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

搜索文档
浙江:双屿门特大桥东主塔顺利封顶
新华社· 2025-09-06 08:08
项目进展 - 中国铁建大桥局参建的浙江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首个主塔双屿门特大桥东主塔于9月6日封顶 标志着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双屿门特大桥东主塔封顶为后续全面进入上部结构施工奠定基础 [1] - 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包含双屿门特大桥和青龙门特大桥两座跨海大桥及连接线构成的高速公路通道 [1] 战略意义 -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宁波舟山港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 [1] - 项目将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 [1] 建设记录 - 中国铁建大桥局建设者于9月6日在双屿门特大桥东主塔封顶施工现场作业 [3][7] - 9月6日通过无人机拍摄记录双屿门特大桥东主塔封顶施工现场 [5][6]
产业周跟踪:固态电池标准加速制定,9月玻璃报价显著上涨
华福证券· 2025-08-31 09:37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6] 核心观点 - 锂电排产旺盛迎接金九银十 固态电池加速标准制定[2] - 光伏玻璃库存下降 9月玻璃新单报价显著上涨[3] -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3] - 推进共享储能与新能源联合运行 湖北"136号文"实施细则发布[4] -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预计27年12月建成投运 巴西东北部新能源送出项目获环评预许可[4] - 梅卡曼德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 NVIDIA Jetson Thor正式发售[4] - 国家能源局支持开展大口径纯氢输送管道试点示范 华能科创、雅西科技中标广西15000Nm³/h甲醇制氢装置项目[5] 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板块 - 9月锂电排产高增 三元排产21.9GWh环比+6%同比+13% 铁锂排产102.9GWh环比+8%同比+56%[9] - 正极材料排产:三元正极2.5万吨环比-1%同比+20% 铁锂正极12.7万吨环比+8%同比+28%[9] - 负极材料排产15.2万吨环比+8%同比+44%[9] - 隔膜排产16.4亿平米环比+8%同比+32%[9] - 电解液排产9.7万吨环比+7%同比+44%[9] - 固态电池标准制定加速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于9月10-11日召开10项团体标准送审审查会及5项标准项目启动会[11] - 参会单位包括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清华大学、比亚迪锂电池等重量级机构[11] 光伏板块 - 2.0mm单层镀膜玻璃9月新单报价较8月初上调2元/平方米[3][20] - 210版型玻璃新增价差机制 报价较2.0mm基准价增加1元/平方米[3][20] - 头部玻璃企业库存天数降至接近20天 部分企业降至10天左右[3][20] - 库存下降主要因头部组件厂囤货抄底及后续订单量支撑[20][21] - 预计9月玻璃落地价格确定性上涨 年末受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仍有小幅上涨预期[3][20] - 硅料报价小幅上行 库存出现回落[22] - 硅片价格小幅上涨 预计9月排产持续上涨[23] - 电池片海外需求上涨 高效PERC182电池片FOB价格0.042-0.046USD/W Topcon183电池片价格0.29-0.295元/W[23] - 组件受成本端推动 分布式组件低价小幅上涨[23] - 光伏玻璃最新报价:2.0mm单层镀膜12.5-14元/平方米 2.0mm双层镀膜13.5-15元/平方米 3.2mm单层镀膜18.5-19.5元/平方米 3.2mm双层镀膜19.5-20.5元/平方米[26] 风电板块 - 202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超过10.5万亿元 2025年上半年约5.1万亿元增速5.8%[31] - 英国政府公布AR7拍卖参数 合同期由15年延长至20年[32] - 固定式海上风电ASP设定为每兆瓦时约117英镑较AR6上调约10%[32] - 引入清洁产业奖励机制 预算超过5.44亿英镑[32] - 10mm造船板全国均价下降0.10% 齿轮钢、铸造生铁、废钢价格持平[33] 储能板块 - 国家能源局支持推广共享储能与新能源联合运行模式[39] - 湖北"136号文"实施细则:存量项目电价0.4164元/kWh 增量项目按风电、光伏两类竞价[40] - 存量项目机制电量比例:集中式新能源12.5% 分布式新能源80% 光伏扶贫项目100%[40] - 存量项目执行期限至投产满20年 增量项目机制电价执行期限暂定12年[40][41] 电力设备板块 - 陕西-河南±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动态投资约192.36亿元 预计2027年12月建成投运[47] - 新建727.5千米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送端榆林换流站和受端开封换流站[47] - 川渝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用地获批 