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化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20年跨越百年差距,顶尖牛奶何以实现中国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00:00
中国奶业发展现状 - 中国奶业经过20年发展,产业素质显著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达到奶业发达国家水平,行业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 - 规模牧场生鲜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分别达到3.3%、3.8%,菌落总数、体细胞数等指标优于欧盟标准,单产普遍达10吨/年以上 [1] - 中国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数智化、集约化水平全球领先,牛奶产量自2003年起稳居全球前四 [3] 奶源建设与单产水平 - 中国用20年走完发达国家上百年产业化历程,奶牛单产从2000年不足美国1/3提升至2024年与美国持平 [3] - 全国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78%,完成从散养向规模饲养模式转变 [11] - 规模牧场采用机械化挤奶技术,原料奶质量显著提升,2024年与2012年奶牛存栏量相当但产量提升32% [10] 乳品质量与技术应用 - 连续1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乳蛋白、乳脂肪含量达奶业发达国家水平,菌落总数平均值连续两年低于1万CFU/mL(欧盟标准≤10万) [3][6] - 引入饲草加工、挤奶、粪污处理等机械化设备,应用电子耳标、机器视觉、传感器等技术实现精准饲喂和健康监测 [12][13][14] - 规模化牧场采用智能机器人(饲喂/挤奶/清洁)和数字化管理系统,构建标准化、智能化养殖体系 [14][22] 龙头企业示范效应 - 伊利牛奶脂肪、蛋白质满足欧盟标准,菌落总数和体细胞数远优于欧盟标准,2023-2024年菌落总数平均值<1万CFU/mL [4][6] - 伊利在内蒙古建设乳业集群项目,全国每6杯牛奶有1杯来自内蒙古,奶牛存栏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 [17][18] - 伊利率先应用智能风机、除粪机器人、精准饲喂系统,并推进AI养牛和数字化解决方案(如伊起牛智慧牧业生态系统) [19][20][23] 历史发展进程 - 改革开放32年间全国奶牛存栏量增长21倍,牛奶产量增长29倍,个体饲养户占比从1978年6.1%提升至1990年68.1% [9] - 1997年成立首个奶牛养殖专业村挤奶站,1999年推广"分散饲养、集中挤奶"模式,机械化挤奶显著提升原料奶质量 [9] - 2014年起乳企主导养殖业升级,规模化牧场生产比例持续提高 [11]
投资近2亿元,“阳西一号”1+30深远海综合养殖平台项目开工
南方农村报· 2025-07-12 13:31
项目概况 - "阳西一号"1+30深远海综合养殖平台项目总投资近2亿元,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单位联合设计,中水电四局(阳江)海工装备有限公司承建 [10][11][12] - 项目采用钢质半潜桁架式结构,配备四角锚泊定位系统,包括1个6万立方米水体的主养殖平台和30个重力式网箱,可抵御17级以上台风 [13][14] - 平台预计2026年1月投入运营,每年养鱼采集量可达400万斤 [23][49] 技术特点 - 平台搭载自动投喂、捕捞设施,配置视频监控、水质监测、气象监测、5G通信基站等智能化设备 [40] - 引入太阳能发电系统提供绿色动力,改变传统渔业"靠天吃饭"模式 [41] - 实现养殖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满足运维和养殖工作人员居住需求 [42] 行业意义 - 项目开创了阳江市桁架类养殖平台从无到有的重要转变 [43] - 将海上风电与海洋渔业融合,实现产业链延伸,在全国具有示范推广意义 [52] - 推动深远海养殖迈入智能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为阳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5][21] 区域优势 - 阳西县海岸线长174.37公里,海域面积5668平方公里,渔业总产量和海水鱼苗产量居全省县级第一 [31][32] - 项目是阳西推动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建设的新举措,对海洋生态修复、渔业发展、旅游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58][59][60]
十大举措促四川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川字号”老牌上市公司积极响应
证券日报· 2025-05-27 16:43
