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服务实体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全面优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 服务壮大实体经济
中国新闻网· 2025-09-16 21:15
政策框架 - 广西人社部门推出22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聚焦企业用工 人才支撑 社保减负 劳动关系和政务服务五大关键环节 [1] - 政策目标为服务实体经济降本增效与创新发展 涵盖用工保障 人才引育 社保纾困 劳动关系和人社服务五大行动 [1] 企业用工支持 - 加强企业吸纳就业政策支持 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 强化重点企业用工保障 [1] - 实施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 在乡镇 村社区设立就业服务窗口 在产业园区 高校和城市商圈建设就业服务站与零工市场 [1] 社保成本优化 - 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 失业保险总费率降至1% 用人单位和职工费率均降至0.5% [2] - 工伤保险费率以现行基准费率为基础下调50% [2] 新就业形态保障 - 以出行 即时配送 同城货运平台企业为重点 实施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2] - 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基层快递网点参加工伤保险 开展民营企业工伤预防工作 降低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发生率 [2] 政务服务升级 - 加快"数智人社"信息系统建设 扩大网上办和掌上办业务范围 完善惠企政策服务清单和政务服务指南 [2] - 推动退休 社保卡服务 人力资源机构开办等"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深化社保卡"一卡通"在人社及跨部门应用场景 [2]
精耕投教沃土 护航实体发展
期货日报网· 2025-09-16 18:58
行业发展趋势 - 期货法规体系日益完善 行业监管框架更加健全 市场品种体系不断丰富[1] - 期货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专业服务与合规风控能力上[1] - 在"强本强基 严监严管"监管导向下需健全公司治理和内控制度[1] 期货公司服务能力建设 - 需着重提升深度服务产业能力 精准匹配需求 助力实体企业跨越认知门槛[2] - 发挥核心优势 深耕本地特色产业或利用数字化工具降低服务成本[2] - 强化产业服务特色 立足产业链搭建平台 以经纪业务带动整体发展[2] - 推进"期现货结合 场内外协同 境内外联通"的一体化战略[2] - 完善国际化布局 打造一站式跨境服务并拓展新品种服务[2] - 强化人才建设 优化选人用人机制 重点储备国际化复合型交易人才[2] 投资者教育体系建设 - 投资者对专业投教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 需创新投教形式[3] -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投教体系 采用"场景实践+价值落地"模式[3] - 建立分层投教体系 持续创新服务实践[4] - 将风险教育融入开户匹配 交易监测 持续服务 理念培育全流程[6] 特色化实践案例 - 中粮期货构建产融深度协同体系 提供"管家式"服务[4] - 打造"京腔会""钱江汇"区域化品牌活动及产融基地[4] - 设计"基差+期权"含权贸易方案及组合策略[4] - 一德期货紧扣"传媒一德"主题 深化市场培育并拓展覆盖面[3] - 广发期货打破"单向灌输"模式 明确责任强化风控[3] 科技创新应用 - 推进科技赋能 利用AI提升投资者数字化体验[4] - 推动智能投教工具迭代升级[4] - 科技赋能提升服务广度与精准度[5]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化区域布局与品牌协同 定制符合区域实体企业需求的投教内容[5] - 强化产融功能和产业渗透 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5] - 守牢风控底线全周期陪伴 提升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6] - 深耕内容创新 持续打造特色内容并深化协同联动[6]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 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2
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中国期货市场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农产品 金属 能源 化工 建材 航运 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金融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 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丙烯月均价期货获证监会注册 将成为境内商品期货市场首批月均价期货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 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 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六成 [3]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创新品种填补传统商品期货市场空白 拓展服务边界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 [2] - 指数类和服务类期货工具为产业客户提供对冲市场风险工具 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产品 [2] - 战略期货品种增强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能力 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与安全 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 [3] - 期货市场通过"商储无忧"保障粮食安全 "保险+期货"助农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3] - 航运 新能源 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政策支持与国际化发展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供顶层指引和制度保障 [6] - 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不断增多 覆盖能源 金属 农产品 航运等领域 期货公司外企股比限制取消 多家公司实现100%外资持股 [6] -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显著增强 波动率向主流货币水平靠拢 企业非美元多币种避险需求凸显 [7] - 境内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 掉期 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7] 国际经验与发展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过20亿美元 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8]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推动全球数字货币规范化 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500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效率 [8] - 海外市场建立"行为监管+算法透明+风险隔离"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应对量化交易和高频交易 [8] - 建议布局绿色电力期货 碳排放权期货 丰富稀土 新能源 新材料及数字经济领域期货品种 [9] - 期待推出氢能 储能 稀土 铂族金属 半导体材料等相关衍生品工具 [9] 外汇期货与机制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建议适当缩小合约规模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灵活设定风控措施 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 [10] - 需强化功能监管 借助科技手段为风控措施赋能 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监管 [10]