总面积27.4899公顷[48] - 巴西东北部新能源送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获环评预许可 新建1468千米输电线路[48] 工控及机器人板块 - 2025年7月制造业PMI指数49.3%较上月-0.4pct[54] - 梅卡曼德完成近5亿元新一轮融资 全球落地15000+套通用机器人"眼+脑"[55] - NVIDIA Jetson Thor正式发售 AI算力最高可达2070 FP4 TFLOPS[56] - 拓斯达将发布首款人形机器人 自产多关节机器人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80.86%[57] 氢能板块 - 国家能源局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氢能可持续利用场景和商业模式[63] - 中国石化与ACWA Power签订沙特延布绿氢/绿氨项目合同[64] - 项目包括4.5GW电解水制氢设施和约8000吨/天合成氨设施 预计2030年投产[64] - 华能科创中标广西15000Nm³/h甲醇制氢装置项目 投标报价3056.995万元[65] - 纪扬机械中标伊宁市绿电规模化制氢项目 中标价格3149.4045万元[65]
数读南部海洋经济圈:2.5万亿蓝色产业破浪前行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05:30
南部海洋经济圈总体表现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310.4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高于地区经济4.6%的增速 [1] - 近五年海洋生产总值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1] - 海洋产业增加值达10068.4亿元,占海洋生产总值39.7% [1] 海洋产业结构 - 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增加值位居前三,合计占海洋产业增加值70.3% [1] - 海洋电力业增加值增速最快,同比增长32.2% [1] - 海洋工程建筑业增速21.3%,海洋船舶工业增长21.1% [1] 广东省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0022.5亿元,名义增速5.4%,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19% [2] - 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对地区经济名义增长贡献率达27.3% [2] - 海洋电力业增加值100.1亿元,同比增长26.7% [2] - 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215万千瓦,跃居全国第一 [2] 广东省政策与新兴产业 - 2018年起连续7年安排海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近20亿元 [3] - 海洋新兴产业近五年年均增速达13.7%,2024年增加值411亿元 [3] - 2025年出台《广东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和《广东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 [3] 海南省海洋经济 - 2022-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从2009.3亿元提升至2707亿元,年均增速16.1%,位居全国第一 [4] - 海洋经济占GDP比重从29.5%提升至34.1% [4] - 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制造增加值增速分别为16.3%、67%、66.7% [4] 海南省发展规划 - 目标2026年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40%,2030年突破6000亿元,2035年突破1万亿元 [4] - 2025年装备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4%,在风电装备、航空维修等领域突破 [4] - 2027年目标海洋旅游接待游客量超18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亿元 [5]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经济 - 2024年海洋生产总值2580.9亿元,同比增长5.8%,占地区生产总值9% [6] - 海洋旅游业、渔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四大产业增加值1074.3亿元,增长7.1% [6] -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8.6% [6] 北部湾港发展 - 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901.52万标箱,首次突破900万标箱,增长12.38% [6] - 连续8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位列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前列 [6]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量从2017年178列增长到2024年10018列,增长55倍 [7]
图集 | 广东开渔!争鲜!争鲜!