四川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 -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起草《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征求意见稿)》,聚焦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2024年全省生猪出栏6149 6万头 [1] - 政策涵盖生产激励 养殖场降本增效 动物疫病防控 龙头企业培育 品牌建设 消费市场拓展等方面 [1] - 支持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改造升级 推进畜禽养殖机械化 自动化 智能化 [1] - 培育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 带动产业提质增效 支持生猪屠宰企业兼并重组 做大做强肉类精深加工 [1] - 培育"川字号"畜禽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1] 龙头企业动态与数智化转型 - 四川省拥有新希望 巨星农牧 高金实业等知名畜牧企业 [2] - 新希望推进数智化发展 将AI 物联网技术与养殖场景深度融合 打造"智慧养殖生态圈" [2] - 新希望展示"基于AIoT的NH通道盘估系统解决方案"和"生猪活体肌内脂肪含量检测系统"等智能化设备 [2] - 巨星农牧积极推进养殖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和数字智能化建设 [3]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畜牧业向智能化 集约化方向发展 科技手段提升生产水平 实现降本增效 [3] - 优势产能集中 政策技术扶持增强龙头企业影响力 推动兼并重组 淘汰落后产能 [3] - 养殖技术和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提高 行业大周期逐渐消失 猪价预计在成本线之上低位徘徊 [3]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规模化养殖 供应链整合 低成本高效和差异化成为发展方向 [3]
牧原股份分析师会议-20250519
洞见研报· 2025-05-19 07: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牧原股份的发展情况展开,董事长回顾上市十年成果,公司在业务、治理、合规方面进步,积累了产品、服务、产业链综合发展和科技应用能力,未来将强化养猪生产能力;还探讨了成本下降、智能化运用、屠宰肉食业务、国际化发展、投资者回报、降低负债及资本开支等方面的规划与展望 [23][24][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牧原股份,所属行业是农牧饲渔,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16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秦英林等多位高管 [16] 详细调研机构 - 参与调研的机构相关人员有胡鹏、代雪松等股东,接待对象类型为其它 [19]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董事长发言 - 过去十年,公司在业务、内部治理、合规方面持续精进,股东助力业务发展,完善内部治理架构和接班人制度,重视合规运营与社会责任 [23] - 积累了产品、服务、产业链综合发展和现代科技应用能力,未来将从多维度提升产品能力,加大研发投入赋能行业,整合产业链资源,应用新兴技术降低劳动强度 [24] - 未来会强化养猪生产能力,朝着更高目标努力创造更大价值 [25] 公司成本下降空间及未来展望 - 2025年4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达12.4元/kg,今年目标12元/kg,优秀场线能控制在11元/kg以内,成本差距源于管理,下降路径清晰 [26] - 通过提升疾病防控能力、构建种猪育种体系、推广低豆日粮技术、应用智能化设备等措施降低成本 [26] - 提出一头猪600元降本和100元增益空间目标,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和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种猪选育实现 [27] 公司当前智能化运用情况 - 在人员培养方面,营造创新共享氛围,促进技术标准化推广,如养猪生产首席运营官进行生产技术直播 [28] - 在健康管理方面,智能化猪舍维持适宜温度,提升生产指标,降低对人员依赖 [30] - 在饲料营养方面,实现一日一配方、精准供给营养,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提升效率 [30] - 在育种方面,打造高价值育种平台,借助智能化工具提升育种效率与水平 [30] 公司屠宰肉食业务经营情况及展望 - 2025年一季度屠宰肉食业务同比大幅改善,过去一年提升了生产、运营、销售能力 [31] - 基于客户需求变化,加大对分割品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等的需求,拓展价值和利润空间 [31] 公司国际化发展规划 - 受政策鼓舞,认为企业要创新,关注国际市场,海外市场潜力大 [32][33] - 积累了经验,希望分享技术,提升当地养猪行业水平,推动全球发展 [33] - 建立核心团队,打造本土化人才体系,培养国际化人才,拟在香港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 [34] 公司在投资者回报方面的规划 - 稳健经营、持续盈利是回报基础,自上市重视投资者回报,动态调整利润分配政策 [36] - 2024 - 2026年度将现金分红比例从20%调至40%,2024年现金分红总额75.88亿元创历史新高 [36]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未来综合研判股东回报方案,增强可预期性与可持续性 [36] 公司在降低负债及资本开支方面的规划 - 2024年初以来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有信心今年降低负债规模100亿左右 [37] - 今年资本开支规模90亿左右,未来控制新增资本开支,优化债务结构 [37]
牧原股份(002714) - 002714牧原股份调研活动信息20250517
2025-05-17 03:26
