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应急
icon
搜索文档
筑牢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安全防护网 坚决打赢防灾减灾救灾“主动仗”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23
紧扣基层强基固本,筑牢应急管理新阵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一线是公共安全的"神经末梢", 其应急能力直接影响灾害处置效率和损失程度。应急管理的根基在基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重心下移、 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及时发现风险隐患,防范遏止灾害事故发生发展。应对突发事件、改进应急工作 的实践反复证明,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强化基层建设,构建综合性应急管理平台,筑牢应急管理新阵 地,是保持发展与安全动态平衡的内在要求。强化人人尽责,突出人人享有,形成"预防在先、发现在 早、处置在小"的主动布防格局。强化党建引领,通过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 和责任区等方式,凝聚群众、鼓舞斗志、提振信心;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平时组团服务、 应急就地入列,勇于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注重发挥基层群众的主体作用,推动群防群治与专业救 援相结合。从重庆山火中的"摩托骑士"到郑州暴雨里的"救命文档",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正成为"生力 军"。应将这些"自发善举"转化为"有序力量",借助社会力量织就安全防范的韧性之网。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提升风险防控为战略安排,构建风险防控新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 ...
坚决打赢防灾减灾救灾“主动仗”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22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25日 09 版) 依靠科技赋能支撑,打造智慧应急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优化 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进应急管理科技自主创新,依靠科技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 精细化水平。"与传统应急管理依赖人工经验与线性流程不同,智慧应急新模式着重利用信息化手段感 知灾害态势、畅通沟通渠道,打造智能先进的信息化辅助指挥决策支撑体系。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 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风险实时监测、动态预警和资源精准调配;打破部门壁垒,建立 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指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模拟决策场景,提供多方案评估。"硬核"技术与设备是 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支撑,需将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等深度应用于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救援处置 等关键环节;依托智慧应急服务平台、应急广播、手机应用软件等现代化手段,扩大预警覆盖面,确保 预警精准触达。 紧扣基层强基固本,筑牢应急管理新阵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一线是公共安全的"神经末梢", 其应急能力直接影响灾害处置效率和损失程度。应急管理的根基在基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重心下移、 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及时发现 ...
唐源电气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27.6%,应收账款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30 00:0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2.9亿元,同比下降7.91% [1] - 归母净利润3360.09万元,同比下降27.6%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6.13%,归母净利润2621.76万元,同比下降33.37% [1] - 毛利率37.94%,同比增3.83%,净利率12.58%,同比减15.94% [1] - 三费总计4166.11万元,占营收比14.37%,同比增30.26% [1] - 每股收益0.23元,同比减28.24%,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38元,同比减25.11% [1] - 应收账款6.7亿元,同比增幅达43.92% [1] - 货币资金1.43亿元,同比下降40.05% [1] 资本回报与历史表现 - 2024年ROIC为6.72%,资本回报率一般 [3] - 2024年净利率为11.9%,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一般 [3]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为16.59%,投资回报较好 [3] 业务战略与布局 - 在西藏设立子公司,业务涵盖矿山安全、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等内容 [3] - 全国化拓展战略依托四川安全应急监管平台及甘肃模式经验 [3][4] - 西藏布局重点推进矿山安全与智能化、水利大坝安全监测、地质灾害监测等业务 [4] - 采用本地化资源协同模式,借助合作方在西藏的工程设计及项目实施经验 [4] - 通过控股掌握核心管理权,设置竞业禁止和股权转让限制条款确保风险可控 [4] 区域战略价值 - 西藏布局填补高原地区高端智慧应急技术应用空白 [4] - 助力当地矿山、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领域安全监测升级 [4] - 验证成熟模式加本地化适配的全国复制可行性,为拓展中西部地区积累经验 [4]
