题失败 空运成本比海运高100倍达3万美元/吨 [9] - 蒙古稀土开采技术落后导致成本高达83美元/公斤 远高于中国的45美元/公斤 [9] - 蒙古提出免费租赁天津港土地运输稀土的荒唐要求被中国拒绝 [11][12] 行业格局与挑战 - 美国制造闪电战斗机的单机成本将因采购蒙古稀土增加120万美元 [9] - 美蒙最终意识到难以摆脱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 [14]
中国对稀土“松绑”?关键看美国如何接招
搜狐财经· 2025-06-09 10:56
稀土出口政策调整 - 中国已批准部分合格稀土出口申请,准备就出口管制问题与各国深化对话 [1]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依法批准合格出口申请并加强合规审查程序,兼顾其他国家民用需求 [1] - 中国向服务于美国三大车企(通用、福特和斯特兰蒂斯)的稀土供应商发放了临时出口许可证,部分有效期至少六个月 [5] 稀土行业格局 - 中国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约占全球稀土矿开采量的70%,精炼产量约占90% [3] - 稀土是中国在国际博弈中的重要筹码,去年出台三轮出口管控政策针对美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和军工行业 [3] - 中国策略并非永久断供,在对手停止贸易保护主义后适时释放资源以维持市场主导地位 [3] 企业影响 - 福特芝加哥工厂曾因稀土磁铁断供被迫停产一周 [5] - 通用和斯特兰蒂斯表示若无稀土供应,底特律生产线或于数周内瘫痪 [5] - 临时出口许可证对美国车企而言是救命稻草,但后续是否放宽取决于美方诚意 [5] 国际合作动态 - 中国外交部宣布将访问英国并出席中美经贸磋商机制 [3] - 中国表示愿意加快对欧洲企业稀土出口的审批 [3]
中方突然批准稀土出口,释放2大关键信号,既打压对手又稳握筹码
搜狐财经· 2025-06-08 07:06
稀土出口政策调整 - 中方突然批准一定数量稀土产品出口申请 并持续开展审批工作[2] - 政策"松动"是中国的一次精准出击 稀土的"可控释放"更符合经济和战略利益[2] - 从去年年底以来 中方已先后祭出三轮稀土出口管控 影响多国新能源汽车 半导体及军工行业[2] 稀土战略意义 - 稀土是中国对美贸易斗争中的一张王牌 美国军工生产线依赖中国稀土供应[5] - 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33.8% 精炼稀土产量占比高达90%[7] - 美国开采的稀土有三分之二需运往中国加工 中国掌握439项稀土开采加工专利[7] 国际竞争格局 - 美国国防部牵头融资2.58亿美元在德克萨斯州建立稀土工厂 但因环保问题迟迟未动工[9] - 西方下游企业从成本效率角度仍依赖中国稀土供应[9] - 美国试图联合日本欧盟印度向中国施压 指责中国扰乱供应链[5] 产业发展策略 - "可控释放"策略旨在维护市场主导地位 避免倒逼对手弥补供应链短板[7] - 需加强打击稀土走私 严格管理国家战略物资[9] - 发展循环经济 通过资源回收避免战略资源过度开发[9]
西方终于见识到,中国对稀土“说一不二”,彻底断掉了美国的退路
搜狐财经· 2025-04-29 12:54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 - 中国政府对韩国企业发出警告,要求其不得将含中国稀土的商品出口给美国国防企业,否则将面临制裁 [1][3] - 中国4月初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需申请许可证方可出口美国 [4] - 此举可能影响美韩部长级会议谈判,中国借此警示韩国勿配合美国经济围堵 [3] 稀土产业链格局 - 中国稀土储量全球第一,是唯一能提供全部17种稀土金属的国家,重稀土领域占比尤其高 [9] - 中国稀土加工能力全球领先,92%的精炼稀土产自中国,美国部分稀土需运至中国深加工 [9][10] - 美国轻稀土资源较多,但重稀土存在品位低、开采难、元素不全等问题,难以满足军工需求 [9] 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 美国军工企业原计划通过韩国供应链获取稀土零部件,但中国提前切断该路径 [5][7] - 短期内美国军工复合体可能因稀土短缺受损,长期或影响北约及日韩军事技术发展 [7] - 西方尝试自建稀土加工厂但进展缓慢,技术工人不足和利益纠纷导致收效甚微 [11] 战略意图与行业话语权 - 中国通过稀土管控精准打击西方军工体系,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外交博弈杠杆 [13] - 中国未完全停止稀土出口,但严格限制军用领域使用,民用领域暂不干预 [13] - 此次行动凸显中国在稀土领域"说一不二"的话语权,直击西方供应链命门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