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
icon
搜索文档
唐源电气定增8.64亿元,加码智能运维市场
IPO日报· 2025-09-15 10:44
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64亿元 定增预案已获深交所受理 [1] - 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 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 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升级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四大项目 [3]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0年2.69亿元增长至2023年6.39亿元 但2024年营收增长放缓至6.40亿元 [3] - 产品毛利率从2020年54.06%持续下滑至2024年35.99% 与营收扩张趋势相反 [4] - 战略性收缩钒钛业务导致2025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同比减少64.4% [10] - 2024年钒钛资源开发业务毛利率不足10% 同期机器视觉智能检测装备毛利率接近50% [10] 行业趋势 - 轨道交通行业正从新建为主向建维并重战略转型 运维市场潜力加速释放 [7] - 运维模式由传统人工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现代监测方式转变 牵引供电/工务工程/车辆工程等领域智能运维需求快速增长 [8] - 轨道线路巡检机器人需求测算显示:渗透率5%/10%/15%时 城轨+铁路需求量分别达300台/601台/901台 [8] 技术布局 - 公司以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嵌入式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为核心技术 [3] - 战略重心转向AI与机器人融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采用1+N模式(轨道交通为核心+智慧公路/智慧应急/新材料等多元场景)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9][10] - 今年4月发布神源轨道交通供电AI运维平台新产品 为AI大模型研发奠定基础 [12] 产品进展 - 接触网智能综合巡检机器人/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初代产品已在天津地铁/杭海城际铁路/武汉地铁等项目完成试运营并实现销售 [11] - 智能运维机器人与现有机器视觉智能检测装备技术同源性高 下游客户重合度高 有助于降低新产品市场导入门槛 [12]
唐源电气将实施“AI Agent+”战略 轨交领域AI、机器人产品已投入使用
证券日报网· 2025-07-25 06:23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实施"AI Agent+"战略,将机器视觉和AI算法技术拓展至轨交智能运维、智慧应急、智慧公路、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1] - 凭借350公里时速高速、高精度、动态高清成像机器视觉技术及AI算法优势,实现场景多元化和技术外溢 [1] - 战略目标是通过跨行业应用形成规模经济,构建长期发展护城河 [1] 各领域布局规划 - AI Agent+轨交智能运维:持续深挖既有优势,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 - AI Agent+智慧应急:契合应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变革方向 [2] - AI Agent+智慧公路:通过高清成像机器视觉实现路况实时监测、交通事件智能识别 [2] - AI Agent+智能制造:优化能耗、减少停机时间,挖掘生产数据隐性规律实现主动预测 [2] 技术实力与产品进展 - 拥有完善的AI处理算法生态和前沿算法团队,采用"云-边-端"整体架构 [2] - 已成熟运用多模态技术,2023年4月发布第一代"神源"轨交供电AI运维平台 [2] - 自主开发的"神源"平台已在全国18个铁路局和各城市地铁推广应用 [3] -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已在天津地铁6号线大毕庄车辆段投入使用 [3] - 多款智能运维检修机器人已被国铁集团多个路局和地铁公司采购使用 [3] 行业专家观点 - "AI Agent+"战略顺应行业趋势,有助于拓展市场空间和技术外溢 [3] - 城市化进程加速将推动轨道交通、智慧公路等领域智能运维需求持续增长 [3] - 该战略有望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提升运维效率和质量 [4]
唐源电气接受180余名投资者调研 详解公司AI业务、西藏区域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2:38
西藏布局战略 - 公司全资子公司智谷耘行拟与自然人共同投资500万元在拉萨设立合资公司西藏安智[2] - 西藏布局是公司全国化拓展的关键步骤,旨在复制"四川经验+甘肃模式"至高原地区[2] - 西藏安智将重点推进矿山安全、水利大坝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及城市生命线预警业务,适配高原环境需求[2] - 该布局有望填补西藏高端智慧应急技术空白,并为中西部特殊环境区域拓展积累经验[3] AI Agent+战略 - 公司基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的机器视觉技术和AI算法,布局AI Agent+轨交运维、智慧应急、智慧公路及智能制造多场景[4] - "神源"轨交供电AI运维平台已在全国18个铁路局及城市地铁推广[4] -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天津地铁6号线投入使用,具备自主导航、跨股道作业等能力,并获高铁项目合作意向[4] 技术迁移与业务转型 - 公司可将轨交智能检测技术迁移至水电项目,结合AI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运维支持[6] - 计划未来5-10年从设备供应商转型为数据服务商,强化场景定义能力和定制化服务体系[5] - 定增募投项目通过三维体系(需求转化、敏捷交付、价值挖掘)提升商业化变现能力[5]
