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楼市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官方释放两个重要信号,2025年楼市将出现三大趋势!建议提前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6-21 15:22
楼市政策与市场信号 - 国务院发布《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计划未来五年提供600万套保障房,首批试点覆盖35个300万以上人口城市 [2] - 2023年前十个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超500次,但市场刺激效果有限,反映调整趋势不可逆转 [2] - 政策释放两大信号:房价回归居住属性,保障房供应降低中低收入群体购房成本,未来房价由市场机制决定 [2] 2024年楼市三大趋势预测 趋势一:房价下跌范围扩大 - 房价下跌从三四线城市(如燕郊、涿州)蔓延至二线城市(郑州、武汉)及一线城市 [2] - 上海部分市中心老旧小区房价从峰值10万元/平方米跌至7万元/平方米,一线城市抗跌性较强但难逃下跌 [2] 趋势二:老旧小区市场价值萎缩 - "老破小"面临高净值人群兴趣缺失、拆迁预期消失(棚改转为旧改)、保障房挤压三重压力 [4] - 保障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且价格更低,成为刚需家庭首选 [4] 趋势三:高层住宅贬值风险加剧 - 高层住宅贬值幅度大且交易难度高,因公共设施维护成本高(如电梯故障、物业管理问题) [4] - 多层住宅在房价下行环境中变现能力相对更强 [4] 行业整体展望 - 2024年楼市调整趋势明确,三大预测基于客观数据与市场分析 [6]
未来的楼市只会更卷!
搜狐财经· 2025-06-08 19:30
楼市现状分析 - 主城区次新房价格普遍下跌,业主选择低价抛售现象增多 [1] - 福州2021年首套房利率达5.75%,300万房产月供1.7万,对比2015年100万房产月供5300元,高杠杆购房者压力显著 [3] - 杭州勾庄案例:300万次新房降价至240万抛售,亏损60万,反映高利率时期购房者的资金链脆弱性 [3] 业主抛售核心原因 - **资金链断裂**:2021-2022年高位接盘业主面临裁员或降薪风险,月供1.2万案例显示家庭收入难以覆盖房贷 [3] - **户型过时**:次新房得房率70%-75%对比新房100%+得房率(如139平户型实得139平+20平露台),置换需求驱动抛售 [4][7] - **恐慌性抛售**:济南绿地城110平房产一年降价40万引发连锁反应,小区整体房价下跌15% [9] 杭州亚运村房源单价从6万跌至4.8万,单月直降100万 [10] 银行政策影响 - 贷款审批收紧,2000万资产家庭仅获100万贷款且需搭配200万存单,普通刚需购房者更难获贷 [11] - 资金流向高净值客户,炒房客转向12%-24%高利贷,市场流动性进一步恶化 [12] 行业长期趋势 - 人口负增长导致需求减少,房地产从业者面临失业压力,中介需转型(如短视频运营)提升竞争力 [13][14] - 未来楼市将分化,地段优、品质高的房产抗跌性强,调整期需理性评估置换需求 [15] 产品设计迭代 - 新房设计优化:139平户型实现三卫+高得房率,对比五年前143平次新房仅两卫+110平套内,产品力差距显著 [4][6][7] - 上海徐汇案例:120平新房新增玄关和家政间,功能性超越140平次新房,推动置换需求 [7][8]
楼市深蹲背后:A股牛市正在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5-27 16:50
楼市现状分析 - 当前楼市处于调整阶段而非崩盘 新房价格尚未见底 二手房价格较新房低25%-40%且持续下跌 [1] - 4月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2% 二三线城市环比跌幅达0.4% 显示二手房市场疲软将挤压新房降价空间 [1] - 历史参照显示房价下跌周期并非永久 日本东京房价在泡沫破灭20年后创新高 中国楼市当前调整是对2015-2017年暴涨的修正 [3] 股市资金流动特征 - 楼市资金可能向股市转移 但散户仅依靠K线判断易被机构收割 典型案例显示某标的在暴涨130%前经历44%振幅洗盘 [4] - 机构操作存在明显行为模式:通过砸盘制造恐慌获取筹码 随后拉升股价 散户因无法识别交易痕迹常错失机会 [6] 机构操作数据信号 - 量化数据显示橙色柱状密度反映机构活跃度 蓝色圆圈标记机构故意砸盘洗盘行为 [6] - 关键确认信号包括蓝色柱子(空头回补)和橙色柱子密集(机构锁仓) 两者结合可预判股价启动时点 [8] 资产轮动策略建议 - 历史规律表明资产轮动具有持续性 需通过量化数据识别机构真实意图而非依赖K线表象 [10]
楼市释放两大信号,A股即将变天?
