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应急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专用汽车领域转型加速 安全应急产业迎机遇期
中国新闻网· 2025-05-21 05:29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新能源专用车2024年销量突破3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近30% [1] - 行业正处于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关键阶段,从单一产品竞争向全链协同、生态融合演进 [1] - 2021-2027年是专用车领域转型期叠加"洗牌期",2028年后可能进入平稳发展期 [1] - 行业朝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高端化发展,安全应急产业迎来重大需求期 [2] 市场机遇与挑战 - 中国专用车产品性价比高,出口前景广阔,具备大市场、人力资源、产业链三大优势 [1] - 专用车领域在团队、品牌、售后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1] - 传统应急装备在响应效率、资源调度和智能化水平上的不足制约灾害救援效果 [2] 技术创新与应用 - 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应急场景落地,提升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处置救援能力 [2] - 未来产业与安全应急产业结合,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2] - AI向可穿戴设备转化,布局健康风险监测预警,构建智能防范屏障 [2] 区域产业情况 - 随州是"中国专用汽车之都",2024年专汽产量达16.4万辆,全国市场占有率超10% [3] - 随州专汽应急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衍生出车载应急装备、软体材料应急物资产业链 [3] - 未来将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专用车制造和创新中心 [3] 行业活动与投资 - 大会期间1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220亿元,涉及专汽、应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2] - 活动包括专用汽车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发展交流大会、产业博览会暨供应链交易会 [2]
今天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河南应急有何新招数——慧眼识隐患
河南日报· 2025-05-11 23:36
科技赋能防灾减灾 - 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装备已成为防灾救灾一线标配,人工智能、超级计算等新质生产力应用于气象预报、数字孪生等领域[4][5] - 灾害现场快速三维态势感知系统边坡雷达扫描精度达厘米级,可精准识别物体微小位移并发出塌方预警[5] - 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开发的智能精细预报系统应用于黄河、淮河流域防汛工作,在河南及周边省份推广[7] - 卫星通信中心天线直径从6米缩小至4.5米,传输能力大幅提升,设备国产化率提高[7] 应急指挥体系创新 - 构建"1+7"防汛指挥体系,实行省领导ABC班值守调度和风险研判机制[9] - 应急指挥部24小时值守,接入水利、气象等部门实时数据实现多部门联动[9] - 台风"杜苏芮"应对中预置抢险队伍18000余支、大型装备2700余台(套),气象部门发布预警1530余期[10] - 推动县区成立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完善"全灾种、大应急"组织架构[10] 基层风险防控 - 灾害信息员队伍覆盖基层,南召县案例中提前排查树木隐患避免倒伏事故[11] - 2024年河南多起汛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通报表扬[11] 科普教育建设 - "豫见消防"科普教育基地运用VR、AR技术设置28个体验区,开馆后吸引大量家庭参与[13] - 开封市投资2.2亿元建设应急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含10个实景体验专区[13] - 商丘市推进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和乡镇安全文化长廊建设[13] 重大工程规划 - 计划实施九大综合防灾减灾工程,包括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强化等[16][17] - 推动AI、数字孪生技术落地构建灾害应急仿真系统,实现灾害链智能决策闭环[17]
2025防灾减灾大会在杭举行
杭州日报· 2025-04-30 03:08
2025防灾减灾大会核心内容 - 大会以"创新赋能防灾减灾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 聚焦最新技术发展、创新解决方案和安全应急产业现状 [5] - 杭州通过数字赋能智慧应急 深化防汛抗台等应急实践 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 [5] 上城区应急管理实践 - 构建"1833"工作体系和"12535"防灾减灾救灾机制 实现全区防汛防台形势安全稳定 [7] - 海绵城市改造提升排水能力30% 建成206处避灾安置场所 2024年台汛期转移安置2.7万余人 [7] - 城市内涝智能协同平台接入6万余路视频监控 耦合模型系统预测精度达92% 提供15-30分钟预警窗口期 [8] - 基础设施韧性增强30% 预警准确率达91.3% 群众防灾意识普遍提高 [8] 西湖区蒋村街道应急创新 - 首创"芯型应急安护体系" 累计处置事件4000余次 依托700余条有效线索 [10][11] - 辖区面积13.84平方公里 包含64个小区 总人口12.26万 日常隐患排查难度大 [9] - 构建"协同链""保障链""数智链"三链体系 组织公益队伍500余人次参与处置 [10][11] 钱塘区风险管理体系 - 建立"1+4"风险数据赋能体系 实现数据"查、管、存、看"四大功能 [12] - 完成7个街道100个对象外业调查 创新"网格+应急消防"监管模式 [13] - 建成30个微型消防救援站 搭建"135"和"15分钟"应急救援圈 事故指标连续3年"双下降" [14] 富阳区防汛防台成果 - 构建"三转协同"体系 2024年"暴力梅"期间累计转移超万人 江心岛群众全量转移无伤亡 [16][17] - "微哨"机制累计转移1.2万余人次 成功避险12起31人 [17] - 连续3年获评杭州市应急管理考核优秀单位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