南方农村报· 2025-08-18 13:33
南海伏季休渔结束 - 南海伏季休渔期于8月16日正午正式结束[2] - 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数千艘渔船破浪出海[2] - 粤西沿海渔港同步呈现千帆竞发壮阔图景[3] 开渔规模与数据 - 全省超3万艘渔船出海 规模创历史新高[7] - 阳江3400艘渔船出海 创历届开渔季之最[7] - 茂名博贺渔港拍卖95公斤A+级蓝鳍金枪鱼 成交价26.8万元[8] 渔港特色经济活动 - 湛江遂溪江洪渔港凌晨4点开启"天光鱼市"[7][30] - 茂名博贺西葛沙滩设立海鲜夜市 夜夜爆满[19][20] - 网红直播带货推动"江八鲜"产品热销[30] 海洋科技与养殖创新 - 湛江海域部署全球首台风渔一体装备"明渔一号"[28] - "海威2号"养殖平台实现抗台风深海养殖[28][33] - 深远海养殖技术实现"每月都是开渔季"[29] 传统文化与文旅融合 - 茂名博贺举行祭海大典 含鳌鱼舞/龙狮舞等9支巡游队伍[14][15] - 千年渔港保留妈祖祭拜习俗祈求平安丰收[17][23] - 游客在博贺渔港体验咸水歌演唱与海鲜美食[21] 区域经济影响 - 开渔季推动广东海洋经济从大规模向高质量跨越[42][43] - 渔港通过"媒体+"赋能转型为文旅新地标[30] - 海洋经济连续30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6]
2025年浙江省城市级别划定:宁波新一线,衢州三线,舟山四线
搜狐财经· 2025-08-13 10:22
城市等级与经济发展水平 - 杭州以89.55分蝉联新一线城市榜首 数字经济第一城地位稳固 [1] - 宁波以49.20分强势晋升新一线城市 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3亿吨的超级大港 [3] - 温州(38.97分)、金华(34.27分)、嘉兴(30.08分)等七城稳居二线梯队 [3]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 - 杭州数字经济实力驱动城市整体经济快速发展 [1] - 宁波甬江科创区全面推进 形成磁性材料、光学电子等三大千亿级产业创新生态圈 [3] - 衢州东南数字新城吸引阿里、华为等巨头落户 带动服务器制造、数据清洗等关联产业 [4] 港口物流与国际贸易 - 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六年稳居全球前三 物流网络通达120多个国家 [3] -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成为长江经济带出海口战略支点 20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 [6][7] - 舟山国际油气储运基地集聚油气企业超万家 年油气吞吐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6] 制造业与产业集群 - 宁波拥有35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五大标志性产业链产值突破1.5万亿元 [3] - 舟山浙石化4000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 带动聚酯材料、高端树脂产业链延伸 [6][7] - 衢州智造新城集聚68家上市公司区域总部 新能源电池、电子化学材料等产业年产值突破千亿 [4] 文旅融合与服务业 - 衢州南孔文化产业园入选国家文旅融合示范区 水亭门街区年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 [4] - 舟山普陀山-朱家尖文旅集聚区年旅游收入突破200亿元 邮轮母港开通8条国际航线 [7] - 金华依托国际商贸城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 [3] 区域协同与产业联动 - 宁波舟山绿色石化基地与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发展 形成完整石化产业链 [3] - 舟山国家级新区与自贸试验区政策叠加优势充分释放 [6] - 绍兴凭借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能级跃升 [3]
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去年达1.25万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4 22:22
海洋经济表现 - 2024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1 25万亿元 同比增长6 1% [1] - 水产品总产量924 7万吨 同比增长3 9% 两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三位 [1] - 人均水产品占有量 水产品出口额 海水养殖产量 深远海养殖规模等多项指标居全国第一 [1] 生态监测与保护 - 开展近岸海域趋势性监测 覆盖6类10个典型生态系统 包括海湾 河口 泥质海岸等 [1] - 实施5个赤潮灾害高风险区早期预警监测 并对赤潮灾害进行跟踪监测 [1] - 近岸海域海洋生态基础状况良好 水体环境总体稳定 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1 71~3 43 [1] 典型生态系统 - 闽江口粗芦岛 下潭尾红树林 东山珊瑚礁等典型生态系统关键物种和生境指标状况良好 [2] - 成功救助中华白海豚"乐宝" 发布《养殖海带碳汇评估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2] -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选国际国内典型案例 [2]
经济新方位|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超5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8-03 02:22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7%,国际市场份额领先: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0%、47.2%、57.6% [2] - 船舶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应用数字化检验、喷漆机器人等技术降本增效 [2] - 海洋交通运输业韧性凸显,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6.9% [2] - 海洋旅游业增加值7718亿元,同比增长8.0%,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和邮轮艘次分别增长40.1%、33.7% [2] 海洋新兴产业 -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全球第一: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占国际市场份额64.6%、43.3%、62.6% [3] -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领域发布"海星大模型"助力研发,海水淡化科技创新加速 [3] - 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 [3] 海洋资源开发与能源供给 - 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25.2%),涉及投资超5000亿元 [4] -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有序推进:垦利10—2项目一期平台完成浮托安装,文昌16—2项目新建导管架平台完工 [4] - 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2.2%、199.4% [4] - 海洋水产品产量增长4.8%,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增长5.6%,"蓝色粮仓"建设成效显著 [4] - 海水淡化领域取得突破:蓬莱10万吨/天项目投产,国产纳米复合膜应用于首座10万吨级淡化厂 [4] 涉海企业经营与创新 - 