搜狐财经· 2025-05-27 11:54
楼市趋势 - 新房价格尚未触底 当前二手房价格普遍比新房低25%~40% 且持续下跌 4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2% 二三线城市环比均下降0.4% [1] - 调整≠崩盘 市场存在周期性修复 中国楼市2015~2017年快速上涨后透支部分增长空间 当前进入调整期 [3] 股市与楼市关联性 - 股市和楼市均具有周期性 牛市往往在市场最绝望时孕育 指数下跌时存在神秘力量托底 [4] - 机构资金介入迹象表现为股价震荡和下跌 某股票去年暴涨130% 大涨前振幅超44% [6] 机构交易行为分析 - 机构操作隐蔽 需通过量化分析还原真实动作 如建仓 出货 洗盘或拉涨 [8] - 橙色柱子密集代表机构交易活跃 蓝色带圈位置显示机构洗盘套路 连续三次借下跌洗盘为大涨蓄力 [10] 洗盘结束信号 - 蓝色K线变蓝色柱子表明空头资金回流抄底 橙色柱子密集显示机构筹码高度集中 [13] - A股机遇在市场绝望时出现 需看懂机构洗盘和蓄力动作 避免被震仓洗出局 [15]
今明两年卖掉房子,是假“聪明”还是真“蠢”?内行人直言相告
搜狐财经· 2025-05-12 01:58
市场观点分歧 - 反方认为楼市已调整三年并筑底 此时卖房将错失反弹机会 西方发达国家房地产市场仍正常运行[3] - 正方指出房价持续下行风险 举例某购房者2020年高位买入100万房产 因延迟出售导致首付亏光且多承担7-8万损失[4] 卖房决策考量因素 - 资金周转困难时优先考虑房产抵押而非抛售 因抵押贷款额度大/利率低/放款快 且可通过出租抵消利息[6] - 置换需求需遵循"先卖后买"原则 避免因旧房滞销导致新购房违约风险[7] - 收入骤降或失业情况下 卖房清债被视为合理选择 需及时止损保障基本生活[8] 行业现状与历史参照 - 当前楼市面临库存去化与债务化解双重压力 同时需培育新增长点维持价格稳定[11] - 日本房价泡沫破裂与美国次贷危机案例显示 房地产崩盘会导致家庭财富剧烈缩水[10] 资产配置建议 - 劣质房产建议及时变现 自住房应通过副业增收等方式维持持有[11] - 避免情绪化抛售 举例2008年某投资者低卖高买导致亏损率超30%[13]
5年后房价到底是“白菜价”还是“黄金价”?其实早就说清楚了!
搜狐财经· 2025-05-09 05:04
政策环境 - 限购限售政策大幅松绑 房贷利率创历史新低 首付门槛显著降低[1] - 一线城市实施"认房不认贷"等重大政策调整[1] - 政策刺激力度空前但市场反应冷淡 形成政策与市场背离局面[1] 市场现状 - 头部房企恒大 碧桂园相继爆雷 烂尾项目频发[1] - 新房销售指标持续下滑 销售额与销售面积呈现双降[1] - 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激增 北京上海合计超35万套[1] - 全国近100个城市房价连续四个月下跌[1] 供需结构 - 全国空置房达1.2亿套 可容纳3-4亿人口[5] - 年新增住房供应1400万套 供给过剩矛盾突出[5] - 城镇化率接近70% 人口老龄化加剧需求端压力[5] 行业转型 - 保障房加速落地 北京"十四五"规划筹建40万套保障性租赁房[6] - 商品房将回归居住属性 投资属性持续弱化[6] - 三四线城市面临人口流失与库存压力 可能出现"有价无市"[8] 未来趋势 - 一线城市房价进入挤泡沫阶段 涨幅与居民收入挂钩[6] - 房地产行业关键词转向"稳定"与"居住功能"[8] - 行业从暴利时代转向理性发展期 投资逻辑面临重构[8]
中国楼市调整趋势下,多套房家庭面临的四大现实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5-06 11:27
房价下跌趋势 - 自2022年起二三线城市如天津、郑州、石家庄率先开启房价下跌通道 2023年一线城市上海和深圳加入下跌行列 [3] - 2025年1月中国100个城市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方米14130元 环比下跌0.51% 已连续下跌30个月 [3] - 环京三四线城市如涿州、廊坊、燕郊房价跌幅高达50%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曾达40倍 当前仍存在较大下行空间 [3] 二手房市场供需失衡 - 2024年起二手房挂牌量爆发式增长 重庆接近34万套 武汉/合肥/西安/天津均接近20万套 广州达17万套 北京达13万套 [4] - 房地产市场长期调整导致炒房者信心丧失 抛售行为造成房源严重过剩 供远大于求 [4] - 房东低于市场价抛售仍难寻买家 多套房家庭资产变现困难 房产流动性急剧恶化 [4] 持房成本压力激增 - 物业费/取暖费/电梯运行费等持有成本逐年上涨 多套房家庭支出显著高于普通家庭 [6] - 2024年房产税试点从上海/重庆扩围至60个城市 全面实施后将导致持房成本井喷式增长 [6] - 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收入减少或失业 叠加房贷还款压力 多套房家庭财务风险持续攀升 [6] 租赁市场收益恶化 - 三四线城市因人口流出导致住房需求锐减 大量房屋闲置 租金水平极低 [6] - 一二线城市受经济形势影响 打工人口返乡导致租房需求萎缩 租金价格持续下滑 [6] - 上海市中心40平米房屋租金从4500元跌至3800元 以租养贷模式难以为继 [6] 多套房家庭资产结构风险 - 中国41.5%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 当前比例或已达45% [8] - 多套房家庭面临资产缩水/变现困难/持房成本飙升/租赁收益下滑四重压力 [8] - 需通过抛售多余房产优化资产结构 应对楼市长期调整趋势 [8]