期货品种上新加速筑牢风险防护网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中国证券报· 2025-09-12 20:20
品种创新与市场发展 - 截至2025年9月12日,中国已上市期货及期权品种达157个,覆盖农产品、金属、能源、化工、建材、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 [1] - 2025年9月10日全球首个文化用纸衍生品胶版印刷纸期货及期权挂牌交易,6月10日推出首个再生商品品种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 [1] - 中国证监会于7月25日同意注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月均价期货,成为境内首批月均价期货品种 [2] - 广州期货交易所就铂、钯期货和期权合约公开征求意见,新能源期货家族有望扩容 [2] - 工业品在已上市商品期货和期权中占比超60% [3]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 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的境内期货和期权品种数量扩容至90个以上 [3] - 豆油、橡胶等品种期货结算价授权业务实现"走出去" [3] - 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多家公司已实现100%外资持股 [6] 服务国家战略与实体经济 - "保险+期货"等创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户稳收增收 [3] - 期货标准品级设定推动战略产业升级发展,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3] - 航运、新能源、文化类企业获得更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4]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提出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 - 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的核心定位 [4] - 期货市场具备政策引导、需求驱动、基础支撑三重创新优势 [6] - 外汇衍生品市场已构建涵盖远期、掉期、货币互换及期权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6] 国际经验与创新方向 - 欧盟碳排放权EUA期货日均成交超2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碳衍生品市场 [7] - 美国推出比特币期货和小型化股指期货(如E-mini 500),降低交易成本并提升市场效率 [7] - 海外市场在数字资产衍生品、半导体期货及AI、区块链衍生品创新方面领先 [7] - 建议重点布局绿色电力期货、碳排放权期货及稀土、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品种 [8] - 期待推出氢能、储能、铂族金属、半导体材料等衍生品工具 [8] 合约设计与监管优化 - 建议缩小合约规模以降低中小投资者交易门槛 [8] - 需完善保证金梯度制度和灵活风控措施保障合约平稳上市 [8] - 需加强程序化交易和跨境资本流动监管,通过科技手段强化风控 [9]
国寿资产发起设立21亿元“中国人寿—龙溪口航电枢纽债权投资计划”
证券日报网· 2025-09-11 03:17
项目概况 - 国寿资产成功发起设立"中国人寿—龙溪口航电枢纽债权投资计划" 产品规模达21.165亿元 已完成首笔8亿元投资 资金主要用于岷江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建设 [1] 项目效益 - 龙溪口航电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48万千瓦 年平均发电量20.2亿千瓦时 将水力资源转化为清洁能源 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依赖 降低碳排放 [1] - 工程建成后使岷江乐山至宜宾段航道等级提升至Ⅲ级 可常年通行1000吨级船舶 丰水期通行3000吨级船舶 降低沿江企业物流成本 提升水运运能 [1] 战略意义 - 项目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积极行动 工程建成后将与流域内其他梯级枢纽联动 推动打通连接长江干线的"黄金水道" [2] - 工程建设加强了乐山 宜宾等地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联系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公司业务 - 国寿资产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落地有影响力的投资项目 截至2025年上半年合并管理资产规模超6.5万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规模近4万亿元 [2] - 公司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深化"四位一体"改革创新 发挥保险资金优势 [2]
山西银保业上半年服务实体经济成绩亮眼
银行业整体表现 - 全省银行业保险业在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和普惠金融覆盖面拓展实现量质双升 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1] - 截至6月末忻州市银行业贷款增速达11.13%居全省第二 其中文化与娱乐业贷款增速46.06% 汽车消费贷款实现翻倍增长 [1] - 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累计发放6115户 金额2.97亿元 保交楼项目放款6.45亿元 投放率76% [1] 国有大行业务进展 - 农业银行山西省分行县域贷款余额较"十三五"末增长133% 创新推出"晋品e贷"系列产品 支持特优农业主体超5.7万户 [2] - 建设银行山西省分行截至7月末贷款余额4642亿元 较年初新增399亿元 科技贷款增速15.1%高于平均水平 [2] - 建设银行普惠贷款余额536亿元 覆盖9万余户小微企业 社保卡在用卡量保持1513万张行业领先 [2] 股份制银行特色业务 - 光大银行太原分行上半年普惠贷款增速领跑同业 科技企业贷款实现"三天放款" 无还本续贷服务为52户企业节约转贷成本 [2] - 渤海银行太原分行科技企业贷款同比增长48% "人才贷"产品为农业龙头企业一周内提供500万元信用贷款 [2] - 两家股份制银行普惠贷款利率较市场平均水平下降0.3个百分点 [2] 保险业服务与投资 - 平安人寿山西分公司上半年为175万居民提供2.13万亿元风险保障 理赔时效最快仅2.6分钟 [3] - 公司构建"保险+健康管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超1600名客户开启居家养老新体验 [3] - 平安集团在山西累计投资190.2亿元 重点支持交通能源等基建项目 [3]