唐源电气(300789)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4 10:2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和其他 AI Agent 项目推介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达 180 余人,包括中信证券、榕树投资等众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24 日下午 15:00 - 17:00,地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3603 室及线上通讯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陈唐龙、董事兼总经理佘朝富等 [3] 西藏子公司业务布局 战略考量 - 是全国化拓展关键布局,响应国家安全应急装备发展行动计划,复制“四川经验 + 甘肃模式” [3] 执行策略 - 业务聚焦矿山安全与智能化、水利大坝安全监测等领域,复制成熟技术产品并适配高原环境 [4] - 借助合作方本地化资源,构建“技术 + 本地化”双轮驱动模式 [4] - 通过控股掌握核心管理权,设置相关条款保障战略执行与风险可控 [4] 意义与示范作用 - 填补西藏高端智慧应急技术应用空白,保障边疆地区安全稳定 [4] - 验证全国复制可行性,为拓展其他区域积累经验,巩固竞争优势 [4] AI Agent 多领域布局 - 实施“AI Agent +”战略,布局轨交智能运维、智慧应急、智慧公路、智能制造领域 [5] AI Agent + 轨交智能运维 - 实现设备故障早期精准诊断与预测,降低运维成本,保障行车安全 [6] AI Agent + 智慧应急 - 整合多源数据,实现快速风险评估与资源智能调配 [6] AI Agent + 智慧公路 - 实现路况实时监测与交通事件智能识别,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6] AI Agent + 智能制造 - 依托多模态基础模型和强化学习,实现生产全流程自主感知与决策,优化成本 [7] 技术应用与产品情况 机器视觉与 AI 算法 - 运用 350 公里时速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及 AI 算法,成熟运用多模态技术,图像中接触网重大缺陷在线识别精度达 95%以上,轨道几何参数控制在 0.1mm 以内 [5][9] “神源”轨交供电 AI 运维平台 - 在全国 18 个铁路局和各城市地铁推广应用,可智能识别缺陷,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值服务 [10] 机器视觉产品 - 通过核心技术保障复杂环境下成像稳定性,唯一掌握 350km/h 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效率较同行提升 30%,精度提升 20% [11]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 - 在天津地铁 6 号线替代 80%人工巡检,检测效率提高 300%,车体部件尺寸识别精度达±1mm,关键件丢失识别率 100% [12] “3D 成像 + AI 识别”技术 - 提升受电弓缺陷检出率至 95%,滑板检测精度提升至 0.5mm,布局相关专利 10 余项 [15] 市场与业务拓展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推广 - 全国推广关注经济发达地区和偏远民生铁路;拓展高铁和机场领域,已与多个项目业主达成合作意向 [13][14] 应对市场竞争 - 打造定制化、差异化服务体系,向数据服务商转型,跨领域拓展应用场景 [17]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产业化 - 多款产品已被采购使用,构建三维体系确保订单落地和商业化变现,包括响应客户需求、敏捷交付、持续价值挖掘、制定标准、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17][18][19] 水电项目拓展 - 可将轨道交通智能检测监测技术迁移至水电项目,将审慎评估是否进入该领域 [19]
唐源电气陈唐龙:立足轨交智能运维 拓展“AI+机器人”应用
上海证券报· 2025-06-10 18:05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由西南交通大学教授陈唐龙于2003年在成都创办,专注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领域 [2] - 从一家小公司成长为行业领军者,印证了技术驱动产业变革的理念 [3] - 2019年登陆创业板,为壮大资本实力提供保障 [4] - 目前是国内轨道交通运维行业领军企业,A股唯一掌握350公里时速机器视觉高清动态监测技术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技术实力与研发投入 - 拥有国内领先的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并在AI、轨交机器人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2] - 掌握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嵌入式计算、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等核心技术 [4] - 构建"机器视觉+激光测量+AI算法"的三维技术矩阵,部分核心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4] - 2024年研发金额达7380.94万元,超过净利润,占营收比重达11.54% [4] 市场拓展与客户覆盖 - 客户群体从铁路领域延伸至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覆盖中国铁路总公司及其下属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中国中车及其下属主要车辆厂,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等地方铁路集团公司,以及全国多家地铁公司和总承包商 [3]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设备与系统几乎覆盖中国每一条高铁、地铁线路,重点客户涵盖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和50余家地铁公司 [6] 业务布局与创新模式 - 采用"1+N"发展模式,以轨道交通智能运维为核心主业,同时拓展智慧车站、智慧应急、机器人与智慧工厂、新材料等多个创新业务领域 [6] - 智慧车站方面,智能站台门系统已中标重庆永川南站、北京新机场站等项目并投入使用 [6] - 孵化培育全资子公司智谷耘行切入智慧应急领域,已部署5个省级平台,业务覆盖四川、甘肃、西藏等多个省份 [6] -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已获天津地铁6号线示范应用,并在合肥地铁启动应用 [7] - 控股子公司唐源新材料在地铁杂散电流防护领域的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已完成青岛地铁既有运营线路和新线杂散电流防护的纳米绝缘涂层材料应用示范 [7] AI与机器人领域布局 - 自主研发"神源"轨交供电AI运维平台,利用机器视觉动态监测、图像智能识别等核心技术,结合AI技术构建多业务场景关联算法模型 [8] -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集成机器视觉、自主导航等核心技术,融合深度学习AI技术,能够实现海量数据源的精准识别 [8] - 拟融资不超过8.64亿元,主要用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 [8]
唐源电气定增募资事项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加速推进智能运维机器人产业化
证券日报网· 2025-05-29 06:01