突然发现!赣州这种楼盘,竟然越来越少了
搜狐财经· 2025-04-29 11:01
赣州房地产市场新盘供应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赣州主城区纯新盘入市数量仅2个,同比去年同期的5个大幅减少 [1][3] - 新盘包括三江匯雲頂(174套精装房源)和东城翰林府邸(94套房源,单价6字头起) [1][3] 土地市场与新房供应关系 - 2023年赣州主城区含住宅用地成交21宗,2024年锐减至9宗(含人才房和特殊地块) [3] - 2025年开年至今尚未有含住宅地块正式挂拍,土地管理部门近期集中推荐可开发土地 [4] - 土地供应缩减直接导致新房项目数量骤降,未来新盘供应将持续紧张 [3][6] 房企策略与市场趋势 - 房企拿地聚焦核心城市核心地段,非核心地块(除国企外)普遍无人问津 [3] - 购房者需求升级,更关注楼盘品质、环境、物业及配套,开发商需提升产品力 [8] 未来新盘预期 - 短期内仅3个新盘待入市:章江上境、半山云墅、国锦蓉湾 [6] - 更多新盘信息需等待2025年六七月份土拍结果 [6]
这个二线城市,房价怎么跌一半
虎嗅APP· 2025-03-30 23:46
温州楼市历史表现 - 15年前温州楼市曾是中国楼市风向标 连续三年房价涨幅超过北京上海 成为全国房价第一城 [3][6][7][8] - 2008年温州房价率先突破3万元/平 当时京沪房价还在2万元区间 [7] - 2023年温州二手房价出现48.4%的跌幅 创39年来最大跌幅 均价从2.8万/平跌至1.4万/平 [9][11][12] 当前市场现状 - 温州市区房价普遍下跌30%以上 部分房源跌幅达50%-60% [18][28][29][31] - 新田园组团106平3房从250万跌至125万 顶楼3房从2.8万/平跌至1.1万/平 [29][31] - 近郊七都岛鹿xx项目从1.8万/平跌至1.1万/平 翡x湾从2.6万/平跌至1.3万/平 [40] - 远郊阳光100阿尔勒从1.2万/平跌至4500元/平 部分房源出现3000元/平挂牌价 [44][46] 豪宅市场表现 - 滨江CBD江山云起项目从4万/平跌至2万+/平 楼板价接近售价 [54][56] - 绿轴公园天x项目580万房源直降100万至480万 [61] - 凤xx鸣139平房源从4万+/平降至3.2万/平 [70][71] 市场供需分析 - 温州二手房挂牌量单日新增近200套 总量达4.6万套 [120][121] - 2021年交付的小区至今仍有在售房源 部分项目空置率较高 [115][119] - 2022年起温州大幅减少土地供应 挂牌面积减少50% 成交减少42% [136][137] - 2023年温州市区仅成交18宗涉宅地块 [139] 市场结构性变化 - 中楠·鹭湖45套四代宅1小时内售罄 为5年来首次首开清盘项目 [95][96] - 90-144㎡首改型产品成交占比超过小户型 144㎡以上户型占比提升11% [99] - 二手房置换周期缩短至6.8个月 市场转向首改群体主导 [98] 城市转型动向 - 龙湾区从传统制造业转型科创产业 GDP突破千亿 引入中国眼谷等科研机构 [149] - 七都岛定位研发特区 科创特区 已签约百度智能云 网易等22家头部企业 [151] - 温州出台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 从8个维度规范未来住房标准 [143]
我国楼市大局已定,未来全国将近45%的家庭,会面临的“4大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3-24 10:02
楼市调整趋势 - 全国二手房均价较2021年高点下跌30% 部分三四线城市跌幅超40% [1] - 全国住房库存达7.4亿平方米 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9亿套 [1] - 房地产市场调整趋势形成 对拥有二套及以上房产的45%家庭影响巨大 [3] 家庭资产结构 - 国内房产占家庭总资产的77% 金融资产仅占23% [5] - 上海闵行区高兴花园房价从9.6万/平米跌至4.8万/平米 跌幅达50% [5] 持房压力与变现难度 - 重庆二手房挂牌量逼近34万套 武汉/西安/合肥等二线城市突破20万套 [9] - 广州二手房挂牌量达17万套 北京达13万套 [9] - 实体经济不景气导致家庭收入减少或失业 还贷压力增加 [7] 租赁市场变化 - 三四线城市因人口流出导致房屋出租困难且租金低 [11] - 一二线城市因居民收入下降导致租金同步下调 [11] - 保障房大量入市对租房市场需求产生分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