海通恒信2025年中期答卷:紧扣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实体经济迈向新高度
经济观察网· 2025-09-10 08:5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总额及其他收入收益人民币35.21亿元[2] - 期间溢利达人民币7.85亿元[2] - 资产总额人民币1,111.31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2] - 权益总额人民币203.73亿元较上年末上升2.0%[2] 核心业务板块资产规模 - 先进制造板块生息资产余额人民币202.5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为第一大板块[3] - 工程建设板块生息资产余额人民币197.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其中国企央企资产占比84.0%[3] - 能源环保板块生息资产余额人民币178.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资产占比连续四年上升[4] - 城市公用板块生息资产余额人民币117.4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5%业务结构持续调整[5] - 交通物流板块生息资产余额人民币110.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聚焦新能源汽车细分领域[6] - 文化旅游板块生息资产余额人民币76.2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覆盖高等教育及文旅集团[7] - 医疗健康板块生息资产余额人民币52.48亿元业务结构持续优化[7] 战略发展方向 - 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布局绿色能源领域拓展新型储能及氢能业务[4] - 在交通物流领域与主机厂商、物流平台及新能源运营商建立广泛合作[6] - 医疗健康业务聚焦医学检验中心、生物制药等科技型医疗公司[7] - 文化旅游领域深耕职业教育和大型文旅集团战略合作[7] 行业定位与竞争优势 - 融资租赁行业监管制度完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经营环境规范化[8] - 公司凭借专业积累与战略布局深耕主业服务实体经济[8] - 融资融物相结合的业务优势以核心设备为主要租赁物[3]
工行都匀罗甸支行:信贷“活水”纾困解难 破局“实体”资金瓶颈
搜狐财经· 2025-09-05 08:40
公司资金需求与解决方案 - 公司因季节性备货需求面临100万元资金缺口 自有资金无法满足运营需要 [1] - 工商银行通过经营快贷产品提供100万元贷款支持 解决企业短期资金需求 [1] 银行服务定位与战略方向 - 银行以服务县域实体经济与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责任 提供针对性金融支持 [3] - 未来将持续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精准对接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3] 企业运营状况 - 公司主营酒水饮料及茶叶批发业务 近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 - 资金到位后有效保障季节性商品储备 增强企业经营信心 [3]
每周股票复盘:西南证券(600369)2025年上半年服务川渝地区超13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23 20:11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价4.96元,较上周4.77元上涨3.98% [1] - 本周最高价5.19元,最低价4.7元 [1] - 总市值329.6亿元,在证券板块市值排名37/50,两市A股市值排名538/5152 [1] 区域业务发展 - 2025年上半年服务川渝地区超130亿元,同比增长近30% [1] - 服务重庆地区约90亿元,同比增长超130% [1] - 实现重庆市所有区县营业网点全覆盖 [2] 期货业务表现 - 期货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5% [1] - 客户规模增长16%,成交额增长超20% [1] - 法人客户权益同比增长超20%,成交额增长120% [1] - 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同比增长近200%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23% [2][4] - 净利润同比增长25.76% [2][4] - 增长主要源于投资收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大幅增长 [2] 业务转型与战略 - 研究所升级为研究院,转型为"卖方研究+内部赋能+智库建设"模式 [2] - 新组建新发展研究部门,打造服务重庆的智库品牌 [2] - 坚持立足重庆、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战略定位 [2] 各业务线进展 - 财富管理业务客户总资产超5,500亿元 [2] - 投资银行业务增幅明显 [2] - 证券自营业务秉持稳健投资风格 [2] - 资产管理业务规模快速提升 [2] 全国布局 - 为注册于重庆的全国综合性证券公司 [2] - 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设有106家分公司和营业部 [2]
证监会发布实施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引导券商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创造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22:07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 旨在引导证券公司从规模导向转向价值创造 形成合规—评级—业务的良性循环 突出行业功能发挥和高质量发展导向 [1][3][5] 评价体系优化 - 取消营业总收入加分指标 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加分力度 最高加分由1分提高至2分 加分分位由前20名扩大至前30名 [4] - 新增权益类资产投资、基金投顾、权益类基金销售保有规模、权益类资管产品管理等专项指标 [5] - 增设由证券业协会组织的功能发挥情况专项评价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成效 [3] 监管机制强化 - 扩展下调评级适用范围至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提高重大恶性案件下调评级的可用性 [6] - 提高资格罚纪律处分扣分分值 优化行政处罚扣分梯度 保持与其他扣分项和加分项的均衡 [6] - 明确申请适用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或开展先行赔付的证券公司 扣分标准由不少于1.5分降至至多1分 [7] 行业导向调整 - 引导证券公司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 推动产业资本中介和创新融资服务等长效价值领域 [3] - 支持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和特色化经营 在细分业务领域设置可实现的加分项 [4][5] - 推动行业从拼规模转向重质效 形成头部做精、中端做专的格局 [4][5] 制度演变背景 - 分类评价规定于2009年发布实施 历经2010年、2017年和2020年三次修订 [2] - 本次修订对标新国九条要求 健全服务实体经济激励约束机制和金融五篇大文章考核评价制度 [2] - 修订过程中通过座谈会听取证券公司及中小投资者意见 吸收采纳合理建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