公司发展回顾与展望 - 过去十年在业务、内部治理、合规方面持续精进,股东助力业务发展和管理提升,完善内部治理架构和接班人制度,重视合规与社会责任 [5] - 积累产品、服务、产业链综合发展、现代科技应用能力,未来强化养猪生产能力 [6] 成本下降与价值增益 - 2025 年 4 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达 12.4 元/kg,今年目标 12 元/kg,优秀场线可控制在 11 元/kg 以内,成本差距源于管理 [7] - 通过提升疾病防控、构建种猪育种体系、推广低豆日粮技术、应用智能化设备降低成本 [7][8] - 提出 600 元降本和 100 元增益目标,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和种猪选育实现 [8] 智能化运用情况 - 人员培养方面,营造创新共享氛围,促进技术标准化推广,如首席运营官直播分享技术 [9] - 健康管理方面,智能化猪舍维持适宜温度,提升生产指标,降低对人员依赖 [9] - 饲料营养方面,实现一日一配方、精准供给,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效率 [9] - 育种方面,打造高价值育种平台,提升育种效率与水平 [10] 屠宰肉食业务 - 2025 年一季度经营状况同比大幅改善,过去一年提升生产、运营、销售能力 [11] - 基于客户需求变化,加大分割品投入,加强技术研发 [11] 国际化发展规划 - 受鼓舞关注国际市场,积累经验欲分享海外,推动全球养猪行业发展 [12] - 培养国际化人才,打造本土化人才体系,拟在香港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 [12] 投资者回报规划 - 稳健经营、持续盈利是回报基础,2024 - 2026 年现金分红比例从 20%调至 40%,2024 年分红 75.88 亿元 [15] - 制定《市值管理制度》,综合研判股东回报方案 [15] 降低负债及资本开支规划 - 2024 年初以来资产负债率下降,目标今年降低负债规模 100 亿左右 [16] - 今年资本开支 90 亿左右,未来控制新增开支,优化债务结构 [16]
正邦科技(002157) - 002157正邦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2:20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9日16:00 - 17:00线上举行,地点为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 [2] - 参与人员为线上参与正邦科技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鲍洪星等 [2] 20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30.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8.22%;毛利4.91亿元,较上年增长138.79%;归母净利润1.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49.58% [3] - 一季度末资产负债率44.91%,较年初下降1.51个百分点;总资产194.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6%;货币资金期末余额32.09亿元 [3] - 一季度末存货期末余额21.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97%;生产性生物资产9.4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7%;所有者权益117.09亿元,较上年末上升2.53% [3] 业务相关问题 成本与目标 - 2025年3月生产端育肥运营成本为13.3元/kg [4] - 预计通过多种措施提效降本,成本向一流水平看齐,2025年整体生猪出栏目标超700万头 [4] 收入与利润 - 2024年营业收入88.7亿,较22年以前100亿以上有差距,因前期处置剥离资产及闲置资产占比大;2024年饲料业务亏损,养殖成本仍较高 [4][6] - 23、24年净利润转正但本期较上期下降因重整收益同比减少,扣非后净利润近两年仍为负 [5] 合作与规模 - 育肥业务以“公司 + 农户”模式为主,2024年该业务出栏比重占肥猪出栏量的85%左右 [6] 产能与资产 - 2024年建立资产处置团队推进复养复产,核心种猪种群延续稳定,繁殖和育肥种群规模逐步恢复,但整体资产利用率仍偏低 [7] - 采取自主运营、合资运营、盘活租赁等模式盘活闲置资产 [7] 价格与应对 - 生猪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公司主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 [8] - 通过推进种猪遗传性能升级等多方面措施应对市场行情波动 [4][8] 智能化发展 - 大力推进智能化养殖和数字化管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成本 [8] - 2024年IOT综合覆盖率77% [8] 其他问题 - 双胞胎集团资产注入方式关注后续公告 [4] - 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导向,重视市值管理,将优化运营效能等提升投资价值 [7] - 未来如有回购股票计划将按规定披露 [9] - 截至2025年4月18日,公司股东人数为16.53万户 [9] - 调研情况参考巨潮资讯网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9]
从“长江豚”到“陆地豚” 金融“活水”浇灌扬中智慧养猪新范式
镇江日报· 2025-05-08 00:04