公司定增募资进展 - 公司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等议案定增募资事项取得新进展 [1]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投资者定向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8.64亿元用于投资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等4个项目 [1] 募投项目具体规划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将开发接触网智能综合巡检机器人等全系列产品并优化配套机器人云平台及大模型产品 [1]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将提升轨道交通领域知识管理效率并赋能行业智慧应用 [1] - 其他募投项目包括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募投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将助力公司构建机器人和AI大模型底层技术护城河提升产品技术含金量增强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2] - 项目有助于公司在轨道交通智能运维领域占据先发优势提升市场渗透率增强客户黏性扩大销售规模 [2] - 公司聚焦轨道交通运维机器人和AI大模型技术通过募投项目进一步发力智能运维及检测机器人领域 [2] 行业专家观点 - 此次定增将增强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与盈利能力顺应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趋势 [2] - 募投项目将推动行业提供更先进智能的运维产品与解决方案加速智能化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2] - 定增核心在于智能化产业化平台化是公司围绕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展开的系统性战略布局 [2] 行业发展趋势 - 轨道交通从新建走向重运维公司通过机器人与AI大模型结合构建从前端感知到后端智能决策的完整闭环 [3] - 智能机器人在轨道交通运维领域应用场景多元市场空间巨大 [3] - 公司已掌握机器视觉机器人控制等多项关键技术并组建成熟技术团队 [3] 公司技术储备与市场基础 - 公司一代机器人产品已在天津地铁等项目得到应用具备一定市场基础 [3] - 智能运维机器人与现有产品技术同源性高下游客户重合度高 [3] - 丰富客户资源和良好前期业务表现将助推项目产业化顺利推进 [3]
唐源电气拟定增募资8.64亿元 强化机器人、AI大模型技术提升和产品服务
证券日报网· 2025-05-13 11:02
公司融资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投资者定向发行股票 募资不超过8.64亿元 [1] - 募资用途包括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 营销与技术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1] - 募投项目将加快构建机器人和AI大模型底层技术护城河 提升产品技术含金量 增强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1] - 募投项目将提升营销服务能力 增强客户黏性 扩大销售规模 [1] - 发行将有效提升公司资本实力 为产品开发升级和产业化提供支撑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机器视觉和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主要面向智慧交通 智慧应急 智能制造领域 [2] - 公司已布局多款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产品 包括接触网智能综合巡检机器人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等 [2] - 公司进行了AI模型与多款大数据智能管控系统产品的融合开发 [2] - 公司4月份发布"神源"轨道交通供电AI运维平台新产品 [2] 募投项目细节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建设期3年 将开发接触网智能综合巡检机器人 轨道扣件机器人 接触轨检测机器人 隧道探伤机器人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全系列产品 [3]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AI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建设周期3年 将从自然语言 图像+音频多模态 生成式 时空决策等关键维度提升知识管理效率 [3] 行业趋势与影响 - 轨道交通运维产业正由传统人工运维向数字化 智能化现代监测维护方式转变 [2] - 下游客户对牵引供电 工务工程 车辆工程 电务工程等领域的智能运维及大数据管控需求快速增长 [2] - 募投项目契合轨道交通智能化转型趋势 将推动行业运维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升级 [4] - 公司全系产品与云平台生态构建或将成为行业智能化标杆 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4]
【西安】描绘智慧城市建设新图景
陕西日报· 2025-05-11 22:46
城市智慧化管理 - 西安市依托"一网统管"平台整合多部门数据 构建城市数字底座 日均处理上万条信息 实现环卫 交通 燃气等领域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度 [1] - 西安地铁8号线采用全自动运行车辆检修库 配备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 具备自主导航 自动巡检 无线传输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算法等技术 可进行多股道作业 [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主研制慧通大模型 应用于教学管理领域 可辅助教师生成教案与个性化习题 评阅学位论文 支持多轮学科问答 分析教学行为并智能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为西北地区及全国人工智能企业 高校 科研院所提供普惠算力 支持政府发布AI应用需求 促进科研团队与企业合作研发 [2] - 西安因诺航空科技开发风力发电智慧巡检系统 无人机系统已完成与国产鲲鹏 昇腾架构适配 应用于数字城市治理 应急救援 智慧交通 智能巡检 智慧水利等领域 [2] - 2025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以数字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制造业"智改 数转 网联"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 [2] 数字经济政策支持 - 西安市相继出台《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计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文件 明确规划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3] - 西安拥有大数据企业400多家 人工智能企业300多家 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2600多家 形成以软件应用开发产业为轴 时空大数据 数字内容 计算和数据安全产业纵向延展的"一横四纵"核心产业发展格局 [4] - 西安将人工智能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五大新兴产业之一 支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加强政产学研协作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4]