四川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激活应急管理神经末梢
四川日报· 2025-08-28 00:28
演习与实战检验 - 消防员使用镁合金极速切割机切割建筑废墟钢件 [2] - 救援人员使用动力舟桥转移物资 [4] - 开展民用卫星、机器狗等新质装备实战测试,推动无人机战队集群灭火在森林火灾扑救中实战运用 [10] 应急队伍建设 - 全省组建"一主两辅"应急队伍3.4万余支,包括中心乡镇消防救援站、乡镇(街道)应急队、村(社区)应急分队 [4][6] - 组建219支应急通信保障分队,覆盖全省183个县(市、区) [4][11] - 在灾害风险较高的57个重点乡镇配备卫星便携站,并为相关乡镇的下辖村全覆盖配备卫星电话 [4][11] 基层机构建设 - 泸州市126个乡镇(街道)全部单设应急管理办公室,设置专门岗位并配套建立应急指挥中心 [5] - 构建市县乡三级平台共用、数据互通的应急指挥体系 [5] - 全省加强应急管理办公室建设和人员力量保障,承担隐患排查、预警传达、群众转移等职责 [5] 规范化与专业能力提升 - 计划2027年3月前完成乡镇(街道)应急力量配置、场所设施、物资装备等规范化建设 [7] - 健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同基层应急救援力量联训联演联战机制 [7] - 达州市构建"县级全员轮训、乡镇装备实操、村社避险自救"三级联训体系 [7] 安全生产与执法 - 加强乡镇(街道)执法效能,鼓励向乡镇派驻片区执法中队 [8] - 泸州组建30支片区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开展跨区域常态化执法检查 [8] - 德阳招募行业专家深入84个街道5000余家企业开展安全风险诊断 [8] 物资与装备管理 - 鼓励县(市、区)建立应急物资装备公物仓,实现清单化管理和区域共建共用 [9] - 凉山州实现在线管理救灾物资,应急资源管理平台记录州县乡三级89万余件救灾物资储备情况 [9] 科技赋能与通信能力 - 实施科技赋能防灾减灾救灾三年行动,推进9个"揭榜挂帅"项目落地试点 [10] - 为基层配备"小、快、轻、智"新型技术装备,如专业无人机、单兵侦察等设备 [11] - 宜宾市兴文县为11个乡镇配备具备高清拍摄、热成像监测功能的无人机 [11] - 泸州培养无人机飞手465名,各乡镇组建应急通信小组 [11] - 年内建成71部测雨雷达,强化短时强降雨监测和数据同步 [11] 成功避险案例 - 泸州市叙永县大石镇山体滑坡预警转移56户117人 [4] - 雅安市石棉县草科藏族乡泥石流转移200余人 [4]
长江通信: 长江通信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3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04%至2.90亿元,但净利润亏损511万元,主要因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减少、研发投入及坏账准备计提增加所致[2][7] - 公司深耕智慧应急与智慧城市领域,在公安、消防、城运等市场获得突破性订单,包括1.28亿元部队信息化项目[8]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95%,新增发明专利2项及软件著作权13项,技术储备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卫星互联网等前沿方向[9][15]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90亿元(同比+6.04%),营业成本2.10亿元(同比+5.17%)[2][10] - 归母净利润-511万元(去年同期盈利2,471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256万元(去年同期-1,806万元)[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1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091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55万元[2][1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14%(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2] 业务进展 - 智慧应急业务覆盖公安、消防超千家客户,在北京、新疆、四川等地中标"情指行"项目[8][9] - 智慧城市业务拓展至交通、国动、电力能源领域,受益于IDC预测的智慧城市ICT投资规模(2024年9,397亿元→2027年11,552亿元)[6] - 成功中标部队信息化项目1.28亿元,实现军工领域重大突破[8] - 完成产品信创改造,形成全国产化产品系列并投入公安、消防领域应用[8] 研发与创新 - 研发费用6,203万元(同比+21.95%),主要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卫星互联网方向[10][15] - 新增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3项,累计授权专利79项、软件著作权388项[9][15] - 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央企业创新创意大赛人工智能赛道二等奖等技术奖项[15] - 参与制定国际及行业标准,研发体系完成组织结构优化[9] 资产与投资 - 长期股权投资期末账面价值21.12亿元(期初21.37亿元),减少2,506万元主要因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减少[11] - 投资性房地产激增2,082.55%至2.99亿元,因信息电子产业园由固定资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11] - 固定资产减少90.73%至2,991万元,原因同上[11] - 债权投资减少62.03%至2,019万元,因部分资产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资产[11] 行业前景 - 智慧应急行业受政策驱动,公安部"十四五"规划要求2025年实现数字警务基本覆盖[4][5] - 应急大模型、通感算技术融合成为行业技术趋势,AI应用提升市场空间[6] - 智慧城市领域受益于"数字中国"战略,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带来市场机遇[6] - 公安信息化建设进入全面整合期,新技术应用推动公共安全管理能力提升[6]