智慧养殖转型 - 豚岛畜牧养殖基地采用丹麦进口智能化设备,包括自动饲喂系统、空气过滤系统和粪污处理系统,实现精准养殖和环保生产 [2] - 智能化改造后人工成本降低40%,饲料利用率提高15%,出栏时间缩短10天,综合效益提升30%以上 [2] - 基地占地100亩,建有10栋智能化猪舍,年出栏量可达万头,成为镇江市规格最高、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养殖场 [2] 金融支持方案 - 邮储银行扬中市支行为项目提供700万元贷款,支持进口设备采购和智能化建设 [3] - 贷款产品具有手机银行快速申请、随借随还、无还本续贷等特点,最快3个工作日放款 [3] - 2024年邮储银行镇江市支行涉农贷款增速达35.49%,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12.45% [3] 科技育种与品牌建设 - 基地引入300头江苏地方保护品种苏淮猪,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从基因选育到疫病防控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4] - 每头苏淮猪建立电子档案,肉质追求高标准,计划打造集养殖、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4] - 目标将"豚岛"品牌发展为全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结合扬中河豚之乡的地域特色进行推广 [4]
牧原股份:2024年年报点评:成本优势夯实盈利韧性,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20250324
财信证券· 2025-03-24 06: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评级变动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生猪完全成本有望保持优势,α优势下有望体现龙头溢价;猪周期趋于平缓,预计2025年猪价降幅有限,优质产能保持效率优势,生猪养殖成本将继续下降,优质猪企2025年仍将维持盈利;随着公司盈利能力改善,预计资产负债表将持续修复,现金流有望持续改善;更新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335.42、1498.57、1649.5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9、214.72、295.95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 19.36%、+48.92%、+37.83%,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2.64、3.93、5.42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14.50、9.73、7.06x,维持“增持”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交易数据 - 当前价格38.26元,52周价格区间35.63 - 49.35元,总市值209005.51百万,流通市值145798.26百万,总股本546276.82万股,流通股381072.29万股 [1] 涨跌幅比较 - 牧原股份1个月、3个月、12个月涨跌幅分别为2.30%、 - 1.12%、 - 3.49%,养殖业对应涨跌幅分别为1.76%、 - 2.73%、 - 8.56% [3] 财务预测 |预测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110,861|137,947|133,542|149,857|164,9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263|17,881|14,419|21,472|29,595| |每股收益(元)|-0.78|3.27|2.64|3.93|5.42| |每股净资产(元)|11.50|13.19|14.57|16.83|19.95| |P/E|-49.02|11.69|14.50|9.73|7.06| |P/B|3.33|2.90|2.63|2.27|1.92|[5] 事件情况 - 牧原股份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等公告,2024年实现营收1379.47亿元(+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同比扭亏,+519.42%),扣非归母净利润187.47亿元(同比扭亏,+565.61%);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降至58.68%( - 3.43pct),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75.43亿元(+279.50%);公司公布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72元,若通过,2024年全年现金分红将达75.88亿元(含税),股息率约3.63% [6] 生猪养殖业务 - 成本护城河加深,2024年全年平均养殖成本约14元/kg,年底降至13元/kg左右;降本手段包括加强疫病防控及健康管理、构建科学育种体系、推广低豆日粮技术及合成生物技术、应用智能化设备;产能布局稳健,2024年末能繁母猪存栏351.2万头(同比+12.2%),生猪养殖产能约8100万头/年;2025年计划出栏商品猪7200 - 7800万头(+10%~+19%),仔猪800 - 1200万头(+41%~+112%),对应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5%以上 [6] 屠宰肉食业务 - 减亏拐点已现,2024年生猪屠宰量1252万头(产能利用率43%),头均亏损收窄至50元(2023年为70元),12月单月盈利;未来业绩改善关注产能利用率提升(2025年目标提升至60%以上)、产品与渠道优化(加强渠道建设,提高高毛利预制菜、商超直供占比)、增强养殖 - 屠宰联动(加强两端联动管理,提升品质稳定性);当前屠宰产能2900万头/年,暂缓新产能建设,2025年亏损有望进一步缩窄 [6][7] 智能化与海外布局 - 智能化赋能生产,应用场景包括智能环控、AI兽医问诊系统、智能饲喂设备等;2025年计划资本开支90亿元,其中30亿元用于猪舍改造,40 - 50亿元投向郑州产业园及育种平台,预计技术迭代加速;2024年积极拓展海外业务,与越南BAF公司合作输出养殖技术、硬件支持等,切入东南亚市场,“技术 + 设备”输出模式有望打开新增长极 [8]
