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icon
搜索文档
长三角示范区养老机构院长培训班结业
苏州日报· 2025-08-08 23:39
行业政策与战略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关乎千家万户福祉的民生大事 更是推动社会和谐 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 [1] - 长三角示范区执委会推动青浦 吴江 嘉善 秀洲四地养老服务深度合作 共谋高质量发展 [1] 行业培训与能力建设 - 为期5天的长三角示范区养老机构院长培训班在苏州市高级人才太湖培训中心举办 来自四地59名院长完成全部课程 [1] - 课程设计紧扣国家战略 区域协作与院长能力提升三大核心 包括宏观政策解读 前沿理论探讨及优秀实践分享 [1] - 培训涵盖"苏式颐养"实践分享 安全管理 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领域的专业指导 并安排现场教学 [1] - 院长反馈培训包含政策制定深度解读和前沿理论系统阐释 对养老服务标准化 品质化发展形成更清晰认知 [1]
【省民政厅】陕西全力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8-08 00:13
社会救助体系 - 构建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持续保障122.23万城乡低保对象、13.25万特困人员基本生活 [1] - 累计实施临时救助12.4万人次、医疗救助326.5万人次、教育救助152.65万人次、住房救助67.1万户、就业救助1849人次 [1] - 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覆盖178万低收入人口和578万关注对象,将15.23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兜底保障 [1] 养老服务与老龄化应对 - 制定"五床联动"医养融合整合照护试点方案,推动县(区)先行先试 [2] - 全省现有养老服务机构944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440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2538个、农村互助幸福院9419个、养老床位24万张 [2] - 完成4.7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老年助餐点4929个 [2] - 评审"陕字号"养老品牌企业37家,52万老年人参与社区志愿活动 [2] 社会福利水平 - 市级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实现全覆盖,县级和乡镇站点覆盖率分别达83%、95% [3] - 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1.08亿元保障近1.1万名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累计帮助845名孤儿完成大学学业 [3] - 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7.05亿元,惠及107.1万名困难和重度残疾人 [3] - 实施慈善帮扶项目2254个,受益群众达76.57万人 [3] 社会事务管理 - 全省121个婚姻登记处全部实现规范化、电子化,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 [3] - 殡葬服务机构累计取消或降低收费1499项次,群众人均治丧费用降低1000元,惠及4.39万人 [3] - 76个县(区)实施"四项基本殡葬服务"减免政策 [3] 社会治理创新 - 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扶老助老、关爱儿童等服务项目206个 [4] - 规范备案、公告地名1135个,提升地名管理标准化和公共服务能力 [4]
当“消费券”遇上“养老服务”, 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金融时报· 2025-07-30 05:31
7月23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 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我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服务消费补贴,也是中央财政首次以消 费补贴的形式支持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 业内人士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失能老年人照护时间长、费用高的难题迫在眉睫。 《通知》的发布不仅是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也 能提高养老服务消费,在消费乘数的作用下,培育相关产业发展。 提升失能老年人支付能力 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伴随着我国老年人,特别是高龄 老年人绝对数量增多,失能老年人数量也在快速增加。根据民政部相关数据,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 3500万人,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人。 照护失能老年人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也带来更多的支出负担,"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现象普遍存 在。如何有效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这一刚需,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面临供需双不足的难题。" ...
全面提升城市发展适老化水平
人民日报· 2025-06-23 21:57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口老龄化 -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老龄化是长期基本国情 [1] - 预计2035年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需全面提升城市适老化水准 [2] - 适老化理念需融入新型城镇化与城市更新,覆盖空间规划、公共服务、产业升级等领域 [1][2] 社会保障与政策机制 - 已建成全球最大社会保障与养老保险体系 [2] -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 [2] - 需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打破养老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 [3] 城市治理与社区服务创新 - 城市治理需应对老龄化挑战,形成多方参与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3] - 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建立老年议事平台和志愿服务机制 [3] - 提升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标准,建立社区适老化评估体系 [3] 老年群体经济与社会价值 - 开发多样化老年就业岗位可缓解老龄化压力并提升老年人幸福感 [4] - 需健全老年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激活创新动能 [4] - 推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实现 [4] 数字化与智慧养老 - 智慧城市建设需与智慧养老服务协同发展 [4] - 重点发展远程诊疗、智能监护、健康APP等数字化养老场景 [4] - 开发适老版数智产品,建立老年人数字隐私保护机制 [4]
让老年人共享振兴发展成果
辽宁日报· 2025-06-23 00:52
老龄事业发展 - 辽宁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出一系列举措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银发经济[1] - 全省出台13件综合性政策文件,近100件配套政策标准,涵盖土地供给、税收优惠、财政金融等扶持措施,形成完整的养老服务政策框架[2] -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5%,建设家庭养老床位1.2万张,完成4.2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 养老服务网络建设 - 建成县级综合养老服务平台93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921个,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2%[7] - 全省养老机构2414家,床位21.12万张,入住老人10.23万人,初步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8] - 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机构近800家,日均服务老年人1.5万人次[6] 银发经济产业 - 2024年开行银发旅游专列21趟,发送游客16157人次[10] - 沈阳市、大连市、盘锦市成立养老产业集团,沈阳、大连、本溪布局银发经济产业园区[10] - 26家企业60种产品服务纳入国家老年用品及智慧健康养老推广目录[10] - 17所高校、78所中高职院校开设银发经济相关专业[11] 基础设施与保障 - 全省52.7万老年人享受低保、特困救助等政策[3] - 配备低地板公交车6097辆、适老化地铁408列、敬老公交线路60条、金融适老服务网点5529个[3] - 盘锦市建成5000平方米康复辅具街区,展示上千种产品,2023年产值超1000万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