研判2025!中国智慧应急行业产业链、相关政策及市场规模分析:智慧应急乘数字化东风强势崛起,中国方案借"一带一路"赋能全球安全治理[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3 02:06
行业概述 - 智慧应急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紧急事件进行预测、响应、处置和恢复重建的全过程管理,核心在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强调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合作[2] - 智慧应急主要分为培训演练类、辅助决策类、监测预警类、灾后重建类、救援处置类、指挥调度类[2] - 行业正从单一技术应用转向全链条生态构建,从"经验式"向"科学化、精准化、智能化"转变[2][6]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芯片、传感器、电子元器件、服务器、无人机、机器人等硬件设备,以及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软件与技术[4] - 产业链中游为智慧应急系统集成与服务环节[4]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政府与公共事业、工业、社区与城市等领域[4] 相关政策 - 政策框架以《"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为核心,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格局[8] - 2025年2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提出健全自上而下的应急指挥平台体系,推进立体化监测预警网络、大数据支撑、智慧应急等数字化能力建设[8][11] - 2025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要求完善城市医疗应急服务体系,加强临时安置、应急物资保障[11]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智慧应急应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48亿元,同比增长13.76%[1][12] - 政府、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对智慧应急解决方案的需求持续增长,应用行业涵盖传统应急设备制造商、信息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及垂直领域专业企业[1][12] - 中国智慧应急方案通过"一带一路"输出至东南亚、非洲等地区,为全球公共安全治理提供新范式[1][12]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联通数科在智慧应急平台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其承建的全国应急管理云平台已接入78%的省级行政区[14] - 辰安科技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2.00亿元,同比增长55.76%;归母净利润为-0.34亿元,同比增长41.32%[15] - 太极股份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96亿元,同比下降15.96%;归母净利润为0.16亿元,同比下降0.42%[17] - 华为技术推出"智慧大应急"解决方案,在2024年台风"海燕"期间救援效率提升300%[15] 行业发展趋势 - 前沿科技融合深化,如元宇宙、量子计算等将为行业注入新动能,推动应急管理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转型[19] - 服务模式创新,应急保险、社会化救援等新业态将不断涌现,涵盖应急培训、保险服务、灾后重建等衍生领域[20] - 全球化布局加速推进,中国应急企业将输出监测预警系统、救援装备标准等,提升中国在全球应急管理体系中的话语权[21]
山西从8月1日起将启用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电子证照
中国发展网· 2025-07-31 08:09
电子证照应用 - 省应急管理厅邀请行业专家讲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电子证照应用全流程管理 包括操作手册解读 系统功能及操作流程等内容 确保8月1日起全面启用[1] - 推行电子证照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 减少纸质证照流转繁琐环节 为构建"智慧应急"体系夯实数据基础 提升危险化学品经营"审批+监管"效能[1] -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和行政审批部门需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 统一信息渠道与数据标准 规范电子证照印章使用管理 加强业务培训 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系统操作[1] 监管要求 - 省应急管理厅要求各级监管部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 督促辖区内企业全部在"监管系统"录入信息[1] - 需多渠道向企业宣传电子证照的效力和使用方法[1]
唐源电气接受180余名投资者调研 详解公司AI业务、西藏区域布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7-24 12:38