牧原股份:24年量利齐升,25年持续高质量发展-20250321
东兴证券· 2025-03-21 12: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全年营收1379.47亿元,同比增长24.43%,归母净利润178.81亿元,扭亏为盈,还公布分红预案 [1] - 生猪养殖量利齐升,完全成本持续下行,预计2025年出栏商品猪7200 - 7800万头、仔猪800 - 1200万头,2025年全年完全成本目标12元/kg,虽预计2025年生猪均价下行,但公司有望稳健盈利 [1] - 屠宰已实现单月盈利,2024年屠宰生猪1252.44万头,产能利用率43%,头均亏损收窄,2025年争取产能利用率保持在60%以上 [2] - 2024年与越南公司合作开展海外业务,智能化软硬件应用于多方面,公司会加大投入探索智能化场景 [2] - 看好公司核心成本优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分别为206.29、220.67和353.65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公司是集饲料加工、生猪育种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我国最大的自育自繁自养大规模一体化生猪养殖企业和生猪育种企业之一 [6]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0,860.73|137,946.89|142,479.05|143,072.05|162,777.05| |增长率(%)|-11.19%|24.43%|3.29%|0.42%|13.7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263.28)|17,881.26|20,628.99|22,066.74|35,365.47| |增长率(%)|-132.14%|-519.42%|15.37%|6.97%|60.27%| |净资产收益率(%)|-6.79%|24.82%|22.99%|19.76%|24.13%| |每股收益(元)|(0.79)|3.30|3.88|4.03|6.46| |PE|(49.04)|11.74|9.99|9.61|5.99| |PB|3.37|2.94|2.30|1.90|1.45| [5]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49.35 - 35.63元,总市值2116.28亿元,流通市值1476.27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546,277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1.29 [7]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2月供过于求均价回调,关注养殖成本变动—生猪养殖行业月度跟踪|2025 - 03 - 14| |行业普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对美农产品加征关税,关注农产品涨价与粮食安全|2025 - 03 - 05| |行业普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一号文正式发布,关注粮食安全和农业新质生产力—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点评|2025 - 02 - 24| |行业普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一号文发布在即,关注农业板块投资机遇—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前瞻|2025 - 02 - 19| |行业普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1月供需两旺均价回调,能繁存栏量震荡—生猪养殖行业月度跟踪|2025 - 02 - 18| |行业普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12月出栏量增明显,业绩预告盈利高增—生猪养殖行业月度跟踪|2025 - 01 - 21| |行业深度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把握消费与成长,关注周期景气变化—农林牧渔行业2025年投资展望|2024 - 12 - 31| |行业普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11月猪价先跌后涨,产能维持微增—生猪养殖行业月度跟踪|2024 - 12 - 19| |公司普通报告|牧原股份(002714.SZ):业绩扭亏为盈,成本助推全年盈利释放|2024 - 08 - 07| |公司普通报告|牧原股份(002714.SZ):业绩实现扭亏,成本助推盈利持续改善|2024 - 07 - 15| |公司普通报告|牧原股份(002714.SZ):养殖成本领先,周期回暖业绩改善可期|2024 - 05 - 07| |公司普通报告|牧原股份(002714):单三季度扭亏,成本优势持续强化|2023 - 11 - 03| [13] 分析师简介 - 程诗月为美国马里兰大学金融学硕士,2017年加入东兴证券研究所,现任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覆盖畜禽养殖等细分行业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