唐源电气2024年实现营收6.4亿元 将深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引领
证券日报· 2025-04-23 07:38
财务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287.59万元 [2] - 年度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利1.52元(含税) 合计分红2184.55万元(含税) [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7380.94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11.54% [3] - 新增12项专利及36项软件著作权 主要产品和技术获得多项政府及行业奖项 [3] 主营业务进展 - 智慧轨交业务承担的2023年国家重点专项研发项目"轨道交通牵引供电接触网智能化自轮运维装备"取得里程碑成果 [3] - 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在铁路局落地 采用"自动巡飞+AI缺陷识别"模式使检出率大幅提升 [3] - 中标北京"城际铁路联络线廊坊东至新机场段"项目 实现从西南市场向全国进军的关键突破 [3] 技术创新突破 - 机器人与智慧工厂业务研发完成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全地形自适应底盘技术 实现非结构化环境中的稳定自主导航 [4] -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获天津地铁6号线示范应用 实现标杆项目验证与商业化突破 [4] 行业发展趋势 - 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进入建设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运维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 - 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2] 未来发展战略 - 重点攻克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工务工程、车辆工程、电务工程等领域技术难点 推进机器视觉3D测量技术自主可控 [4] - 集中资源深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 重点研发升级14项产品包括接触网智能综合巡检机器人 [4] - 推进智慧车站业务在全国18个铁路局的全域推广与销售 强化区域渗透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4]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20:42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机器视觉和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核心技术包括机器视觉 机器人控制 嵌入式计算 数字孪生 人工智能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主要面向智慧交通 智慧应急 智能智造领域 [5] - 主要产品包括机器视觉智能检测装备 机器人 大数据智能管控系统 铁路公交化与智慧车站 新材料 智慧交通AI识别系统 无人机自主巡检系统 [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 机器视觉智能检测装备包括智慧轨交系列(接触网智能检测装备 轨道状态在线智能检测装备 隧道成像智能检测装备 车辆轨旁智能检测装备)和智能智造系列(包装印刷智能质检装备 精准定位视觉智能装备) [7][8][9] - 机器人产品包括智慧轨交系列(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 钢轨探伤机器人 接触网智能综合巡检机器人)和智能智造系列(智能码垛机器人 智能加盖机器人) [10][11][12] - 大数据智能管控系统包括智慧轨交系列(供电智能运维 工务智能运维系统 数字化车辆段) 智慧应急系列(耘行系列中台产品) 智慧工厂系列(智慧工厂管控系统 企业ERP管理平台) [13][14][15][16][17][18][19] - 新材料产品包括地铁杂散电流防护的纳米绝缘涂层材料 接触网防覆冰材料 地铁站台门绝缘涂层材料 接触网专用防腐蚀材料 钢轨扣件绿色防腐材料 [21][22] - 智慧交通AI识别系统包括智慧轨交系列(接触网安全检测系统)和智慧公路系列(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智慧公路神经拟态决策平台) [23][24][25][26][27] 公司经营模式 - 采购模式为"以产定采" 包括按订单采购和计划采购 大部分原材料采购为按订单采购 [29] - 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 生产环节包括设计开发 装配 内部调试 试验与检验 客户现场安装调试 [30] - 销售模式为直销 客户主要为铁路运营单位 车辆厂 地铁公司和总承包商 获取合同方式包括直接参与投标 授权参与投标和其他方式 [31]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科创中国"新锐企业 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四川省新经济示范企业 四川省总部企业 四川省建设创新型培育企业 成都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成都市新经济百家重点培育企业 成都市知识产权优势单位 [32] - 拥有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弓网安全保障技术 各类弓网系统安全系列产品已广泛服务于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和全国各地铁公司 [33] - 拥有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AI+)检测技术 "高铁接触网关键零部件智能检测成套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34] - 拥有国际领先的轨道交通自适应智能站台门整体技术 成果已在四川自贡 成都天府机场站 北京新机场站 重庆东站等多个站点得到落地应用 [35] 公司治理与股东情况 -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2] - 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无变更 [3] - 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43,720,076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2元(含税) [4] - 公司已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三个归属期及预留授予第二个归属期限制性股票的归属登记 共计归属激励对象79人 归属限制性股票数量118.4508万股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