西藏布局战略 - 公司全资子公司智谷耘行拟与自然人共同投资500万元在拉萨设立合资公司西藏安智[2] - 西藏布局是公司全国化拓展的关键步骤,旨在复制"四川经验+甘肃模式"至高原地区[2] - 西藏安智将重点推进矿山安全、水利大坝监测、地质灾害监测及城市生命线预警业务,适配高原环境需求[2] - 该布局有望填补西藏高端智慧应急技术空白,并为中西部特殊环境区域拓展积累经验[3] AI Agent+战略 - 公司基于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的机器视觉技术和AI算法,布局AI Agent+轨交运维、智慧应急、智慧公路及智能制造多场景[4] - "神源"轨交供电AI运维平台已在全国18个铁路局及城市地铁推广[4] - 智能巡检机器人在天津地铁6号线投入使用,具备自主导航、跨股道作业等能力,并获高铁项目合作意向[4] 技术迁移与业务转型 - 公司可将轨交智能检测技术迁移至水电项目,结合AI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运维支持[6] - 计划未来5-10年从设备供应商转型为数据服务商,强化场景定义能力和定制化服务体系[5] - 定增募投项目通过三维体系(需求转化、敏捷交付、价值挖掘)提升商业化变现能力[5]
唐源电气(300789)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4 10:28
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路演活动和其他 AI Agent 项目推介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达 180 余人,包括中信证券、榕树投资等众多机构及个人投资者 [2]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7 月 24 日下午 15:00 - 17:00,地点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3603 室及线上通讯会议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陈唐龙、董事兼总经理佘朝富等 [3] 西藏子公司业务布局 战略考量 - 是全国化拓展关键布局,响应国家安全应急装备发展行动计划,复制“四川经验 + 甘肃模式” [3] 执行策略 - 业务聚焦矿山安全与智能化、水利大坝安全监测等领域,复制成熟技术产品并适配高原环境 [4] - 借助合作方本地化资源,构建“技术 + 本地化”双轮驱动模式 [4] - 通过控股掌握核心管理权,设置相关条款保障战略执行与风险可控 [4] 意义与示范作用 - 填补西藏高端智慧应急技术应用空白,保障边疆地区安全稳定 [4] - 验证全国复制可行性,为拓展其他区域积累经验,巩固竞争优势 [4] AI Agent 多领域布局 - 实施“AI Agent +”战略,布局轨交智能运维、智慧应急、智慧公路、智能制造领域 [5] AI Agent + 轨交智能运维 - 实现设备故障早期精准诊断与预测,降低运维成本,保障行车安全 [6] AI Agent + 智慧应急 - 整合多源数据,实现快速风险评估与资源智能调配 [6] AI Agent + 智慧公路 - 实现路况实时监测与交通事件智能识别,为交通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6] AI Agent + 智能制造 - 依托多模态基础模型和强化学习,实现生产全流程自主感知与决策,优化成本 [7] 技术应用与产品情况 机器视觉与 AI 算法 - 运用 350 公里时速高速机器视觉技术及 AI 算法,成熟运用多模态技术,图像中接触网重大缺陷在线识别精度达 95%以上,轨道几何参数控制在 0.1mm 以内 [5][9] “神源”轨交供电 AI 运维平台 - 在全国 18 个铁路局和各城市地铁推广应用,可智能识别缺陷,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增值服务 [10] 机器视觉产品 - 通过核心技术保障复杂环境下成像稳定性,唯一掌握 350km/h 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效率较同行提升 30%,精度提升 20% [11]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 - 在天津地铁 6 号线替代 80%人工巡检,检测效率提高 300%,车体部件尺寸识别精度达±1mm,关键件丢失识别率 100% [12] “3D 成像 + AI 识别”技术 - 提升受电弓缺陷检出率至 95%,滑板检测精度提升至 0.5mm,布局相关专利 10 余项 [15] 市场与业务拓展 车辆智能巡检机器人推广 - 全国推广关注经济发达地区和偏远民生铁路;拓展高铁和机场领域,已与多个项目业主达成合作意向 [13][14] 应对市场竞争 - 打造定制化、差异化服务体系,向数据服务商转型,跨领域拓展应用场景 [17]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产业化 - 多款产品已被采购使用,构建三维体系确保订单落地和商业化变现,包括响应客户需求、敏捷交付、持续价值挖掘、制定标准、建立合作共赢机制 [17][18][19] 水电项目拓展 - 可将轨道交通智能检测监测技术迁移至水电项目,将审慎评估是否进入该领域 [19]
浪潮科技赋能,湖北省筑牢自然灾害 AI 防治预警防线
齐鲁晚报· 2025-05-29 02:09
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 湖北省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信息报送和管理机制,强化气象数值模拟技术和智能预报技术,提升预报精准度和时效性 [1] - 预警信息实现定向发布和智能推送,确保快速广泛传递 [1] - 浪潮科技提供数智化技术支撑,助力构建跨地域、跨层级的自然灾害防治预警体系,实现数据高效汇聚与共享 [1] 应急指挥与风险数据库 - 各级应急指挥部体系全面建强,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通的应急指挥调度通信网络,提升抗灾能力和科技支撑保障能力 [3] - 湖北省整合应急、水利、住建等多部门数据,构建跨领域风险防控联盟和"一市一图"自然灾害专题数据库,涵盖415类图层数据 [3] - 融合卫星遥感、地面传感、电力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预警精度从县域级提升至乡镇级,成功预警37次地质灾害,避免经济损失超3000万元 [3] 全链条管理与AI技术应用 - 湖北省实现"智能感知—精准研判—快速响应"全链条管理模式,降低灾害损失,为全国智慧应急建设树立典范 [4] - AI大模型技术显著提升预测准确率10%-25%,灾害分析时效从15分钟缩短至3分钟 [4] - 平台持续汇聚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多维度信息,推动应急管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警转变,构建信息化AI防治预警体系 [4]