87.6%企业对下半年经济环境持乐观或中性态度,73.8%预计营业利润持平或增长,89.4%预计用工稳定或增长 [5] - 57.5%企业研发经费增长,58.4%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增长,通过产学研合作、数字化转型等措施提升创新能力 [5] - 深海探测技术突破:仿蝠鲼机器人与蛟龙号协同作业,"深海一号"二期项目投产 [5][6] 海洋科技与贸易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运行,提供梯度试验环境支持深海科技研发 [6] - 青岛"海洋科技网上大市场"上线,加速技术交易与产业化 [6]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船舶和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分别增长20.0%、13.7% [7] - 智慧港口建设推进:建成23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9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11个枢纽港集装箱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60% [7] - 外贸航线扩容:唐山港、盐城港、嘉兴港等新增直航东南亚、中东、地中海航线 [7]
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超5万亿元(经济新方位)
人民日报· 2025-08-02 21:44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1] - 海洋经济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 [1] 海洋传统产业 - 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7% [2] - 海船新承接订单量、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占全球比重分别为64.0%、47.2%和57.6% [2] - 海洋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2%、6.9% [2] - 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718亿元 同比增长8.0% [2] - 邮轮港口进出港旅客总数和邮轮艘次分别同比增长40.1%和33.7% [2] 海洋新兴产业 -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4.6%、43.3%和62.6% [3] - 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企业竞争力提升 "海星大模型"发布 [3] - 兆瓦级潮流能发电机组"奋进号"已连续并网运行超3年 [3] 海洋资源与能源 - 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2% 项目涉及投资超5000亿元 [4] - 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2.2%、199.4% [4] - 国内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8% 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6% [4] - 山东蓬莱10万吨/天海水淡化项目竣工投产 [4] 涉海企业经营 - 87.6%企业对下半年经济环境持乐观或中性态度 [5] - 73.8%企业预计下半年营业利润持平或增长 [5] - 89.4%企业预计下半年平均用工人数保持稳定或增长 [5] - 57.5%企业研发经费实现同比增长 58.4%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实现同比增长 [5] 海洋科技与创新 - 仿蝠鲼机器人与蛟龙号在南海冷泉区开展协同作业 [5] - "深海一号"大气田二期项目投产 标志我国最大海上气田建成 [5] - 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在海南启动运行 [6] - 山东青岛"海洋科技网上大市场"上线 [6] 海洋对外贸易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 [7] - 船舶和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3.7% [7] - 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7] - 11个国际枢纽港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过60% [7] - 河北唐山港新增两条直航东南亚航线 福建开通首条直航厄瓜多尔集装箱班轮航线 [7]
海洋生产总值5.1万亿元
人民日报· 2025-08-01 19:03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同比增长5.8% [1] - 行业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 [1] - 传统产业韧性凸显,新兴产业多点突破 [1] 海洋对外贸易 - 上半年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增速较一季度提升1.0个百分点 [1] - 船舶出口同比增长20.0% [1] - 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同比增长13.7% [1] 行业发展亮点 - 资源保供能力增强 [1] - 深海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1] - 海洋外贸稳中提质 [1]
自然资源部: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
证券日报· 2025-08-01 16:07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达5.1万亿元 同比增长5.8% [2] - 海洋经济呈现总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快转换的良好局面 [1] 海洋传统产业发展 - 船舶行业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长4.7% 数字化检验和喷漆机器人等智能化技术助力降本增效 [2] - 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7718亿元 同比增长8.0% 受益于政策利好、供给优化和出游意愿上涨 [2] 海洋新兴产业表现 - 海工装备建造市场三大指标位居世界第一 新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4.6%、43.3%和62.6% [2] 海洋空间资源和能源供给 - 全国新增批准用海用岛面积16.7万公顷 同比增长25.2% 涉及投资额超5000亿元 [2] -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有序推进 垦利10-2和文昌16-2油田开发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2] 海洋对外贸易 - 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 高于一季度1.0个百分点 [3] - 船舶和风力发电机组及零件出口增势较好 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3.7% [3] 智慧绿色港口建设 - 建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23座、自动化干散货码头29座 5G无人驾驶集卡实现规模化应用 [3] - 大型抵港船舶"零待时"作业技术取得突破 天津港完成20万吨级和30万吨级实船验证 [3] - 宁波舟山港梅山低碳码头累计发电超4000万千瓦时 减排二氧化碳2.4万吨 [3] - 11个国际枢纽港集装箱水平运输设备清洁化比例超过6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